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青森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调节性
  • 1篇血清
  • 1篇受体
  • 1篇衰竭
  • 1篇趋化
  • 1篇趋化因子
  • 1篇趋化因子受体
  • 1篇趋化因子受体...
  • 1篇恙虫病
  • 1篇慢加急性肝衰...
  • 1篇节性
  • 1篇聚乙二醇
  • 1篇聚乙二醇干扰...
  • 1篇菌病
  • 1篇患者血清
  • 1篇急性肝
  • 1篇急性肝衰
  • 1篇急性肝衰竭
  • 1篇恩替卡韦

机构

  • 4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4篇张青森
  • 3篇叶一农
  • 3篇严海明
  • 3篇白红莲
  • 2篇李宗良
  • 2篇周惠玲
  • 1篇彭亮

传媒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CD8^+ T细胞中CXCR3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CD8+T细胞上趋化因子受体3(CXCR3)的表达及与转归的关系。方法选择22例ACLF患者、18例普通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入院初收集血样,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8+T细胞上CXCR3的表达。结果 ACLF患者中12例存活。CHB患者CXCR3+CD8+T细胞计数(70.31±38.07)×106·L-1,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的(34.26±22.30)×106·L-1和ACLF患者的(10.63±8.57)×106·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XCR3+CD8+T细胞数量与ln ALT、ln AST或总胆红素水平无明显相关性。存活的ACLF患者CXCR3+CD8+T细胞计数(14.40±9.35)×106·L-1,明显高于死亡患者的(6.10±4.78)×106·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 ACLF患者外周血CXCR3+CD8+T细胞的计数下降,并且可能与转归相关。
叶一农赵琦毅周惠玲严海明张青森彭亮
关键词:肝衰竭趋化因子受体3
恙虫病患者血清白蛋白降低相关因素分析
2019年
目的研究恙虫病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浓度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析395例恙虫病患者的年龄、发水平的相关性,并采用LASSO法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ALB水平与年龄的相关系数为-0.337(P<0.001)。入院时ALB水平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球蛋白(GLO)、总胆红素(TBIL)、肌酐(CREA)、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等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00、-0.248、-0.003、-0.349、-0.315、-0.325、0.390和0.355(P分别为0.046、<0.001、0.950、<0.001、<0.001、<0.001、<0.001和<0.001),ALB水平还与入院前发病时间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0.192,P<0.001)。采用LASSO法回归分析,Lambda.min(log)为0.051(-2.976 2)时,得到最简模型ALB=-0.061 19×AGE-0.001 74×AST-0.019 7×TBIL-0.388 04×WBC+0.018 06×PLT+0.064 67×HGB-0.115 3×发病时间。结论恙虫病患者入院时血清白蛋白降低的主要相关因素是WBC、发病时间、HGB水平和年龄。
叶一农张青森陈简严海明白红莲李宗良
关键词:恙虫病白蛋白
2013 - 2016年广东省佛山市41例布鲁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 了解佛山地区布鲁菌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2013 - 2016年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确诊的41例布鲁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治疗与转归情况。结果 布鲁菌病发病以2 - 6月为主,占85.4%(35/41),其中58.5%(24/41)有阳性流行病学史。分别有29、20、19和16例(70.7%、48.8%、46.3%和39.0%)患者出现不规则发热、脊柱或关节痛、疲乏、肝和/或脾大。单纯布鲁菌感染者与合并感染者比较,白细胞数(5.77 × 10^9 个/L比5.83 × 10^9 个/L)、中性粒细胞数(3.50 × 10^9 个/L比3.84 × 10^9 个/L)、降钙素原中位数(0.10比0.14 μg/L)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 0.05),高敏C反应蛋白中位数(26.72比50.87 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 2.300,P 〈 0.05)。有阳性流行病学史的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数均值明显低于无阳性流行病学史患者(4.73 × 10^9 个/L比7.28 × 10^9 个/L、2.73 × 10^9 个/L比4.79 × 10^9 个/L、0.36 × 10^9 个/L比0.64 × 10^9 个/L,F = 9.486、10.130、9.785,P均 〈 0.05),淋巴细胞数、高敏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7 × 10^9 个/L比1.73 × 10^9 个/L、29.30比35.76 mg/L、0.15比0.09 μg/L,P均 〉 0.05)。细菌培养结果表明,所有病例均为马耳他布鲁菌感染,33例菌株在体外环境中对常用抗生素均敏感。有40例治疗后出院,有34例仍需增加抗生素治疗疗程,总体转归良好。结论 在佛山地区,患者出现不规则发热合并脊柱、关节痛以及炎症指标升高不明显等表现症状要警惕布鲁菌病可能;在佛山地区应加强布鲁菌病筛查。
叶一农李宗良白红莲周惠玲张青森陈简
关键词:布鲁菌病
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对慢性乙肝纤维化患者病毒动力学及安全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对慢性乙肝纤维化患者病毒动力学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慢性乙肝纤维化患者临床资料,视其药物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恩替卡韦+常规治疗,42例)与观察组(恩替卡韦+聚乙二醇干扰素+常规治疗,43例)。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肝纤维化指标、病毒动力学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CⅢ)、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Ⅳ-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低;治疗6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完全应答及病毒学应答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与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治疗有助于改善慢性乙肝纤维化患者肝纤维化及病毒动力学,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严海明白红莲刘金峰张青森
关键词:聚乙二醇干扰素恩替卡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