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宁宁

作品数:38 被引量:523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5篇天文地球
  • 3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冰川
  • 7篇污染
  • 6篇PM
  • 5篇雪山
  • 5篇玉龙雪山
  • 5篇PM2.5
  • 4篇气候
  • 4篇离子
  • 4篇化学特征
  • 3篇雪坑
  • 3篇气候变化
  • 3篇污染特征
  • 3篇降水
  • 3篇海洋型冰川
  • 2篇突变
  • 2篇突变分析
  • 2篇能见度
  • 2篇年际
  • 2篇年际变化
  • 2篇排放因子

机构

  • 37篇中国科学院
  • 9篇兰州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西北师范大学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南京大学
  • 2篇陕西省气象局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渭南师范学院
  • 2篇深圳市深港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西安工程大学
  • 1篇厦门市环境监...
  • 1篇西安地球环境...

作者

  • 38篇张宁宁
  • 25篇何元庆
  • 17篇李宗省
  • 16篇庞洪喜
  • 13篇和献中
  • 11篇宋波
  • 11篇贾文雄
  • 10篇院玲玲
  • 10篇曹军骥
  • 8篇宁宝英
  • 5篇辛惠娟
  • 4篇朱国锋
  • 4篇刘随心
  • 4篇蒲焘
  • 3篇赵井东
  • 3篇王春凤
  • 3篇卢爱刚
  • 3篇刘巧
  • 2篇王启元
  • 2篇陶燕

