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红亮

作品数:21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动脉
  • 8篇颅内
  • 6篇血管
  • 5篇栓塞
  • 5篇颅内动脉
  • 5篇成形术
  • 4篇动脉瘤
  • 4篇再狭窄
  • 4篇球囊
  • 4篇椎动脉
  • 4篇小型猪
  • 4篇颅内动脉瘤
  • 3篇预后
  • 3篇支架内再狭窄
  • 3篇术后
  • 3篇脑膜
  • 3篇颈动脉
  • 3篇急性
  • 2篇弹簧圈
  • 2篇动脉狭窄

机构

  • 20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市神经外...
  • 2篇呼和浩特市第...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作者

  • 21篇钟红亮
  • 16篇贾建文
  • 15篇刘赫
  • 9篇孙永全
  • 7篇李彤
  • 5篇李荧
  • 5篇刘丕楠
  • 5篇王振民
  • 4篇杨智君
  • 4篇赵赋
  • 3篇渠沛然
  • 3篇王博
  • 2篇张卫国
  • 1篇刘海洋
  • 1篇郭树彬
  • 1篇李谈
  • 1篇郭鹏
  • 1篇李雄
  • 1篇王宇
  • 1篇宋英伦

传媒

  • 3篇中华介入放射...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血管与腔内血...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狭窄致后循环脑缺血的效果分析
2015年
目的总结因椎动脉狭窄致后循环脑缺血的患者行支架成形手术的经验体会。方法 47例因椎动脉狭窄致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于我科行椎动脉支架成形术,共留置支架52枚,其中椎动脉V1段为46枚,V4段6枚。所有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或CT血管造影随访,平均随访6.3月。分析动脉狭窄改善及其他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行支架成形术。术后患者症状缓解率为85.1%(40/47);术前狭窄率(75.2±6.7)%,术后狭窄率为(7.6±6.1)%。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RS)9处(17%),8处为椎动脉起始部,1处为V4段。结论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缺血性椎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应尽量避免IRS等术后并发症。
刘赫贾建文钟红亮李荧孙永全
关键词:支架成形术脑缺血椎动脉狭窄支架内再狭窄
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的疗效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的疗效。方法 100例颅内动脉瘤行栓塞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腰椎穿刺术释放脑脊液,观察组采用腰大池引流术。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红细胞数、颅内压、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CVS)、迟发性脑积水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栓塞术后3、7、10及14 d红细胞数、颅内压水平、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栓塞术后CVS、迟发性脑积水发生率(8%、10%)显著低于对照组(28%、30%,P<0. 05)。结论颅内动脉瘤行栓塞术后的老年患者早期应用腰大池引流优于腰椎穿刺,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后CVS及迟发性脑积水发生率。
贾建文钟红亮彭汤明杨洪超刘赫李彤李荧孙永全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栓塞术腰大池引流脑血管痉挛
急性期球囊及支架辅助栓塞破裂型颅内动脉瘤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在急性期球囊辅助与支架辅助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急性期采用球囊或支架辅助技术栓塞的91枚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资料。其中球囊辅助栓塞37例,支架辅助栓塞54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设计方法,用卡方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动脉瘤的位置分布、形态、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预后。结果球囊辅助栓塞组的动脉瘤颈宽度明显小于支架辅助栓塞组[(3.31±1.63)mm vs(4.35±2.10)mm,P=0.01)],球囊辅助栓塞瘤体/瘤颈的值低于支架辅助栓塞组[(1.64±0.46)vs.(1.35±0.66),P=0.025)];球囊辅助栓塞组复发率高于支架辅助栓塞组(18.9%vs.0.9%,P=0.005)。球囊辅助栓塞组与支架辅助栓塞组的围手术期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支架辅助组术后有两例患者手术相关性颅内出血而死亡;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的改良Modified Rankin Score(mRS)评分(0~2分),球囊辅助栓塞组高于支架辅助栓塞组(94.6% vs.88.9%,P=0.028)。结论球囊辅助栓塞组与支架辅助栓塞组的围手术期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球囊辅助栓塞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但更易复发;而支架辅助栓塞适用于瘤颈更宽的动脉瘤。对于相对宽颈的急性期破裂动脉瘤,首先采用球囊辅助栓塞,再择期支架辅助栓塞,也是治疗选择之一。
刘赫辛百龙李彤钟红亮贾建文孙永全郭树彬
