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新青

作品数:30 被引量:282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防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乳腺
  • 13篇乳腺癌
  • 13篇腺癌
  • 9篇基因
  • 8篇化疗
  • 7篇辅助化疗
  • 7篇病理
  • 6篇新辅助化疗
  • 6篇临床病理
  • 5篇肿瘤
  • 4篇肉瘤
  • 4篇乳腺癌新辅助...
  • 4篇免疫
  • 4篇活检
  • 4篇分子
  • 3篇药物
  • 3篇针吸
  • 3篇针吸活检
  • 3篇针吸活检术
  • 3篇融合基因

机构

  • 23篇广西医科大学...
  • 6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桂林医学院附...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伦敦大学
  • 1篇玉林市第一人...

作者

  • 30篇叶新青
  • 8篇韦常宏
  • 8篇蒋奕
  • 6篇陈发龙
  • 6篇叶洪涛
  • 4篇覃思繁
  • 3篇刘立义
  • 3篇陈军
  • 3篇杨伟萍
  • 3篇刘爱群
  • 3篇唐玮
  • 2篇葛莲英
  • 2篇唐玮
  • 2篇姬逸男
  • 2篇丁战玲
  • 2篇韦长元
  • 2篇林思彤
  • 2篇邝晓聪
  • 2篇廖芝玲
  • 2篇曾丽霞

传媒

  • 5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放射免疫学杂...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华夏医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微创医学
  • 1篇中国癌症防治...

