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信生

作品数:61 被引量:170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念珠菌
  • 9篇阴道
  • 9篇中药
  • 9篇疗效
  • 8篇阴道念珠菌
  • 8篇阴道念珠菌病
  • 8篇湿敷
  • 8篇念珠菌病
  • 8篇外阴
  • 8篇外阴阴道
  • 8篇外阴阴道念珠...
  • 8篇外阴阴道念珠...
  • 8篇抗真菌
  • 7篇痰热
  • 7篇痰热清
  • 7篇疱疹
  • 6篇湿疹
  • 6篇疗效观察
  • 5篇治疗湿疹
  • 5篇皮损

机构

  • 55篇广东省中医院
  • 10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河南省中医院
  • 2篇湖北省中医院
  • 1篇广东省第二中...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皮肤病...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东省中医药...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作者

  • 59篇陈信生
  • 25篇范瑞强
  • 12篇谢婷
  • 10篇李红毅
  • 9篇秦晓民
  • 8篇袁娟娜
  • 8篇罗家胜
  • 8篇刘全知
  • 7篇何伟
  • 7篇莫冬冬
  • 5篇禤国维
  • 4篇黄咏菁
  • 3篇韩珊珊
  • 3篇池凤好
  • 3篇吴盘红
  • 2篇邓列华
  • 2篇查旭山
  • 2篇廖列辉
  • 2篇李恒
  • 2篇刘文静

