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细胞
  • 3篇腺癌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2篇低剂量
  • 2篇动脉造影
  • 2篇影像
  • 2篇造影
  • 2篇乳腺钼靶
  • 2篇特异
  • 2篇周围型
  • 2篇钼靶
  • 2篇钼靶X线
  • 2篇细胞癌
  • 2篇冠状动脉造影
  • 2篇CT
  • 1篇胆管

机构

  • 16篇达州市中西医...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万源市中医院

作者

  • 16篇张昊
  • 10篇李萍
  • 5篇彭昌勇
  • 4篇刘一江
  • 4篇林豪
  • 4篇张雪峰
  • 4篇李俊峰
  • 1篇郭江
  • 1篇李鑫
  • 1篇郑恒
  • 1篇魏飞
  • 1篇肖波
  • 1篇冯宗英

传媒

  • 5篇临床合理用药...
  • 2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外医疗
  • 1篇分子影像学杂...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源CT诊断冠状动脉支架狭窄的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在冠状动脉支架狭窄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8年3月期间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所收治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84例,共计植入160枚支架。在术后12个月时分别采用DSCT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对冠状动脉支架的通畅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DSCT对于冠状动脉支架狭窄的诊断敏感率为77.78%,特异度为99.36%,诊断准确率为98.13%;本次研究中,DSCT与CAG对于84例冠心病行介入治疗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检出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DSCT与超声心动图对于84例患者的LVEF、SV、EDV、ESV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作为无创性检查方法,可有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狭窄程度进行评估,其准确性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相当。
张昊李萍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冠状动脉造影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 :分析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PICC)的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2例PICC的CT表现。结果:52例中,肝左叶32例,肝右叶14例,左右叶同时受累6例。病灶大小2.5~11.0 cm,平均6.7 cm。46例为低密度,6例为等密度,8例中心为更低密度,3例伴斑点状钙化。病灶所在肝叶萎缩20例,局部包膜凹陷18例;伴肝内胆管扩张24例;9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增强扫描42例边缘轻中度强化,10例无明显强化,延迟扫描病灶内部强化逐渐明显,呈向心性强化。结论:PICC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生化检查(CA19-9升高),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彭昌勇李俊峰刘一江颜吉平张昊林豪
关键词:肝肿瘤胆管上皮癌
基于多参数MRI影像组学模型预测乳腺癌NMUR1甲基化状态的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基于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预测模型在预测乳腺癌神经调节素U受体1(NMUR1)基因甲基化状态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于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258例,根据2∶1的比例分配,训练集患者172例,验证集患者86例。利用磁分离技术获取乳腺癌细胞,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NMUR1甲基化状态,根据检测结果将训练集患者分为乳腺癌NMUR1甲基化阳性组(n=93)和乳腺癌NMUR1甲基化阴性组(n=79)。利用MRI行T2WI-FS、DWI、DCE多参数扫描获取患者乳腺癌病灶信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资料中乳腺癌NMUR1甲基化状态独立影响因素;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降维多参数MRI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单一序列影像组学标签;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像组学特征并构建合并序列影像组学评分模型;合并序列影像组学特征结合临床资料构建联合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Hosmer-Lemeshow检验和校准曲线评价模型预测能力,采用临床决策曲线(DCA)评估影像组学联合模型临床意义。结果临床资料中乳腺癌家族史、肿瘤分期晚期、淋巴结转移、三阴型乳腺癌是乳腺癌NMUR1甲基化状态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ASSO回归降维后最终获得58个影像组学特征,其中DCE 17个,T2WI-FS 13个,DWI 28个;影像组学特征中ClusterProminence_angle135_offset4.1、DifferenceEntropy.1、GLCMEntropy_angle0_offset1.2、DifferenceEntropy.1、ADC.Quantile95、ADC.Minlntensity为乳腺癌NMUR1甲基化状态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相较于单一序列影像组学标签,合并序列影像组学评分模型区分度更高(P<0.05);联合模型区分度和准确度较高,预测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结论乳腺癌家族史、肿瘤分期晚期、淋巴结转移、三阴型乳腺癌是乳腺癌NMUR1甲基化状态�
郑斌荣李萍张昊
关键词:乳腺癌磁共振甲基化
MSCT在静脉血管相关疾病所致搏动性耳鸣的影像分析
2019年
目的分析MSCT检查(颞骨HRCT、CT血管造影)在静脉血管相关疾病所致搏动性耳鸣的影像学表现,对比患者治疗过程及疗效,评价其在诊断搏动性耳鸣的应用价值。方法已确诊并治疗的患者93例,回顾性分析其MSCT检查的影像学表现,分析乙状窦、高位颈静脉球及乳突导静脉的形态,并测量数据。结果乙状窦憩室31例,乙状窦裸露27例,横窦-乙状窦交界区狭窄2例,高位颈静脉球合并憩室19例,乳突导静脉的增粗29例,2种及以上病变联合发生37例。结论 MSCT检查(颞骨HRCT、CT血管造影)能发现静脉血管相关疾病所致搏动性耳鸣的病因,并能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是搏动性耳鸣首选的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查技术。
张昊李萍
关键词:搏动性耳鸣颈静脉球
64排CT支气管动脉双期扫描技术对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64排CT支气管动脉双期扫描技术对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20年9月我院行64排螺旋CT常规扫描发现肺结节(直径在3 cm以下)患者120例,均行支气管动脉双期增强扫描及病变靶扫描,经病理证实为肺恶性结节65例(记为恶性组)、浸润前病变结节(原位癌)30例(记为浸润前病变组)、肺良性结节25例(记为良性组),比较3组CT征象检出率,对比3组支气管动脉形态、图像质量、平扫与增强扫描CT值、双时相增强扫描后强化程度,分析支气管动脉双期增强扫描对肺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组深分叶征、毛刺征、棘状突起、血管纠集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占比较高,肺磨玻璃影中血管与支气管分型以Ⅱ、Ⅲ型为主,浸润前病变组钙化、卫星灶占比较高,肺磨玻璃影中血管与支气管分型以Ⅳ型为主,良性组方形征占比较高,肺磨玻璃影中血管与支气管分型以Ⅰ、Ⅱ型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支气管动脉形态为血管湖比例高于浸润前病变组、良性组(P<0.05),3组成团、迂曲、中断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平扫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良性组增强扫描30~45 s、90~120 s的CT值均高于浸润前病变组(P<0.05),恶性组增强扫描90~120 s的CT值低于良性组(P<0.05);3组双期增强扫描后强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恶性组以中度、明显强化为主,且呈快升快降模式;64排CT支气管动脉双期增强扫描诊断肺结节恶性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84.61%、76.36%、80.83%。结论64排CT支气管动脉双期扫描对肺结节良恶性有一定诊断价值,依据其CT征象、肺磨玻璃影中血管与支气管分型及支气管形态、强化程度等可作出准确诊断。
