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清华

作品数:122 被引量:263H指数:7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39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4篇医药卫生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8篇帕金森
  • 15篇药物
  • 14篇蛋白
  • 13篇基因
  • 13篇果蝇
  • 12篇线粒体
  • 11篇缺血
  • 11篇肿瘤
  • 10篇共济失调
  • 9篇突变
  • 9篇帕金森病
  • 9篇细胞
  • 9篇小脑
  • 9篇抗肿瘤
  • 8篇再灌注
  • 8篇再灌注损伤
  • 8篇神经保护
  • 6篇遗传性
  • 6篇阿尔茨海默病
  • 5篇中风

机构

  • 81篇桂林医学院附...
  • 31篇桂林医学院
  • 14篇中南大学
  • 4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医药学院...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17篇李清华
  • 27篇曾爱源
  • 22篇刘开祥
  • 21篇陈梅玲
  • 19篇林小慧
  • 13篇吴岚
  • 13篇俸军林
  • 12篇唐北沙
  • 9篇江泓
  • 7篇李浩
  • 6篇沈璐
  • 5篇廖书胜
  • 5篇汤建光
  • 5篇林剑锋
  • 4篇柯尊记
  • 4篇袁端华
  • 4篇唐永刚
  • 4篇杨茜
  • 4篇王何
  • 4篇邱小鹰

