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伟

作品数:27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6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鹿茸
  • 6篇梅花鹿
  • 5篇软骨
  • 5篇基因
  • 4篇细胞
  • 3篇THYMOS...
  • 3篇BETA
  • 3篇成骨
  • 3篇成骨过程
  • 2篇增殖
  • 2篇水溶
  • 2篇水溶性
  • 2篇水溶性成分
  • 2篇细胞增殖
  • 2篇慢病毒
  • 2篇干细胞
  • 2篇干细胞增殖
  • 2篇10基因
  • 2篇MIRNA
  • 1篇电感耦合

机构

  • 21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广东海洋大学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21篇张伟
  • 18篇李春义
  • 9篇褚文辉
  • 7篇路晓
  • 6篇孙红梅
  • 6篇赵海平
  • 4篇杨万云
  • 3篇董振
  • 2篇王桂武
  • 2篇杜炳旺
  • 2篇张爱武
  • 2篇付晶
  • 2篇李珊珊
  • 2篇刘慧
  • 2篇刘佳
  • 2篇马丽娟
  • 1篇崔学哲
  • 1篇李光玉
  • 1篇张婷
  • 1篇杨福合

传媒

  • 4篇基因组学与应...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家禽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草药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8篇2016
  • 3篇2015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麒麟鸡miRNA-1623与靶基因Wnt4的靶标验证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麒麟鸡(frizzle chicken)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特有的一种具有卷羽特性的优质肉鸡品种。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在麒麟鸡皮肤中高度表达miRNA-1623(miR-1623),因此推测其参与麒麟鸡毛囊发育及卷羽的形成过程。为研究其独特的毛囊发育及卷羽散热机制,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根据其靶标结合位点寻找到其潜在靶标Wnt4基因,并利用qRT-PCR对卷羽麒麟鸡和片羽怀乡鸡中的miR-1623与Wnt4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进一步通过构建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mirGlo载体在细胞水平对miR-1623与Wnt4的靶标关系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Wnt4 mRNA的3'UTR存在miR-1623靶标结合位点(TGCCTG);相对于怀乡鸡,麒麟鸡皮肤中miR-162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Wnt4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双荧光素酶检测分析发现miR-1623靶向负调控Wnt4-3'UTR。本实验可为进一步揭示miRNA-1623在禽类毛囊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李珊珊孙红梅张伟董振李春义杜炳旺
抗雄性激素和孕酮对6岁龄梅花鹿二茬茸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为研究抗雄性激素药物和醋酸美伦孕酮对6岁龄梅花鹿二茬茸生长发育的影响,选择体质量和头茬茸产量相近的6岁龄健康梅花鹿20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均分成5组。基础粮饲相同,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其余4组分别注射抗雄性激素氟他胺(flutamide)、康士得(bicalutamide)、醋酸环丙孕酮(progesterone acetate)和醋酸美伦孕酮(melengestrol acetate)。试验期60 d,共采集血液4次,测定梅花鹿血浆中雄性激素睾酮的含量,对比不同组变化规律;观察二茬茸生长发育状态;实验结束,梅花鹿二茬茸锯茸称重,计算二茬茸比重。结果发现,试验组二茬茸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氟他胺、康士得、醋酸环丙孕酮、醋酸美伦孕酮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重100.50%,64.46%,87.16%,117.46%。试验早期(35 d)各组梅花鹿血液睾酮含量差异不显著;试验末期各组梅花鹿睾酮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前一阶段(P〈0.01);其中注射氟他胺组极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康士得组和醋酸美伦孕酮组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结果表明对梅花鹿注射抗雄性激素和孕酮均促进了二茬茸的发育,增加了二茬茸的质量,其中以醋酸美伦孕酮组最为显著。从鹿茸的形态观察发现,抗雄性激素和孕酮处理延缓鹿茸骨化,从而延长了二茬茸的生长期,但是均没有影响血浆睾酮水平。
赵海平崔学哲张伟陈广信杨万云王权威李春义
关键词:梅花鹿孕酮睾酮
鹿茸成骨过程及其相关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鹿茸是一种特殊化的周期性再生哺乳动物附属骨质器官,鹿茸的发生起始源于生茸区骨膜,通过膜内成骨,过渡成骨和特殊的软骨内成骨而实现。鹿茸的成骨过程是多种因素综合调控下的周期性再生过程,本文概述了鹿茸成骨过程的组织基础及其相关...
张伟褚文辉李春义
关键词:鹿茸成骨过程
文献传递
鹿茸成骨过程及其相关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鹿茸是一种特殊化的周期性再生哺乳动物附属骨质器官,鹿茸的发生起始源于生茸区骨膜,通过膜内成骨,过渡成骨和特殊的软骨内成骨而实现。鹿茸的成骨过程是多种因素综合调控下的周期性再生过程,本文概述了鹿茸成骨过程的组织基础及其相关...