年份

  • 2篇2020
  • 6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7篇2010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癌蒽环类药物化疗疗效与TOPOⅡα、HER-2的关系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TOPOⅡα、HER-2蛋白表达与蒽环类药物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IHC)方法检测50例乳腺癌患者TOPOⅡα及HER-2蛋白的表达,分析TOPOⅡα和HER-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疗效的关系、TOPOⅡα与HER-2表达的相关性及联合表达与临床病理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 50例乳腺癌患者中,TOPOⅡα蛋白表达17例,阳性率为34%(17/50),TOPOⅡα表达组的临床及病理有效率均优于TOPOⅡα未表达组(P<0.05)。TOPOⅡα与HER-2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HER-2及TOPOⅡα共同表达的病例为12例,但经相关性分析蒽环类药物新辅助化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TOPOⅡα蛋白表达与HER-2蛋白表达具有相关性,TOPOⅡα蛋白表达对基于蒽环类药物的新辅助化疗的疗效预测有正相关作用。
叶新青蒋奕刘鹏罗元郑茜叶洪涛
关键词:乳腺癌蒽环类药物新辅助化疗HER-2
研究超声弹性成像及造影技术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反应性的应用价值
杨伟萍刘军杰叶新青丁战玲练斌
1.课题来源与背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是术前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的全身系统性细胞毒性药物治疗,通过应用细胞毒性药物经完整的肿瘤血管达到肿瘤内部,改变肿瘤的血流...
关键词:
关键词:乳腺癌肿瘤生物学药物治疗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微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乳房单纯切除/保乳+SLN活检术的患者167例,术后对139例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检查为阴性的314枚SLN行病理超薄切片和免疫组化检查,结合患者彩超结果,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存在乳腺癌微转移的SLN诊断的准确性及声像学特点。结果:有淋巴结微转移的19例患者的彩色多普勒成像中,15例有丰富的形态学改变或血流显示,且有12例获得动脉血流频谱。淋巴结微转移组淋巴结长短径比(L/S)为1.43±0.31,周边血流峰值流速(Vmax)为(18.29±2.70)cm/s,阻力指数(RI)为0.72±0.13。SLN微转移组淋巴结的L/S明显小于正常淋巴结组(P=0.024),Vmax、RI均高于正常淋巴结组(均P<0.05),但与宏转移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存在微转移的乳腺癌淋巴结有可观的诊断指征。结合示踪剂引导SLN活检,可提高SLN的发现率及活检率。
练斌覃庆洪杨伟萍丁战玲韦长元叶新青
关键词:前哨淋巴结彩色多普勒超声微转移乳腺癌
生存素和磷酸酶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 探讨生存素(Survivin)和磷酸酶基因(PETN)与胃癌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05例胃癌病理标本中Survivin、PETN的表达情况,并与98例阴性胃黏膜组织中Sur-vivin、PETN的表达情况比较.结果 胃癌组织标本中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82.9%(87/105),非胃癌组织标本中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6.1%(6/9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织标本中PETN表达阳性率为34.3%(36/105),非胃癌组织标本中PETN表达阳性率为99.0%(97/9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Survivin、PETN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无关(P〉0.05),而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Survivin与PETN呈负相关(r=-0.23.P〈0.05).结论 胃癌的发生与Survivin的异常高水平表达及PTEN的表达缺失有关;胃癌组织中Survivin、PEIN的表达情况与患者的性别无关,而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及TNM分期有关;Survivin与PETN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
叶新青覃思繁陈发龙
关键词:胃肿瘤生存素磷酸酶基因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针吸活检术结合免疫组化及基因学检测在肺癌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评价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针吸活检术(EBUS-TBNA)结合免疫组化技术和基因学检测在肺癌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3年5月-2015年10月共55例初诊的临床诊断纵隔占位或疑为肺癌伴纵膈或肺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为明确诊断行EBUS-TBNA检查,必要时联合免疫组化检测进一步完善诊断及分型,并对部分肺癌患者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或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检测以明确分子分型从而为靶向治疗提供依据。结果 55例患者中,经EBUS-TBNA确诊为肺癌37例,肺转移癌3例,软组织肉瘤1例,转移性淋巴结腺癌1例,淋巴瘤1例,结核病4例,慢性炎症1例,7例经EBUS-TBNA未能明确诊断。EBUS-TBNA在该组肺癌诊断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2.5%(37/40)和94.5%(52/55)。29例EBUS-TBNA组织标本依赖免疫组化检测证实为肺癌且得到明确分型,其中17例肺腺癌,6例肺鳞癌,6例小细胞肺癌。6例EBUS-TBNA组织标本行EGFR基因检测,其中1例同时行ALK基因检测,基因检测结果示EGFR基因突变型4例,ALK基因无融合1例。所有病例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EBUS-TBNA诊断肺癌具有良好价值,且安全性较好,结合免疫组织组化检测及基因突变检测对肺癌的诊断及指导治疗有突出的价值。
陈升刘爱群刘立义陈小妮叶新青陈航言
关键词:免疫组化基因检测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行化疗的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1
2013年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行化疗的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7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根据患者临床症状采取随机对症护理,干预组着重实施综合性系统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化疗反应干预、饮食护理、行为干预、毒副反应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生存质量各项评分、护理满意度、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有效率达91.7%,明显高于对照组75.0%(P<0.05)。干预组患者化疗期间出现疲倦12例、恶心呕吐10例、疼痛8例、呼吸困难3例、失眠16例、食欲丧失13例、腹泻11例、便秘6例,分别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出院时护理满意度评价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2%(P<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行化疗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如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行为干预、化疗毒副反应等多方面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潘伟琴叶新青叶洪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化疗心理状态综合性护理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免疫表型和COL1A1/PDGFB融合基因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诊断中免疫表型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COL1A1/PDGFB融合基因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73例DFSP中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vimentin、CD34、CD99、S100、desmin、SMA和FISH检测COL1A1/PDGFB融合基因的表达。选取85例非DFSP作为免疫组织化学的对照组,10例非DFSP作为FISH检测COL1A1/PDGFB融合基因的对照组。结果:vimentin、CD34、CD99、S100、desmin、SMA在73例DFSP中阳性率分别是100%、91.78%、61.64%、0、0、6.85%,在对照组中不同程度表达,其中CD34的表达在鉴别诊断中有意义。COL1A1/PDGFB融合基因在DFSP的阳性率为86.96%(60/69),对照组均阴性。结论:在DFSP的诊断中,COL1A1/PDGFB融合基因是DFSP较为特异性、敏感性的标记,而CD34是DFSP相对理想的标记。
叶新青邝晓聪韦常宏黄俊琪叶洪涛
关键词: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免疫组织化学FISH
survivin和PTEN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肿瘤的发生与细胞增殖、凋亡和基因变异、缺失有关。survivin是一个具有调节细胞有丝分裂和抑制细胞凋亡双重功能的凋亡抑制蛋白。PTEN是一个具有双重特异性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其主要功能是参与调控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过程。研究显示sur-vivin的过表达和PTEN的失活均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本文就survivin和PTEN的分子结构、作用机制及其在胃癌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叶新青陈发龙
关键词:SURVIVINPTEN细胞凋亡抑癌基因胃癌
乳腺血管外皮瘤/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乳腺血管外皮瘤/孤立性纤维性肿瘤(HPC/SFT)的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乳腺HPC/SFT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形态、免疫组化染色进行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该病组织学特点为血管丰富,呈分支状,瘤细胞围绕血管呈放射状或弥漫排列,瘤细胞呈圆形、椭圆形和梭形,细胞界限不清。免疫组化染色vimentin、CD34、CD99和bcl-2均(+)。结论 HPC/SFT是少见的软组织肿瘤,发生在乳腺更为罕见,预后好。应根据形态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结果鉴别。
叶新青陈发龙陈军曾丽霞
关键词:乳腺病理诊断
细胞角蛋白19和人乳腺球蛋白在乳腺癌阴性前哨淋巴结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研究乳腺癌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前哨淋巴结中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ntin-19,CK19)和人乳腺球蛋白(human mammaglobin,hMAM)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乳腺癌阴性前哨淋巴结中CK19和hMAM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差异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60例乳腺癌阴性前哨淋巴结经免疫组化SP法检测hMAM表达2例,阳性检出率为3.3%。CK19除了hMAM阳性2例外,另外检出6例,阳性检出率为13.3%。CK19表达与肿瘤T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月经状况、定位方法、肿瘤位置、病理类型、雌激素受体表达、孕激素受体表达、CerbB-2表达、Ki-67表达和肿瘤分子分型均无相关(P>0.05);hMAM表达与以上临床病理因素均无相关(P>0.05)。结论 CK19和hMAM均可作为检测乳腺癌阴性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指标,但CK19是检测乳腺癌阴性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敏感指标。
左思杨伟萍韦长元叶新青
关键词:乳腺癌细胞角蛋白19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