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建新

作品数:296 被引量:990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8篇期刊文章
  • 125篇专利
  • 17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5篇化学工程
  • 41篇轻工技术与工...
  • 27篇生物学
  • 18篇农业科学
  • 15篇医药卫生
  • 10篇文化科学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7篇理学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3篇皂荚
  • 36篇乙醇
  • 35篇发酵
  • 32篇皂素
  • 22篇糖化发酵
  • 22篇无患子
  • 22篇纤维
  • 22篇糠醛渣
  • 21篇糖化
  • 18篇改性
  • 15篇乳酸
  • 15篇纤维素
  • 15篇半乳甘露聚糖
  • 14篇木糖
  • 13篇胡芦巴
  • 12篇蒸汽爆破
  • 12篇催化
  • 11篇低聚木糖
  • 11篇多糖
  • 9篇酶法

机构

  • 254篇北京林业大学
  • 64篇南京野生植物...
  • 22篇南京林业大学
  • 18篇中国林业科学...
  • 14篇广州德谷个人...
  • 6篇教育部
  • 5篇西南林学院
  • 5篇国网节能服务...
  • 4篇广西民族大学
  • 4篇云南师范大学
  • 4篇国家林业局
  • 2篇北京服装学院
  • 2篇南京野生植物...
  • 2篇国网内蒙古东...
  • 2篇国网综合能源...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四川省林业科...
  • 1篇服装材料研究...

作者

  • 296篇蒋建新
  • 153篇朱莉伟
  • 72篇张卫明
  • 51篇孙达峰
  • 33篇王堃
  • 25篇唐勇
  • 20篇段久芳
  • 19篇赵丹青
  • 16篇卜令习
  • 15篇菅红磊
  • 15篇安鑫南
  • 15篇邢杨
  • 15篇周自圆
  • 14篇宋先亮
  • 14篇韩春蕊
  • 13篇于海龙
  • 10篇孙润仓
  • 10篇徐嘉生
  • 9篇章伟岸
  • 9篇王卫刚

传媒

  • 34篇林产化学与工...
  • 32篇中国野生植物...
  • 10篇生物质化学工...
  • 7篇中国林业教育
  • 7篇北京林业大学...
  • 7篇化工进展
  • 4篇林业工程学报
  • 3篇现代化工
  • 3篇食品科学
  • 3篇高等农业教育
  • 3篇中国现代教育...
  • 3篇中国化工学会...
  • 2篇林产工业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精细化工
  • 2篇广州化工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科技创新导报