传媒

  • 7篇环境科学
  • 5篇地理学报
  • 5篇冰川冻土
  • 4篇地理科学
  • 3篇地球环境学报
  • 2篇中国沙漠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第八届全国大...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山地学报
  • 1篇广东气象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8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典型季风型温冰川消融期融水化学日变化特征被引量:4
2012年
分析了玉龙雪山白水1号冰川区2009年8月29日~9月3日4 750 m处冰雪融水的pH、电导率、无机离子和δ18O的化学特征,结果表明,消融期日尺度上pH值受气温变化影响较大.碱性尘埃中的可溶盐溶解导致融水电导率增大.一天中消融速率快时δ18O值较低,消融速率慢时δ18O值较高.受岩石岩性和海洋水汽影响,研究区Na+、K+的平均浓度高于Μg2+的平均浓度.融水中阳离子主要来源于石灰岩风化,属典型的碳酸盐溶滤水.融水中无机离子的总含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但是不同可溶性离子对气温变化所导致的消融速率响应幅度不一致.局地岩石岩性、季风输送和人类活动是白水1号冰川融水中无机离子的主要来源.
朱国锋蒲焘何元庆王培震孔建龙张宁宁辛惠娟
关键词:冰雪融水Δ18O无机离子
丽江市大气环境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丽江市1990~2003年SO2、NOx和TSP的平均浓度为0.018、0.013和0.112mg/m3,SO2和NOx浓度在1998之前为上升阶段,1998年之后为下降阶段。1989~2006年期间降水中年均pH值为6.08,高于酸雨标准值,EC均值为14.2US/cm;pH值自1994年以来一直处于缓慢上升状态,EC也呈现出缓慢上升趋势。1989~2006年降水中SO42-、NO3-、Cl-、NH4+、Ca2+、Mg2+、Na+、K+、平均浓度值依次为1.57、0.41、0.20、1.14、0.09、0.06、0.13mg/L。研究证实大气环境状况、气候特征和产业结构转型对丽江降水中离子浓度有重要影响。
李宗省何元庆张宁宁和献中张蔚曹伟宏
关键词:大气环境降水
中国典型季风海洋性冰川区雪坑环境记录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白水1号冰川是亚欧大陆纬度位置最低的冰川,冰川区90%的降水主要受季风气候影响。运用多种方法对该区雪坑化学的季节性特征分析表明,2006年5月7日采集的两雪坑主要是2005年夏季风期和2005—2006年度非夏季风期的积雪积累;夏季风期积雪中远源物质主要是随季风环流而来的海盐气溶胶及其沿途工、农业区的污染物质,非夏季风期主要是源自印度塔尔沙漠以及中亚和西亚地区的粉尘;季风期和非季风期(2005—2006年度)间积雪化学特征存在较大差异;两雪坑季风期间积雪化学特征的不同主要反映了不同海拔消融强度和淋溶过程的差异,非季风期间的不同主要反映了局地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山谷风携带的地壳物质的影响。
李宗省何元庆庞洪喜张宁宁贾文雄和献中
关键词:季风季节性
西安市2019年秋冬季PM_(2.5)中金属来源解析及健康风险评价
2024年
为进行西安市秋冬季PM_(2.5)中金属元素来源解析及健康风险评价,采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的PM_(2.5)颗粒物样品,实验分析样品中PM_(2.5)及8种金属元素浓度。结果表明:采样期间西安市PM_(2.5)平均质量浓度为99.44μg·m·3,是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值的1.3倍,世界卫生组织指导标准值的6.6倍;金属元素浓度大小依次为Al>Zn>Mn>Pb>Cu>As>Cr>Ni。随着污染等级增加,Pb增幅最大,Cr增幅最小。富集因子结果表明重金属元素浓度受人为污染影响明显,Pb和Zn因子高达194.9和172.2。相关性分析表明Zn-Mn-Cu、As-Pb存在较强相关性。PMF源解析结果表明PM_(2.5)中金属元素的主要来源为扬尘源、交通源、燃煤源和工业源,贡献率分别为42.6%、29.6%、24.6%和3.2%。利用EPA健康风险暴露模型评估金属元素对成人和儿童的非致癌及致癌风险水平,发现Cr对成人存在致癌风险,As对儿童具有非致癌风险。成人的致癌风险主要途径为呼吸吸入,儿童则为手口摄入途径。燃煤源对成人和儿童的非致癌风险及致癌风险贡献较大。
张永乐李海红张英良刘凡张宁宁
关键词:金属
中国典型季风海洋性冰川区“冰川-径流”系统的全球变化敏感性研究被引量:32
2008年
分析多种数据和资料,再现海螺沟冰川过去100年来的冰川进退过程,分析发现,冰川末端变化阶段在滞后期的基础上,与北半球和中国气温变化的阶段相对应。运用水量-物质平衡法恢复海螺沟冰川45年来的物质平衡变化情况,通过相关性检验发现,物质平衡变化与北半球和中国同期(1960~2004年)气温变化表现出显著负相关。20世纪80年代全球加速变暖,海螺沟冰川冰舌段消融速率为7.86 m/a,冰川河径流量年际和季节变化表明流量主要贡献者是冰雪融水。分析表明,全球变暖是冰川后退、持续亏损及径流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李宗省何元庆贾文雄庞洪喜院玲玲宁宝英刘巧和献中宋波张宁宁
