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倩

作品数:11 被引量:81H指数:6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肿瘤
  • 3篇双能量
  • 2篇直肠
  • 2篇双源CT双能...
  • 2篇图像
  • 2篇息肉
  • 2篇结肠
  • 2篇结直肠
  • 2篇浆膜
  • 2篇浆膜浸润
  • 2篇高强化
  • 2篇T3期
  • 2篇肠肿瘤
  • 2篇成像
  • 1篇碘含量
  • 1篇虚拟平扫
  • 1篇原发性
  • 1篇诊断显像
  • 1篇直肠病变
  • 1篇直肠肿瘤

机构

  • 9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漯河市中心医...

作者

  • 9篇熊倩
  • 8篇杨亚英
  • 2篇杨泠
  • 1篇吴岩
  • 1篇韩丹
  • 1篇赵卫
  • 1篇谢晓洁
  • 1篇王勇
  • 1篇雷静
  • 1篇杨斌
  • 1篇何滨
  • 1篇李青青
  • 1篇谢伟
  • 1篇杨雪君

传媒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双能量CT碘图定量参数鉴别诊断鼻腔鼻窦肿块样息肉与肿瘤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双能量CT动脉期碘图定量参数鉴别诊断鼻腔鼻窦肿块样息肉与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术前接受双能量CT并经手术病理证实鼻腔鼻窦肿块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息肉组(n=26)、良性肿瘤组(n=24)及恶性肿瘤组(n=30)。分别测算3组病灶动脉期碘浓度(IC)、标准化碘浓度(NIC)及碘图CT值(Overlay值),比较组间参数差异;将良性肿瘤组和恶性肿瘤组合并为肿瘤组(n=54),分别绘制动脉期碘图各定量参数鉴别鼻腔鼻窦肿块样息肉与肿瘤的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良性肿瘤组(H=-4.13、-2.80、-4.00)和恶性肿瘤组(H=-7.02、-5.75、-6.12)动脉期IC、NIC及Overlay值均高于息肉组(P均<0.05);恶性肿瘤组动脉期IC及NIC高于良性肿瘤组(H=-2.60、-2.73,P均<0.05),而Overlay值与良性肿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1.85,P=0.20)。动脉期IC鉴别鼻腔鼻窦肿块样息肉与肿瘤的AUC(0.95)大于NIC(0.85)及Overlay值(0.91),诊断阈值取1.15 mg/ml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分别为81.50%、96.20%及78.00%。结论双能量CT动脉期碘图定量参数对鉴别诊断鼻腔鼻窦肿块样息肉与肿瘤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危春容吕艳娥严映熊倩杨亚英
关键词:鼻息肉鼻窦肿瘤
CT检查在黑斑息肉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附8例报告)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黑斑息肉综合征(PJS)的CT影像特点,分析CT检查在PJ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PJS患者的临床和CT检查资料,探讨其CT影像特点。结果 CT平扫见小肠及结肠腔内多发大小不一的软组织影,小的为粟粒样,大的为肿块影,肿块内密度不均,可见放射状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强化明显。部分肿块内可见树枝状密度增高影,中心可见小片状低密度影,较大肿块近侧可见肠套叠。8例中,胃窦区息肉1例,结—结型肠套叠1例,小肠套叠2例,有肠梗阻表现5例,合并癌变2例。CT检查结果与术中所见相符,术后病理结果示错构瘤性息肉。结论 PJS CT影像特点为小肠及结肠腔内多发软组织影,肿块内密度不均,可见放射状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强化明显。CT表现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有助于PJS的确诊。
杨斌谢伟何滨熊倩杨亚英
关键词:黑斑息肉综合征
颅中窝卡斯尔曼病1例
2020年
患者女,30岁,因"反复发作意识丧失伴四肢抽搐1周"入院。神经系统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确异常。MRI:右侧颅中窝可见2.1cm×2.0cm×1.8cm类圆形软组织肿物(图1A),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低信号,DWI呈稍低信号,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其与右侧颞叶脑实质间见脑脊液间隙(图1B)。CT平扫示右侧颅中窝见类圆形等密度肿块,边界清晰,密度均匀,增强后呈明显均匀强化(图1C),邻近骨质未见明显异常。
冯瑶杰杨亚英瞿姣吕艳娥严映熊倩
关键词:诊断显像
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在结直肠病变的应用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VNC)技术在结直肠病变诊断中应用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对85例临床疑诊结直肠病变患者行腹部CT平扫及动、静脉期双能量增强扫描,经双能软件处理得到动、静脉期VNC图,比较真实平扫与VNC在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诊断符合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双能双期扫描辐射剂量较常规三期扫描辐射剂量降低约34.8%。VNC CT值在肠道病变、转移淋巴结、肠周脂肪中低于真实平扫(P<0.05或P<0.01),而在肝脏及肝转移灶高于真实平扫(P<0.01),动、静脉期VNC无明显差异(P>0.05)。真实平扫及动、静脉期VNC观察到的肠壁厚度、淋巴结大小、周围侵犯及肝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肠道疾病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NC噪声低于真实平扫(P<0.05),信噪比、对比噪声比高于真实平扫,图像评分与真实平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结直肠病变,双源CT双能量VNC技术可在保证图像质量、不影响病变诊断的前提下降低辐射剂量。
王勇雷静韩丹赵卫杨石平熊倩
关键词:结肠肿瘤
CT浆膜高强化征鉴别诊断T3期与T4a期胃癌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CT所示浆膜高强化征鉴别诊断T3期与T4a期胃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T3期或T4a期患者术前腹部三期增强扫描CT图像,观察并比较各期图像浆膜高强化征的出现率。以出现浆膜高强化征为诊断T4a期的标准,计算浆膜高强化征诊断T4a期胃癌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104例胃癌患者中,T3期34例,T4a期70例。浆膜高强化征判断T4a期胃癌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88%(81/104)、81.43%(57/70)、70.59%(24/34)、85.07%(57/67)及64.86%(24/37)。T4a期胃癌动脉期、静脉期及实质期浆膜高强化征出现率分别为32.86%(23/70)、75.71%(53/70)、62.86%(44/70),动脉期与静脉期(P<0.001)、动脉期与实质期(P=0.001)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静脉期与实质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3)。结论浆膜高强化征诊断胃癌T4a期具有较高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可用于判断胃癌浆膜受侵,推荐在静脉期或实质期观察该征象。