年份

  • 2篇2024
  • 17篇2023
  • 13篇2022
  • 11篇2021
  • 10篇2020
  • 11篇2019
  • 19篇2018
  • 15篇2017
  • 12篇2016
  • 17篇2015
  • 16篇2014
  • 16篇2013
  • 20篇2012
  • 18篇2011
  • 6篇2010
  • 26篇2009
  • 9篇2008
  • 7篇2007
  • 9篇2006
  • 8篇2005
2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植物多糖胶研究应用新进展被引量:11
2009年
半乳甘露聚糖属中性多糖胶,是工业上有着广泛用途的植物多糖胶,它主要存在于植物种子的胚乳中。半乳甘露聚糖胶水溶液为假塑性流体,大分子在自然状态下呈缠绕的网状结构,因而它在许多工业中用作增稠剂、稳定剂、乳化剂、黏结剂和调理剂等。作者从结构性质、制备工艺、化学改性应用和酶法改性应用等4方面叙述了植物多糖胶的研究应用新进展。
蒋建新菅红磊朱莉伟张卫明孙达峰
关键词:化学改性酶法改性
纤维素酶/木聚糖酶产生菌株的筛选及其降解小麦秸秆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从自然环境中筛选出1株可同时分泌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菌株,并对其降解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秸秆的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ZH-19菌株可同时高产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经形态特征和ITS保守区测序分析确定该菌株为Penicillium thiersii。菌株降解小麦秸秆的过程中,纤维素酶活和木聚糖酶酶活分别在第6天和第7.5天达到其最大值,分别为145.54、93.20 U/m L;纤维素比半纤维素降解的速率要快,表明在小麦秸杆降解过程中,可能需要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的协同作用,才能实现对木质纤维素的最大降解。
赵鹏翔崔凤杰卜令习蒋建新
关键词:AESTIVUM木质纤维素降解
含多糖基团的叠层状球形羟基磷灰石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多糖基团的叠层状球形羟基磷灰石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以无机钙盐为钙源,以无机磷盐为磷源,以天然多糖改性羟基磷灰石,通过调节体系pH在酸性范围,采用水热或溶剂热法,调节多糖浓度和反应温度,可以调控羟基磷...
韩春蕊田超杨明生蒋建新张世峰
文献传递
皂荚种子发芽期间酶活及多糖结构与流变性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分别在25和35℃下模拟皂荚种子发芽过程,对比研究不同发芽时间下皂荚胚芽子叶和内胚乳内α-D-半乳糖苷酶的酶活及皂荚半乳甘露聚糖的分子质量、单糖含量和流变特性等理化性质。结果表明:25℃时皂荚内胚乳内α-D-半乳糖苷酶的酶活在3.45~5.78 U/g上下波动(发芽第2~8天)后迅速增加至86.12 U/g(发芽第14天),35℃时皂荚内胚乳内α-D-半乳糖苷酶的酶活在3.31~9.24 U/g之间上下波动。皂荚胚芽子叶内α-D-半乳糖苷酶的酶活大多高于内胚乳内α-D-半乳糖苷酶的酶活。种子发芽前期,较高发芽温度(35℃)更有利于半乳甘露聚糖的降解。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皂荚半乳甘露聚糖的分子质量和表观黏度逐渐降低,25℃下溶液在第12天从假塑性流体转变为牛顿流体;皂荚半乳甘露聚糖中甘露糖和半乳糖的含量逐渐降低,甘露糖与半乳糖质量比值(M/G值)逐渐增加,35℃发芽第14天M/G值达到最大值为3.31,有望成为价格昂贵的刺槐豆胶半乳甘露聚糖的替代产品。
裴滢莹徐伟裴昕斐然段久芳陈殿松蒋建新
关键词:种子发芽Α-D-半乳糖苷酶分子质量
一种用糠醛渣制备可发酵性糖和木质素磺酸盐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糠醛渣制备可发酵性糖的方法,包括步骤:1)乙醇亚硫酸盐预处理:糠醛渣在乙醇溶液中与亚硫酸盐反应,然后固液分离;2)逆流洗涤:步骤1)得到的固体用乙醇洗涤液多级逆流洗涤;3)酶水解:逆流洗涤后的固体用纤维素...
蒋建新卜令习邢杨刘志平于海龙朱莉伟高玉霞
文献传递
超声辅助低水比提取无患子皂素工艺过程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无患子皂素是一种天然的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发泡、湿润等功效。采用超声波辅助法低水比无患子皂素提取优化工艺为:超声频率20 kHz,超声时间20 min,料液比1∶6,超声功率800 W,提取温度60℃,皂素提取得率为37.27%。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无患子皂素可以减少过程用水量,降低能耗,提高皂素得率。
赵丹青苏肇秦张卫明孙达峰朱莉伟蒋建新
关键词:无患子皂素超声辅助
一种无患子皂素的提取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患子皂素的提取方法,包括的步骤有:1)对无患子果皮进行提取,得到无患子皂素提取液;2)采用氮气浮选法对无患子皂素提取液进行分离浓缩,得到无患子皂素浓缩液。所述方法提取时间短,效率高,不使用任何有机溶剂,用...
蒋建新赵丹青菅红磊陈清英叶菁朱莉伟
白果肽的二肽基肽酶-Ⅳ抑制活性及其抑制机理研究
2024年
食源性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Ⅳ,DPP-Ⅳ)抑制肽可有效调节机体内糖代谢,降低机体血糖水平。为评估白果肽(phenylalanine-alanine-proline-serine-tryptophan,FAPSW和methionine-proline-glycine-proline-proline,MPGPP)的降糖潜能,采用体外试验测定其DPP-Ⅳ抑制活性,并进一步通过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其抑制机理。结果表明,FAPSW和MPGPP具有良好的DPP-Ⅳ抑制活性,且MPGPP的DPP-Ⅳ抑制活性[IC_(50)=(0.158±0.009)g/L]强于FAPSW[IC_(50)=(2.540±0.126)g/L];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静电相互作用、氢键、疏水作用和范德华力在FAPSW和MPGPP抑制DPP-Ⅳ活性中起重要作用;分子动力学结果表明,FAPSW和MPGPP结合DPP-Ⅳ能形成稳定的复合物结构,且MPGPP-DPP-Ⅳ复合物的稳定性要强于FAPSW-DPP-Ⅳ。结合自由能结果表明,静电相互作用在FAPSW和MPGPP结合DPP-Ⅳ中起主导作用。研究结果可为FAPSW和MPGPP在功能食品领域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王翔张彩虹蒋建新谢普军黄立新
关键词: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
一种低强度蒸汽爆破灌木茎杆分离主成分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含木质纤维素的灌木茎杆经预处理后分离为木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等基本成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低强度蒸汽爆破预处理:蒸汽爆破压力为0.5~1.2MPa,维压时间为20~150秒;2)萃取分离半纤维素;3...
蒋建新王堃孙润仓刘圣英朱莉伟马雅奇
文献传递
关于林产化工专业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被引量:6
2011年
随着交叉学科的渗入,教学对林化专业学生知识背景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本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本科生科研素养、生产实践和课程设计等方面探讨了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下,要更新教育理念,强化教学实践环节,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实验,提高创新能力。
杨俊韩春蕊蒋建新
关键词:林产化工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