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杰

作品数:21 被引量:149H指数:7
供职机构:扬中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食管
  • 13篇切除
  • 12篇切除术
  • 11篇食管癌
  • 7篇食管癌切除
  • 7篇淋巴
  • 7篇淋巴结
  • 6篇疗效
  • 6篇淋巴结清扫
  • 5篇手术
  • 4篇胸腔
  • 4篇胸腔镜
  • 4篇生存率
  • 4篇食管癌切除术
  • 4篇食管切除
  • 4篇食管切除术
  • 4篇贲门癌
  • 4篇二野淋巴结清...
  • 3篇电视胸腔镜
  • 3篇胸段

机构

  • 19篇扬中市人民医...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9篇朱宗海
  • 19篇高杰
  • 17篇马祯凯
  • 13篇吴昌荣
  • 11篇张振斌
  • 6篇郭勇
  • 5篇林爱明
  • 5篇王建平
  • 1篇徐飚
  • 1篇王建明
  • 1篇魏建军

传媒

  • 4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癌症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河南肿瘤学杂...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肿瘤多学科综...
  • 1篇中国第九届全...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12
  • 4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现代二野淋巴结清扫食管癌切除术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6
2009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现代二野淋巴结清扫的手术疗效及临床实际应用价值。方法1987年6月至2007年12月间,对1690例中下段及上段食管癌患者分别采用Ivor—Lewis术式和Akiyama术式进行现代淋巴结清扫治疗,总结胸腹二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术后1、3、5和10年的生存率。结果全组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713例,转移率为42.2%(713/1690)。胸部淋巴结转移665例,占39.3%(665/1690),其中右胸顶气管旁三角区淋巴结转移349例,占20.7%;后上纵隔淋巴结转移444例,占26.3%;下纵隔淋巴结转移307例,占18.2%。腹部淋巴结转移339例,占20.1%。全组患者术后有278例发生312例次各种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4%(278/1690),其中以肺部并发症为主,共136例次,占43.6%。全组患者的手术死亡率为0.2%。全组患者术后1、3、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8.2%(1388/1574)、63.5%(868/1367)、54.8%(705/1287)和30.8%(232/754)。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6.2%(448/588),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6.8%(257/699)。结论食管癌切除采用Ivor—Lewis和Akiyama术式可良好地显露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彻底,特别是对后上纵隔喉返神经旁、右胸顶气管旁三角区淋巴结的清扫尤为便利。对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施行现代二野淋巴结清扫十分必要,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
吴昌荣薛恒川朱宗海张振斌耿昌友马祯凯郭勇高杰
关键词:食管肿瘤存活率
食管癌切除胸腹二区淋巴结清扫手术疗效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分析总结食管癌切除胸腹二区淋巴结清扫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86年2月~2007年12月我院对中下段食管癌和上段食管癌分别采用Ivor-Lewis术式,即上腹正中、右胸后外侧二切口切除及Akiyama术式,即右胸后外侧、上腹正中、左颈部三切口切除,并作胸腹二区淋巴结清扫治疗胸段食管癌169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胸腹二区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并随访1、3、5年的生存率。结果:全组手术切除率为97.86%(1690/1727)。全组有淋巴结转移782例,占46.27%,其中胸部淋巴结转移占38.93%(658/1690),腹部淋巴结转移占25.92%(438/1690),胸部淋巴结转移发生于最上纵隔位于气管食管沟及喉返神经旁占20.47%(346/1690),术后共有178例发生230例次各种并发症,总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6%(230/1690),其中肺部并发症为第一位,占34.3%,心律失常占17.4%,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8.7%,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7%。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8.2%(1161/1316)、63.5%(634/998)和51.8%(331/639)。无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为65.2%(219/336),有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为32.3%(102/316)。结论:Ivor-Lewis术式和Akiyama术式胸腹腔有良好的显露,淋巴结清扫彻底、方便,尤其对右侧最上纵隔沿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便利。特别对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行胸、腹二区淋巴结清扫十分必要,能明显提高术后5年生存率。
朱宗海吴昌荣薛恒川张振斌马祯凯高杰郭勇
关键词:胸段食管癌食管切除术
食管癌切除现代与传统二野淋巴结清扫手术疗效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现代与传统二野淋巴结清扫对手术疗效的影响和临床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对1987年6月—2004年6月 间我院采用现代二野淋巴结清扫(A组)共治疗胸部食管癌1270例,经左胸径路作传统二野淋巴结清扫(B组...
吴昌荣朱宗海薛恒川张振斌马祯凯高杰
关键词:食管癌食管切除术二野淋巴结清扫生存率
文献传递
改良空肠插入术在贲门癌近端胃切除术中的应用(附15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一种能有效对抗贲门癌近端胃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消化道重建术式。方法对150例贲门癌患者行近端胃切除,均采用改良空肠插入术重建消化道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全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痊愈出院,临床随访无反流性食管为症状发生。结论贲门癌行近端胃切除术后,行改良空肠插入术重建消化道,能有效地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同时对吻合口瘘及狭窄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朱宗海吴昌荣薛恒川张振斌马祯凯高杰
