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瑾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市公安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麻醉
  • 1篇再插管
  • 1篇镇痛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术后镇痛
  • 1篇气管
  • 1篇气管插管
  • 1篇全麻
  • 1篇全麻拔管
  • 1篇全麻拔管后
  • 1篇全身麻醉
  • 1篇骶管
  • 1篇骶管麻醉
  • 1篇麻醉药
  • 1篇内镜
  • 1篇内镜手术
  • 1篇拔管
  • 1篇拔管后
  • 1篇鼻内

机构

  • 3篇天津市公安医...

作者

  • 3篇李树华
  • 3篇郑瑾
  • 2篇张晓晓
  • 2篇张静
  • 1篇张良

传媒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城乡企业...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骶管麻醉时发生血管内意外注入麻醉药的风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通过骶管造影的方法,评价骶管麻醉中发生血管内意外注入的发生率以及相关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3例接受骶管造影的下腰痛或下肢放射痛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发生血管内意外注入造影剂的发生次数,并对血管内意外注入造影剂相关的风险指标进行评价。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骶管麻醉时发生血管内意外注入的风险因素和独立风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两项因素与血管内注入相关:存在腰椎神经根性症状(P=0.02)和症状持续时间长短(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腰椎神经根性症状(OR=2.52,95%CI:1.11~5.75)和症状持续时间长短(OR=1.2,95%CI:1.01~1.31)亦为发生血管内意外注入麻醉药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骶管麻醉时,患者存在腰椎神经根性症状和症状持续时间长与发生血管内意外注入麻醉药有关。
郑瑾李树华张静张晓晓
关键词:骶管麻醉并发症麻醉药
全麻拔管后再插管的风险因素分析
2015年
目的: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全麻拔管后再插管的风险因素。方法:全麻手术患者600例,根据是否发生拔管后再插管,回顾性分为插管组(150例)和对照组(450例),使用单、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ASA评分等及手术指标如手术类型和手术时间。结果:与拔管后再插管发生的有关因素有高龄、男性、ASA评分、肥胖、并存神经系统、心肺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腹水或SIRS、肌松药的选择、体温过低、麻醉医师经验不足、神经系统手术和气道手术有关,ASA三级(OR=3.989,95CI:1.26,12.55)、低体温(OR=2.444,95%CI:1.25,4.78)、罗库溴铵(OR=1.897,95%CI:1.06,3.46)、气道手术(OR=4.340,95%CI:1.44,7.62)、并存意识障碍(OR=3.506,95%CI:1.01,12.25)、COPD(OR=4.301,95%CI:1.66,10.89)、肺炎(OR=6.611,95%CI:2.24,18.45)、腹水(OR=4.812,95%CI:0.98,23.98)、SIRS(OR=7.509,95%CI:2.66,21.70)及麻醉医师经验不足(OR=3.341,95%CI:1.90,6.10)是独立风险因素。结论:全麻拔管后再插管的独立风险因素包括ASA评分、低体温、使用罗库溴铵、气道手术、并存意识障碍、COPD、肺炎、腹水或SIRS以及麻醉医师经验不足。
郑瑾李树华张静张晓晓
关键词: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再插管
鼻内镜手术术后镇痛被引量:2
2016年
近年来各个手术学科领域的微创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广泛开展,现今鼻腔及鼻窦手术已遵循了微创原理。它能做到彻底地清除病灶,保留器官原有的结构和功能,减少术中出血、创伤、降低对免疫功能的抑制,缩短麻醉时间,降低手术、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现代疼痛治疗提倡多模式镇痛理念,联合使用作用机制互补的镇痛药物或镇痛方法,使得镇痛作用相加或协同,相应减少各种药物的使用量,减少副作用,达到最大的效应/副作用比。鼻内镜手术虽然手术范围不大,但由于手术部位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分布及术后鼻腔填塞的特殊处理,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适与疼痛,影响患者术后的呼吸、睡眠和饮食,造成患者烦躁和焦虑。各种术后镇痛方法已应用于鼻内镜手术,常用药物有阿片类和非甾体抗炎药、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等。
郑瑾李树华张良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术后镇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