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惠玲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清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衰竭
  • 3篇细胞
  • 3篇肝衰
  • 3篇肝衰竭
  • 3篇肝炎
  • 2篇短期预后
  • 2篇预后
  • 2篇慢加急性肝衰...
  • 2篇菌病
  • 2篇急性肝
  • 2篇急性肝衰
  • 2篇急性肝衰竭
  • 2篇MELD评分
  • 2篇布鲁菌
  • 2篇布鲁菌病
  • 1篇调节性
  • 1篇丁苯

机构

  • 9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9篇周惠玲
  • 5篇梁敏锋
  • 5篇叶一农
  • 3篇林小清
  • 3篇李宗良
  • 3篇严海明
  • 2篇郑雪英
  • 2篇白红莲
  • 2篇张青森
  • 1篇颜梅
  • 1篇刘全妹
  • 1篇符岳
  • 1篇彭亮

传媒

  • 2篇黑龙江医药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2012-2017年佛山市恙虫病东方体优势株感染特征及重症患者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2012-2017年佛山市恙虫病东方体优势株感染特征及重症患者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恙虫病例的临床资料,于2012年1月-2017年12月选取408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分析恙虫病东方体优势株感染特征及重症患者的影响因素。结果:408例患者年龄分布中,>40岁最多,占比82.60%,≤40岁占比1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分布中农民占比最高,为51.47%,显著高于其他职业(P<0.05);发病季节分布中秋季占比最高,为68.38%,显著高于春、夏、冬季(P<0.05);文化程度分布中小学及小学以下占比最高,为74.51%,显著高于其他学历(P<0.05)。408例患者中个人卫生习惯较差、野外活动次数频繁、田间作业频繁、发病前存在昆虫叮咬史、家中有鼠类活动是影响患恙虫病的主要因素。结论:2012-2017年佛山市恙虫病东方体优势株感染患者多为中老年人,职业多为农民,发病季节多在秋季,文化程度较低,患者普遍存在较差的个人卫生习惯、野外活动或田间劳作的次数多、发病前存在昆虫叮咬史等是重症患者的重要影响因素。
周惠玲梁敏锋刘金峰
关键词:恙虫病东方体年龄性别影响因素发病季节
HIV感染者血清白介素-2、白介素-16与CD4细胞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CD4细胞与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16(IL-16)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HIV感染患者25例作为HIV感染组,选择同期确诊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20例作为AIDS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记录三组CD4细胞与血清IL-2、IL-16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IDS组及HIV感染组CD4细胞与血清IL-2、IL-16水平均降低,且AIDS组低于HIV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HIV感染者CD4细胞与血清IL-2、IL-16水平呈正相关(r>0,P<0.05)。结论:血清IL-2、IL-16水平在HIV感染患者中较低,且与CD4细胞呈正相关,HIV感染患者免疫状态可通过该血清检测间接反映。
严海明叶一农周惠玲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CD4细胞白介素-16白介素-2
布鲁菌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流行病学特征
2022年
目的:分析36例布鲁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布鲁菌病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布鲁菌病患者及36例风湿热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布鲁菌病患者为观察组,以风湿热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差异,并分析观察组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2及γ干扰素(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而IL-4、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淋巴细胞CD4^(+)(CD4^(+))、CD4^(+)/CD8^(+)及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低于对照组,而T淋巴细胞CD8^(+)(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农区、咳嗽、皮疹、头痛、脑膜刺激征、肝大、脾大、血常规血小板计数(PLT)异常及肝功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Logistic分析显示,农区、咳嗽、皮疹、头痛、脑膜刺激征、肝大、脾大、血常规PLT异常及肝功异常为布鲁菌病感染的主要临床特征(P<0.05)。结论:布鲁菌病患者体内血清细胞因子明显异常,且农区、咳嗽、皮疹、头痛、脑膜刺激征、肝大、脾大、血常规血小板(PLT)异常及肝功异常为其主要临床特征。
周惠玲梁敏锋刘金峰
关键词:布鲁菌病血清细胞因子流行病学
超早期使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早期接受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其脑血管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超早期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脑血管储备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分数、MCV平均流速增加值、CVR和PI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MCV平均流速增加值和CVR均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PI和NIHSS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早期接受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脑血管储备功能,值得应用。
颜梅周惠玲符岳饶卉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丁苯酞注射液脑血管储备功能
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CD8^+ T细胞中CXCR3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CD8+T细胞上趋化因子受体3(CXCR3)的表达及与转归的关系。方法选择22例ACLF患者、18例普通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入院初收集血样,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8+T细胞上CXCR3的表达。结果 ACLF患者中12例存活。CHB患者CXCR3+CD8+T细胞计数(70.31±38.07)×106·L-1,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的(34.26±22.30)×106·L-1和ACLF患者的(10.63±8.57)×106·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XCR3+CD8+T细胞数量与ln ALT、ln AST或总胆红素水平无明显相关性。存活的ACLF患者CXCR3+CD8+T细胞计数(14.40±9.35)×106·L-1,明显高于死亡患者的(6.10±4.78)×106·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 ACLF患者外周血CXCR3+CD8+T细胞的计数下降,并且可能与转归相关。
