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邝乃乐

作品数:14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切除
  • 5篇切除术
  • 5篇腹腔
  • 5篇腹腔镜
  • 3篇手术
  • 3篇术后
  • 2篇胆囊
  • 2篇胆囊切除
  • 2篇胆囊切除术
  • 2篇术前
  • 2篇切除术治疗
  • 2篇细胞
  • 2篇复发
  • 2篇腹腔镜胆囊
  • 2篇腹腔镜胆囊切...
  • 2篇腹腔镜胆囊切...
  • 2篇腹腔镜胆囊切...
  • 2篇肝癌
  • 2篇肝细胞
  • 2篇穿刺

机构

  • 12篇江门市中心医...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邝乃乐
  • 10篇余杰雄
  • 7篇左超海
  • 3篇许洁娜
  • 2篇阮健秋
  • 2篇潘德盛
  • 1篇顾娇娇
  • 1篇崔恩铭
  • 1篇林楠
  • 1篇潘楚芝
  • 1篇王恺
  • 1篇周杰
  • 1篇潘卫东

传媒

  • 4篇岭南现代临床...
  • 4篇中华肝脏外科...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ACE治疗预防肝癌术后复发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TACE在预防肝癌术后复发的作用,意在筛选出TACE对肝癌术后复发有预防作用的潜在受益人群。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诊断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并接受根治性切除手术的病人资料,总共205例。根据病人是否接受TACE治疗分为NO TACE组(74例)和TACE组(131例);根据病人接受TACE治疗的时间点进行分组,分为NO TACE组(74例)、术前TACE组(32例)、术后TACE组(50例)和前后TACE组(49例);根据性别、年龄、乙肝表面抗原等临床特征分为各亚组,回顾性分析TACE在治疗预防肝癌术后复发的作用。结果TACE治疗不能显著降低整体肝癌患者的术后复发率(P>0.05),但术后TACE治疗能够适当降低个别亚组病人的2年内肿瘤复发率,包括肿瘤直径>5 cm组、AFP>200μg/L组、CNLC Ib期以上组、BCLC B级以上组病人,而对2年后的肝癌复发率则无明显影响。结论TACE治疗不能显著降低整体肝癌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但术后TACE治疗能够适当降低个别高危复发风险病人的2年内肿瘤复发率。
伍隽华谭慧敏左超海邝乃乐余杰雄陈云扬
关键词:TACE肝癌复发高危因素
倒钩线连续全层缝合在腹腔镜下胆总管一期缝合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V-Loc?180倒钩线(倒钩线)连续全层缝合在腹腔镜下胆总管一期缝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市中心医院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4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根据术中胆总管缝合方法不同分成倒钩线组和对照组。其中倒钩线组23例,男14例,女9例;平均年龄(56±14)岁;采用倒钩线连续全层缝合胆总管。对照组22例,男11例,女11例;平均年龄(55±14)岁;采用3-0 Polysorb^(TM)线间断全层缝合胆总管。术后定期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和术后情况。两组胆总管缝合时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胆漏发生率的比较采用连续性校正χ~2检验,结石残留率的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无围手术期死亡。倒钩线组患者胆总管缝合时间为(14±3)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8±4)min(t=-35.472,P<0.05)。倒钩线组患者术后发生胆漏2例,对照组2例,两组胆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1.000)。倒钩线组术后发生结石残留1例,对照组1例,两组结石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未见结石复发或胆管狭窄。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一期缝合中采用倒钩线连续全层缝合安全、有效,可明显减少缝合时间,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邝乃乐许洁娜伍隽华余杰雄
关键词:胆总管腹腔镜胆总管结石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BD)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急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市中心医院接受LC治疗的34例急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LC组和PTGBD+LC组。其中LC组20例,男9例,女11例;平均年龄(59±9)岁;入院后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待感染控制后出院,3个月內择期行LC。PTGBD+LC组14例,男6例,女8例;平均年龄(62±9)岁;入院后行PTGBD,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待感染控制后出院,3个月內择期行LC。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和术后情况。两组正态分布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资料比较采用Z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L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位数为70(35~210)min,明显长于PTGBD+LC组的53(30~195)min(Z=2.038,P<0.05)。LC组的术中出血量为18(10~50)ml,明显多于PTGBD+LC组的13(5~50)ml(Z=2.049,P<0.05)。LC组中转开腹率25%(5/20),PTGBD+LC组无中转开腹病例。LC组术后住院时间为(4.9±1.8)d,明显长于PTGBD+LC组的(4.1±1.0)d(t=0.432,P<0.05)。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两组LC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PTGBD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其中胆漏3例,腹腔出血1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结论 PTGBD联合LC治疗急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安全、有效,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伍隽华邝乃乐
