付晶
- 作品数:9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长春市科技局项目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双阳梅花鹿鹿肉营养成分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以越冬期成年双阳梅花鹿公鹿背部肌肉为材料,分析了双阳梅花鹿肉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以及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双阳梅花鹿公鹿背部肌肉水分含量为73.51±1.13%,粗脂肪含量为2.17±0.21%,粗蛋白含量为21.03±0.54%,粗灰分含量为1.69±0.06%;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114.99%;ω-6系与ω-3系脂肪酸的比值为13.45:1。
- 翟晶左璐雅付晶刘松啸张爱武
- 关键词:双阳梅花鹿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
- ECM支架与软骨修复被引量:1
- 2017年
-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支架是含有很多生物活性分子的天然生物材料,可以维持组织内稳态并诱导组织再生。ECM支架最大的优势是其可降解,且不会引起免疫排斥。目前,临床应用中ECM支架已经成功用于心血管、软骨组织等重建。软骨组织工程中,利用ECM支架进行修复的软骨组织具有结构稳定,低免疫原性,生物可降解及天然成分保留完整等优势特点。本综述回顾了ECM支架的来源、制备方案,评述了其在软骨组织修复中的优势与前景,有助于ECM支架在未来更好地应用。
- 付晶褚文辉张伟张爱武马丽娟李春义
- 关键词:细胞外基质软骨修复
- 双阳梅花鹿初角茸、二杠茸中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 本试验对双阳梅花鹿鹿茸中氨基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鹿茸中氨基酸主成分。结果表明,二杠茸中氨基酸含量高于初角茸中氨基酸含量。主成分分析表明,初角茸氨基酸第一主成分为Asp-Ser,第二主成分为Thr...
- 张爱武翟晶范敏刘松啸付晶鞠贵春
- 关键词:氨基酸梅花鹿
- 文献传递
- 双阳梅花鹿初角茸、二杠茸中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分析被引量:11
- 2015年
- 参照GB/T 5009.124—2003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方法,对双阳梅花鹿鹿茸中氨基酸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鹿茸中氨基酸主成分。结果表明:二杠茸中氨基酸含量高于初角茸中氨基酸含量。主成分分析表明,初角茸氨基酸第一主成分为Asp-Ser,第二主成分为Thr-Gly;二杠鹿茸氨基酸第一主成分为Cys,第二主成分为Tyr。
- 张爱武翟晶范敏刘松啸付晶鞠贵春
- 关键词:梅花鹿氨基酸
- 血管化鹿茸软骨组织与骨组织修复被引量:3
- 2016年
- 背景:鹿茸是惟一可以周期性再生的哺乳动物类器官,其软骨组织内富含血管。研究鹿茸血管化的软骨,对于揭开鹿茸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对骨组织修复和再生医学有重要的意义。目的:综述鹿茸软骨组织中血管的分布、鹿茸中血管的发生过程及机制探索、影响鹿茸血管生成的细胞因子,分析鹿茸模型对于骨组织工程的独特优势,为组织工程中骨组织的修复提供医学参考。方法:检索PubM ed与CNKI数据库。在PubM ed中的检索词为deer antler,Bone tissue engineering,vascularized cartilage;在CNKI数据库中的检索词为鹿茸,骨组织工程,鹿茸血管化软骨。纳入涉及鹿茸组织学与形态学、鹿茸软骨、血管化软骨以及骨组织工程研究的相关文章,排除与内容无关和重复文章。结果与结论:(1)通过初检与筛选共纳入51篇文献;(2)鹿茸是一种可以周期性再生的软骨/骨组织,与关节软骨不同鹿茸的软骨组织内含有丰富的血管,且生长速度极快可达2.7 cm/d;(3)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对鹿茸软骨组织的血管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通过探讨鹿茸软骨组织中血管的分布,鹿茸中血管的发生过程与机制,以及影响鹿茸血管生成的细胞因子,分析鹿茸模型对于骨组织工程的独特优势,对利用鹿茸软骨组织血管化机制在临床上进行工程软骨血管化提供参考。
- 付晶褚文辉孙红梅李春义马丽娟
- 关键词:细胞因子类软骨血管血管化细胞因子软骨组织
- 双阳梅花鹿初角茸、二杠茸中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 本试验对双阳梅花鹿鹿茸中氨基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鹿茸中氨基酸主成分.结果表明,二杠茸中氨基酸含量高于初角茸中氨基酸含量.主成分分析表明,初角茸氨基酸第一主成分为Asp-Ser,第二主成分为Thr...
- 张爱武翟晶范敏刘松啸付晶鞠贵春
- 关键词:氨基酸梅花鹿
- 鹿茸软骨组织脱细胞基质材料的制备及生物相容性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鹿茸软骨制备脱细胞基质材料的可行性以及生物相容性,为软骨修复重建探索新材料。方法取梅花鹿鹿茸生长中心间充质层,进行由DNA酶、RNA酶、抑肽酶等介导的脱细胞处理;行组织学和DNA含量检测,评价脱细胞效果。取第2代鹿生茸区骨膜(antlerogenic periosteum,AP)细胞,行荧光干细胞标记明确其干细胞特性后,用PKH26荧光标记并与制备的间充质层脱细胞基质进行复合培养;7 d后取材行HE染色观察以及荧光显微镜下观察PKH26标记的AP细胞在基质表面生长情况。以上观测均以未复合AP细胞的脱细胞基质作为对照。将复合培养7 d的样本移植至裸鼠一侧腹股沟(实验组),取空白培养样本移植于另一侧(对照组)。于移植后7、21 d取材行HE染色,同时对组织进行冰冻切片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PKH26标记成功的AP细胞在脱细胞基质表面及内部的生长情况,评价含AP细胞的脱细胞基质在裸鼠体内的组织相容性。结果HE和DAPI染色显示脱细胞处理后材料中无细胞残留,DNA含量为(19.367±5.254)ng/mg,较脱细胞处理前的(3 805.500±519.119)ng/mg显著降低(t=12.630,P=0.000),提示成功制备间充质层脱细胞基质。AP细胞与间充质层脱细胞基质复合培养7 d后,AP细胞主要黏附于材料表面,部分进入脱细胞基质内部。植入裸鼠体内后,随观察时间延长,接种AP细胞可以在脱细胞基质材料中增殖并逐渐进入材料内部,并诱导血管生成。结论实验成功制备鹿茸软骨脱细胞基质,该基质材料在离体和活体情况下适于种子细胞(AP细胞)的黏附和增殖,并具有刺激血管生成的功能,为其用于软骨组织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 付晶张伟张爱武马丽娟褚文辉李春义
- 关键词:鹿茸脱细胞基质软骨组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