郑恒彭昌勇张昊庞大毅
关键词:64排CT支气管动脉双期扫描肺结节良恶性
鼻腔淋巴瘤的CT诊断
2016年
目的探讨鼻腔淋巴瘤CT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对12例确诊鼻腔淋巴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原发肿瘤的部位及侵犯范围,总结肿瘤CT影像学特征。结果 CT显示,7例位于单侧鼻腔,5例位于双侧鼻腔,并有1例向后生长至后鼻孔。12例病例均未见钙化。肿块增强后呈轻度—中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略低于正常肌肉强化,与周围软组织分界不清。1例肿块侵犯右眼眶,2例有颈部淋巴结肿大,9例伴有阻塞性副鼻窦炎,1例伴有病变侧乳突炎。11例肿块周围骨质破坏,以鼻甲破坏最为常见,其次为筛骨纸板、眼眶底壁、副鼻窦壁。病理检查示,NK/T细胞淋巴瘤8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4例。结论鼻腔淋巴瘤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病史,一定程度上可提示本病,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李萍张昊
关键词:鼻腔淋巴瘤
乳腺钼靶对乳腺癌诊断的重要性及乳腺癌X线表现的特点被引量:2
2013年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乳腺癌发病呈上升趋势,而且趋于年轻化。在乳腺方面,乳腺钼靶X线摄片检查是目前惟一被证实为可降低乳腺癌病死率的检查手段。同时,对于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有重要意义。回顾性总结乳腺癌钼靶X线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医师对乳腺癌的X线特征性表现的认识,旨在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
李萍张昊
关键词:乳腺癌钼靶X线
MSCT征象与NSE、CYFRA21-1联合检测对周围型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 本研究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联合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价值。方法 对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确诊的10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及102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血清NSE及CYFRA21-1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MSCT影像特征、血清NSE及CYFRA21-1水平,计算诊断学价值指标。结果 肺癌组的病灶直径、病灶边缘特征、病灶是否分叶、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淋巴结肿大患者占比、CT增强强化≥30 HU的患者占比均高于良性组患者P<0.05;肺癌组患者的平均血清NSE、CYFRA21-1水平高于良性组患者P<0.001;MSCT鉴别诊断周围型肺癌的灵敏度为89.22%、特异度为84.31%;NSE鉴别诊断周围型肺癌的灵敏度为50.98%、特异度为70.59%CYFRA21-1鉴别诊断周围型肺癌的灵敏度为46.08%、特异度为74.51%;MSCT联合血清NSE、CYFRA21-1别诊断周围型肺癌的灵敏度为97.06%、特异度为82.35%。结论 MSCT检查联合血清NSE及CYFRA21-1诊断周围型肺癌较各项方法单独使用能显著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李萍张昊郑斌荣张雪峰
关键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细胞角蛋白19片段周围型肺癌
双源CT冠脉成像在冠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诊断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分析双源CT冠脉成像在冠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初诊为"冠心病"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双源CT(DS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冠脉粥样硬化性显著性狭窄患者和不同冠脉血管(右冠脉、左冠脉主干、左前降支和回旋支)狭窄中的检查结果。结果:常规CAG检查共发现35例患者存在冠状动脉显著性狭窄,检出率为35%。DSCT共检出冠状动脉显著性狭窄患者45例,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84.61%,77.78%和100.0%。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存在较强一致性,kappa=0.794(P<0.05)。100例患者中,常规CAG检查共发现显著性狭窄血管47条。DSCT共检出显著性狭窄血管39条,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62%、92.92%、63.77%和99.10%。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检测方法存在较强一致性,kappa=0.719(P<0.05)。右冠脉、左冠脉主干、左前降支和回旋支中,检查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以左冠脉主干最高,敏感度和阳性预测值以左前降支最高。DSCT检查对于冠脉血管的完全闭塞、重度狭窄、中度狭窄和轻度狭窄的显示率高于CAG检查,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CT检查在冠脉粥样硬化显著性狭窄患者和狭窄冠脉血管(右冠脉、左冠脉主干、左前降支和回旋支)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林豪肖波刘一江张昊魏飞
关键词: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造影
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对比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在不同管电压下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以及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评价低电压扫描技术在冠状动脉CT造影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选取医院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共187例,以120 k V和100 k V管电压值随机分为2组,其他扫描参数不变,统计分析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及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结果对比2组图像质量的主客观评分,120 k V组和100 k V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在患者所受辐射剂量的对比中,120 k V组辐射剂量大于100 k 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双源CT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中2种不同的管电压对图像质量并无影响,并且100 k V低电压扫描技术可以降低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值得推广应用。
张昊李萍
关键词:低剂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