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桂
- 作品数:8 被引量:46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产前焦虑情绪对胎儿血流循环及围产结局的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调查孕妇产前的心理焦虑状况,探讨产前焦虑与胎儿脐血流循环及围产结局的相关性,为孕期心理保健与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焦虑状态-特质问卷对323名孕妇于37-40孕周时进行产前问卷调查,以多普勒超声脐血流仪测定脐血流S/D值、RI值,记录分娩方式,新生儿评分、出生体重,并检测脐动脉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的含量,以问卷评分≥57分为界限,得分≥57分为焦虑组,得分<57分为对照组,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分析孕妇焦虑情绪对脐血流S/D、RI值、脐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数量及围产结局之间的影响。结果调查中共获得有效问卷306份,有59位孕妇焦虑总分≥57分,孕妇焦虑症状的发生率为19.28%;焦虑组孕妇的脐血流S/D、RI值显著增高(P<0.05);焦虑组孕妇脐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数量较对照组增高(P<0.05)。焦虑组孕妇的产时手术助产、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焦虑情绪对胎儿发育有不利影响,可导致胎儿宫内慢性缺氧,增加产妇手术助产率,并可导致低出生体重发生风险增高。应重视孕期的负性生活事件和心理压力,加强宣教,缓解焦虑情绪,以利胎儿发育及正常分娩。
- 蔡东阁周妮赵晓桂王倩邬晋芳
- 关键词:产前焦虑新生儿
- 冷刀与电刀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及妊娠结局的对比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探讨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与冷刀宫颈锥切术(cold-knife conization,CKC)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诊治中的疗效对比及其对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115例CIN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行LEEP术的患者64例,行CKC术的患者51例,对两组方法的术中情况、手术并发症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并追踪随访,比较行不同手术方法的两组患者复发情况、宫颈长度、妊娠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手术时间LEEP组(12.56±3.09)min,比CKC组的(23.82±3.42)min短(P〈0.05);术中出血LEEP组(9.78±3.77)mL,较CKC组的(26.35±9.26)mL少(P〈0.05);LEE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81%)较CKC组(31.37%)低(P〈0.05);两组术后病检一致率(87.42%vs.85.65%)、切缘阳性率(1.56%vs.1.96%)、术后复发率(3.13%vs.1.96%)、术后宫颈长度变化(1.40±0.24 vs.1.44±0.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EP组中妊娠率(87.50%)、流产率(3.12%)、胎膜早破发生率(7.81%)、早产率(6.25%)、新生儿低体重出生率(10.71%)与CKC组妊娠率(88.24%)、流产率(3.92%)、胎膜早破发生率(3.92%)、早产率(5.88%)、新生儿低体重出生率(11.11%)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LEEP施行宫颈锥切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优于CKC,而对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生育能力及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诊治CIN的临床疗效与CKC相似,应得到临床的重视和应用。
- 蔡东阁赵金燕樊江波万秋园赵晓桂
-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电刀冷刀
- 精细化护理对妇科手术患者恢复及满意度影响
- 2022年
- 对妇科手术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将我院中妇科收治的122例妇科手术患者以随机、平均的方法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为常规护理组(61例)以及精细化护理组(61例),精细化护理组61例患者均进行精细化护理干预,而常规护理组患者经在手术前后进行常规的临床护理,对比分析常规护理组、精细化护理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主要包括恢复效果、并发症、护理纠纷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情况、术后1d与3d、术后5d患者的疼痛评分(VAS)与护理质量评分等。结果 与常规护理组比较,精细化护理组术后恢复优良率更高,术后的并发症率更低, VAS评分情况更佳,且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低,护理满意率、护理质量评分高,p均<0.05。结论 妇科手术患者展精细化护理具有一定价值与意义,患者经干预后,术后疼痛轻、恢复好,并发症少,且对于降低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低及提升患者满意率高具有帮助,该护理质量高。
- 赵晓桂王娅静谢晶
- 关键词:妇科手术精细化护理满意率
