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志华

作品数:12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手术
  • 4篇细胞
  • 3篇胸腔
  • 3篇胸腔镜
  • 3篇胸腔镜手术
  • 3篇手术治疗
  • 3篇腔镜手术
  • 3篇切除
  • 3篇细胞肺癌
  • 3篇小细胞
  • 3篇小细胞肺癌
  • 3篇肺癌
  • 3篇插管
  • 2篇单肺
  • 2篇动物
  • 2篇术后
  • 2篇气管
  • 2篇气管内插管
  • 2篇切除术
  • 2篇肿瘤

机构

  • 12篇广州医科大学
  • 4篇汕头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呼吸疾病...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郭志华
  • 5篇张鑫
  • 4篇殷伟强
  • 4篇李京沛
  • 2篇黄伟哲
  • 2篇张亚雷
  • 2篇何建行
  • 2篇王炜
  • 2篇张晋昕
  • 2篇潘辉
  • 1篇朱灿华
  • 1篇彭桂林
  • 1篇刘辉
  • 1篇肖大凯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2篇肿瘤预防与治...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华胸部外科...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5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气管内插管自主呼吸麻醉下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6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非气管内插管自主呼吸麻醉下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纵隔肿瘤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7年3月在本院进行VATS手术治疗的纵隔肿瘤患者124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2例。试验组采用非气管内插管自主呼吸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对照组同期采用双腔管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行VATS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无术中或术后死亡。两组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术后咽喉疼痛、刺激性干咳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气管内插管自主呼吸麻醉下VATS治疗纵隔肿瘤是可行性与安全的,有利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鑫郭志华李京沛黄伟哲
关键词:纵隔肿瘤电视胸腔镜手术
非气管内插管麻醉下右下肺楔形切除术后不留置胸管一例被引量:9
2014年
肺楔形切除术后不留置胸管国外已有报道,而非气管内插管麻醉下肺楔形切除术后不留置胸管国内外未见报道。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在2014年4月21日成功施行该手术1例,现报道如下。
郭志华殷伟强张鑫刘辉王炜彭桂林何建行
关键词:肺楔形切除术
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肺叶切除术对于早期肺癌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早期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单操作孔VATS肺叶切除术或肺段切除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三孔式VATS肺叶切除术或肺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下床时间、术后胸腔引流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2/5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3/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1,P=0.646);观察组患者术后第7 d评分最小值(VASmin-d7)、术后第3 d及第7 d评分最大值(VASmax-d3、VASmax-d7)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孔VATS肺癌根治术手术效果满意,安全可靠,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鑫郭志华李京沛黄伟哲
关键词:肺叶切除术早期肺癌
呼吸系统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呼吸系统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病因、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呼吸系统IMT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断及治疗方法 ,观察预后情况。结果经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均平稳恢复,病理检查均未发现淋巴结转移;所有患者均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6年,无肿瘤复发或转移征象。2例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保守治疗,随访2年内死亡。19例患者经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均符合IMT、Vimentin均为阳性、平滑肌肌动蛋白(SMA)有15例为阳性(15/19)、ALK基因阳性有8例(8/19)。结论呼吸系统IMT是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明确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少数晚期患者可辅以化疗或靶向治疗。
张鑫郭志华李京沛黄伟哲
关键词: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外科手术
PD-1和PD-L1在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的表达情况和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检测分析PC组织中PD-1和PD-L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患者临床病理生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1例原发性肺LELC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PD-1和PD-L1的蛋白表达情况,对肿瘤组织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中PD-L1和PD-1的表达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1例患者中,原发性肺LELC肿瘤细胞的PD-1、PD-L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3/21)和57%(12/21),原发性肺LELC的肿瘤细胞PD-L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PD-1的阳性表达率(P<0.05)。原发性肺LELC肿瘤细胞周围免疫细胞的PD-1、PD-L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6%(10/21)和42.9%(9/21),免疫细胞的PD-1、PD-L1阳性表达率均较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肺LELC肿瘤组织及肿瘤细胞周围T细胞的PD-1、PD-L1的阳性表达在患者的不同性别、年龄、时期、TNM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L1在原发性肺LELC的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中有40%以上的阳性表达率,PD-1在原发性肺LELC肿瘤细胞阳性表达率较低,但在免疫细胞的阳性表达率>40%。表明PD-1和PD-L1的阳性表达可能与原发性肺LELC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张鑫郭志华李京沛黄伟哲
