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究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8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腹股沟疝的患者14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出现率、疼痛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5.01±1.25)ml、切口长度(22.35±0.34)mm,均小于对照组的(20.98±1.32)ml、(65.39±1.69)mm(P<0.05);平均住院日(5.36±0.32)d,疼痛评分(21.64±1.87)分,均小于对照组的(7.25±0.64)d、(42.39±1.57)分;并发症总发生率20.00%,低于对照组的42.8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91.24±1.68)分,高于对照组的(72.36±1.68)分;手术时间(60.21±1.97)min,长于对照组的(45.69±1.98)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相比,给予患者采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不仅利于改善术中各项指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出现,更利于患者身体尽早恢复,减少平均住院日,该治疗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汤飞
- 关键词: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成人腹股沟疝
- 乳腺肿块切除术中皮内局部浸润麻醉法较皮下局部浸润麻醉法优点比较
- 2018年
- 目的:乳腺肿块切除术是普外科常见手术,无论良性肿块还是恶性肿块,局部麻醉均可应用以快速切除病理组织行冰冻切片活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应用局部浸润麻醉法行乳房肿块切除病例80例,分两组,一组为皮内局部浸润麻醉,一组为皮下局部浸润麻醉。结果:皮内局部浸润麻醉均能顺利完成手术,疼痛一般为无明显疼痛到可以忍受,术中无需追加局部麻醉药,皮下局部浸润麻醉组疼痛一般为明显疼痛难以忍受到可以忍受,但常常需术中追加局部麻醉药,部分患者需改行全麻手术。结论:乳腺肿块切除术中皮内局部浸润麻醉较皮下局部浸润麻醉镇痛效果确切具有明显优势。
- 汤飞
- 关键词:乳腺肿块
- 单纯性脾切除治疗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的临床研究
- 2013年
- 目的:探讨单纯性脾切除治疗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对11例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出血患者行单纯性脾切除术,切脾前、后测定自由门静脉压力(FPP)。术后3~6月胃镜检查了解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情况。术后6月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直径(PVD)、门静脉流速(PVV)、门静脉血流量(PVV).随访术后再出血情况。结果:切脾前门静脉压力为(29.16±4.23)cmH2O,切脾后门静脉压力降至(21.3±3.21)cmH20,术后门脉高压性胃病显著改善。术后PVD、PVV、PVF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术后无一例发生再出血。结论:单纯性脾切除术后可显著降低门静脉压力,改善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是治疗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种较理想的术式。
- 戴向华龚卫东丁浩汤飞赵忠盛宝军朱美琴
-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胃病脾切除术
- MRCP在胆道术后经“T”管胆道造影中的替代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尝试对胆道术后患者行MRCP检查,以探索胆道术后经"T"管胆道造影的有效替代方法。方法:对胆总管探查、胆总管切开取石后"T"管引流的患者24例经"T"管造影后隔天再行MRCP检查。结果:经"T"管造影16例一次胆道显影良好,有5例因气泡干扰需反复注入造影剂才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诊断胆总管下端残余结石或可疑结石5例,经"T"管造影后有6例发生发热反应,所有患者MRCP检查后无发热、恶心和右上腹胀痛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MRCP具有对诊断胆道手术"T"管留置后胆道结石残留敏感性高,假阴性低,无明显不良反应等优点,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经"T"管胆道造影的有效替代方法之一。
- 汤飞
- 关键词:MRCP
- 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TAPP与TEP的效果对比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比较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腹腔镜下经腹膜前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TAPP)与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9年2月期间海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5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81)与对照组(n=84).对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分别进行TEP与TAPP,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和术后住院的时间均更短,其术后24 h和术后72 h的VAS评分均更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手术区域血清肿的发生率及术后1年内其病情的复发率相比,P>0.05.结论:与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TAPP相比,对其进行TEP的近期疗效更佳,可缩短其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和术后住院的时间,减轻其术后的疼痛感.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TAPP与TEP后其手术区域血清肿的发生率及病情的复发率相比差异不明显,其远期疗效相当.
- 戴向华丁浩汤飞蔡则灵周吉秋
- 关键词:腹股沟疝
- 23例胃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残胃无力症临床治疗体会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胃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残胃无力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胃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残胃无力症23例持续胃肠减压,温开水洗胃抽空胃内容物,全身支持疗法,应用胃复安、吗叮林等胃动力药。结果:23例经保守治疗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后均治愈。结论:胃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残胃无力症为一种功能性疾病,诊断明确后应行保守治疗,避免再手术。
- 汤飞
- 关键词:胃无力症
- 不同术式疝修补术后发生血清肿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比较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术后血清肿发生率,探讨临床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方法:腹股沟疝患者211例,其中行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76例,经腹腔镜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72例,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63例,比较3种术式术后血清肿的发生情况。结果: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组发生血清肿5例(6.58%),TAPP组发生血清肿13例(18.06%),TEP组发生血清肿12例(19.05%),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组血清肿发生率低于TAPP组和TE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PP组和TEP组血清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降低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血清肿的发生,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对存在发生血清肿高危因素的患者可选择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 戴向华丁浩汤飞蔡则灵周吉秋
- 关键词: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患者TNF-α、IL-2、IL-8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海门市人民医院就诊的53例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患者,患者经自愿选择分为对照组(n=19)和试验组(n=34),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试验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术中指标,比较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术前及术后7 d血清TNF-α、IL-2、IL-8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术后7 d两组血清TNF-α、IL-2、IL-8水平均下降,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88%、26.31%)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可有效减少出血量,减小切口长度,缩短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降低血清TNF-α、IL-2、IL-8水平,抑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 汤飞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白细胞介素-8
- 术前常规MRCP对EST和LC联合治疗胆囊良性病变合并隐匿性胆总管结石的价值
- 2009年
- 目的评价术前应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技术诊断隐匿性胆总管结石并行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常规鼻胆管引流(ENBD)、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37例胆囊良性病变患者术前常规行MRCP检查。结果发现胆总管结石17例,14例改行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EST,常规ENBD,取出结石最大直径8 mm,最多6枚,术后1~3 d行LC,术后经ENBD造影无结石遗留。结论ERCP+EST与LC两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应该是目前优先选择的治疗方案。
- 汤飞陈钟
- 关键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胆总管结石
- 探讨腹腔镜下胆管Ⅰ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 2020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管Ⅰ期缝合术与腹腔镜下T管引流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9年1月收治肝外胆管结石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胆管Ⅰ期缝合方式进行治疗。比较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外胆管结石治疗时,腹腔镜下胆管Ⅰ期缝合术能取得较好的结果,不仅手术操作时间短,且术后并发症少,病情恢复较快。
- 汤飞
- 关键词:肝外胆管结石腹腔镜T管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