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文颖

作品数:40 被引量:125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科委“登山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肿瘤
  • 14篇细胞
  • 8篇胰腺
  • 6篇内镜
  • 6篇基因
  • 6篇超声
  • 5篇胰腺肿瘤
  • 5篇腺癌
  • 4篇树突
  • 4篇树突状
  • 4篇树突状细胞
  • 4篇免疫
  • 4篇肺癌
  • 3篇蛋白
  • 3篇信号
  • 3篇胰腺癌
  • 3篇乙醇
  • 3篇受体
  • 3篇突变
  • 3篇细胞肺癌

机构

  • 14篇第二军医大学
  • 1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蚌埠医学院
  • 1篇解放军113...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40篇张文颖
  • 21篇姜斌
  • 20篇刘峰
  • 13篇袁海花
  • 10篇王美玲
  • 9篇王炯轶
  • 7篇金震东
  • 6篇龚玉芳
  • 6篇胡晓华
  • 5篇楼国良
  • 5篇陆林军
  • 4篇李兆申
  • 4篇赵美
  • 3篇龚圣济
  • 2篇杨军
  • 2篇郭妍
  • 2篇史平
  • 2篇王梁华
  • 2篇焦炳华
  • 2篇张湛

传媒

  • 6篇现代肿瘤医学
  • 5篇中国肿瘤生物...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2篇中华胰腺病杂...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科教导刊(电...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浓度乙醇诱导人胰腺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低浓度乙醇对胰腺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用含不同浓度乙醇(0%、2%、4%和6%)培养液培养胰腺癌细胞。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乙醇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8 mRNA、caspase-9 mRNA的表达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低浓度乙醇可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随着浓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0%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2%、4%和6%乙醇组均可诱导细胞凋亡,与对照组(0%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aspase-8 mRNA在2%、4%和6%乙醇组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增加(P>0.05),而caspase-9 mRNA在2%、4%和6%乙醇组中的表达均增加,且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活性caspase-3蛋白在2%、4%和6%乙醇组中均有表达,而对照组未见活性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论:低浓度乙醇可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
张文颖伊庆强袁海花刘峰王美玲
关键词:乙醇凋亡胰腺癌
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驾车高速公路瓶颈路段行为决策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驾车高速公路瓶颈路段行为决策方法,包括步骤:构建城市交通网络场景;建立自动驾驶车辆智能体模型;仿真生成人机混行交通流;训练所述自动驾驶车辆智能体模型得到最优行为决策;分析得到当前自动驾驶车...
陆林军朱莲张文颖张湛黄浩
文献传递
IDO、树突状细胞与免疫耐受被引量:15
2006年
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是一种免疫调节酶,可催化色氨酸分子中吲哚环氧化裂解,从而沿犬尿酸途径分解代谢的限速酶。而树突状细胞(DC)是一种功能强大的抗原递呈细胞(APC),是唯一能够激活初始型T细胞的APC。IFN-γ等可刺激其表面表达IDO,并通过降解色氨酸,使局部组织中的色氨酸耗竭,代谢产物犬尿氨酸含量增加,从而抑制T细胞的增殖。因此DC表面表达IDO可能在诱导免疫耐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张文颖楼国良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免疫耐受
尼妥珠单抗加放疗联合纳武单抗治疗晚期牙龈癌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1年
牙龈癌是较常见的口腔癌,>50%的患者首诊时就已是晚期,早期不易发现,尤其老年患者极易误诊漏诊。复发转移是影响牙龈癌预后的最主要因素之一^([1])。手术是其首选治疗方法,放化疗是不可手术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但预后不佳^([2])。目前免疫治疗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增加了晚期牙龈癌的治疗方法,如何与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传统治疗方法相结合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研究。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例晚期牙龈癌患者通过尼妥珠单抗加放疗联合纳武单抗的三联治疗取得了满意的近期疗效,现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病例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晚期口腔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丁继平李晓光张文颖姜斌何悦姚原
关键词:牙龈癌尼妥珠单抗免疫治疗
术前PNI、SII、SIM和白蛋白对牙龈癌患者术后生存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炎症指数(system inflammation index,SII)、系统炎性标志物(systemic inflammatory marker,SIM)和白蛋白与牙龈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首次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200例牙龈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确定PNI、SII、SIM和白蛋白预测牙龈癌预后的最佳临界值。采用χ^(2)检验分析术前PNI、SII、SIM和白蛋白与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模型对牙龈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通过ROC曲线确定PNI、SII和SIM和白蛋白预测生存的最佳临界点分别为46.03、478.37、1.02和40.5 g/L。Cox多因素分析提示较晚的TNM分期(HR 2.873;95%CI 1.598~5.166;P<0.0001)、较低的PNI值(HR 0.414;95%CI 0.223~0.770;P=0.005)、较高的SIM值(HR 2.391;95%CI 1.329~4.299;P=0.004)以及低水平的白蛋白(HR 0.425;95%CI 0.203~0.888;P=0.023)是牙龈癌患者术后3年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较晚的TNM分期(HR 3.324;95%CI 2.055~5.089;P<0.0001)和低PNI值(HR 0.457;95%CI 0.296~0.705;P<0.0001)是术后3年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仅低水平的PNI是影响牙龈癌患者3年总生存期和3年无复发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患者个体化治疗和随访具有指导意义。