张梦梅杨泠危春容冯瑶杰杨亚英熊倩
关键词:胃肿瘤浆膜浸润
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鉴别诊断结直肠癌转移性淋巴结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被引量:25
2016年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技术中碘含量及能谱成像在结直肠癌转移性淋巴结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且具有完整资料的35例结肠直肠癌患者。将双源CT双能量扫描后动脉期100kVp及Sn140kVp两组薄层图像调入双能量工具软件中,选择"Liver VNC"模式测量结直肠癌原发病灶及腹部区域淋巴结碘含量;选取"Mono Energetic"模式对其能谱曲线进行分析。比较原发病灶、转移性淋巴结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碘含量及能谱曲线斜率的差异。结果 35例结直肠癌患者中,原发灶35个,共发现腹部区域淋巴结70枚,其中转移性淋巴结39枚,反应性增生淋巴结31枚。原发病灶与转移性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淋巴碘含量分别为(1.67±0.82)mg/ml、(1.55±0.99)mg/ml、(2.59±1.04)mg/ml,曲线斜率分别为0.72±0.41、0.71±0.16、0.48±0.10,三者碘含量及曲线斜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两比较,仅原发病灶与转移性淋巴结间碘含量及曲线斜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双源CT双能量扫描动脉期碘含量及能谱曲线斜率对结直肠癌转移性淋巴结及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杨雪君李青青谢晓洁郑凌琳熊倩杨亚英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转移性淋巴结碘含量双能量
双能CT静脉期碘图及融合图像浆膜高强化征鉴别T3期与T4a期胃癌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双能CT静脉期碘图及融合图像浆膜高强化征鉴别T3期与T4a期胃癌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6月-2019年1月经病理证实为T3期和T4a期胃癌的82例患者术前腹部双能CT扫描的影像资料,观察并比较静脉期碘图和静脉期融合图像浆膜高强化征的出现率。以出现浆膜高强化征为诊断T4a期胃癌的标准,分别计算静脉期碘图和静脉期融合图像诊断T3期与T4a期胃癌的符合率、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结果:82例胃癌患者中,T3期27例,T4a期55例。静脉期碘图、静脉期融合图像及联合静脉期碘图、融合图像显示浆膜高强化征诊断T4a期胃癌的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8.04%(64/82)、81.81%(45/55)、70.37%(19/27)、65.51%(19/29)、84.90%(45/53),74.39%(61/82)、72.72%(40/55)、77.77%(21/27)、58.33%(21/36)、86.95%(40/46),89.02%(73/82)、90.90%(50/55)、85.18%(23/27)、82.14%(23/28)、92.59%(50/54)。静脉期碘图、静脉期融合图像及联合静脉期碘图、融合图像显示浆膜高强化征诊断T4a期胃癌的阳性率分别为81.81%、72.72%、90.90%。两两比较,联合诊断及静脉期碘图的阳性诊断率均高于静脉期融合图像,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静脉期碘图与联合诊断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结论:双能CT静脉期碘图显示浆膜高强化征诊断T4a期胃癌较融合图像检出率更高,联合静脉期碘图、融合图像的诊断符合率最高。
严映张梦梅吕艳娥杨亚英熊倩
关键词:浆膜浸润双能CT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在优化胃结肠静脉干成像质量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单能量成像对胃结肠静脉干(GTH)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00例患者行腹部光谱CT扫描,将静脉期原始图像重组成混合能量图像及基于能谱的40~70 keV的单能量图像。对5组图像行主观评价(图像质量评分)及客观评价[CT值、背景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结果单能量图像GTH的CT值、SNR、CNR随着能级的降低呈递增趋势(P均<0.001),70 keV和混合能量组间CT值、SNR、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能量各组间图像噪声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0 keV和混合能量组间也无差异(P=0.186),而混合能量和70 keV、混合能量和60 keV、混合能量和50 keV组图像噪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0 keV组主观评分最高,与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70 keV和混合能量组间无差异(P>0.999)。结论40 keV是提升双层探测器光谱CT GTH成像质量的最佳单能量,70 keV图像近似于混合能量图像。
付蓝琦潘馨梦尹娇吴岩熊倩杨亚英
关键词:能谱图像质量
原发性喉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附12例报道)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喉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原发性喉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影像、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该病的影像形态学特征。结果:12例均为喉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殊。11例(91.6%)病灶中心位于声门上区,8例(66.7%)表现为突向喉腔生长的结节、肿块,4例(33.3%)显示软组织弥漫增厚致喉腔狭窄,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以肿块形成为特点,而NK/T细胞淋巴瘤以软组织弥漫增厚较为多见。11例(91.6%)密度、信号均匀,增强呈轻中度均匀强化;所有病例均未见钙化、囊变坏死及软骨破坏。3例(25%)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增强呈轻中度强化。结论:喉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发病部位多位于声门上区,病灶多位于黏膜下,表面光整,密度和信号较均匀,增强呈轻中度均匀强化,囊变坏死、钙化及软骨破坏极少见,可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其强化方式与喉部病变一致。
瞿姣袁欣杨泠杨亚英李王慧熊倩
关键词:喉肿瘤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