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巨龙

作品数:9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碳排放
  • 2篇人口
  • 2篇农村
  • 2篇灰色关联
  • 2篇灰色关联分析
  • 1篇岛国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人口因素
  • 1篇社会
  • 1篇碳排放量
  • 1篇碳排放强度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候变化谈判
  • 1篇情景分析
  • 1篇住房
  • 1篇住房建筑
  • 1篇温室气体
  • 1篇联盟
  • 1篇节能

机构

  • 9篇兰州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国家科学图书...

作者

  • 9篇邱巨龙
  • 8篇曲建升
  • 7篇李燕
  • 5篇曾静静
  • 4篇刘莉娜
  • 2篇王莉
  • 1篇王勤花
  • 1篇董利苹
  • 1篇张志强
  • 1篇唐霞

传媒

  • 3篇开发研究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西北地区居民生活碳排放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2
2013年
为揭示西北地区居民家庭生活碳排放现状与规律,基于家庭生活碳排放相关数据的调查,综合利用《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06)》、《中国温室气体清单研究》、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西北地区居民家庭生活碳排放情况进行了评估分析.研究发现:西北地区人均生活碳排放只有2.05tCO2/(人年);生活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煤炭、电力和食品消费,化石燃料消费所产生的直接碳排放占39.29%,电力等家庭消费活动所产生的间接碳排放占60.71%;生活碳排放主要受地理环境、家庭规模、经济收入、年龄结构等因素影响,不同省区和城乡人口之间的排放量存在一定差别.
曲建升张志强曾静静李燕王勤花邱巨龙刘莉娜董利苹唐霞
关键词:气候变化温室气体人口
2000—2009年甘肃省社会水资源压力状况评价被引量:2
2011年
甘肃省是全国极端干旱的省份之一,干旱是影响甘肃省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生产的主要因素。一直以来,对甘肃省干旱状况的研究层出不穷。本文主要利用Ohlsson提出的Social Water Scarcity Index(SWSI)评估了甘肃省的社会水资源压力状况。SWSI是由传统的水文水资源稀缺指数(HWSI)与人类发展指数(HDI)运算得来的。文中用《中国统计年鉴》、《甘肃省统计年鉴》和《中国水资源公报》提供的数据评估了甘肃省2000—2009年的社会水资源压力状况并与全国的平均状况做出了对比。结果显示:从2000年到2009年甘肃省的社会水资源压力呈明显的减小趋势,这说明甘肃省的干旱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观;但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甘肃省SWSI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4倍,这说明与全国相比甘肃省还是严重的干旱省份。
邱巨龙曲建升李燕
关键词:干旱HDI
1995—2010年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轨迹被引量:20
2012年
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是指居民在家庭生活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间接碳排放量。根据生活碳排放研究方法,计算了1995—2010年中国31个省区人均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量,并从时间、空间角度对我国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1995—2010年,人均家庭生活消费、人均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碳排放强度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各项人均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主要处于波动上升趋势,其中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和居住消费碳排放上升趋势最显著。(2)在空间上,中国人均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性,由东南沿海各省向西北内陆各省递减。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居民家庭生活消费节能减排提出相应对策及意义。
刘莉娜曲建升邱巨龙曾静静李燕
关键词:居民家庭碳排放
中国居民住房建筑固定碳排放的区域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在综合分析中国主要结构类型的居民住房建材使用量、各种类型建材碳排放因子的基础上,对中国各类居民住房单位面积碳排放因子进行了科学评估.同时,综合运用中国1982-2011年相关统计数据,对中国居民住房建筑的固定碳排放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1981-2010年中国居民住房建筑固定碳排放总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且城市地区的居民住房碳排放总量逐步追赶并超越农村地区的.此外,对2010年中国31个省区居民住房建筑固定碳排放量进行的区域分析发现:中国居民住房建筑物固定碳排放总量存在明显的东西差异,总体表现为东南发达省份排放总量高,西北欠发达省份排放总量低;人均排放量以中东部尤其是东南沿海省、市较高,西北、东北地区较低,大致可以沿东北--西南走向划界,界线以上区域居民住房建筑固定碳排放总量以及人均排放量较低,界线以下区域排放总量及人均排放量都较高.对区域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居民住房建筑固定碳排放的区域特征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曲建升王莉邱巨龙