关键词:穿刺术引流术腹腔镜胆囊炎糖尿病
循环肿瘤细胞用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术前预测的初步探索
2023年
目的初步探索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在术前预测肝细胞癌发生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108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术前均行CTC检测。筛选出肿瘤术后复发、发生MVI的高危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术前CTC水平对MVI的预测效能。结果MVI阳性是肝细胞癌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P<0.05)。MVI阳性组病人术前的总CTC、混合型循环肿瘤细胞及间质型循环肿瘤细胞数目均高于MVI阴性组病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术前总CTC>3个/5 mL是肝细胞癌发生MVI的高危因素。ROC分析显示,术前总CTC预测肝细胞癌发生MV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83,其诊断MV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7%、62.1%。结论MVI阳性是肝细胞癌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术前CTC检测可为预测肝细胞癌是否发生MVI提供参考。
伍隽华陈云扬王恺邝乃乐左超海黄皓川余杰雄周杰
关键词:肝细胞癌复发循环肿瘤细胞
标准化剩余肝体积与肝硬度比值预测肝脏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应用标准化剩余肝体积与肝硬度值的比值预测肝脏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21年6月行肝脏切除术患者61例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CT或者MR进行肝脏增强扫描,检查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按照肝脏肿瘤的位置拟行解剖性左半肝脏或者右半肝脏切除术。并按照拟定的手术方案计算出全肝体积及剩余的肝脏体积,同时对61位患者行肝脏超声影像和瞬时弹性成像检查,检测出每位患者的肝脏硬度值(KPA),计算出标准化剩余肝体积与肝硬度值的比值(SFLV/KPA),并观测61位患者是否出现术后肝功能不全。把引起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可能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得到与术后肝功能不全相关的影响因素,再通过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分析这些因素与术后肝功能不全的相关性,探讨标准化剩余肝体积与肝硬度值的比值(SFLV/KPA)预测肝脏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的作用。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SFLV/KPA与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关系。结果 61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术后有7例患者出现肝功能不全,无患者出现肝功能衰竭,无患者术后死亡。研究显示术中出血量、肝门阻断时间、SFLV/KPA、手术方式均是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影响因素。结论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SFLV/KPA(标准化剩余肝体积/肝脏硬度值)比值大于30.6时,患者术后一般不出现肝功能不全,手术安全性更高。
左超海覃芝蓉余杰雄潘德盛邝乃乐黄皓川
关键词:肝脏切除术肝功能不全
基于生物信息学检测TRIM47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21年
目的探讨三结构域蛋白47(TRIM47)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利用UALCAN、HPA数据库分析TRIM47在肝癌中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利用Kaplan-Meier生存数据库分析肝癌患者总生存率,评估TRIM47在肝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利用cBioPortal数据库分析肝癌患者中TRIM47的基因突变频率,以及TRIM47基因突变对肝癌患者总生存率的影响。构建稳定表达TRIM47的肝癌细胞株Hep3B、Huh-7,采用qRT-PCR检测肝癌细胞TRIM47 mRNA,CCK-8法检测其细胞增殖能力。肝癌TRIM47 mRNA相对表达量和增殖能力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或t检验。结果UALCAN数据库分析显示肝癌组织中TRIM47 mRNA相对表达量中位数为18.95(10.79,31.81),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中的7.09(5.76,9.61)(P<0.05)。HPA数据库分析显示肝癌组织中TRIM47蛋白水平呈高表达,而在正常肝组织中呈低表达。UALCAN数据库分析显示随着肿瘤组织中TRIM47表达水平的升高,患者临床分期、肿瘤分级越差(P<0.05)。Kaplan-Meier生存数据库分析显示低表达TRIM47的肝癌患者总体生存期更长(HR=1.59,95%CI:1.12~2.26;P<0.05)。cBioPortal数据库分析显示TRIM47在肝癌患者中的基因突变率可达14%,且能明显影响患者总生存率(P=0.0136)。Hep3B-TRIM47和Huh-7-TRIM47肝癌细胞TRIM47 mRNA平均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87±0.14)×10^-3、(2.47±0.47)×1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60±0.08)×10^-3、(0.18±0.05)×10^-3(t=26.560,4.856;P<0.05)。Hep3B-TRIM47和Huh-7-TRIM47肝癌细胞株增殖能力显著增强。结论TRIM47基因可通过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影响肝癌患者的预后,TRIM47可能成为预测肝癌患者预后的一种新型标记物。