夏晓芳张文颖袁海花刘峰姜斌
关键词:预后营养指数白蛋白牙龈癌预后
血浆EGFR基因突变指导进展期肺腺癌的靶向治疗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进展期肺腺癌患者血浆中EGFR基因突变与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吉非替尼(gefitinib,又称易瑞沙Iressa)治疗进展期肺腺癌患者疗效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一线治疗失败后的44例进展期肺腺癌患者(男32例,女12例)和15位健康志愿者(男11例,女4例)。采集受试者血浆,利用改良酚-氯仿方法提取血浆DNA,利用突变富集型PCR(mutatant-enriched PCR,ME-PCR)扩增EGFR基因外显子19和21,然后进行基因测序。分析肺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与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体力状况(performance status,PS)评分、临床分期、是否接受放疗、一线化疗周期数间的关系,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EGFR基因突变组与EGFR野生型组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PFS和疗效差异。结果:44例肺腺癌患者血浆中有13例检出EGFR基因突变,其中外显子19缺失突变8例、外显子21点突变5例;健康对照组中未发现EGFR基因突变。肺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与患者性别、吸烟史相关,与患者年龄、PS评分、分期、是否接受放疗及化疗周期数无关。EGFR基因突变的肺腺癌患者经吉非替尼治疗后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明显长于无EGFR突变患者(8个月vs3.7个月,P=0.008)。结论:进展期肺腺癌患者血浆中EGFR基因突变检测可以作为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参考。
袁海花刘峰张文颖赵美王炯轶姜斌
关键词:肺腺癌血浆EGFR基因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分子靶向治疗
吲哚胺2,3双加氧酶与肿瘤免疫耐受被引量:2
2006年
肿瘤可诱导机体免疫系统对其产生免疫耐受,而免疫调节酶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可能参与了这种免疫耐受。IDO是色氨酸代谢的限速酶,IFN能影响IDO的表达。IDO可能通过初始免疫应答和效应阶段两个环节来调节肿瘤免疫耐受。在初始免疫应答反应阶段,可能活化的调节性T细胞表达的CTLAA诱导了IDO的表达,肿瘤可能通过IDO来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对其产生免疫耐受。在效应阶段,肿瘤细胞自身表达的IDO可对肿瘤产生局部免疫耐受,其机制可能主要是通过降解局部组织微环境中的色氨酸来抑制效应T细胞的增殖,这两个环节对肿瘤免疫耐受的调节是相辅相成的。IDO抑制剂1-MT可使T细胞增殖抑制得到恢复,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抗肿瘤药物。。
张文颖楼国良
关键词:肿瘤免疫耐受
术前预后营养指数对首次行根治性手术的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NI)对首次行根治性手术的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首次行根治性手术的437例OSCC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根据术前1周的血常规检查结果计算PNI。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约登(Youden)指数,将Youden指数最大值所对应的PNI作为预测OSCC预后的最佳临界值。分析术前PNI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回归模型分析PNI对OSCC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患者术前PNI的平均值为(49.93±5.60),最佳临界值为46.23。术前PNI与年龄(P <0.001)、T分期(P <0.001)、TNM分期(P=0.013)有相关性。高PNI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84.7%,高于低PNI组的5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60岁(HR=2.211,95%CI为1.390~3.518,P=0.001)、TNM分期为Ⅲ期和Ⅳ期(HR=3.911,95%CI为2.561~6.221,P <0.001)、PNI≤46.23(HR=2.554,95%CI为1.707~3.821,P <0.001)是OSCC患者术后预后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低PNI是影响O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OSCC的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夏晓芳张文颖袁海花刘峰姜斌
关键词:预后营养指数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病理特征
吲哚胺2,3-二氧化酶基因修饰的DCs对小鼠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小鼠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转染吲哚胺2,3-二氧化酶(indolamine2,3-dioxygenase,IDO)基因后对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的抑制作用。方法:用携带IDO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感染BALB/c小鼠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后者与C57BL/6小鼠骨髓移植物共培养,将经过处理的骨髓移植给BALB/c小鼠(C57BL/6→BALB/c小鼠GVHD模型,H-2^b→H-2^d),观察、比较各组GVHD表现(包括GVHD评分、生存期、病理学改变),并行嵌合体检测及观察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MLR)。结果:致死剂量照射的受体小鼠接受经IDO处理的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后,未出现明显的GVHD反应,生存期显著延长,3个月时生存率大于80%;对照组均在移植后2周左右出现明显的GVHD表现,生存期未超过1个月。IDO—DC治疗组未出现明显的组织病理学损害;3个月时IDO-DC治疗组仍然保持比较高的嵌合;IDO-DC组的T细胞对C57BL/6、BALB/c淋巴细胞的反应性与对C3H淋巴细胞反应性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经IDO基因修饰的DCs可以选择性去除骨髓移植物中异基因反应性T细胞,从而特异性地抑制GVHD并能及早地免疫重建。
史平楼国良周俊平张文颖朱海沫王梁华焦炳华
关键词:吲哚胺2,3-二氧化酶恶性血液病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
肺腺癌患者血浆及尿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研究
2011年
目的:分析血浆和尿中进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检测的可行性。方法:利用改良酚-氯仿方法从血浆和尿中提取DNA,突变富集型PCR技术扩增EGFR外显子19和21,进行基因测序。结果:60例进展期肺腺癌患者中,血浆中检测出12例EGFR突变,其中外显子19缺失突变7例,外显子21点突变5例,尿标本中未检测出突变。血浆EGFR突变与性别相关,与年龄、吸烟史无相关。结论:在进展期肺腺癌患者血浆标本中可检测出EGFR突变,尿标本中未检测出EGFR突变。
袁海花刘峰张文颖赵美王炯轶姜斌
关键词: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血浆DNA突变分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