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乳腺
  • 4篇乳腺癌
  • 4篇乳腺肿
  • 4篇乳腺肿瘤
  • 4篇肿瘤
  • 4篇腺癌
  • 4篇腺肿瘤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结
  • 3篇预后
  • 2篇导管
  • 2篇导管原位癌
  • 2篇腋窝
  • 2篇腋窝淋巴结
  • 2篇腋窝淋巴结转...
  • 2篇原位
  • 2篇原位癌
  • 2篇妊娠
  • 2篇前哨
  • 2篇前哨淋巴结

机构

  • 7篇北京协和医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华北石油管理...

作者

  • 9篇陈国际
  • 7篇王一澎
  • 5篇王翔
  • 5篇张扬
  • 4篇高纪东
  • 4篇宣立学
  • 4篇王靖
  • 3篇王仲照
  • 2篇邵永孚
  • 2篇马沛卿
  • 2篇张丽华
  • 2篇方仪
  • 1篇冯莉
  • 1篇单毅
  • 1篇郭文青

传媒

  • 5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医刊

年份

  • 4篇2016
  • 3篇2014
  • 1篇1998
  • 1篇199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保留胸外侧动静脉的乳腺癌腋窝清扫术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胸外侧动脉(1ateral thoracic artery and vein,LTA)、静脉(1ateral thorac icvein,L1V)的解剖学特点以及在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中保留该组血管的可能性。方法对2015年7至12月间共126例接受ALND的乳腺癌患者进行术中胸外侧血管保留尝试(研究组),并对动(静)脉起源(汇入)位置、走行和分布区域、保留的可能性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以2015年1至6月间实施常规ALND的121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结果研究组中分别有65例LTA及75例LTV得以保留,分别占所有126例患者的51.6%和59.5%,且腋窝分期越晚,动静脉保留的可能性越低(P值均为0.000)。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淋巴结清扫个数分别为26个和21个,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胸外侧血管不会降低淋巴结清扫数目,腋窝分期越早,保留越是安全和可行。
王一澎张扬王仲照方仪宣立学高纪东王靖王翔陈国际
关键词:乳腺肿瘤淋巴结清扫术
乳腺肿瘤DNA含量及雌激素受体的测定被引量:6
1994年
应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乳腺癌(42例)、乳腺纤维腺瘤(10例)、乳腺囊性增生病(10例)及正常乳腺组织(10例)的细胞DNA含量。42例乳腺癌标本中,26例(62%)为异倍体DNA;乳腺囊性增生病和正常乳腺组织均为二倍体DNA。乳腺癌标本均行雌激素受体(ER)测定,11例(26%)为阴性。同时对所有乳腺癌进行有关临床资料和病理分析,发现乳腺癌DNA含量与病人年龄及ER状态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乳腺肿瘤细胞周期分析发现异倍体癌S期细胞比率最高。通过乳腺癌细胞DNA含量及ER测定,计算细胞增殖周期中各期细胞比率,可以判断乳腺癌生物学特性,为患者预后的评估提供客观、定量和可重复性参数,弥补形态学检查的不足,并对术后辅助治疗有指导意义。
陈国际邵永孚单毅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流式细胞术
2108例T_(1~2)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T1~2期乳腺癌患者临床与病理因素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指导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的应用,以避免腋窝清扫术(ALND)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收集接受手术且经病理确诊的T1~2期乳腺癌病例,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乳腺癌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共2108例患者入组,其中1021例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48.4%)。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脉管瘤栓、ER、PR、Ki-67指数以及分子分型等因素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HER-2是否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为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脉管瘤栓、ER表达状况(P﹤0.05);而年龄也可能是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3)。结论肿瘤越大、分化越差、伴脉管瘤栓、ER阳性表达以及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小叶癌的T1~2期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风险更高,而年龄≤50岁也可能增加了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风险。T1~2期乳腺癌患者是否直接行ALND应持谨慎的态度。
王一澎张扬王仲照方仪宣立学高纪东王靖王翔陈国际
关键词: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前哨淋巴结活检腋窝淋巴结清扫
乳腺微小浸润癌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乳腺微小浸润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10年7月至2015年6月间接受手术且经病理确诊的所有乳腺微小浸润癌的病例,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的研究。除此之外,对所有接受腋窝淋巴结手术评估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以寻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共199例患者入组,占同期乳腺癌手术患者的1.7%。所有微小浸润癌均在导管原位癌的背景下发生。在对微小浸润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中发现,无论在其浸润灶成分还是在其原位癌成分中,出现HER-2高表达的比例均较高,分别达到了52.4%和69.8%。有182例患者接受腋窝淋巴结状态的手术评估,其中10例(5.5%)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分别为8例(4.4%)宏转移和2例(1.1%)微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目最多为2枚(2例),其余均为1枚(8例)。10例淋巴结转移患者中有4例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其余均直接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未发现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病例。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2.5cm(P=0.044)和浸润灶≥2个(P=0.011)与发生淋巴结转移相关联。结论微小浸润癌中往往存在HER-2蛋白的高表达,这可能与其从原位癌进展至浸润癌有关。微小浸润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低,是否应进行常规腋窝淋巴结状态手术评估目前仍处于争议中。肿瘤≥2.5cm和浸润灶≥2个是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一澎马沛卿张丽华张扬宣立学高纪东王靖王翔陈国际