关键词:贲门癌近端胃切除反流性食管炎
经上腹右胸两切口治疗胸段食管癌676例分析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应用上腹右胸两切口治疗胸段食管癌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经上腹右胸两切口(Ivor-Lewis术式)治疗676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并发率为12.7%,肺部并发症占第1位(占30.2%),吻合口瘘4例,其中1例为胃壁坏死或者穿孔,均经保守治愈。死亡1例,系胸穿致严重窒性心律失常致死。本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1%、61.2%和45.2%,无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为62.2%;有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为30.2%。结论:上腹、右胸两切口食管癌切除术具有良好的胸腹腔显露。淋巴结清扫彻底,尤其对右侧最上纵隔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方便有利。且操作方便,吻合可靠,故此术式为治疗胸段食管癌较为理想的术式。
朱宗海吴昌荣薛恒川张振斌林爱明马祯凯高杰
关键词:食管癌食管切除术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可切除/潜在可切除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可切除/潜在可切除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前瞻性研究。方法:2019-01-01~2021-01-01选取6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可切除/潜在可切除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经组织学证实的原发性食管鳞状细胞癌,病理学和影像学确诊的局部晚期食管癌。均接受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两组,对照组新辅助2周期后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新辅助4周期后进行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并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随访,对比其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组间疾病控制率对比为观察组更高(P<0.05);不良反应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白细胞计数降低以及贫血,经对症治疗后有所改善。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组间中位生存期(OS)以及无进展生存期(PFS)对比,为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可切除/潜在可切除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且术前治疗周期越长,治疗效果越佳,患者的生存期越长。
王建平马祯凯薛恒川朱宗海高杰赵蒙蒙张健
食管癌切除现代二野淋巴结清扫手术疗效的研究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现代二野淋巴结清扫手术疗效及临床实际应用价值。方法:1987年6月~2007年12月间,我院对中下段及上段食管癌共1690例分别采用Ivor-Lewis术式和Akiyama术式进行现代淋巴结清扫治疗,...
吴昌荣薛恒川朱宗海张振斌耿昌友马祯凯郭勇高杰
关键词:食管肿瘤食管癌切除术二野淋巴结清扫生存率
文献传递
49例食管癌结肠代食管术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食管癌为中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临床对食管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其中结肠代食管手术(ERC)已成为食管重建外科的重要选择[1-2]。因ERC手术操作复杂,术后近期并发症较其他术式发生率高,在医学界存在一定的争议,但随着胸外科专科医生对手术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ERC的研究逐渐趋向成熟[3]。
高杰薛恒川朱宗海马祯凯王建平
关键词:食管癌结肠代食管术生活质量
电视胸腔镜辅助食管癌切除术
电视胸腔镜手术系将带摄像机的胸腔镜插入胸腔,外与监视器相连,手术在监视器显示下进行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适应证不断扩大,目前已成功地应用于食管癌切除术。2000年12月~2001年5月,我院采用电视胸腔镜(VA...
朱宗海吴昌荣薛恒川张振斌林爱明高杰
文献传递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和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1
2020年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胸腔镜切除手术(VATS)的82例老年早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34例接受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患者纳入肺段切除组,将48例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纳入肺叶切除组。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并比较术后12个月随访结果及肺功能检测情况。结果2组手术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段切除组手术耗时(170.43±25.90)min,显著长于肺叶切除组的(158.70±22.76)min(P<0.05);肺段切除组近期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8.82%,低于肺叶切除组的1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随访显示,2组均未出现肿瘤复发、转移或死亡病例,而肺段切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和最大通气量(MVV)的下降率均显著低于肺叶切除组(P<0.05)。结论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和肺叶切除术均是治疗老年早期NSCLC患者的有效微创术式,二者近期手术疗效相近,但前者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较小,尤其适用于肺功能较差或不耐受肺叶切除的老年NSCLC患者。
王建平高杰薛恒川马祯凯朱宗海赵蒙蒙
关键词: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肺叶切除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