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迟海

作品数:87 被引量:551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6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艺术

主题

  • 29篇磷虾
  • 29篇南极磷虾
  • 12篇贮藏
  • 9篇抑菌
  • 8篇水产
  • 8篇鱿鱼
  • 8篇保鲜
  • 8篇保鲜剂
  • 7篇货架期
  • 6篇蛋白
  • 6篇水分含量
  • 6篇细菌素
  • 5篇冻藏
  • 5篇芽孢
  • 5篇乳酸
  • 5篇杀菌
  • 5篇食品
  • 5篇水产品
  • 5篇响应面
  • 5篇腐败菌

机构

  • 85篇中国水产科学...
  • 27篇上海理工大学
  • 22篇上海海洋大学
  • 14篇大连海洋大学
  • 2篇江苏农牧科技...
  • 2篇中国农村技术...
  • 2篇江苏海洋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辽宁省大连海...
  • 1篇舟山市越洋食...
  • 1篇上海大瀛食品...
  • 1篇辽渔南极磷虾...
  • 1篇广州禄仕食品...

作者

  • 85篇迟海
  • 58篇李学英
  • 57篇杨宪时
  • 15篇郭全友
  • 10篇黄洪亮
  • 8篇陶乐仁
  • 7篇杨峰
  • 6篇周小红
  • 6篇刘会省
  • 5篇许钟
  • 5篇王丽丽
  • 5篇涂敏建
  • 4篇路钰希
  • 4篇王伟
  • 4篇王伟
  • 3篇蔡友琼
  • 3篇沈萍
  • 3篇刘志东
  • 3篇史永富
  • 3篇黄艳青