关键词:乳腺肿瘤导管原位癌
12例原发性乳腺鳞癌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乳腺鳞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分析12例原发性乳腺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生存情况。结果 1999年至2014年,我院共治疗20750例乳腺癌患者,其中乳腺鳞癌患者12例(0.058%)。中位发病年龄为52岁;Ⅰ期2例,ⅡA期6例,ⅡB期1例,ⅢA期3例。9例患者予改良根治术,2例予保乳术,1例因局部晚期予全乳切除+淋巴结清除术;4例予术后放疗,9例予术后化疗,3例予内分泌治疗。随访到2014年7月,4例因年代久远失访;1例患者于术后4年发生肺、胸骨、肝和脑的多发转移,行曲妥珠单抗+托瑞米芬治疗1年,带瘤生存4年;1例保乳术8个月后局部复发予乳腺全切后无瘤生存6年;2例分别于术后7个月、3年出现肺转移,经多程化疗分别于11个月后、3年后死亡;余4例均无复发转移,无瘤生存期最长者157个月,短者7个月。结论乳腺鳞癌发生率低,治疗多联合改良根治术和术后辅助治疗。
冯莉陈国际王一澎张扬王翔
关键词:手术治疗预后
妊娠及哺乳期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总结70例妊娠及哺乳期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情况。其中Ⅰ期乳腺癌11例;Ⅱ期43例;亚期16例。结果:TNM分期、手术方式和治疗时间对病人的5年生存率有显著性意义(P<0.05),是否终止妊娠则无显著性意义(P>0.05)。本病治疗原则与一般乳腺癌相同,首选治疗方法是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术后辅助放疗和化疗,其5年生存率分别为55.7%和74.3%,结论:终止妊娠不能提高病人生存率,目前尚无资料显示再次妊娠是否有害,Ⅰ期乳腺癌病人应在治疗2年后再考虑妊娠,Ⅱ、Ⅲ期乳腺癌病人预后较差,应避免再次妊娠或在治疗结束5年后再考虑妊娠。
陈国际邵永孚胡波
关键词:妊娠期哺乳期乳腺癌预后
浸润性乳腺癌的分类进展被引量:9
2014年
浸润性乳腺癌由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特征及生物学潜能等方面均不同的一组异质性病变所组成。因此,正确的浸润性乳腺癌分类是判别病变范围、制定最佳治疗计划、评估疗效、判断预后及科研协作交流的重要条件和标准。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分类方法为WHO乳腺肿瘤分类法,该方法建立在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级、病变侵及范围、激素受体状态等基础上。近年来,以基因表达谱和基因芯片为基础提出的乳腺癌基因分型发展迅速,初步研究已表明其能更精确地反应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判断预后,并有利于选择和研究更具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方法。
陈国际王一澎
关键词:浸润性乳腺癌TNM分期组织学分级组织学分型生物标志物分子分型
妊娠与乳腺癌的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妊娠期乳腺癌定义为妊娠期间或产后一年内确诊的原发性乳腺癌,其诊治更加强调多学科合作及个体化治疗。手术可以在妊娠的任何时间进行,以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可在妊娠3个月后至35周前实施,生物靶向治疗及内分泌治疗常被视为孕妇禁忌,放疗可安排在分娩后。由于妇女生育年龄的延迟,妊娠和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显得更加重要:一方面,妊娠期的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女性在确诊乳腺癌时可能尚未婚育。因此,对于上述女性而言,她们将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难题;更重要的是生育能力的保持及再次妊娠所面对的问题。
王一澎陈国际
关键词:乳腺癌妊娠预后生育能力生育史
从原位癌到微小浸润:乳腺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及对外科治疗的影响被引量:16
2016年
背景对乳腺原位癌(CIS)是否应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目前仍处于争议中。临床诊疗中常遇到:一些在术前穿刺或术中活检被诊断为原位癌且未进行SLNB的患者,术后却经病理确诊为乳腺微小浸润性癌(MIBC)。此时,是否二次手术进行腋窝淋巴结状态评估对外科医师来说是一个困难的选择。一方面,MIBC淋巴结转移风险尚不明确;另一方面,再次手术时SLNB的准确性及可操作性往往受到质疑,多数情况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成为唯一的选择。目的识别原位癌伴发微小浸润的危险因素;比较CIS和MIBC腋窝淋巴结的转移风险;探索选择合适的病例直接进行术中前哨淋巴结活检以避免二次手术的合理性。方法对接受手术且经病理确诊的乳腺原位癌(493例)及微小浸润癌(199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的统计分析;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组间比对;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识别原位癌伴发微小浸润的危险因素。结果原位癌组中出现4例小叶原位癌(LCIS),其余均为导管原位癌(DCIS),而MIBC所伴发的原位癌均以DCIS为主。单因素分析显示,X线片BI-RADS≥4级的钙化,肿瘤﹥2.5 cm,高级别DCIS,ER(-),PR(-),HER-2(+++)是原位癌伴微小浸润的危险因素(P均﹤0.05);Ki-67≥20%也可能与发生微小浸润有关(P=0.057)。使用Logistic回归将重要协变量(年龄)与上述危险因素一起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0岁(P=0.034),肿瘤﹥2.5 cm(P=0.033),高级别DCIS(P=0.011)等是原位癌伴微小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相对于2.0%的原位癌淋巴结转移概率,MIBC的淋巴结转移概率为5.5%,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MIBC淋巴结转移风险为5.5%,多伴发于患者年龄超过50岁的较大范围的高级别DCIS中。目前来说,对合并这些高风险因素的原位癌患者直接进行SLNB是一种合理和稳妥的诊治手段,可以有效避免二�
王一澎郭文青张丽华马沛卿张扬王仲照方仪宣立学高纪东王靖王翔陈国际
关键词:原位癌导管原位癌前哨淋巴结活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