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东兵

作品数:161 被引量:857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7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6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学

主题

  • 88篇肿瘤
  • 46篇胰腺
  • 43篇外科
  • 38篇预后
  • 38篇腺癌
  • 37篇切除
  • 32篇手术
  • 30篇腺肿瘤
  • 28篇肠肿瘤
  • 27篇胰腺肿瘤
  • 26篇胰腺癌
  • 26篇直肠
  • 25篇肠癌
  • 24篇切除术
  • 20篇外科手术
  • 18篇直肠肿瘤
  • 18篇外科治疗
  • 17篇细胞
  • 16篇复发
  • 15篇胃癌

机构

  • 139篇中国医学科学...
  • 15篇北京协和医学...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中国协和医科...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航天中心医院
  • 1篇北京市垂杨柳...
  • 1篇石油天然气总...
  • 1篇佳木斯市中心...
  • 1篇保定市第三医...
  • 1篇北京朝阳三环...

作者

  • 160篇赵东兵
  • 79篇赵平
  • 76篇单毅
  • 57篇王成锋
  • 54篇邵永孚
  • 36篇田艳涛
  • 26篇白晓枫
  • 26篇孙跃民
  • 25篇车旭
  • 21篇刘骞
  • 18篇周志祥
  • 17篇毕建军
  • 16篇解亦斌
  • 15篇王成峰
  • 14篇曲辉
  • 13篇蔡建强
  • 13篇吴健雄
  • 12篇汪毅
  • 9篇吴铁成
  • 9篇张建伟

