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阳

作品数:10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有色研究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冶金工程

主题

  • 9篇合金
  • 8篇力学性能
  • 8篇力学性
  • 4篇硬质
  • 4篇硬质合金
  • 3篇WC
  • 2篇微观结构
  • 2篇显微组织
  • 2篇耐蚀
  • 2篇耐蚀性
  • 2篇合金组织
  • 2篇AL-MG-...
  • 2篇AL-MG-...
  • 2篇CU
  • 2篇FE-NI
  • 1篇电导
  • 1篇电导率
  • 1篇真空
  • 1篇真空烧结
  • 1篇铸造合金

机构

  • 10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0篇高阳
  • 9篇罗兵辉
  • 7篇柏振海
  • 2篇朱斌
  • 2篇郑亚亚
  • 1篇曾丽舟
  • 1篇雷前
  • 1篇李周
  • 1篇范文丽
  • 1篇欧阳盛
  • 1篇尹远
  • 1篇李彬

传媒

  • 3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稀有金属
  • 2篇粉末冶金材料...
  • 1篇材料导报
  • 1篇铝加工
  • 1篇金属材料与冶...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124合金淬火后的室温停留效应被引量:1
2017年
为了探明2124合金的淬火后室温停留效应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找到应对措施,运用拉伸试验、硬度试验、电导率测试、DSC测试、XRD实验、EDS、TEM实验手段对2124合金淬火后室温停留不同时间的力学性能、相变过程及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金淬火后室温停留降低2124合金随后185℃人工时效的峰值强度,屈服强度最大降低60 MPa,伸长率略有升高,但低于1.5%;室温停留阶段合金内部析出物为GPB区,并且位错密度降低;室温停留24 h后185℃人工时效阶段主要强化相S相的析出激活能由淬火后直接时效的56.8k J/mol上升至72.7 k J/mol,室温停留阶段位错密度的降低抑制了S相的非均匀析出是导致S相析出激活能升高的原因之一;在淬火后对材料进行3%冷变形即可消除室温停留对2124合金强度、硬度带来的不利影响。
景慧博柏振海罗兵辉尹远高阳
关键词:力学性能S相
铁镍替代钴硬质合金的微观结构与性能被引量:8
2015年
以Fe与Ni部分或全部替代Co作为粘结相,制备硬质合金WC-15Fe-5Ni和WC-13Fe-3Ni-4Co,测试和分析合金的性能与微观结构,并与WC-20Fe合金和传统WC-20Co硬质合金进行对比。结果表明:WC-15Fe-5Ni和WC-13Fe-3Ni-4Co合金的致密度都达到99%以上,抗弯强度比WC-20Fe合金(1 850 MPa)和WC-20Co合金(2 720 MPa)都高,其中以Fe与Ni部分替代Co的WC-13Fe-3Ni-4Co合金,其抗弯强度和硬度都最大,分别为2 880 MPa和1 066.3 MPa。WC-15Fe-5Ni和WC-13Fe-3Ni-4Co合金粘结相中W的溶解量较少,平均晶粒尺寸小,晶粒形貌多为边界圆滑的多面体,Ni和Co固溶于Fe中,起到固溶强化作用;这2种合金的弯曲断口存在明显的粘结相塑性变形撕裂,自腐蚀电流密度分别为4.26×10^(-4) A/cm^2和1.86×10^(-4) A/cm^2,均接近WC-20Co合金的自腐蚀电流密度3.27×10^(-5),比WC-20Fe合金的自腐蚀电流密度(4.34×10^(-2) A/cm^2)低2个数量级。
余金川罗兵辉柏振海朱斌高阳
关键词:硬质合金微观结构力学性能
Mg、Si含量对Al-Mg-Si合金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9年
采用室温拉伸、晶间腐蚀、电化学极化曲线等实验手段,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现代分析测试方法,研究在Mg、Si质量比固定不变时,改变Mg、Si含量对Al-Mg-Si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与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Si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从0.6%和0.56%增大到1.6%和1.49%时,晶内β″强化相的密度增大,使得合金的力学性能呈增强趋势。当合金含量继续增大,晶内β″相密度增大不明显,但晶界上MgSi相粗化且出现在晶内,在合金受力断裂时脆性的MgSi相相连直接形成裂纹,使力学性能下降。Mg、Si含量的增大会导致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不断下降,这是因为腐蚀先发生在第二相或第二相周围的基体,而合金元素增多将使晶界及晶内出现更多第二相,使腐蚀更容易发生。