传媒

  • 13篇食品与发酵工...
  • 11篇食品工业科技
  • 9篇现代食品科技
  • 8篇海洋渔业
  • 7篇中国食品学报
  • 4篇食品科学
  • 3篇食品与发酵科...
  • 2篇湖南农业科学
  • 2篇食品与机械
  • 2篇渔业信息与战...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水产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食品科技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水产学报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4篇2023
  • 7篇2022
  • 8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 15篇2013
  • 12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含水量对软烤虾制品品质变化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本文通过对不同含水量的软烤虾制品分别进行水分活度、色差、质构等指标测定,并结合感官评定与商业无菌,探究制品含水量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软烤虾制品的含水量与其水分活度线性关系良好。软烤虾含水量增加时,水分活度、L*值和弹性值均上升,而a*值、b*值、硬度、胶粘性、咀嚼性、最大剪切力与粘附性呈现下降趋势,但含水量对样品的内聚性影响不大。同时,软烤虾制品的含水量对其咀嚼性、粘附性、最大剪切力、硬度与胶粘性影响显著(p<0.05)。当样品含水量≤45%时,软烤虾处于商业无菌状态,而≥45%时产品的感官性状最佳。因此,生产中应将软烤虾制品的含水量控制在45%时为宜。
鲁淑彦迟海李学英杨宪时王丽丽
关键词:含水量色差感官评价商业无菌
冻藏温度对南极磷虾品质变化的影响被引量:24
2014年
本文以感官评分、持水力(WHC)、盐溶性蛋白质含量(SSP)、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为指标,研究了(-20、-30、-40、-50±1)℃四个冻藏温度对南极磷虾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冻藏温度对南极磷虾的品质变化影响差异显著(P<0.05),冻藏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南极磷虾的感官品质和肌肉持水能力越差,蛋白变性和脂肪氧化程度越高。冻藏过程中南极磷虾品质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20、-30、-40、-50℃下冻藏180 d后,WHC分别下降了18.27%、15.00%、16.04%、12.92%,SSP分别下降了32.66%、33.99%、24.95%、21.84%,TBARS分别上升了76.38%、78.09%、65.71%、53.55%。-20℃冻藏南极磷虾品质变化较快,在200 d时感官品质难以接受,-30℃冻藏200 d时,感官品质尚可接受,-40℃和-50℃冻藏南极磷虾品质较好,冻藏温度越低越有利于南极磷虾品质的保持。因此,南极磷虾需长期贮藏建议冻藏温度在-30℃及以下。
李学英刘会省杨宪时迟海黄洪亮李灵智饶玉林
关键词:甲壳类动物南极磷虾冻藏温度
南极磷虾自溶工艺优化及其自溶产物鲜味评价研究
2021年
本研究以南极磷虾为原料,通过感官评定结合自溶产物得率对磷虾的自溶实验初步评定影响因素,利用正交实验优化并确定南极磷虾自溶工艺的最佳参数;并将优化后的南极磷虾自溶产物通过三级膜分离系统,得到不同分子量(>10.0kDa,3.0~10.0kDa和<3.0kDa)的组分,并对其鲜味物质进行评价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南极磷虾最优自溶工艺为:物料比3.5∶1(g/g)、pH 7.5、自溶温度45℃、自溶时间5h。在此工艺条件下,南极磷虾自溶产物的感官评分最高,南极磷虾自溶产物得率为143.3%,水分含量为95.7g/100g,蛋白质含量为1.0g/100g,鲜味氨基酸的含量为2.8mg/100mL,占总氨基酸的31.8%。三级膜分离设备滤膜得到三种不同分子量的组分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为0.6 mg/100 mL、0.3 mg/100 mL和0.2 mg/100 mL。通过排序法的感官鉴评分析,发现<3.0 kDa的组分的鲜味评分显著性地高于其他组分(P<0.05)。该研究结果可为南极磷虾蛋白质利用和生产鲜味强度高的食品或调味品提供基础数据和新思路。
赵陆恺王梦娟王灵昭佘文海迟海
关键词:南极磷虾自溶呈味物质
中国“深蓝渔业”科技发展对策与建议
2022年
深蓝渔业是面向深远海和大洋极地等渔业水域,开展工业化绿色养殖、负责任远洋捕捞、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和海上物流信息通道建设的产业,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以来,我国深蓝渔业发展取得一定进展,特别是在相关基础研究、深远海养殖设施装备设计与建造技术、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等领域取得一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领跑水平。然而,深蓝渔业发展仍面临诸多影响渔业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挑战。总结分析了我国在深蓝生物基础、深远海适养品种繁育技术、深远海养殖平台、深远海捕捞技术、海洋生物资源高质化加工体系、渔业船联网和大数据应用等方面的发展现状,阐述了我国深蓝渔业发展面临的深蓝生物研究原创性不足、深远海养殖装备技术成熟度不够、深远海捕捞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水产品品控理论与高新技术应用难题亟需突破、渔业互联互通和大数据应用系统融合程度不高等问题。最后提出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政策引导、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的建议,旨在为促进深蓝渔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王振忠鲁淼王璐瑶卢兵友迟海
