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洋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龙纹
  • 2篇养殖
  • 1篇养殖过程
  • 1篇养殖技术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治疗
  • 1篇幼鱼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征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微生物
  • 1篇土壤微生物多...
  • 1篇人工繁殖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多样性
  • 1篇细菌
  • 1篇小瓜虫
  • 1篇小瓜虫病
  • 1篇阔叶

机构

  • 3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福建省农业科...

作者

  • 4篇罗土炎
  • 4篇罗钦
  • 4篇刘洋
  • 3篇涂杰峰
  • 3篇翁伯琦
  • 2篇陈华
  • 2篇饶秋华
  • 1篇刘文静
  • 1篇刘韬
  • 1篇林虬
  • 1篇李巍
  • 1篇于凯

传媒

  • 3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澳洲龙纹斑生物学特征及其繁养殖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6年
澳洲龙纹斑Maccullochellapeeliipeelii是原产于澳大利亚墨瑞河的一种经济鱼类,是澳大利亚乃至世界上品质优良及种群类型较大的淡水鱼类之一。近年澳洲龙纹斑已经引入中国并开始驯化开发。其作为一项新兴的水产养殖产业,给人们带来新的开发途径,但开发者也将面临许多新的技术问题,如何有效地人工繁殖,保障健康养殖与有效防控病害等。本文就澳洲龙纹斑的生物学特性、人工繁殖养殖技术、经济价值和养殖技术以及疾病防控等方面进行综述介绍,同时结合先期的养殖实践,提出若干发展对策与建议。
翁伯琦罗土炎刘洋罗钦陈华刘韬饶秋华
关键词:生物学特征人工繁殖健康养殖技术
不同药物对澳洲龙纹斑幼鱼小瓜虫病的治疗效果被引量:5
2016年
小瓜虫病是澳洲龙纹斑鱼人工养殖过程中威胁最大的病害,特别是在幼鱼阶段,致死率高达100%。通过两组药物治疗方案,对比和分析治疗澳洲龙纹斑小瓜虫病的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组药物治疗方案(鱼康乐+氟苯尼考+盐酸土霉素药物制剂+活性腐殖酸钠)防治小瓜虫病鱼的鱼苗成活率高达93.3%,而参照组药物(福尔马林+工业盐)防治小瓜虫病鱼苗存活率仅30.0%。试验药物的优化配方为:鱼康乐2g·t^(-1),氟苯尼考3g·t^(-1),盐酸土霉素药物制剂3g·t^(-1),活性腐殖酸钠0.8g·t^(-1)。
罗土炎罗钦饶秋华涂杰峰林虬刘洋于凯翁伯琦
关键词:小瓜虫药物治疗
武夷山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季节动态被引量:9
2017年
为了解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和季节变化,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季节响应。结果表明,武夷山常绿阔叶林土壤为典型的南方酸性土壤,有效钾、土壤温度四季内存在显著差异,其他理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土壤中的微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已鉴定出23门206属细菌和2门17属的古菌。夏季反映细菌总数的Chao指数最高,但反映细菌多样性的Shannon指数比春季低0.21,夏季古菌的Chao指数和Shannon指数分别比冬季高21.7%和0.27%。4个季节共有的细菌和古菌分别占总数的83.1%和70.0%,说明武夷山常绿阔叶林土壤不同季节的核心微生物组成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门和属水平的聚类树分析表明,春季和冬季的细菌和古菌群落组成最为接近,而夏季与其他3个季节的差异最大。冗余分析和热图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 H是决定和影响细菌和古菌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效钾、有效碳和总氮对微生物群落组成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随季节变化武夷山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呈现出规律性变化。
李巍刘洋罗钦徐辉刘文静罗土炎涂杰峰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土壤细菌古菌
澳洲龙纹斑养殖过程中主要疾病诊断及其防治被引量:11
2015年
澳洲龙纹斑是从澳大利亚引进的一种淡水养殖的鱼类新品种,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商品经济价值高。但澳洲龙纹斑对养殖条件要求严格,特别是在其养殖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鱼病要注重防治。澳洲龙纹斑常见病害主要为寄生虫病、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通过对澳洲龙纹斑上述常见病害的临床症状、病原及其流行特性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诊断方法与有效防治技术。
罗土炎罗钦涂杰峰刘洋翁伯琦陈华
关键词:疾病诊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