关键词:PD-1PD-L1
基于SEER数据库构建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生存预测模型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证实手术治疗对于小细胞肺癌患者长期生存的作用。鉴定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生存影响因素,构建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的生存预测模型。与现有的AJCC分期系统、VALSG分期系统和IASLC的分期系统预测性能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04年至2012年SEER数据库中确诊为小细胞肺癌的患者(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提取相应的变量数据。采用Kaplan-Meier比较不同分期下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患者的生存状况,并绘制生存曲线。针对手术治疗的SCLC患者,利用赤池信息准则(AIC)筛选变量,基于Cox回归模型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比较新模型与AJCC分期系统、VALSG分期系统和IASLC分期的一致性指数(C-index),评价个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通过数据检索,共有45226例SCLC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867例为手术治疗患者。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手术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放疗顺序,肿瘤大小,肿瘤侵犯范围,T分期,N分期,淋巴结清扫数量,病理分化程度和远端转移情况。经过赤池信息准则(AIC)筛选,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侵犯范围、淋巴结侵犯情况、远端转移情况、手术方式、放疗情况、淋巴结清扫数量、病理分化程度共10个变量入选模型。比较4个模型的一致性指数,Nomogram为0.706,AJCC模型为0.700,IASLC模型为0.667,VALSG模型为0.665。Nomogram模型显示最佳的预测准确度。结论:患者是否接受手术影响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肿瘤的大小,肿瘤侵犯的范围是独立的预后因素。Nomogram生存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明显优于其它分期系统。
潘辉张亚雷肖大凯郭志华张晋昕何嘉曦
关键词:SEER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列线图
PBL和CBL教学法在肝胆外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分析在肝胆外科见习教学中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与案例教学法(CBL)教学法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2018年3月—2019年6月,于该时间段从我院选取100位在肝胆外科见习的临床专业本科学生,以随机数表法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50,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和观察组(n=50,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比较两组临床专业本科学生测试成绩,并比较问卷调查结果。结果病例分析成绩、理论成绩以及总成绩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实施问卷调查,其结果显示认可该教学方法、思维能力提升、知识理解能力提升、实习兴趣提升的临床专业本科学生占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说明PBL+CBL教学模式更受学生的欢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见习教学中联合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与案例教学法(CBL)教学法的价值突出,提升了临床专业本科学生的病例分析成绩、理论成绩以及总成绩,同时提升了学生对该教学方法的认可度、思维能力、知识理解能力以及实习兴趣,建议推广应用。
朱灿华郭志华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肝胆外科见习教学问卷调查
肿瘤热诊进展的系统回顾被引量:1
2022年
通过查阅有关肿瘤热诊的最新文献,归纳、整理、总结出肿瘤热诊的思路和方法。肿瘤的诊断可以通过红外热成像、微波辐射测温、超声测温、磁共振热成像等工业技术来实现。通过对热诊发展进程的历史回顾,本文阐明了肿瘤热诊的内在规律,了解既往的热诊原理和方法,为日后的创新思路提供借鉴。
彭鰜侨何健郭志华
关键词:肿瘤测温
保留自主呼吸非插管麻醉胸腔镜手术肺组织中水通道蛋白5的表达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保留自主呼吸非插管麻醉下胸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及对肺组织水通道蛋白5(AQP-5)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施行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的病例共40例,分为非插管组(n=20)和插管组(n=20),测定麻醉后5、30、60 min、术后60 min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指标;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病例标本中正常肺组织AQP-5的表达。结果非插管组患者各时间点SaO2、PaO2与插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30、60 min非插管组PaCO2较插管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插管组术后正常肺组织中的AQP-5表达高于插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自主呼吸非插管麻醉进行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手术是安全的,对肺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正确选择病例、合理制定手术方案以及具备经验丰富的麻醉团队,是成功实施非插管麻醉胸腔镜手术的关键。
周国华姚维深谢敬廉吴晓波高子琨郭志华殷伟强
关键词:胸腔镜水通道蛋白5
自主呼吸麻醉下单肺呼吸对兔肺和肝脏损伤的影响
1.自主呼吸麻醉下兔单肺呼吸实验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自主呼吸麻醉下兔单肺呼吸的实验模型。  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共10只。将戊巴比妥配成1%的溶液,按3 mL/kg(30 mg/kg)耳缘静脉缓慢注射进行诱导麻...
郭志华
关键词:动物模型肝脏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