传媒

  • 9篇华夏医学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中华医学遗传...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生命科学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临床超声医学...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生物化学与生...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生物化学...
  • 2篇实用心脑肺血...
  • 2篇卒中与神经疾...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国际脑血管病...
  • 2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14篇2022
  • 8篇2021
  • 13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9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1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β-淀粉样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4年
阿尔茨海默病( AD)表现为进行性学习记忆障碍和认知能力下降。其病理特征:大脑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形成老年斑( SP)和细胞内Tau蛋白过磷酸化引起神经纤维缠结(NFTs)形成。许多学者〔1〕认为,Aβ对AD病理形成过程发挥重要作用,研究Aβ的产生、代谢及毒性对AD的防治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该领域Aβ与AD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王玉香曾爱源李清华
线粒体融合相关蛋白与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被引量:1
2013年
线粒体是一切生命体的能量来源,是细胞生存和死亡的重要细胞器。正常细胞的线粒体是动态的细胞器,不断地进行分裂与融合,维持自身稳定的更新,若这种动态平衡被打破则造成线粒体形态和功能的异常。研究表明,线粒体的融合与胰岛素抵抗、高血压、细胞凋亡、胚胎发育等密切相关,近来还发现其与腓骨肌萎缩症2A型、视神经萎缩等神经系统疾遗传性病相关,而线粒体融合相关蛋白是线粒体融合的关键调控因子。该文就线粒体融合相关蛋白与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洪亢亢曾爱源李清华
关键词:线粒体视神经萎缩
中国大陆南方汉族正常人群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基因三核苷酸重复变异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中国大陆南方正常人群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DRPLA)基因(以CAG)n正常变异范围,以及DRPLA基因(CAG)n扩展突变在中国大陆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SCA)患者中的分布。方法应用荧光PCR,毛细管电泳等技术,对67个已经排除了SCA1、SCA2、SCA3、SCA6、SCA7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SCA家系的先证者和66个散发SCA患者以及94个南方正常汉族人进行DRPLA基因CAG重复次数分析。结果未发现DRPLA基因(CAG)n扩展突变;DRPLA基因(CAG)n正常变异范围为5~21个拷贝,15个拷贝最多见,杂合频率为89.13%,共14种等位基因。结论DRPLA在中国大陆为罕见的SCA亚型,DRPLA基因(CAG)n正常变异范围存在地区和种族差异,中国大陆DRPLA发病率低可能同正常国人较大重复次数的等位基因少见有关。
宋兴旺唐北沙江泓沈璐杨茜廖书胜李清华梁晓春汤建光
关键词: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等位基因
一种用于中风后遗症的康复锻炼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中风后遗症的康复锻炼系统,包括康复装置和监测装置,康复装置包括L型支架、座椅、上肢运动部件、头部运动部件和下肢运动部件,上肢运动部件供患者上肢运动并记录上肢运动数据,头部运动部件供患者头部运动并记录头部...
叶上荣张天美王泽岳陈文君蒙苇婷张鹏任中玉陈汉仁聂琪谢尚伦李清华文剑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颈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128例,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长多态性技术检测MTHFR基因多态性。应用彩色超声心动仪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简称斑块组)和无斑块组,比较两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MTHFR基因多态性。结果斑块组TT基因型(35.8%比17.0%)及T等位基因频率(58.6%比40.4%)均显著高于无斑块组(P<0.05)。斑块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无斑块组(22.42±11.04μmol/L比17.89±5.96μmol/L,P<0.05)。各组内MTHFR 677TT纯合子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显著高于CT型和CC型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校正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仍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160(95%CI 1.034~1.301),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密切相关。
林小慧陈梅玲李清华刘开祥曾爱源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脑梗死
醉茄素类化合物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9年
近年来,醉茄素类化合物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在改善中风、修复脊髓损伤、抗神经炎症方面报道均有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为此,该文综合国内外的相关报道,并结合本课题组目前的相关研究,系统综述了醉茄素类化合物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
田宁蒋艳林陈梅容陈梅玲李清华廖儒佳
关键词:神经保护神经系统疾病
一种鞘氨醇激酶1抑制剂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鞘氨醇激酶1抑制剂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鞘氨醇激酶1抑制剂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药物中的应用,将现有的鞘氨醇激酶1...
廖儒佳李清华刘开祥唐坤蒋艳林田宁廖红展朱金勇
文献传递
过表达PINK1改善SCA3/MJD转基因果蝇模型的线粒体功能被引量:4
2015年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SCA3/MJD),是一种因致病基因MJD1编码区内CAG异常重复扩增所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迟发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已知PINK1蛋白可通过抗氧化稳定线粒体,阻止帕金森疾病的发生,但其在SCA3/MJD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文旨在探索过表达PINK1对SCA3/MJD转基因果蝇模型的保护作用.本研究利用Mhc-Gal4启动子表达致病蛋白质片段(MJDtr-Q78)获得SCA3/MJD果蝇模型,分别运用过表达PINK1和RNA干扰PINK1研究其在SCA3/MJD果蝇模型中的功能.结果显示,疾病模型组翅膀异常率增高,线粒体呈过度融合状态,ATP值降低;PINK1 RNA干扰组翅膀异常率明显增高,线粒体呈显著过度融合状态,ATP值明显降低;PINK1过表达组翅膀异常率明显降低,线粒体清晰、完整,ATP值明显升高.本文的结果提示,过表达PINK1对SCA3/MJD转基因果蝇模型起保护作用,而RNA干扰PINK1表达加重SCA3/MJD转基因果蝇模型病情.PINK1在SCA3/MJD果蝇模型中的功能可能通过改善细胞内线粒体功能实现.
曾爱源李琼黄强陈梅玲林小慧李清华
关键词:果蝇线粒体
大鼠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分离培养方法对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的影响。方法分离新生24h内的SD大鼠脑组织细胞,采用无血清培养技术进行体外扩增培养,分别以机械吹打法和胰酶消化法两种方法进行扩增培养、传代。免疫细胞化学法对NSCs及其分化后的细胞进行Nestin、NSE、GFAP、CNP的鉴定。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及Nestin表达阳性,诱导后可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无论第1代或第2代比较,胰酶消化组NSCs的增殖明显高于机械吹打组。结论实验中分离培养的细胞为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的NSCs,可诱导分化为终末神经细胞。在两种分离培养方法中,以胰酶消化法培养可获得更多的NSCs。
陈梅玲沈岳刘开祥李清华曾爱源廖小明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
一种吡啶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涉及一种吡啶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吡啶类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溶剂化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具有抑制RA...
李清华莫靖欣廖儒佳韦载娲李良贤文雪怡
文献传递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