伍隽华顾娇娇陈云扬余杰雄邝乃乐黄皓川
关键词:细胞增殖计算生物学
大网膜包裹胰肠吻合口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2022年
目的探讨采用大网膜包裹胰肠吻合口方法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江门市中心医院肝胆胰脾外科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7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联合大网膜包绕胰肠吻合口(包绕组),40例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未包绕组),比较两组术前、术中、术后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白蛋白、术前总胆红素、胰腺质地、胰管直径和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虽然术后两组的胰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包绕组术后胰漏分级均为A级胰漏,未见B、C级胰漏,而未包绕组A级胰漏2例,B级胰漏5例,C级胰漏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术后包绕组出现2例胃排空延迟,而未包绕组出现1例胆漏,5例术后出血,3例胃排空延迟,除了1例术后腹腔出血需行介入治疗外,其余患者均予以保守治疗而治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1);术后住院时间(1.5±3.0天vs.17.4±6.8天,P<0.001)及住院费用(106442±16230 vs.129831±35875元,P<0.001)包绕组较为包绕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采用大网膜包绕胰肠吻合口方法可以减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程度,促进术后胰漏愈合,未增加腹腔感染、腹腔脓肿、胃排空延迟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且可减少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且方法简单、易操作。
邝乃乐许洁娜陈云扬左超海余杰雄
关键词:大网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漏
30例甲状腺微小癌的外科治疗体会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总结甲状腺微小癌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3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病例均行手术切除,其中24例(80.00%)术中冰冻切片证实,6例(20.00%)术后病理确诊。24例中,单侧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术加中央区颈淋巴结(VI)清扫术14例;双侧甲状腺全切7例;单侧腺叶、峡部切除术加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3例。术后病理确诊的6例均采用一侧腺体大部切除。全组30例无手术死亡和术后并发症,随访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单侧甲状腺腺叶及峡部切除是甲状腺微小癌手术治疗较理想的术式;有淋巴结转移者同时行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余杰雄左超海邝乃乐伍隽华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癌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梗阻性胆囊炎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探讨和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梗阻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结石梗阻性胆囊炎患者90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联合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观察组的治疗,急诊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应用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差异。结果观察组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100%。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腹腔引流量、住院时间等指标上均比对照组要低(P<0.05)。观察组无中转开腹病例,术后发生胆汁漏1例,无术后死亡病例;对照组中转开腹3例,发生胆管损伤2例、出血1例、胆汁漏2例,术后死亡1例;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少,简单,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开展和运用。
伍隽华阮健秋邝乃乐
关键词: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疗效
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非边缘部位小肝癌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非边缘部位小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7例非边缘部位小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切除术,实验组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白蛋白水平、皮质醇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的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皮质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7%、11.63%,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非边缘部位小肝癌术中出血量少,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短,白蛋白水平、皮质醇水平改善较好,无明显并发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伍隽华邝乃乐余杰雄
关键词:腹腔镜肝切除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