- 子宫内膜癌患者不同病期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患者血小板参数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10-01~2015-11的153例初治E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以139例活检结果为正常子宫内膜的妇科患者为对照组,探讨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比积(PCT)在EC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EC患者血清中PLT、MPV、PDW、PCT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中Ⅲ期及Ⅳ期患者血清中PLT、MPV、PDW、PCT水平均较Ⅰ期及Ⅱ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盆腔淋巴结转移组血清中PLT、MPV、PDW、PCT水平较无淋巴结转移组高(P〈0.05)。子宫肌层浸润深度≥1/2组血清中PLT、MPV、PDW、PCT水平较浸润深度〈1/2组高(P〈0.05)。CA125增高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血清中PLT、MPV、PDW、PCT水平较CA125水平正常组高,(P〈0.05)。EC患者术后血清中PLT、MPV、PDW、PCT水平比术前低(P〈0.05)。结论血小板数量增多及功能活化与子宫内膜癌的侵袭转移关系密切,血小板参数的改变可协助子宫内膜癌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
- 蔡东阁赵刚赵晓桂闫桂花王倩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血小板参数淋巴结转移
- 分层护理缓解妇科恶性肿瘤病人负性情绪效果分析
- 2022年
- 对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实施分层护理干预缓解其负性情绪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对研究纳入的93例妇科恶性肿瘤病人进行分为,分为方法为随机、平均法,共计分为两组, 常规护理组46例病人均开展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分层护理组47例病人均开展分层护理干预,各组不同干预后数据的对比:SAS评分变化、HAMA评分变化、SDS评分变化、HAMD评分变化以及RPFS评分变化、QLQ-C30评分变化、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各组病人干预前,SAS与HAMA、SDS、HAMD、RPFS以及QLQ-C30等项目评分相比,p>0.05,干预后各组病人SAS与HAMA、SDS、HAMD、RPFS以及QLQ-C30等项目评分均显著改善,而经干预后,分层护理组病人的以上各量表评分(SAS、HAMA、SDS、HAMD、RPFS、QLQ-C30)均比常规护理组病人的相关指标更佳,p<0.05;分层护理组病人干预满意率为(95.74%),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病人(82.61%),p<0.05。结论 对妇科恶性肿瘤病人进行分层护理干预后,病人的负面情绪明显得以缓解,且患者焦虑与抑郁等不良心理改善,心理状态较好,病人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均改善,病人较为满意,且认可,值得应用。
- 赵晓桂谢晶王娅静
-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分层护理常规护理负性情绪满意率
- 微课应用于妇产科学见习课堂的可行性探讨被引量:14
- 2015年
- 当前,我国教学医院妇产科学因其专业特殊性造成临床实践教学无法有效开展,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微课教学迎合了信息化时代医学生学习的需求,可将妇产科见习课堂中抽象的教学环节通过微课教学模式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培养医学生创新思维及未来从事临床工作的信心。微课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尚处于初始阶段,本文旨在探索将其引入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的可行性,并分析在微课制作及应用过程中所需要克服的困难。
- 蔡东阁赵晓桂王倩刘海莉
- 关键词:妇产科
-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GDF-15、p-mTOR蛋白的表达及相关性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研究GDF-15和p-mT OR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生物学特点的相关性,并分析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内在信号通路。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DF-15和p-mT OR蛋白在65例子宫内膜癌和6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GDF-15和p-mT OR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GDF-15蛋白在Ⅰ-Ⅱ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2.94%,Ⅲ-Ⅳ期中的表达率为90.32%,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GDF-15在癌灶肌层浸润深度≥1/2中表达率为92.00%,在癌灶肌层浸润深度<1/2组的表达率为57.50%(P<0.01)。GDF-15在存在肿瘤淋巴结转移的表达率为85.71%,无淋巴结转移的表达率为59.46%,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2)。p-mT OR蛋白在Ⅰ-Ⅱ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4.71%,Ⅲ-Ⅳ期中的表达率为93.55%,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mT OR在癌灶肌层浸润深度≥1/2中表达率为92.00%,在癌灶肌层浸润深度<1/2组的表达率为70.00%,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mT OR在存在肿瘤淋巴结转移的表达率为92.86%,无淋巴结转移的表达率为67.57%,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GDF-15、p-mT OR的表达与患者的发病年龄、组织病理学分级无关(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GDF-15和mT OR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322,P<0.01)。结论:p-mT O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受升高的GDF-15蛋白水平的调控,可能为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的重要信号转导通路。
- 蔡东阁苏文秀赵晓桂闫桂花李牧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生长分化因子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