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莉娜

作品数:19 被引量:236H指数:10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碳排放
  • 3篇影响因素
  • 3篇农村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节能
  • 2篇节能减排
  • 2篇灰色关联
  • 2篇灰色关联分析
  • 2篇
  • 2篇LMDI
  • 2篇城乡居民
  • 1篇低碳
  • 1篇低碳经济
  • 1篇地区气候
  • 1篇地区气候变化
  • 1篇缔约
  • 1篇缔约国
  • 1篇调查数据
  • 1篇载力

机构

  • 19篇兰州大学
  • 1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国家科学图书...
  • 2篇中国科学院文...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作者

  • 19篇刘莉娜
  • 18篇曲建升
  • 11篇曾静静
  • 5篇张志强
  • 5篇李燕
  • 4篇董利苹
  • 4篇邱巨龙
  • 4篇王莉
  • 2篇王勤花
  • 2篇李恒吉
  • 2篇曾静静
  • 2篇黄雨生
  • 1篇裴惠娟
  • 1篇徐丽
  • 1篇廖琴
  • 1篇唐霞
  • 1篇段晓男
  • 1篇李雪梅
  • 1篇廖琴
  • 1篇韦沁

传媒

  • 2篇科学通报
  • 2篇生态经济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数学的实践与...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开发研究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年份

