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动脉瘤
  • 2篇颅内
  • 1篇低颅压
  • 1篇低颅压综合征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技术
  • 1篇血管狭窄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特点
  • 1篇支架植入
  • 1篇植入
  • 1篇神经介入
  • 1篇神经介入技术
  • 1篇手术室
  • 1篇双支架
  • 1篇体位
  • 1篇体位性头痛
  • 1篇头痛

机构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衡水市第四人...
  • 1篇安徽省阜阳市...

作者

  • 5篇张耐
  • 3篇肖福顺
  • 3篇岳树源
  • 3篇张建宁
  • 2篇王永利
  • 1篇钟跃
  • 1篇南阳
  • 1篇林云鹏
  • 1篇魏伟
  • 1篇杨新宇
  • 1篇李强

传媒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影像学特点被引量:4
2015年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SIH)是一组以体位性头痛和脑脊液压力降低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至今SIH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普遍认为此病的发病机制与以下几个因素相关:(1)脑(脊)膜小的撕裂造成的脑脊液漏。目前大多数学者仍然认为脑脊液漏为SIH的主要原因。有文献报道SIH患者常合并甲状腺功能紊乱,甲状腺素被认为具有维持正常结缔组织结构的功能,甲状腺功能紊乱患者常合并结缔组织病,因此SIH患者可有先天性或后天性脑(脊)膜憩室破裂。
张耐岳树源王永利张建宁
关键词: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影像学特点甲状腺功能紊乱脑脊液压力脑脊液漏体位性头痛
血管内技术治疗颅内血管狭窄
目的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005年至2011年收治的137例颅内血管狭窄的病例,对于球囊扩张支架和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的疗效和预后进行分析和总结。材料和方法自2005年至2011年共收治颅内血管狭窄病人137例,其中,男,65...
肖福顺王永利张耐岳树源张建宁
关键词:球囊扩张成形术
文献传递
双支架重叠技术治疗未破裂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双支架重叠技术治疗未破裂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双支架重叠技术治疗的12例未破裂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支架成功释放,位置满意。术后即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复查未见支架部位血栓形成及急性闭塞。所有患者DSA随访6~12个月,夹层动脉瘤完全闭塞治愈9例、夹层动脉瘤缩小2例、无明显变化1例。所有患者无围手术期出血或缺血并发症,随访期间未见载瘤动脉内膜过度增生及狭窄并发症。结论双支架重叠技术是治疗未破裂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李强张耐孙鹏举
关键词:未破裂支架植入
Pipeline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应用体会
<正>目的:通过比较密网支架与传统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方式,在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状况,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越的治疗手段。方法:选择近期单纯应用Pipeline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15例(男性8例/女性6例,1例女性为...
林云鹏张耐肖福顺
文献传递
复合手术室在治疗大型及巨大型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8年
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是指起源于海绵窦顶部颈内动脉远环到后交通动脉起始部以近的动脉瘤,又称C6动脉瘤或床突旁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5%。因其生长部位和本身的复杂性、特殊性,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尽管显微神经外科和神经介入技术迅速发展,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尤其是大型(直径为10~25mm)和巨大型(直径〉25mm)动脉瘤对于神经外科医生仍是一种挑战。
张耐刘兵魏伟肖福顺杨新宇岳树源钟跃张建宁南阳解杨
关键词:床突旁动脉瘤颈内动脉巨大型手术室神经介入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