传媒

  • 6篇皮肤性病诊疗...
  • 4篇河南中医
  • 3篇临床皮肤科杂...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世界中医药学...
  • 2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皮肤性病...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2002中国...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河北中医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新中医
  • 1篇陕西中医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8篇2017
  • 2篇2016
  • 10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香莲方主要成分对唑类耐药白念珠菌恢复敏感的诱导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香莲复方及其君药的主要成分丁香酚、小檗碱的抗真菌及逆转氟康唑耐药作用。方法采用香莲外洗液、丁香酚、小檗碱、丁香酚和小檗碱的混合液分别连续诱导培养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氟康唑耐药株,采用液基微量稀释法测定氟康唑对原代及诱导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观察药物对耐药白念珠菌的逆转作用,比较各组诱导药物之间的作用差异。结果耐药株L1~L3对氟康唑的MIC为64μg/m L,香莲外洗液的MIC为3.906 3~7.812 5 mg/m L,丁香酚为400~800 mg/m L,小檗碱为32~64 mg/m L,丁香酚和小檗碱混合液为200/16~400/32 mg/m L。香莲外洗液、丁香酚、小檗碱以及丁香酚和小檗碱混合液对临床分离耐药菌株可在连续诱导培养6~8代实现对氟康唑逆转耐药。耐药原代菌株与其敏感子代对于诱导药物的MIC没有明显上升趋势。结论香莲外洗液、丁香酚、小檗碱以及丁香酚和小檗碱混合液具有抗真菌作用,并可逆转耐药白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以香莲外洗液复方疗效最佳。
谢婷贾淑琳袁娟娜陈信生荆方轶范瑞强
关键词:丁香酚小檗碱耐药氟康唑念珠菌属
中药抗真菌方干预小鼠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抗真菌方灌胃在小鼠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雌性:BALB/c雌鼠随机分为A组(模型中药组)和B组(模型对照组)、C组(空白对照组).A组小鼠予中药抗真菌方煎液灌胃,B组和C组予生理盐水灌胃....
陈信生莫冬冬荆方轶范瑞强谢婷袁娟娜
香莲方对白念珠菌生物膜体外模型的影响及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从代谢组学角度探讨香莲外洗液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的抗真菌效力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白念珠菌生物膜体外模型,采用XTT减低法测定香莲外洗液、氟康唑对不同成熟程度(4 h、24 h、48 h)白念珠菌生物膜的最低粘附抑菌浓度(SMIC50、SMIC80),并采用UPLC-Q-TOF-MS分别进行代谢组学检测。结果:香莲外洗液对4 h、24 h、48 h的白念珠菌生物膜的SMIC50分别为7.81、125和500 mg/m L,SMIC80分别为31.25、250和>1 000 mg/m L;氟康唑对4 h、24 h、48 h的白念珠菌生物膜的SMIC50分别为32、64和>1 024μg/m L,SMIC80分别为64、128和>1 024μg/m L;香莲外洗液、氟康唑干预不同成熟程度的生物膜代谢模式不同,存在Tyrosyl-Arginine(酪氨酰-精氨酸)、Pentosidine(戊糖)等多种可能差异代谢物。结论:香莲外洗液对不同成熟程度的白念珠菌体外生物膜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白念珠菌悬浮菌与生物膜在代谢过程中,主要涉及了糖代谢、氨基酸代谢途径的改变。
袁娟娜范瑞强谢婷陈信生
关键词:香莲外洗液
同种真菌感染致多处皮肤溃疡1例被引量:3
2018年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9岁,因"双下肢多发溃疡伴疼痛3个月"于2017年6月来广东省中医院就诊。3个月前,患者意外摔倒,致左侧下肢皮肤多处擦伤,当时未做特殊处置,之后擦伤部位形成溃疡;患者后因患"荨麻疹",双下肢瘙痒剧烈,反复挠抓刺激,形成多个溃疡面,自行使用偏方治疗,效果欠佳,溃疡面逐渐增多、扩大,出现渗血、渗液,伴明显疼痛。
刘全知秦晓民陈信生梁宝莹莫冬冬
关键词:伊曲康唑真菌感染皮肤溃疡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玫瑰糠疹56例
2009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玫瑰糠疹的疗效。方法:56例患者采用异维A酸、左旋咪唑配合中药养血润肤饮加减治疗,疗程1月。结果:56例患者,痊愈46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4.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玫瑰糠疹疗效显著。
陈信生陈修漾范瑞强
关键词:玫瑰糠疹中西医结合
急性苔藓痘疮样糠疹1例被引量:1
2009年
1病历摘要 患儿男,14岁。因全身出现红斑、丘疹、鳞屑伴瘙痒2个月余,于2008年11月1日来我院就诊。2个多月前患儿无明显诱因腹部起鳞屑性红斑、丘疹,伴瘙痒,渐累及全身。当地医院给予地塞米松、头孢噻肟静脉滴注,尼美舒利、氯苯那敏(扑尔敏)、西咪替丁等药物(具体用量不详)口服,黑光灯照射,去炎松外搽,病情好转后出院。出院1周后皮损增多加重,且出现坏死、糜烂、结痂而来我院就诊。既往健康,否认家族成员有相似疾病史。
梁海莹李红毅范瑞强陈信生
关键词:糠疹痘疮样苔藓样
中医药外用治疗足癣临床研究的文献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通过对中医药外用治疗足癣的临床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足癣外治法的用药、用方规律及了解文献的类型、数量,评估其质量。方法使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足癣"、"治疗"为关键词,共检索到与中医药外治临床相关的文章102篇,涉及药味122种。结果在102首方剂中出现的频次最多的中药为苦参,共应用63次;其次为明矾(43次)、蛇床子(41次)等。在122味中药中,清热类药32味,占26.23%,居首位;祛湿类共19味,共占15.58%,居其次;攻毒杀虫止痒药16味,占19.11%,排在第3位。1994—2010年间文献数量呈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其中以2004年文献数量最多。在所纳入的研究文献中,未见到有盲法设计的临床研究,其中以病例总结、经验介绍类文章居多;发表在核心期刊类文章仅有5篇,占4.9%。结论通过对中药外用治疗足癣文献的分析,可以了解中医药外用治疗足癣的用药特点和规律,也可以发现领域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该方面的研究提供思路。
陈信生范瑞强吴盘红曾靖纯
关键词:中医药外治疗法足癣
联苯苄唑联合自制汗斑水治疗花斑癣65例被引量:2
2008年
陈信生黄咏菁禤国维
关键词:联苯苄唑乳膏花斑癣汗斑外用抗真菌药病例选择
参柏洗液湿敷治疗湿疹120例回顾性分析
2023年
目的观察参柏洗液湿敷治疗湿疹各个分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022年在广州省中医院住院治疗的采用参柏洗液湿敷治疗的120例湿疹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皮损表现将患者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3组,患者均采用参柏洗液配0.9%生理盐水(1∶20)稀释后进行湿敷,每日2次,比较不同分期3组患者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瘙痒视觉模拟(VAS)评分的差异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治疗后EASI评分、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1.14±0.85)比(12.25±5.03)、(1.58±0.99)比(6.93±1.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1);不同组间患者治疗前后EASI评分差值、VA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达100%,其中急性期痊愈例数最高(7例),不同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例急性期患者在初期湿敷过程中有刺痛感,其余患者无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参柏洗液湿敷治疗湿疹,对于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患者在改善皮损、缓解瘙痒方面均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郑伟娟陈祺何梓阳何伟吴汶丰陈信生
关键词:湿疹疗效观察
皮肤幼虫移行症一例
2022年
皮肤幼虫移行症是由某些线虫、吸虫或绦虫的幼虫移行于皮内所引起的曲折的线性损害,多发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好发于手足、小腿下端及面部^([1]),较少发生于胸腹部,容易误诊为带状疱疹,近期我科室诊治了1例皮疹分布于胸腹部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何伟申倩何梓阳郑伟娟贺莉雅伍慧媚陈信生
关键词:寄生虫感染阿苯达唑片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