  • 2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各省份碳足迹与碳承载力差异研究被引量:16
2016年
基于表观消费量法和碳足迹与碳承载力计算模型对中国大陆30个省份的能源碳足迹和碳承载力进行计算并针对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中国的碳足迹、碳承载力、净碳足迹分别为8 987 302.28 kt、1 797 728.81kt、7 189 573.47 kt,人均碳足迹、人均碳承载力以及人均净碳足迹分别为6.70 t、1.36 t、5.34 t。对各省份分析发现,2012年,碳足迹最大的省份是山东,占9.43%,碳承载力最大的省份是云南,占10.53%。此外,人均碳足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有16个,人均碳承载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有13个,人均净碳足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有12个。同时还发现中国北方地区的碳足迹和净碳足迹高于南方地区,而南方地区的碳承载力高于北方地区。
黄雨生曲建升刘莉娜
关键词:能源消费碳足迹
中国居民生活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与峰值预测
在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大力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政府提出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社会、采取低碳模式等方案来落实中国节能减排政策,进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本研究...
刘莉娜
关键词:碳排放低碳经济节能减排
1995—2010年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轨迹被引量:20
2012年
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是指居民在家庭生活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间接碳排放量。根据生活碳排放研究方法,计算了1995—2010年中国31个省区人均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量,并从时间、空间角度对我国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1995—2010年,人均家庭生活消费、人均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碳排放强度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各项人均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主要处于波动上升趋势,其中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和居住消费碳排放上升趋势最显著。(2)在空间上,中国人均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性,由东南沿海各省向西北内陆各省递减。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居民家庭生活消费节能减排提出相应对策及意义。
刘莉娜曲建升邱巨龙曾静静李燕
关键词:居民家庭碳排放
中国居民生活碳排放增长路径研究被引量:14
2017年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居民生活部门成为中国第二大排放主体,居民生活碳排放问题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结合IPAT扩展模型和情景分析方法对中国整体、城镇、农村三个层面居民生活碳排放增长路径进行情景预测,探究中国居民生活碳排放达峰时间及达峰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基准情景和高碳情景下,到2050年,中国整体、城镇、农村居民生活碳排放总量均难实现达峰;低碳情景下,中国整体、城镇、农村居民生活碳排放总量达峰时间分别是2046年,2045年和2046年,碳排放峰值分别为73亿t、56亿t和17亿t;强化情景下,中国整体、城镇、农村居民生活碳排放总量达峰时间均在2040年,碳排放峰值分别为63亿t、47亿t和16亿t。中国居民生活碳排放峰值研究是中国能否实现减排目标的基础之一。基于此,提出中国居民生活部门专门性减排举措,如提高居民人口素质、提升居民绿色理念等有助于中国整体实现2030峰值目标。
曲建升刘莉娜刘莉娜曾静静
关键词:农村IPAT模型情景分析
西北地区居民生活碳排放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2
2013年
为揭示西北地区居民家庭生活碳排放现状与规律,基于家庭生活碳排放相关数据的调查,综合利用《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06)》、《中国温室气体清单研究》、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西北地区居民家庭生活碳排放情况进行了评估分析.研究发现:西北地区人均生活碳排放只有2.05tCO2/(人年);生活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煤炭、电力和食品消费,化石燃料消费所产生的直接碳排放占39.29%,电力等家庭消费活动所产生的间接碳排放占60.71%;生活碳排放主要受地理环境、家庭规模、经济收入、年龄结构等因素影响,不同省区和城乡人口之间的排放量存在一定差别.
曲建升张志强曾静静李燕王勤花邱巨龙刘莉娜董利苹唐霞
关键词:气候变化温室气体人口
居民生活碳排放抽样调查方案设计:以青海省为例被引量:2
2014年
调查方案设计是居民生活碳排放调查及数据分析的基础和保证.以大量文献和作者在居民生活碳排放调查中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立足调查方案的科学性和实践操作的可行性,以青海省为例,从居民生活碳排放调查的统计量选取、抽样框的构建、抽样方法的选择和样本量的确定、调查方案实施的详细步骤4方面综述性归纳了一套居民生活碳排放调查方案设计的方法,以期为居民生活碳排放研究提供参考.
董利苹曲建升张志强刘莉娜
我国西部地区气候变化的适应性选择及其主要风险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适应气候变化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风险是国际科学界和世界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相对较弱。一方面,自然气候系统的不确定性在显著增加,主要表现在频繁发生的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发生显著改变的周期性现象和长期变化趋势在不同地区所表现出的显著差异增加。另一方面,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在认识上的局限性,给制定主动应对措施和政策带来风险。文章在梳理我国西部地区现有气候变化适应性选择,包括生态安全、农业生产、林业发展、水资源紧张、人类健康和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基础上,制定应对措施所需的基本措施。
刘霞飞曲建升刘莉娜曾静静叶谦
关键词:气候变化不确定性
《京都议定书》缔约国履约相关状况及其驱动因素初步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国际能源署的相关数据,评估了《京都议定书》缔约国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进展情况。研究发现,受金融危机等经济活动的影响,2008 年~2011 年期间各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呈现动态变化的趋势。从国别排放看,伞形国家的碳排放量自1990 年始,总体上呈增加的趋势,实现减排目标基本无望;欧盟国家整体完成了8%的减排目标,但各个国家完成情况不尽相同;经济转型国家减排幅度最大。通过能源利用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两个指标分析减排力度较大国家的排放轨迹,发现欧盟国家主要通过能源结构的调整(表现为煤炭比重下降和天然气比重上升)和外贸转移排放实现排放强度的降低,而经济转型国家的排放变化主要缘于其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总体来看,缔约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和利用方式基本稳定,能源利用强度与碳排放强度降低趋缓,在现有能源消费结构下减排潜力有限。
段晓男曲建升曾静静刘莉娜
关键词:《京都议定书》缔约国碳排放碳减排
灰色关联分析在农村生活碳排放驱动因素中的应用
根据生活碳排放研究方法,计算了1995-2010年中国大陆31省区农村人均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量。本文将农村人均家庭生活碳排放量与人均GDP、人均生活消费、地区总人口、农村人口比例、生活消费结构多元化系数、碳排放强度八个指...
刘莉娜曲建升曾静静李燕邱巨龙
关键词:农村碳排放灰色关联分析
碳排放预测研究进展与分析
全球CO2排放预测及峰值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敏感话题.IEA(国际能源署)1和WRI(世界资源研究所)2的研究表明进两年的碳排放有所减缓,但是CO2排放量是否已经达峰,何时达峰还有待检验3.因此,对碳排放预测及峰值的研究进...
刘莉娜曲建升李雪梅
关键词:碳排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