任智炜罗兵辉郑亚亚高阳何川
关键词:AL-MG-SI合金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
热处理对添加少量Cr、Fe的Ti-Ni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2017年
采用真空熔炼法制备Ti_(45)Ni_(55)Cr_(0.3)和Ti_(45)Ni_(52)Fe_3合金(元素含量为摩尔分数)铸锭,对其进行均匀化处理以及850℃/1 h固溶和水淬后,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工艺进行热处理:1)850℃/1 h固溶,2)375℃/1 h时效,3)25%冷轧+375℃/1 h退火,研究热处理工艺对合金的相变特性、力学性能、内耗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Ti_(45)Ni_(55)Cr_(0.3)和Ti_(45)Ni_(52)Fe_3合金的基体均由B2与R相组成;Ti_(45)Ni_(55)Cr_(0.3)合金经过375℃/1 h时效或25%冷轧+375℃/1 h退火处理后,析出Cr3Ni2粒子,时效后抗拉强度为1 385 MPa,时效升温过程的峰值内耗达到0.53;Ti_(45)Ni_(52)Fe_3合金经过25%冷轧+375℃/1 h退火后析出Ti3Ni4相,抗拉强度为770 MPa;与其它热处理工艺的升温过程相比,Ti_(45)Ni_(52)Fe_3合金的时效升温过程峰值内耗最高,达到0.158;降温过程中,Ti_(45)Ni_(55)Cr_(0.3)合金在时效降温过程中发生B2→R→M相变,退火的降温过程中发生B2?R相变,而Ti_(45)Ni_(52)Fe_3合金在退火的降温过程中发生B2→R→M相变。
欧阳盛罗兵辉李彬高阳曾丽舟范文丽
关键词:力学性能马氏体相变内耗
添加少量Zn、Cu的5083铝合金的力学和腐蚀性能被引量:1
2018年
研究三种不同Cu和/或Zn含量的Al-Mg合金的力学性能、腐蚀性能,并且与标准成分的5083铝合金的性能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添加Cu会降低合金的晶间腐蚀性能,添加过量的Zn会降低合金延伸率。在本研究中,制备出的添加0.56%Zn+0.16%Cu的合金组分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与腐蚀性能,而合金强度与耐蚀性能提高是由于合金中析出了许多细长棒状的η-MgZn_2相。
陈维罗兵辉高阳柏振海
关键词:力学性能5083铝合金
组合时效对Cu-6.0Ni-1.0Si-0.5Al-0.15Mg-0.1Cr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2016年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合金微观组织,同时研究了组合时效工艺对Cu-6.0Ni-1.0Si-0.5Al-0.15Mg-0.1Cr合金力学及导电性等物理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铸态合金经940℃均匀化处理4 h、940℃热轧变形80%、980℃固溶处理4 h、冷轧变形60%、450℃预时效1 h、中间冷轧55%、450℃时效13 min后可以获得较为优异的性能,此时合金的硬度为371HV,电导率为25.3%IACS,抗拉强度为1 156 MPa,屈服强度为1 110 MPa。该状态下合金的强化相粒子为纳米级的δ-Ni_2Si相,合金断口为准解理型断口。
高阳李周雷前
关键词:CU-NI-SI合金显微组织电导率
WC粒度对WC-15Fe-5Ni硬质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6年