叶一农赵琦毅周惠玲严海明张青森彭亮
关键词:肝衰竭趋化因子受体3
MELD评分结合血清降钙素原评价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采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联合血清降钙素原评价的短期预后价值。方法: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的122例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多项临床指标。结果:MELD评分和血清降钙素原浓度越高,死亡率越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ELD评分和血清降钙素原浓度随着分期的往后而逐渐提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MELD评分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对于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评价具有显著优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ELD评分联合血清降钙素原评价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短期预后,具有很高价值。
梁敏锋周惠玲郑雪英林小清李宗良叶一农
关键词:MELD评分降钙素原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
MELD评分联合Th1/Th2细胞因子在预测乙型肝炎肝衰竭短期预后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评价MELD评分联合Th1/Th2细胞因子对乙型肝炎肝衰竭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以58例乙肝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疾病分期的患者进行MELD评分、检测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水平,评估患者短期死亡风险。结果:肝衰竭早期(19例)、中期(22例)以及晚期(17例)患者的MELD评分分别为(16.27±3.38)分、(22.15±3.41)分以及(27.30±3.52)分,3个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62,P=0.000);各期患者Th2细胞因子IL-4、IL-6及IL-10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_(IL-4)=3.912,P_(IL-4)=0.009;F_(IL-6)=6.744,P _(IL-6)=0.000;F_(IL-10)=10.308,P_(IL-10)=0.000);肝衰竭早期、中期、晚期患者的高死亡风险率分别为15.79%(3/19)、31.82%(7/22)及76.47%(13/17),各组间比较,早期肝衰竭患者低于中期患者(χ~2=3.892,P=0.039),也低于晚期患者(χ~2=13.380,P=0.000),中期肝衰竭患者低于晚期患者(χ~2=7.653,P=0.000)。结论:MELD评分联合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检测能较好地预测乙肝肝衰竭患者的短期预后,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梁敏锋周惠玲郑雪英林小清李宗良叶一农
关键词:MELD评分TH1/TH2细胞因子短期预后
2013 - 2016年广东省佛山市41例布鲁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 了解佛山地区布鲁菌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2013 - 2016年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确诊的41例布鲁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治疗与转归情况。结果 布鲁菌病发病以2 - 6月为主,占85.4%(35/41),其中58.5%(24/41)有阳性流行病学史。分别有29、20、19和16例(70.7%、48.8%、46.3%和39.0%)患者出现不规则发热、脊柱或关节痛、疲乏、肝和/或脾大。单纯布鲁菌感染者与合并感染者比较,白细胞数(5.77 × 10^9 个/L比5.83 × 10^9 个/L)、中性粒细胞数(3.50 × 10^9 个/L比3.84 × 10^9 个/L)、降钙素原中位数(0.10比0.14 μg/L)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 0.05),高敏C反应蛋白中位数(26.72比50.87 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 2.300,P 〈 0.05)。有阳性流行病学史的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数均值明显低于无阳性流行病学史患者(4.73 × 10^9 个/L比7.28 × 10^9 个/L、2.73 × 10^9 个/L比4.79 × 10^9 个/L、0.36 × 10^9 个/L比0.64 × 10^9 个/L,F = 9.486、10.130、9.785,P均 〈 0.05),淋巴细胞数、高敏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7 × 10^9 个/L比1.73 × 10^9 个/L、29.30比35.76 mg/L、0.15比0.09 μg/L,P均 〉 0.05)。细菌培养结果表明,所有病例均为马耳他布鲁菌感染,33例菌株在体外环境中对常用抗生素均敏感。有40例治疗后出院,有34例仍需增加抗生素治疗疗程,总体转归良好。结论 在佛山地区,患者出现不规则发热合并脊柱、关节痛以及炎症指标升高不明显等表现症状要警惕布鲁菌病可能;在佛山地区应加强布鲁菌病筛查。
叶一农李宗良白红莲周惠玲张青森陈简
关键词:布鲁菌病
B细胞来源的IL-35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状态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B细胞来源的IL-35对慢性乙型肝炎HBeAg状态的影响。方法:测定E抗原阳性、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人员血清、肝组织IL-35、CD138+IL-35+B细胞频数、HBV抗原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A血清IL-35为(76.94±8.99)pg/ml,高于其他两组的(56.25±6.70)pg/ml、(29.27±5.54)pg/ml(P<0.05),外周血CD138+IL-35+B细胞频数大于实验组B(P<0.05),肝组织IL-35、HBV抗原表达水平高于实验组B(P<0.05)。结论:B细胞来源IL-35水平升高是导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呈阳性的主要原因。
梁敏锋严海明林小清周惠玲刘全妹白红莲
关键词:B细胞慢性乙型肝炎HBVIL-35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