传媒

  • 24篇中华肿瘤杂志
  • 15篇中华普通外科...
  • 14篇中华医学杂志
  • 10篇第七届全国胰...
  • 8篇中华胃肠外科...
  • 7篇中国肿瘤临床...
  • 6篇实用癌症杂志
  • 6篇中国医刊
  • 5篇中国综合临床
  • 5篇实用肿瘤杂志
  • 5篇抗癌之窗
  • 4篇中华肝胆外科...
  • 4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肿瘤学杂志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中国现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10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18篇2010
  • 17篇2009
  • 22篇2008
  • 17篇2007
  • 1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1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胰腺非导管腺癌性占位114例临床病理学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提高胰腺非导管腺癌性占位的诊疗水平。方法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经病理确诊的胰腺非导管腺癌性占位114例,对其临床特点和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临床资料:(1)男36例,女78例;(2)腹痛56例,腰背疼痛24例,消瘦18例,黄疸8例;(3)糖抗原19-9(CA19-9),糖抗原242(CA242)和癌胚抗原(CEA)的阳性率分别为21.1%、19.7%、5.6%;(4)Whipple术26例,胰体尾切除术53例,肿瘤摘除术15例,胰腺中段切除术9例,肿瘤部分切除术3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1例,姑息性手术(包括胆肠旁路和胃空肠吻合)7例。(5)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35例(30.7%),胰腺内分泌肿瘤28例(24.6%),肿块型慢性胰腺炎18例(15.8%),胰腺浆液性囊腺瘤11例(9.6%),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9例(7.9%),胰腺囊肿4例(3.5%),胰腺腺泡细胞癌3例,胰腺海绵状血管瘤2例(2.6%),其他肿瘤6例(5.3%)包括胰腺未分化肉瘤1例,胰腺肉瘤样癌1例,胰腺神经鞘瘤1例,胰腺神经母细胞瘤1例。结论胰腺非导管腺癌性占位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也无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了解各种疾病的自然病程,有助于决定治疗方案。
汪毅解世亮王成锋刘尚梅单毅赵东兵刘骞罗巍赵平
关键词:胰腺肿瘤占位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1907年德国病理学家提出"类癌",1995年Capella首次提出使用"神经内分泌肿瘤(NET)"代替"类癌",描述起源于周围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罕见肿瘤。
任虎赵东兵
关键词: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免疫组化预后
结直肠癌卵巢转移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卵巢转移的外科治疗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搜集67例结直肠癌卵巢转移患者的资料,预后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Log 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单侧卵巢转移、单纯卵巢转移、肿瘤转移仅限于盆腔内者多行根治性切除。全组67例结直肠癌卵巢转移患者总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0%、18.7%和9.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单纯卵巢转移、转移灶局限于盆腔内、单侧或双侧转移、手术方式是影响结直肠癌卵巢转移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仅手术方式是结直肠癌卵巢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OR=3.531,P<0.001)。结论结直肠癌卵巢转移应行积极的外科治疗,争取根治性切除,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车旭单毅周志祥赵东兵毕建军邵永孚赵平
关键词:结肠直肠癌肿瘤转移外科治疗预后
影响胰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因素319例分析
目的:探讨胰腺癌早期诊断的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总结319例胰腺癌病人的临床特征,尤其是首发症状和首次就诊症状。 结果:首发症状以腹痛、上腹不适、厌食、黄疸多见,出现病例数分别为157例、76例、67...
汪毅赵平单毅王成锋赵东兵孙跃民
关键词:胰腺肿瘤肿瘤诊断临床病理误诊分析
腹腔镜结合冲洗细胞学补充胃癌治疗前分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腹腔镜在进行术中诊断性探查同时进行腹腔细胞冲洗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希望能够补充术前影像学方面对进展期胃癌临床分期的不足,提高可切除性判断的准确性,使胃癌治疗前分期进一步精确及规范.方法 自2009-6至2012...
郑朝旭袁兴华赵东兵冯强刘骞毕建军白晓枫孙跃民赵建军毕新宇梁建伟
肝腺瘤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肝腺瘤(hepatocellular adenoma,HA)的临床特点、诊断、外科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至2007年6月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7例肝腺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及随访资料。结果本组17例肝腺瘤患者中男9例,女8例,中位年龄46岁。女性患者均无口眼避孕药史。患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仅5例有右上腹不适症状,肿瘤均为单发。血清学AFP检查正常,肝功能均为ChildA级,影像学检查无特征性表现,绝大多数患者术前未获明确诊断。17例手术切除,无围手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病例,术后病理学检查2例有不典型增生,1例为腺瘤恶变。本组患者手术疗效确切,术后随访6~252个月,患者均存活。结论肝腺瘤的诊断依赖于临床与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术前很难做出明确诊断,肿瘤有恶性变倾向,应积极手术治疗并可取得满意疗效。
曲辉田艳涛王成锋单毅赵东兵赵平
关键词:肝肿瘤腺瘤
肝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半定量检测及其意义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 研究端粒酶活性的半定量检测方法及其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car cinoma ,HCC)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以PCR技术为基础的TRAP(telomericrepeatamplica tionprotocal)方法 ,半定量检测了HCC及癌旁肝组织 40例 ,肝转移癌及癌旁肝组织 8例 ,肝良性肿瘤 8例和正常肝组织 7例中的端粒酶活性 ,活性强度分别定为“ +”、“ ++”和“ +++”。并将检测结果与肿瘤体积、数目、分化、有无包膜和门静脉癌栓、术后复发等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组HCC组织 40例中端粒酶表达阳性 37例 ,其阳性率为 93% ,其中活性强度为“ +”者仅有 3例 (3/37) ,端粒酶活性与肿瘤数目和门静脉癌栓相关 (P <0 0 0 1) ,与肿瘤体积、分化、有无包膜和术后复发率无关 ;本组HCC癌旁肝组织 40例中端粒酶表达阳性 11例 ,其阳性率为 2 8% ,其中活性强度为“ +”者有 9例 (9/ 11) ,伴门静脉癌栓、多结节、切缘小于 1cm和术后复发的HCC癌旁肝组织端粒酶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无门静脉癌栓、单结节、切缘大于或等于 1cm和术后复发者 (P <0 0 5 ) ;肝转移癌 8例端粒酶活性全部阳性 ,其癌旁肝组织有 4/ 8端粒酶表达阳性。肝良性肿瘤 8例中仅有端粒酶表达阳性 1例 ;正常肝组织 7例端粒酶表达均阴性。结论 肝癌?
傅建民张伟邵永孚金顺钱赵东兵
关键词:端粒酶HCC
外科治疗胃间质瘤的预后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预后因素及外科治疗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根治手术治疗的胃间质瘤患者287例,观察因素包括患者临床病理信息,预后指标包括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结果 287例患者中胃体肿瘤最为多见(76.3%),肿瘤平均直径为6.68cm,所有患者均行R0切除,术中未发生肿瘤破裂。平均核分裂象(5.31±6.15)/50HPF,中位随访时间58.9个月。随访过程中共17例转移,12例死亡。5年、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7.7%、91.9%。5年、10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1.9%、88.4%。总体生存中坏死和核分裂象>10/50HPF与预后独立相关(P<0.05)。肿瘤直径>10cm及核分裂象>10/50HPF与高复发风险独立相关(P<0.05)。结论胃间质瘤整体预后相对其他部位较好,对于可能根治切除的患者应积极采取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对于术后伴有高危因素患者应密切复查随诊。
李鹏黄振赵宏窦利州王杨郭春光王贵齐赵东兵
关键词:胃肿瘤间质瘤肿瘤复发预后
恶性与交界性胰腺囊性疾病的临床因素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良恶性胰腺囊性疾病(cystic lesions of the pancreas,CLP)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后经病理证实的49例CLP的临床特征。结果胰腺管状腺癌囊性变5例;肉瘤样癌囊性变1例;黏液性囊性肿瘤8例(恶性2例,交界性5例,良性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14例(恶性1例,交界性13例);囊性胰腺内分泌肿瘤2例(良恶性各1例);浆液性囊腺瘤10例(均为良性);无恶性潜能的CLP 9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慢性胰腺炎伴潴留性囊肿3例,胰腺黏液性非肿瘤性囊肿1例,胰腺假性囊肿1例,潴留性囊肿1例,良性上皮性囊肿1例)。恶性肿瘤组患者的年龄为(64.70±11.23)岁,明显高于交界性肿瘤组[(34.33±15.83)岁]和良性病变组[(47.29±14.068)岁]。恶性肿瘤组肿瘤最大直径(8.09±3.98)cm,明显大于良性病变组[(5.25±3.22)cm]。恶性肿瘤组CA19-9的阳性率为60.0%,明显高于交界性肿瘤组(0)和良性病变组(11.8%)。恶性肿瘤组CEA的阳性率为40.0%,其余两组均正常。CT诊断CLP的符合率为87.9%,肿瘤的边界是否清楚、有无实性成分有助于区别良恶性。结论对于男性、年龄大,血清肿瘤学标志物升高明显、影像学表现为边界不清或有实性成分的CLP患者应采取积极治疗。
汪毅解世亮赵心明王成锋单毅赵东兵刘骞赵平
关键词:胰腺囊性疾病恶性交界性
世界大肠癌临床随机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5
1997年
邵永孚单毅王翔赵东兵付建民陈铮鸣毕建军
关键词:大肠肿瘤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