在1450℃下通过低压烧结制备5种0.83~15.03μm不同WC粉末粒度的WC-15%Fe-5%Ni(质量分数)硬质合金,并通过SEM、XRD、EDS、力学性能测试仪、磨损试验机和电化学工作站研究WC粉末粒度对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WC粉末粒度的减小,合金的WC晶粒尺寸减小,抗弯强度和硬度升高,断裂韧性降低,耐磨性能提高,耐酸性溶液腐蚀性能变差;当WC粒度较大时,合金的断裂方式主要为穿晶断裂;当WC粒径较小时,断裂方式主要为沿晶断裂;当WC粉末粒度为1.31μm时,硬质合金的综合性能最好,抗弯强度、硬度、断裂韧性、磨损率和自腐蚀电流密度分别达到2717 MPa、960 MPa、10.7 MPa·m^(1/2)、6.986003×10^(-7)mm^3/(N·m)和3.43698×10^(-5) A/cm^2。
朱斌柏振海高阳罗兵辉
WC-Fe-Ni-Co硬质合金真空烧结工艺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用真空烧结的方法成功制备了具有优异性能的WC-Fe-Ni-Co硬质合金,研究了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对硬质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和烧结时间的延长,合金的晶粒尺寸逐渐增大,矫顽磁力逐渐降低。在较低的烧结温度下合金中存在大量的孔隙,并且有不均匀粘结相分布,当烧结温度升高到1380℃,合金具有最小的孔隙度和最高的硬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随着烧结温度的继续升高,合金的孔隙稍微变大,力学性能稍微减小。合金在1380℃下烧结30 min基本达到致密,但有部分粘结相聚集出现,随着烧结时间的延长硬度逐渐降低断裂韧性和抗弯强度逐渐升高。当烧结时间为60 min时,合金均匀性最好,具有最高的抗弯强度,继续增加烧结时间抗弯强度稍有降低。WC-Fe-Ni-Co硬质合金在1380℃下烧结60 min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其硬度、断裂韧性和抗弯强度分别为935 MPa,22.47MPa·m^1/2和2896 MPa。
高阳罗兵辉景慧博陈维柏振海张稳稳
关键词:硬质合金真空烧结微观结构力学性能
Mg/Si对Al-Mg-Si铸造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8年
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力学性能测试、剥落腐蚀、晶间腐蚀、和电化学工作站等实验手段,研究了不同Mg/Si(原子分数比,下同)对Al-Mg-Si铸造合金的力学性能、腐蚀性能及微观组织的影响。研究表明,Mg/Si为1.1时合金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275和253MPa,晶间腐蚀深度为73.76μm);Mg/Si在1.1~3.1之间,强度随Mg/Si升高而下降,Mg/Si增大到3.1时,抗拉强度仅为181MPa,延伸率随Mg/Si升高而增加,但变化幅度不大;晶间腐蚀敏感度大体上随Mg/Si减小而升高,但在Mg/Si为1.1时耐晶间腐蚀性能有显著的提高;剥落腐蚀敏感度无太大差异,均为PA等级,耐剥落腐蚀性能良好。T6热处理态晶内析出相析出密度随Mg/Si增加发生变化,低Mg/Si的合金1的析出密度高于高Mg/Si的合金3,高分辨结果显示晶内析出相为强化相,并且在晶界处均未观察到明显析出相和无沉淀析出带(PFZ)。
汪娟罗兵辉柏振海高阳郑亚亚任智炜
关键词:AL-MG-SI合金力学性能耐蚀性
Fe/Ni比对WC-Fe-Ni硬质合金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在1450℃下低压烧结制备5种不同Fe/Ni比(质量比)的WC-Fe-Ni硬质合金,通过SEM、TEM、XRD、力学性能测试和电化学测试研究Fe/Ni比对硬质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Fe/Ni比增大,晶粒尺寸先下降后上升;Fe/Ni比为3:1时,合金晶粒尺寸最小,为1.24μm;合金抗弯强度变化趋势和晶粒尺寸变化呈反比;硬度不断提高,断裂韧性变化与烧结致密度变化均保持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Fe/Ni比为3:1时,合金断裂方式主要为沿晶断裂,在Fe/Ni比不等于3:1时会出现较多穿晶断裂;合金耐酸性溶液腐蚀能力不断变差。当Fe/Ni比为3:1时,合金的综合性能最好,其硬度、抗弯强度、断裂韧性、腐蚀电流密度分别达到934HV、3047MPa、23.3 MPa?m^(1/2)、3.98×10^(-5) A/cm^2。
张稳稳罗兵辉高阳柏振海
关键词:力学性能耐蚀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