关键词:碳排放住房建筑节能减排
高排放强度省区2020年碳强度目标情景分析——以甘肃省为例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基于国家碳排放强度降低的目标需求,对高排放强度省区2010-2020碳排放情景进行了分析。选取甘肃省为研究案例,分析了2005-2010年碳排放的基本状况和碳排放强度降低原因,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速度、能源强度和减排目标设定了6种不同的2010—2020年碳排放情景,并就2020年40%~45%减排目标与北京、上海、宁夏、内蒙古、山西、全国平均水平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2020年实现碳排放强度降低40%~45%目标下的6种发展情景中,2020年,甘肃省人均碳排放量为11.26tCO2~14.73 tCO2/人;能源强度为1.383吨标煤/万元~1.529吨标煤/万元,相对2005年降低32.28%~38.76%。
李燕曲建升邱巨龙刘谨
关键词: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减排目标情景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在农村生活碳排放驱动因素中的应用
根据生活碳排放研究方法,计算了1995-2010年中国大陆31省区农村人均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量。本文将农村人均家庭生活碳排放量与人均GDP、人均生活消费、地区总人口、农村人口比例、生活消费结构多元化系数、碳排放强度八个指...
刘莉娜曲建升曾静静李燕邱巨龙
关键词:农村碳排放灰色关联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在中国农村家庭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23
2013年
农村家庭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对于合理发展农村经济,有效制定农村减排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IPCC参考方法、生活碳排放研究方法和投入产出基本方法,计算了1995—2010年中国大陆31省区农村人均家庭碳排放量。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剔除农村人均家庭碳排放量不显著相关的影响因素,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影响农村人均家庭碳排放量的显著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得出不同驱动因子对碳排放的关联度。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看,1995至2010年,农村家庭碳排放呈现出逐渐上升趋势,1995年农村的人均家庭排放量为C 0.170 t人-1,增加到2010年的0.504 t人-1,同比增长196.90%。(2)从空间看,东部地区的农村家庭碳排放远远高于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的农村家庭碳排放。(3)从地区差异看,位于东部地区的上海市农村人均家庭碳排放远远高于位于西部地区的内蒙古,1995年上海市农村人均家庭碳排放为C 0.454 t人-1,而内蒙古为0.145 t人-1;2010年上海市农村人均家庭碳排放为C 1.351 t人-1,而内蒙古为0.498 t人-1。(4)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经济水平指标中的农林牧渔总产值与农村人均家庭碳排放的关联度为最大,为0.982 4,因此对农村家庭碳排放的影响最大,而人口指标中的农村人口比例与农村人均家庭碳排放的关联度最小,为0.570 2,因此对农村家庭碳排放的影响最小。
刘莉娜曲建升曾静静李燕邱巨龙王莉
关键词:农村灰色关联分析
西北—华南地区家庭碳排放人口影响因素对比研究
随着对气候变化认识的逐步加深,“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消费结构的快速转变,必然加快家庭碳排放的增加速率。已有研究表明,家庭生活碳排放量在碳排放总量中的比重逐步提高。目前,对家...
邱巨龙
关键词:人口因素
文献传递
小岛国联盟在国际气候行动格局中的地位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温室气体减排与配额已经成为各国、各政治实体谈判与争论的焦点。小岛国联盟(AOSIS)由于地理位置因素,对气候变化有较高的脆弱性,在气候谈判中往往以最大受害者的身份出现,对国际气候谈判进程有着特别的影响。首先对小岛国联盟的地理位置、经济、人口、面积等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采用CDIAC 1950~2009年各国的碳排放数据以及Word Bank提供的人口和GDP数据,对小岛国联盟的排放总量、人均排放量、历史累计人均排放量、排放强度以及碳排放密度等指标进行了评估,并与全球以及美国、法国、日本、中国、印度和南非六国的排放情况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小岛国联盟在气候变化行动格局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
邱巨龙曲建升李燕曾静静
关键词:气候变化谈判碳排放脆弱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