百里酚对冷藏大菱鲆鲜度和货架期的影响被引量:12
2012年
以感官评价、挥发性盐基氮(TVBN)、三甲胺氮(TMA)、菌落总数、产H2S细菌数和抑制指数(I.I)为指标,分别研究对照组(蒸馏水浸泡)和保鲜组(1g/kg百里酚溶液浸泡)大菱鲆冷藏(3℃)过程中的鲜度变化和货架期,以探讨百里酚对大菱鲆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对照组和保鲜组大菱鲆分别在259、309h达到高品质期终点,于403、572h达到货架期终点,百里酚浸泡后大菱鲆货架期延长了169h;对照组和保鲜组大菱鲆达到高品质期终点时的TVBN值分别为13.60、10.70mg/100g,货架期终点时分别为32.69、35.87mg/100g;高品质期终点时的TMA值分别为1.26、1.05mg/100g,货架期终点时分别为6.57、7.57mg/100g;高品质期终点时的菌落总数分别为7.65、6.59lg(CFU/g),货架期终点时分别为8.27、8.56lg(CFU/g);高品质期终点时的产H2S细菌数分别为7.15、5.41lg(CFU/g),货架期终点时分别为7.37、6.13lg(CFU/g)。浸泡后初始点百里酚对菌落总数和产H2S细菌的抑制指数分别为57.02%和100%,对照组高品质期终点分别为16.34%和45.73%,对照组货架期终点时分别为4.72%和19.72%。
蒋慧亮李学英杨宪时迟海
关键词:大菱鲆冷藏鲜度变化货架期
预冷却温度对冰藏大黄鱼品质变化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本研究模拟大黄鱼实际生产中的操作方式,通过分析不同预冷却温度(2℃、10℃和18℃)下冰藏大黄鱼的感官品质、细菌学和生化指标的变化,比较不同预冷却温度对冰藏期间大黄鱼品质变化和货架期的影响程度。感官评分表明不同预冷却温度(2、10、18℃)的大黄鱼冰藏货架期不同,分别为23、20、17 d。贮藏过程中,预冷却温度为2℃和10℃的大黄鱼感官品质差别不大,细菌数和TVB-N值变化差异也不显著(P>0.05),而预冷却温度为18℃的大黄鱼感官品质较前两组差,细菌数与TVB-N值增速比另外两组快,变化差异显著(P<0.05)。因此,在大黄鱼生产流通过程中充分低温预冷却(<10℃)对于保持大黄鱼品质及延长产品货架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李学英迟海杨宪时姜兴为郭全友
关键词:大黄鱼
二次杀菌条件对凡纳滨对虾软烤虾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通过基于栅栏效应的工艺将凡纳滨对虾加工成高水分软烤虾,对产品进行二次杀菌,测定不同杀菌条件下软烤虾的色泽、质构、p H值、感官品质,并判定是否处于商业无菌状态。结果表明,随着杀菌温度的增加,L*值、a*值与b*值均呈现下降趋势,随杀菌时间增加,L*值略有下降,a*值与b*值略有上升。杀菌温度上升,硬度、胶粘性、咀嚼性、弹性在一定范围内先上升再下降;而粘附性一直上升,内聚性一直下降但变化相对较小,最大剪切力的整体趋势也下降。杀菌时间增加,硬度、粘附性与咀嚼性升高,内聚性与最大剪切力下降,胶粘性先下降再上升,而弹性先上升再下降。软烤虾的p H值随着杀菌温度升高变化较复杂,但杀菌时间增加时p H值上升。当杀菌条件为90℃·(30 min)-1时,软烤虾的感官品质最好,并且达到商业无菌状态。
鲁淑彦迟海李学英杨宪时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二次杀菌色泽商业无菌
培养条件对单增李斯特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2
2013年
以纯度为99.97%的单增李斯特菌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菌株在各培养条件下菌液的OD600值,分析了不同的NaCl浓度、pH、温度及NaCl浓度为3%~8%(梯度为1%),pH为6~9(梯度为1),温度为0~40℃(梯度为10℃)的交互作用条件下单增李斯特菌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菌株的对数增长期为8~14h,稳定期为14~18h,18h以后进入衰亡期;菌株在NaCl浓度为0.5%~3.5%范围内生长良好,其最适生长pH为7.5,最适生长温度为37℃。各因素的交互作用通过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得到其p<0.01,即各因素的交互效应极显著。
周小红李学英杨宪时迟海
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
鱿鱼足酶法去皮工艺的优化被引量:2
2013年
以秘鲁鱿鱼足为原料,选用动物蛋白水解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酶解去除鱿鱼足表皮,确定优选酶。进而对酶的料液比、酶解温度、时间、酶加量进行考察。参照单因素试验的结果,选取动物蛋白水解酶为优选酶,应用响应面方法,以酶解温度、酶添加量、酶解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酶解后产品的L*值和感官综合评分为双重响应值,对鱿鱼足去皮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确定鱿鱼足酶解去皮最佳工艺参数:添加量0.25%(以物料重计)、料液比确定为2∶10(m∶V)、酶酶解温度61℃、酶解时间45min,该条件下酶解的鱿鱼足色泽洁白,皮肉完全分离,质地变化小,去皮效果理想。
王丽丽杨宪时李学英迟海
关键词:响应面
一种南极磷虾主要过敏原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南极磷虾主要过敏原的制备方法,对去壳后的冷冻南极磷虾肌肉组织进行缓冲液浸提,将提取后的过敏原粗提物加热煮沸,并在特定的pH值下进行等电点沉淀,然后对沉淀进行硫酸铵分级盐析;采用SDS‑PAGE分析盐析后的...
林娜刘志东迟海马德蓉倪玲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