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泠

作品数:18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新生鼠
  • 4篇缺氧
  • 4篇肿瘤
  • 4篇胃癌
  • 4篇淋巴
  • 4篇成像
  • 3篇影像
  • 3篇双能CT
  • 3篇胃肿瘤
  • 3篇淋巴结
  • 3篇磁共振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碘浓度
  • 2篇影像学
  • 2篇远期
  • 2篇受体
  • 2篇粒细胞
  • 2篇米诺环素
  • 2篇环素

机构

  • 17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云南省第一人...

作者

  • 17篇杨泠
  • 11篇杨亚英
  • 4篇黄益龙
  • 4篇李凡
  • 4篇江虹
  • 4篇李龙君
  • 3篇赵卫
  • 3篇杨婷
  • 2篇熊倩
  • 1篇王关顺
  • 1篇王娜
  • 1篇丁荣
  • 1篇范东
  • 1篇徐开宇
  • 1篇王伟舟
  • 1篇田扬
  • 1篇崔鑫
  • 1篇李青青
  • 1篇肖婕
  • 1篇李德艳

传媒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生理学报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新发传染病电...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第十四次全国...
  • 1篇国际心脏研究...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嗜酸性淋巴细胞肉芽肿的CT表现被引量:1
2017年
嗜酸性淋巴细胞肉芽肿又称为木村病,是一种罕见的慢性炎性肉芽肿,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淋巴细胞及毛细血管增生为特征。本病目前病因不明,好发于头颈部,易累及皮下软组织、大唾液腺及全身淋巴结。本病术前误诊率较高,术后易复发([1])。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7例嗜酸性淋巴细胞肉芽肿患者影像学、临床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探讨嗜酸性淋巴细胞肉芽肿的CT特征,以期为本病的认知及诊断提供参考。
杨泠张隐笛赵卫杨亚英
关键词:血管淋巴样增生嗜酸粒细胞增多性
双能CT迭代重建技术联合虚拟平扫对胃壁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双能CT迭代重建技术(SAFIRE)联合虚拟平扫(VNE)对评价胃壁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50例患者行腹部双能CT扫描,用SAFIRE技术重建动脉期、门脉期图像,后处理得到SAFIRE动脉期、门脉期VNE图像(VNEaS、VNEpS),对真实平扫(TNE)、VNEaS、VNEpS三组图像行主观评价(图像质量评分)及客观评价[CT值、信噪比(SNR)、背景噪声、对比噪声比(CNR)],记录辐射剂量[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有效辐射剂量(ED)]。三组计量资料采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Friedman秩和检验,组间两两比较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两组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三组图像中胃壁、竖脊肌CT值及图像背景噪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脏、腹主动脉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8.40、8.59,P<0.05),VNEaS、VNEpS高于TNE。胃壁、肝脏、腹主动脉、竖脊肌S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70、11.26、42.73、9.05,P<0.05),TNE高于VNEaS、VNEpS。胃壁-竖脊肌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5.03,P<0.05),TNE、VNEaS高于VNEpS。三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65,P<0.05),TNE高于VNEaS、VNEpS。TNE、VNE两组CTDIvol、E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03、-6.11,P<0.05)。常规平扫加增强扫描、双能双期扫描ED分别为(23.79±6.00)、(17.51±4.72)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03、17.72,P<0.05),双能双期扫描ED降低6.28mSv(26.39%)。结论:胃壁动脉期及门脉期SAFIRE技术联合虚拟平扫可替代真实平扫并能降低辐射剂量,且动脉期图像质量优于门脉期。
杨泠瞿姣袁欣杨亚英赵卫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双源CT碘浓度及Overlay值诊断不同分化程度胃癌及转移淋巴结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扫描动脉期碘浓度及Overlay值在诊断不同分化程度胃癌及转移淋巴结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术前接受双源CT扫描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胃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资料,测量病灶及转移淋巴结碘浓度、Overlay值。根据病理分化程度将胃癌病灶及转移淋巴结分为分化良好组(病理结果为高分化、中高分化、中分化)与分化不良组(病理结果为中低分化、低分化)。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间胃癌及转移淋巴结碘浓度、Overlay值;并绘制ROC曲线,评价其诊断不同分化程度胃癌及转移淋巴结的效能。结果 46例胃癌病灶中分化良好组15例,分化不良组31例;73枚转移淋巴结中分化良好组24枚,分化不良组49枚。分化不良组胃癌、转移淋巴结碘浓度为(2.12±0.72)mg/ml和(1.85±0.67)mg/ml,Overlay值为(37.32±13.18)HU和(32.24±12.10)HU,均高于分化良好组(P均<0.05)。动脉期碘浓度及Overlay值诊断胃癌分化程度的AUC分别为0.799、0.745(P=0.001、0.008),诊断转移淋巴结分化程度的AUC分别为0.787、0.733(P<0.001、P=0.001)。结论动脉期碘浓度及Overlay值对诊断不同分化程度胃癌及转移淋巴结有一定价值,可为术前评估其分化程度提供依据。
杨泠袁欣瞿姣宋埼赵卫杨亚英
