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晓东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厅攻关项目安徽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切除
  • 2篇列线图
  • 2篇结肠
  • 2篇肠癌
  • 1篇低位前切除
  • 1篇新辅助化疗
  • 1篇循证
  • 1篇循证医学
  • 1篇炎症
  • 1篇炎症性
  • 1篇炎症性肠病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患者
  • 1篇术后
  • 1篇思政
  • 1篇套叠
  • 1篇前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切除术后

机构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杨晓东
  • 3篇张尚鑫
  • 2篇闫强
  • 1篇刘弋
  • 1篇胡少华
  • 1篇孟刚
  • 1篇张颖
  • 1篇鲁明典
  • 1篇李永翔
  • 1篇张震
  • 1篇张永红

传媒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护理学报
  • 1篇池州学院学报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循证医学的结肠癌新辅助化疗被引量:7
2014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结直肠癌处于高发状态,是致死率较高的肿瘤之一.目前,手术仍然是治疗结肠癌的首选方式.而逐渐兴起的新辅助化疗使得手术成功率有所提升并显著提升了术后生存率.除了传统的化疗药物如氟尿嘧啶、奥沙利铂等,分子靶向药物显示出了较高的反应率并在延长疾病复发时间方面显示出了强大的作用.但新辅助化疗的一些不良反应如化疗期间原有病灶进展、出血及肝损伤等问题,也需要注意.此外对于应用新辅助化疗的指征及使用的时间也没有达成共识.未来,在一些大型RCT实验的基础上,这些争议有望得以解决。
杨晓东刘弋
关键词:结肠肿瘤新辅助化疗循证医学
课程思政融入分阶段教学法研究——以腹腔镜模拟器教学为中心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课程思政融入分阶段教学法在腹腔镜模拟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5月在医院接受规范化培训的临床专业学员128人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学员参加培训的先后顺序随机为对照组以及试验组,2组人数一致,均为64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解后演示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课程思政融入的分阶段教学法。对比2组学员的考核评分。结果:试验组学员的理论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员在夹豆子、缝合打结的技能考试中,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员在腹腔镜手术操作考试中,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员的教学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课程思政融入到分阶段教学法应用到腹腔镜模拟器的教学过程中,可有助于提升参与培训学员的考核成绩、培训效果以及教学满意度,并为规培医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理念,培养无私奉献、敬佑生命、医者仁心的职业情怀。
张震李德关张永红杨天杨晓东张尚鑫闫强
关键词:腹腔镜教学过程
胃切除术后小肠套叠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0年
目的分析成人胃切除术后小肠套叠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确诊为胃部疾病并行手术的患者982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术后发生小肠套叠的9例患者作为病例组,从其余患者中选择36例患者(1∶4)作为对照组,要求性别相同、年龄相差不超过1岁。分析术后小肠套叠与性别、体质指数(BMI)、吻合方式等因素的关系。结果病例组患者中位BMI为21.67(19.81,23.09)kg/m^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3例(33.33%)患者发生术中吻合器上肠管套叠,对照组2例(5.56%),两组患者术中吻合器上肠管套叠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术中吻合器上肠管套叠是胃切除术后小肠套叠的危险因素(OR=7.508),而BMI则是术后小肠套叠的保护因素(OR=0.6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BMI高的患者术后发生小肠套叠的风险更低,而术中吻合器上肠管套叠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术后小肠套叠。
杨晓东鲁明典闫强张尚鑫李永翔
关键词:肠套叠胃切除发病机制
直肠癌患者保肛术1年后发生重度低位前切除综合征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保肛术1年后发生重度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接受直肠癌保肛术1年后的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低位前切除综合征评分进行调查。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危险因素,采用R语言绘制列线图,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19例患者,其中57例(17.9%)直肠癌患者在保肛术1年以后仍存在重度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距肛缘的距离、预防性造口、吻合口漏、术前放疗、术后放疗是直肠癌患者保肛术1年后重度低位前切除综合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回归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C-index为0.849(95%CI:0.790~0.907),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3(95%CI:0.784~0.901),均显示该模型区分度较好,Brier得分和校正曲线均显示校准度较好,H-L检验(χ^(2)=9.313,P=0.231)表明模型拟合度较好。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可直观、简便地甄别保肛术1年后仍存在重度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高危患者,为早期筛查和干预提供参考。
庞雪滢胡少华李慧尹丹乔张尚鑫杨晓东
关键词:直肠癌保肛术列线图
鉴别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鉴别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429例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鉴别CD和UC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及校准曲线检验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429例IBD中CD 180例、UC 249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27.50(21.00,42.00)、PLT 302.50(229.00,364.25)、男性(70.00%)、中腹(52.77%)、大便次数1~3次/天(55.55%)、十二指肠病变(5.00%)、空肠病变(11.11%)、回肠病变(68.88%)、回盲部病变(56.11%)、右半结肠病变(49.44%)、内镜溃疡(77.77%)、瘘管(4.44%)、病理溃疡(45.55%)、管腔狭窄(21.11%)、肉芽肿(72.22%)、隆起性节段性病变(33.88%)、透壁坏死(9.44%)的患者患CD的风险显著增高;而年龄44.00(29.50,54.00)、PLT 281.00(209.00,337.00)、便血(49.79%)、黏液便(64.25%)、左半结肠病变(79.51%)、直肠病变(74.29%)、糜烂(55.82%)、出血(76.70%)、内镜下连续性病变(51.00%)、腺体萎缩(37.75%)、杯状细胞减少(33.33%)、隐窝脓肿(69.47%)的患者患UC的风险显著增高。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年龄、大便次数、便血、内镜下出血、回盲部病变、回肠病变、管腔狭窄、隆起性节段性病变、肉芽肿和隐窝脓肿是鉴别CD和UC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计算ROC的曲线下面积为0.987(95%CI:0.979~0.995);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3.449,P=0.903。结论基于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鉴别CD、UC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
朱小娅杨晓东王源徐洪海张颖孟刚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