张伟褚文辉李春义
关键词:鹿茸成骨过程
ECM支架与软骨修复被引量:1
2017年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支架是含有很多生物活性分子的天然生物材料,可以维持组织内稳态并诱导组织再生。ECM支架最大的优势是其可降解,且不会引起免疫排斥。目前,临床应用中ECM支架已经成功用于心血管、软骨组织等重建。软骨组织工程中,利用ECM支架进行修复的软骨组织具有结构稳定,低免疫原性,生物可降解及天然成分保留完整等优势特点。本综述回顾了ECM支架的来源、制备方案,评述了其在软骨组织修复中的优势与前景,有助于ECM支架在未来更好地应用。
付晶褚文辉张伟张爱武马丽娟李春义
关键词:细胞外基质软骨修复
Thymosin beta 10在不同模式动物或器官中功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Thymosin beta 10(T茁10)是一类小的肌动蛋白结合因子,在不同物种不同组织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已知其参与细胞凋亡、细胞增殖、细胞迁移、血管再生、肿瘤发生以及早期器官发育等一系列过程。本文综述了T茁10在不同研究模型动物或器官中的功能的研究现状,并结合鹿茸现有研究,提出了鹿茸可作为研究T茁10功能的新优势模型的命题。
张伟褚文辉路晓董振李春义
关键词:THYMOSINBETA鹿茸
梅花鹿和马鹿鹿茸尖部与基部水溶性成分含量测定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测定不同种类鹿茸尖部和基部水溶性成分含量,并分析其含量差异。方法对传统方法加工的鹿茸进行水溶性成分提取,采取凝胶过滤层析方法,以细胞色素C为内参,采用Superdex^(TM)75 10/300 GL凝胶过滤层析柱,缓冲液使用0.05mol·L^(-1)PBS+0.3 mol·L^(-1)NaCl,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280 nm,通过峰下面积积分,计算水溶性成分含量。结果实验建立了水溶性成分含量的计算方法。经计算水溶性成分含量分别为梅花鹿二杠茸尖部30.50%,基部为6.77%;梅花鹿三杈茸尖部29.69%,基部为5.98%;马鹿四杈茸尖部28.27%,基部为3.22%。结论水溶性成分含量在鹿茸尖部和基部差异明显,梅花鹿二杠茸、梅花鹿三杈茸和马鹿四杈茸的尖部分别为基部的4.5倍,5倍和9倍;从不同种类鹿茸的水溶性成分含量上看,梅花鹿二杠茸优于梅花鹿三杈茸优于马鹿四杈茸,与传统分类相一致。
刘佳赵海平杨万云赵志峰张伟李春义
关键词:鹿茸水溶性成分凝胶过滤层析
梅花鹿Thymosin beta 10基因的原核表达、活性鉴定和多克隆抗体制备
2018年
为研究梅花鹿Thymosin beta 10基因(Tβ10)在鹿茸快速生长过程中的作用,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梅花鹿Tβ10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DEST17-Tβ10并诱导表达,对融合蛋白进行功能检测及多克隆抗体制备。结果表明:1)获得了190bp Tβ10基因开放阅读框序列,并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DEST17-Tβ10。2)pDEST17-Tβ10在宿主BL21-SI中诱导表达条件为0.3mol/L NaCL诱导2h,获得产物的最终浓度为0.50mg/mL。3)制备的Tβ10蛋白多克隆抗体血清效价在105之上,该抗体可以特异性结合天然和原核表达的Tβ10蛋白。4)离体检测发现,Tβ10融合蛋白一方面可以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另一方面可以抑制鹿茸前成软骨区细胞的增殖。综上所述,本研究获得了具有生物活性的Tβ10融合蛋白,并制备了高度特异性的梅花鹿Tβ10蛋白多克隆抗体,为深入研究Tβ10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褚文辉张伟赵海平王大涛李春义
关键词:梅花鹿THYMOSINBETA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不同加工方式对梅花鹿三叉茸不同区段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比较梅花鹿三叉茸不同加工方式及不同区段20种矿物质元素(Na、Mg、Al、P、K、Ca、Mn、Fe、Co、Ni、Cu、Zn、Se、Cr、As、Cd、Ag、Pb、Ba、Au)含量的差异,旨在为鹿茸的合理利用及鹿茸药效价值的有效挖掘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湿法消解和微波消解对采集自吉林地区的梅花鹿三叉茸进行预处理,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方法测定矿物质元素含量。结果所测样品中Cd元素和Ag元素检出结果均小于0.001μg/kg。Na、Mg、Al、P、K和Ca在鹿茸中含量较高,尤其是Ca含量,从鹿茸尖部蜡片区到基部骨片区大幅度增加,骨片区Ca质量分数高达148.6~164.4 g/kg。元素Na、Mg、Al、P、K和Ca在不同区段之间含量差异显著(P<0.05);元素Mn、Cu、Zn和Ba在鹿茸中含量高于Fe、Co、Ni、Se和Cr。重金属元素Cr、As、Au和Pb在鹿茸中含量很低,在食品重金属限量范围内。鹿茸中富含Se元素,从骨片至蜡片Se元素含量逐渐提高,蜡片区质量分数为260.35~357.29μg/kg。烘干处理和冻干处理2种方式对鹿茸中Al等元素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整体水平呈现Al、P和Ca含量煮炸茸高于冻干茸,Na、Mg和K含量煮炸茸低于冻干茸的规律。结论不同初加工方式对三叉鹿茸部分矿物质元素含量有影响,不同区段体现出不同的规律;鹿茸不同区段之间矿物质元素含量差异很大,不同区段发挥不同的药用价值,研究结果能有效指导科学使用鹿茸。
孙伟丽赵海平张国坤张伟张婷李光玉
关键词:梅花鹿鹿茸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BA湿法消解微波消解
以鹿茸为模型探索软骨组织发生
软骨组织的研究一直依赖于哺乳动物胚胎模型,这种方法存在诸如取材困难、难以明确界定分层边界等弊端。而鹿茸非常独特,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生物医学模型对软骨发育进行研究。本文将传统的软骨研究模型和鹿茸这种新型的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
路晓孙红梅张伟李春义
关键词:鹿茸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