关键词:胃肿瘤淋巴转移分化碘浓度X线计算机
米诺环素通过抑制炎症因子和谷氨酸转运体表达减轻缺氧所致新生鼠认知损伤被引量:1
2016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米诺环素(minocycline)对新生大鼠缺氧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取出生后1 d的Sprague Dawley(SD)大鼠,经系统性缺氧,构建缺氧性脑损伤(hypoxic brain damage,HBD)模型。缺氧结束后2 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Hy组)或米诺环素(Hy+M组),未造模的同龄大鼠为正常对照组(NG组)。各组大鼠出生后第30天用Y臂电子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能力;缺氧后7 d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炎症介质(Iba-1、IL-1β、TNF-α和TGF-β1)、谷氨酸转运体(EAAT1和EAAT2)、总Tau及不同位点(Tyr18、Thr205、Thr231、Ser396和Ser404)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缺氧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米诺环素处理后能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缺氧后7 d,大鼠海马组织Iba-1、IL-1β、TNF-α、EAAT2和T231位点磷酸化的Tau蛋白表达升高,总Tau蛋白的表达下降;米诺环素处理后能降低缺氧后大鼠海马组织Iba-1、IL-1β、TNF-α和EAAT2的表达水平,但不能干预总Tau及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以上结果提示,米诺环素能改善缺氧后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其保护机制可能与其对脑内炎症反应和功能异常的谷氨酸转运体的抑制有关,但不涉及对Tau蛋白异常过度磷酸化的调节。
李虹椿肖婕黄益龙李龙君江虹黄丽轩杨婷杨泠李凡
关键词:米诺环素缺氧谷氨酸转运体过度磷酸化
CT浆膜高强化征鉴别诊断T3期与T4a期胃癌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CT所示浆膜高强化征鉴别诊断T3期与T4a期胃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T3期或T4a期患者术前腹部三期增强扫描CT图像,观察并比较各期图像浆膜高强化征的出现率。以出现浆膜高强化征为诊断T4a期的标准,计算浆膜高强化征诊断T4a期胃癌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104例胃癌患者中,T3期34例,T4a期70例。浆膜高强化征判断T4a期胃癌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88%(81/104)、81.43%(57/70)、70.59%(24/34)、85.07%(57/67)及64.86%(24/37)。T4a期胃癌动脉期、静脉期及实质期浆膜高强化征出现率分别为32.86%(23/70)、75.71%(53/70)、62.86%(44/70),动脉期与静脉期(P<0.001)、动脉期与实质期(P=0.001)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静脉期与实质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3)。结论浆膜高强化征诊断胃癌T4a期具有较高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可用于判断胃癌浆膜受侵,推荐在静脉期或实质期观察该征象。
张梦梅杨泠危春容冯瑶杰杨亚英熊倩
关键词:胃肿瘤浆膜浸润
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一例被引量:3
2016年
患者男,57岁。右上腹阵发性胀痛2月余入院,既往无病毒性肝炎病史。体检:体温正常,右上腹轻压痛。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正常,AFP正常。 影像学检查:CT平扫示肝右叶增大,左叶缩小,肝左外叶见一稍低密度肿块,边界欠清,大小约6.4 cm×4.7 cm×4.6 cm(图1);增强扫描病灶边缘实性部分呈渐进性强化,CT值分别为75 HU、107 HU、112 HU,中央可见大片未强化坏死区,病灶由肝左动脉供血(图2~4),
杨泠李青青田扬杨亚英
关键词:滤泡树突细胞肉瘤肝脏炎性病毒性肝炎中性粒细胞影像学检查
嗅神经母细胞瘤的CT和磁共振成像表现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ONB)的CT、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ONB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中除了1例位于上颌窦未分期外,A期0例,B期3例,C期6例,D期1例。MRI分期与临床分期一致。6例行弥散加权成像,均呈稍高和高信号。结论 ONB多起源于鼻腔顶部,沿鼻腔生长伴邻近骨质破坏,易侵犯筛窦、眼眶及颅内,强化明显。
袁欣瞿姣杨泠杨亚英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双能CT鉴别胃癌转移淋巴结、肿大及正常淋巴结的价值
杨泠陈帅袁欣瞿姣杨亚英
磁共振成像在脑实质结核瘤影像学分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究脑实质结核瘤影像学分型的临床意义,为脑实质结核瘤影像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经昆明市结核病防治院诊治和定期复查的脑实质结核瘤患者35例,根据脑实质结核瘤强化方式,将脑实质结核瘤分为实性强化型、环形中央不均匀强化型、光滑环形强化型,并在抗结核治疗2、6、12个月后计算不同型病灶吸收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型脑实质结核瘤吸收率差异。结果实性强化型、环形中央不均匀强化型及光滑环形强化型结核瘤在治疗相同时段后的吸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是87.87、104.02、24.63,均P<0.05)。结论依据强化方式将脑实质结核瘤分为实性强化型、环形中央不均匀强化型及光滑环形强化型比较客观,能间接反映脑实质结核瘤的病理特点及时期。
田朝巧杨泠范东汤荣林杨亚英
关键词:影像学分型磁共振成像
阻断ATP受体对新生鼠缺氧后远期行为学的影响
目的:研究ATP受体阻滞剂2,4,6-三硝基苯(TNP,阻断P2X1~4受体)和磷酸吡哆醛-6-偶氮四钠盐水合物(PPADS,阻断P2X1~3,5~7受体)对新生鼠缺氧后远期行为的影响。方法:160只新生SD大鼠分为正常...
黄益龙李龙君杨婷杨泠江虹黄丽轩李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