关键词:急性期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对于颅内外支架留置术后随访诊断意义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究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对于颅内外支架留置术后随访的诊断准确性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2月到2019年11月的颅内和颅外支架留置术患者共2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62.6±10.6)岁,支架37枚;全部使用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进行随访。以DSA为评判标准,将CTA的支架内动脉显影质量进行分级,并将分级结果与包括支架所在动脉的直径、位于颅内或颅外、是否紧贴颅骨走行以及临近弹簧圈存在与否诸因素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支架内的动脉成像质量与动脉直径密切相关,使用Youden指数得出血管直径的最佳界值为2.5 mm。在颅内、颅外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支架内动脉的成像质量在是否紧贴颅骨走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1);在弹簧圈的有、无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颅内外动脉留置支架术后,CTA随访的准确性与支架所在动脉直径相关,大于2.5 mm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颅骨对成像质量无明显影响;临近的弹簧圈对成像质量有严重影响。
齐羿张卫国贾建文钟红亮杨洪超刘赫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伪影随访直径
椎动脉起始部支架内再狭窄的治疗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成形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患者的治疗与预后。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22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因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而行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成形术治疗的1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支架成形术前与术后狭窄率,ISR发生情况,ISR症状与椎动脉直径、供血侧别的关系,不同ISR症状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147例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100%,共20例患者发生ISR,其中,症状加重的ISR患者9例,症状未加重或无症状的ISR患者11例;椎动脉直径≥3.5mm患者7例,椎动脉直径﹤3.5 mm患者13例;优势及均势供血侧患者4例,非优势供血侧患者16例。未发生ISR患者和发生ISR患者的术前动脉狭窄率分别为(73.7±7.6)%、(76.4±8.3)%,术后动脉狭窄率分别为7.4%(6.1%,9.6%)和8.9%(7.4%,10.3%)。症状加重的ISR患者的术前动脉狭窄率为(79.4±7.1)%,术后动脉狭窄率为9.4%(8.2%,11.4%);症状未加重或无症状的ISR患者的术前动脉狭窄率为(75.2±8.1)%,术后动脉狭窄率为7.5%(6.8%,8.6%)。不同病变动脉直径、供血侧别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患者的术后ISR发生情况及症状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发生ISR的患者均未见新发症状及症状未再次加重。结论ISR更易发生于椎动脉直径﹤3.5 mm或非优势供血侧,但发生ISR后大部分患者症状较轻,可通过介入治疗或药物治疗获得较好的预后。椎动脉直径≥3.5 mm或优势及均势供血侧发生ISR的风险较低,一旦发生ISR,患者的症状可能明显加重,可以通过再次行球囊扩张或支架成形术获得较好的预后。
李谈朴柄达钟红亮杨洪超贾建文汪阳刘赫
关键词:支架内再狭窄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成形术预后
Solitarie支架在颅内动脉硬化性狭窄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求Solitaire自膨支架对颅内动脉狭窄疗效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总结5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实施球囊扩张Solitaire支架成形术,共留置支架6枚。病变部位位于大脑中动脉M1段3例,基底动脉段1例,颈内动脉前床突段1例;病变长度为(8±2.9)mm,狭窄率为(73±8.5)%。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残余狭窄率为(14±4.2)%。DSA随访平均时间10.5个月,无支架内再狭窄发生;1例患者术后出现患侧TIA发作两次。结论使用Solitaire自膨支架可以对颅内重度狭窄病变行支架成形术具有一定可行性,但需更进一步研究。
刘赫钟红亮贾建文李荧孙永全
关键词:颅内动脉
颈动脉分叉部支架成形术中支架直径与术后血流动力抑制的相关性分析
2017年
目的探究在颈动脉分叉部支架成形术中,留置支架的直径与发生血流动力抑制的(Hemodynamic Depression,HD)相关性。方法总结我科10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接受支架成形术的患者,将其分为A、B两组。A组46例,依据传统方法选择支架直径;B组68例选择较小直径支架。比较分析直径、球囊直径与对术后的狭窄率、HD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10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的患者在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症状都得到改善。A组留置支架直径(9.1±0.3)mm,B组留置的支架直径为(8.3±0.2)mm,两组存在显著差异;A组21名(45.7%)发生HD;B组10名(14.7%)发生HD,两组存在显著差异,留置支架直径较小组HD发生率低。两组球囊直径分别为(4.9±0.2)mm及(4.8±0.1)mm,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支架成形术前狭窄率分别为(76±9)%及(74±8)%,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支架成形术后狭窄率分别为(15±6)%及(17±10)%,无显著差异。A组患者1例出现术后脑血症状,B组患者未出现相关脑缺血症状。Logistis回归分析显示A组(大直径)发生HD的风险是B组(小直径)的4.405倍。结论选用较大支架会更易发生术后HD。与之相比,选用较小直径的支架会减少HD发生率,并且可以使狭窄病变获得相同程度的改善。