关键词:全球变化
典型海洋型冰川区消融期雪坑层位演变及离子沉积后过程初探被引量:8
2010年
2006年4—7月,在玉龙雪山白水1号冰川消融区(P1)和积累区(P2)分别开挖雪坑连进行续观测,分析了海洋型冰川在消融期雪坑内各层位的物理变化以及各离子的沉积后过程.结果表明:海洋型冰川区雪坑的消融速率远大于大陆型冰川;随着消融的进行,雪坑中各种粒雪成分逐渐向粗粒雪转化,同时冰片数量增多以及含水层加厚,并且向雪坑底部移动.雪坑消融可以分为雪坑内部的细粒雪、中粒雪向粗粒雪转变,雪坑厚度变化不大以及雪坑厚度的快速变薄两个过程,P2处两消融过程转变时间比P1处大约推迟两个月.根据各种离子在P1处雪坑剖面的浓度变化,白水1号冰川积累区的淋溶序列为:K+>SO42->NO3->Cl->Ca2+>Mg2+>Na+.由于海洋型冰川的消融期也是它的积累期,该序列中各离子的顺序不仅反映了融水淋溶作用的影响,同时反映了物质输入对雪坑内离子浓度变化的影响.
张宁宁何元庆庞洪喜和献中宋波李宗省
关键词:玉龙雪山海洋型冰川
厦门火电燃煤PM2.5排放成分谱的测定与建立
选取厦门及其周边地区3座主要燃煤电厂,利用烟气稀释通道采样方法进行采样,对烟气中元素、离子和碳组分进行了全方位分析。结果表明燃煤电厂中OC是主要组成部分,贡献分别为44.38%±15.20%、27.10%±6.48%和1...
张宁宁曹军骥田杰
文献传递
全球变暖背景下海螺沟冰川近百年的变化被引量:25
2009年
海螺沟冰川是我国典型的温冰川之一,对100 a来各种观测资料的分析发现:海螺沟冰川自1823年以来末端海拔上升300 m,年均升高1.64 m,20世纪以来末端海拔上升速度加快;在20世纪呈现明显的退缩变化,76 a冰川后退1 821.8 m,年均后退24 m.运用冰川学方法恢复了海螺沟冰川45a来的物质平衡变化,45 a累积物质平衡值为-10 825.5 mm(水当量),年均平衡值为-240.6 mm(水当量).在全球变暖影响下,冰川雪线不断上升,冰川活动强烈,导致冰面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具体表现为:冰川厚度不断变薄、大冰瀑布上出现巨大塌陷洞穴、冰面丘融化变形、冰面径流不断变大、冰川弧拱区裂隙密布等,冰川内部的径流冲刷和冰川表面的剧烈消融是海螺沟冰川表面形态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机制.总之,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该冰川表现出以亏损为特征的退缩变化趋势.
李宗省何元庆贾文雄庞洪喜和献中王世金张宁宁张文敬刘巧辛惠娟
关键词:海螺沟冰川冰川变化
祁连山及河西走廊气候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49
2008年
利用祁连山区及河西走廊20个气象站的气温和降水资料,运用一元回归分析、5 a趋势滑动、Spline插值法,进行气候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祁连山及河西走廊的气温在20世纪60—80年代偏低,90年代以后偏高;气温的年际变化率为0.0298℃.a-1,并且升温趋势显著;大部分地区的增温幅度在0.02~0.04℃.a-1之间,其中祁连山区的增温幅度大于走廊平原;气温的年际变化幅度在空间上呈现出南北分异,大致以黑河干流为界,中东部地区的增温幅度从南到北呈增大趋势,而中西部地区从南到北呈减小趋势;降水在60年代偏少,其他年代偏多,其中2000年以后明显增多;降水的年际变化率为0.6571 mm.a-1,不过增加趋势不太明显;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增加幅度在0~2 mm.a-1之间,其中祁连山区的增加幅度大于走廊平原;降水的年际变化幅度在空间上呈现出南北分异,其增加幅度从南到北呈减小趋势。
贾文雄何元庆李宗省庞洪喜院玲玲宁宝英宋波张宁宁
关键词:年际变化河西走廊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积累区气溶胶和表层雪中SO_4^(2-)的季节变化及成因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2003年12月至2004年12月,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以下简称1号冰川)积累区海拔4 130 m处共采集了53个气溶胶和55个表层雪样品.结果表明:气溶胶和表层雪中的SO42-在年内的浓度变化形式大致相同,均有两个高值区出现,分别出现在春末和夏末秋初,表明年内表层雪中SO42-浓度变化基本上反映了大气中SO42-的浓度变化情况.通过对不同季节气溶胶和表层雪中的SO42-浓度相关性分析表明,秋冬季最好,春季次之,夏季最差.这可能与SO42-不同季节的来源,干沉降过程以及淋溶过程有关.
张宁宁李忠勤何元庆王飞腾
关键词:气溶胶表层雪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