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忠良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篇代偿
  • 1篇代偿机制
  • 1篇心理健康
  • 1篇综合评估
  • 1篇新兵
  • 1篇立位
  • 1篇模拟飞行
  • 1篇脑组织
  • 1篇脑组织氧
  • 1篇脑组织氧饱和...
  • 1篇近红外
  • 1篇近红外光
  • 1篇近红外光谱
  • 1篇近红外光谱分...
  • 1篇健康青年
  • 1篇光谱
  • 1篇光谱分析
  • 1篇红外
  • 1篇红外光
  • 1篇红外光谱

机构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4篇胡文东
  • 4篇杨忠良
  • 3篇程珊
  • 3篇马进
  • 2篇孙继成
  • 1篇沈超
  • 1篇王涛
  • 1篇代静

传媒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年份

  • 4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3017名新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及综合评估模型的构建
2015年
目的:调查部队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并构建综合评估模型。方法:使用DXC群体心理测评仪对某部队的3017名2014年入营新兵进行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使用SPSS软件进行判别分析后构建出综合评估模型,并检验该模型的应用价值。结果:除乐群性量表外,其他量表与常模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世故性、实验性、自律性、内向外向性、感性用事与安详机警性、心理健康因素、专业成就个性因素、新环境成长能力因素得分高于常模(t=8.38~59.29,P<0.01),其他量表如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忧虑性、独立性、紧张性、适应焦虑性、怯懦与果敢型、创造能力个性因素得分均低于常模(t=-55.90^-7.14,P<0.01)。最后根据16PF的24个因子,构建综合评估模型为Y=0.723*忧虑性+1.589*怯懦与果敢型-0.633*心理健康因素+0.201*稳定性-0.255*恃强性-0.164*紧张性+0.5374*适应焦虑性-10.821,此模型的各项指标的效度良好。结论:某部队新兵心理健康水平较好,综合评估模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排除心理异常者的参考和研究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的新思路。
杨忠良王长山刘伯石魏焕城代静胡文东
关键词:新兵心理健康综合评估
精神疲劳状态下脑组织血氧饱和度的近红外光谱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研究精神疲劳状态下脑组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规律。方法:从某军校随机抽取25名被试,采用模拟飞行任务负荷构建精神疲劳模型,采用NASA-TLX量表评价模型。实验全程使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被试脑组织血氧饱和度进行实时监测;实验前后分别对被试的作业绩效水平进行评估。结果:任务后NASA-TLX量表评分明显高于任务前(P<0.01);任务前后作业绩效发生变化,反应能力测试的正确率下降(P<0.01),错误率上升(P<0.01);任务负荷后脑组织血氧饱和度相对于静息状态升高(P<0.05)。结论:精神疲劳状态会影响被试的作业绩效。疲劳后脑组织血氧饱和度水平受被试动机以及代偿机制的影响高于静息水平。
孙继成杨忠良沈超程珊马进胡文东
关键词:脑组织氧饱和度近红外光谱
健康青年静态立位平衡功能的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完善健康青年静态立位平衡参数常模和探讨人处于不利站立条件下姿势控制变化规律。方法:从某军校本科学员中随机抽取108名,对8种不同站立条件下的立位平衡功能进行测试,同时比较不同站立姿势下重心晃动的变化。结果:与睁眼站立相比,闭眼站立和闭眼站立于脚垫上,人体重心会不自主地向脚掌移动,同时重心晃动的轨迹长度和面积明显增加,而单位面积轨迹长度明显降低。另外,人体前后方向晃动的程度较大,而左右晃动的程度稍小。结论:健康人姿势控制由视觉、前庭和下肢本体感觉等共同维持的,任何系统受到限制,都会影响平衡功能。当人处于不利站立条件时,人的身体会本能地向前倾斜来维持平衡,同时本研究为涉及人体立位平衡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程珊马进王涛杨忠良胡文东
关键词:健康青年
模拟飞行任务负荷对人体姿势控制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研究在机体不同站立姿势下,模拟飞行任务负荷对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总结其变化规律。方法:从某航空院校学员中随机抽取30名,要求其持续进行4小时的模拟飞行任务负荷,并同时在0 h、1 h、2 h、3 h与4 h时,测试4种不同站立姿势下的静态立位平衡参数,比较不同姿势晃动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模拟飞行任务的持续,4种站立姿势下,被试的立位平衡能力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并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其中睁眼站立于脚垫上的姿势晃动程度变化最明显,并有重心前倾的趋势;另外,在暴露于飞行任务负荷下,机体视觉信息通道的关闭有可能激发视觉、前庭、本体与肌肉控制等系统对平衡维持能力的代偿性增强作用,而下肢本体感觉信息的阻碍又同时会损坏视觉、前庭、本体等系统对立位平衡能力的控制作用。结论:模拟飞行任务负荷下,机体的姿势晃动会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即身体可能会代偿性的向前倾斜,来维持身体的立位平衡状态。同时,视觉通道与下肢本体感觉通道对任务负荷条件下立位平衡功能的代偿能力发挥不同的作用。这种变化规律的初步阐述对我们下一步的立位平衡与飞行疲劳评估的研究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程珊马进孙继成杨忠良胡文东
关键词:模拟飞行代偿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