刘赫辛百龙李彤钟红亮贾建文杨洪超王彬诚孙永全
关键词:直径球囊
脑膜中动脉栓塞联合硬通道穿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初探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旨在初步探究脑膜中动脉(MMA)栓塞联合硬通道穿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1年2月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CSDH患者。其中35例接受单纯硬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5例接受MMA栓塞治疗,必要时联合硬通道穿刺。通过微导管超选进入脑膜中动脉,利用Onyx胶选择性栓塞脑膜中动脉的责任分支,对血肿较厚及中线移位的患者立即进行硬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血肿吸收、复发情况及是否出现相关并发症。结果全部40例CSDH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所有患者血肿清除良好,无手术相关并发症。35例接受单纯硬通道穿刺引流,平均随访时间(8.1±3.7)周,2例(5.7%)复发。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共进行了7次脑膜中动脉栓塞治疗。其中原发患者4例,复发患者1例;栓塞联合引流4例,单纯栓塞1例;单侧栓塞3例,双侧栓塞2例,中位随访时间(19.0±7.0)周,随访期间均未发现复发。结论初步证实脑膜中动脉栓塞联合硬通道穿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安全、有效,远期疗效值得期待。
张浩宇宋英伦杨洪超贾建文钟红亮李雄李彤汪阳刘赫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栓塞脑膜中动脉介入治疗
实验用巴马小型猪行硬脑膜成形术全身麻醉的实施及管理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实验用巴马小型猪行硬脑膜成形术时全身麻醉的实施及管理的方法。方法将12头巴马小型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6)和对照组(n=6)。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纤维蛋白胶粘合法进行硬脑膜成形术,观察组采用新的CO_(2)激光焊接法进行硬脑膜成形术。麻醉方法:耳后肌肉注射氯胺酮(10 mg/kg)、咪达唑仑(0.5 mg/kg)和阿托品(0.5 mg)混合液进行基础麻醉,耳缘静脉给予0.05 mg芬太尼和罗库溴铵(0.6 mg/kg)进行诱导麻醉,持续吸入1.5%~2%的异氟烷维持麻醉。麻醉即刻、10 min、30 min、1 h、2 h、3 h、4 h,记录两组小型猪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记录麻醉诱导开始至意识消失时间、停止吸入麻醉至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至清醒时间;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全麻维持效果Ⅰ级11只;Ⅱ级1只(对照组);脉搏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100%;麻醉后1 h,两组小型猪HR、RR和BP下降并维持在稳定水平,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巴马小型猪麻醉诱导时间、停止吸入麻醉至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停止吸入麻醉至清醒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2头巴马小型猪全部存活,无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应用巴马小型猪进行脑膜修补术时,应用芬太尼联合罗库溴铵行静脉诱导、术中持续吸入异氟烷进行维持麻醉是安全、可行的。
钟红亮王振民范议方刘海洋汪阳刘丕楠
关键词:小型猪硬脑膜成形术全身麻醉
老年脑缺血患者颅内外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分布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老年脑缺血患者支架成形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分布及相关因素。方法158例老年脑缺血患者于我科行颅内外动脉支架治疗,留置颅内外支架172枚。在围术期利用血栓弹力图(TEG)系统评价患者血小板功能被抑制情况,并随之调整抗血小板药物使用。150例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DSA)随访,8例门诊行CT血管造影(CTA)随访,随访期平均8.3个月。结果支架内再狭窄(IRS)11处(6.4%),10处为椎动脉起始部,1处为颈总动脉分叉部。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率为23.8%,皆为非优势供血侧椎动脉起始部,非优势供血侧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成形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66.7%。结论椎动脉起始部较其他部位支架成形术后更易发生支架内再狭窄,而且非优势供血侧比优势供血侧更易发生支架内再狭窄。
谢湘桂刘赫贾建文钟红亮李荧孙永全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颈动脉狭窄椎动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