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长华

作品数:46 被引量:143H指数:6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动脉
  • 16篇冠状
  • 16篇冠状动脉
  • 14篇心肌
  • 12篇心肌梗死
  • 12篇梗死
  • 11篇血管
  • 11篇急性心肌梗死
  • 10篇介入
  • 7篇血管内超声
  • 7篇造影
  • 7篇超声
  • 6篇血压
  • 6篇高血压
  • 6篇成形术
  • 5篇心病
  • 5篇介入治疗
  • 5篇冠心病
  • 4篇电图
  • 4篇动脉造影

机构

  • 42篇佛山市第一人...
  • 2篇卫生部
  • 2篇中南大学

作者

  • 42篇肖长华
  • 30篇杨希立
  • 16篇李健民
  • 13篇周昭仑
  • 6篇许兆延
  • 5篇李结源
  • 5篇谭海斌
  • 4篇胡晖
  • 3篇蒋德林
  • 3篇张健愉
  • 3篇李云
  • 3篇何丽君
  • 3篇段光荣
  • 3篇张阳德
  • 3篇张剑利
  • 3篇卓海
  • 3篇王肖文
  • 3篇程捷
  • 3篇罗志冲
  • 3篇陈军

传媒

  • 7篇中国现代医学...
  • 7篇岭南心血管病...
  • 7篇心血管病防治...
  • 2篇中国心血管杂...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新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9篇2005
  • 2篇2004
  • 6篇2003
  • 4篇2002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辛伐他汀联合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评价辛伐他汀联合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以及预防冠心病的有效性。方法74例原发性轻度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辛伐他汀组(福辛普利10mg/d+辛伐他汀20mg/d)和对照组(福辛普利10 mg/d)。治疗时间为12个月,随访时间为1年,以24h动态血压,心电图活动平板检查,观察两组的结果,对比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2周后血压明显下降,两组相比血压下降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在辛伐他汀组的心电图活动平板检查阳性率比对照组低(P<0.01)。结论辛伐他汀联合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轻度高血压在积极的降压治疗的同时可能得到冠心病的二级预防的效果。
肖长华杨希立黄丽敏陈军谭海斌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辛伐他汀福辛普利
血管内超声在直接支架置入术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2008年
目的通过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对进行直接支架置入术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及疗效的评价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对于42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为A、B1型病变,小于10mm病变、非严重成角病变(多个弯曲>45°)、非钙化病变的病变血管在IVUS的指导下进行冠状动脉内直接支架置入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和IVUS检查,并在基础IVUS检查后成功地在狭窄病变部位进行了直接支架置入术。患者的病变术后的前向血流均为TIMI3级,在支架置入后均获得满意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残余狭窄<10%,没有出现冠状动脉造影可见的夹层,未出现与IVUS相关的严重并发症。住院期间均未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结论在严格掌握好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的情况下,血管内超声指导下进行直接支架置入术比传统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在选择合适的病变血管、达到最佳的置入效果、节省球囊的使用、成功率和安全性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
杨希立张阳德肖长华李健民李结源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介入性支架术血管造影术
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脑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2008年
目的探讨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脑型(GPBB)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15例发病6h内的胸痛患者,其中AMI患者45例(AMI组),非AMI患者70例(非AMI组)。非AMI组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13例、非心源性胸痛17例;选择5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发病0~6h的血浆GPBB水平,并与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和肌红蛋白(MYO)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上述指标诊断发病0.3h和0.6hAMI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在0—3h和0~6h时间段,GPBB诊断AMI的灵敏度(64.29%、88.89%)显著高于cTnI(28.57%、60.00%)和CK—MB(21.43%、64.44%),P均〈0.05;与MYO(71.43%、77.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述指标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0.3h和0—6h时间段GPBB诊断AMI的准确度(80.77%、89.57%)显著高于cTnI(61.54%、81.74%)、CK—MB(50.00%、75.65%)和MYO(73.08%、73.91%),P均〈0.05。结论GPBB对于诊断早期AMI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其诊断准确度优于cTnI、CK—MB和MYO。
周昭仑温少磊许兆延杨希立张健瑜肖长华
关键词:心肌梗死
老年高血压
2005年
关于老年的界限,欧美国家一般以65岁为老年的界限,我国则以60岁为界限。
肖长华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
都是高血压惹的祸
2006年
六十多岁的吴伯伯近两年体检时发现血压偏高,但是由于没有什么不舒服.所以也没有怎么样注意,既没有定期去门诊复查,也没有自己进行血压监洲。今年大年初七傍晚时,一家人在高高兴兴地吃饭,外围读书的孙子也回来了,吴伯后高兴万分。还喝了一点点酒,在晚饭吃到一半时,吴伯伯突然出现流鼻血,
肖长华
关键词:高血压血压偏高门诊复查流鼻血高兴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斑块在血管内超声检测中的价值
2008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检测在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临界病变患者99例,应用IVUS检测108处病变血管外弹力膜截面积(EEMCSA)、最小管腔截面积(MLA)、面积狭窄百分比(%AS)、参照管腔直径(RLD)、血管直径(VD)、最小管腔直径(MLD)、直径狭窄百分比(%DS)。依据IVUS检测结果分成介入组和非介入组。介入组41例43处病变、非介入组58例65处病变。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MLD、%DS和%AS均低于IVUS的检测值(P〈0.05)。介入组平均面积狭窄率为75.3%,符合介入指征,与非介入组的42.6%比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入支架前后除EEM—CSA,VD无明显变化,MLA、%AS、MLD及%DS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US对临界病变斑块性质、诊断及治疗决策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周昭仑杨希立许兆延李健民肖长华李洁源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血浆脑钠素水平与肌酸磷酸激酶MB峰值变化的关系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早期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血浆脑钠素(BNP)水平与肌酸磷酸激酶MB(CK-MB)峰值变化的关系,进而通过BNP来定量评价梗死相关动脉是否及时再通。方法63例AMI患者根据PCI时间分为直接组和非直接组。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时、入院后4、24、48h测定BNP水平。CK-MB峰值测定:入院即时采血检查CK-MB,入院第1天每3h测一次,第2天每6h测一次,第3天每12h测一次。结果患者BNP水平在入院后缓慢上升,并于第24小时达到高峰值,第48小时开始下降。非直接PCI组BNP水平相对于直接PCI组显著增高(P<0.01)。直接PCI组达CK-MB峰值时间明显比非直接PCI组前移。结论血浆BNP水平测定是评价AMI早期PCI后梗死相关动脉是否及时再通的客观指标,可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肖长华杨希立谭海斌陈军许兆延张健愉
关键词:脑钠素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
急诊冠脉造影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的改变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时非梗死区心电图导联对应性ST段下移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时所见的梗死相关动脉(IR A)和非梗死相关冠脉病变情况,对比术前急诊体表心电图的改变,分析非梗死区心电图ST段下移(≥0.1m V)与冠脉病变的关系。结果45例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IR A为前降支(LA D),其中29例合并右冠脉(R C A)或回旋支(LC X)狭窄病变,25例(25/29,86.2%)相应STⅡ、Ⅲ、avF下移;16例无合并R C A或LC X病变者,仅3例(3/16,18.8%)有相应STⅡ、Ⅲ、avF下移。3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IR A为R C A是30例,LC X3例,其中22例合并LAD狭窄病变,相应前胸导联下移者18例(18/22,81.8%),11例无合并LAD狭窄病变者,仅1例(1/11,9.1%)有相应前胸导联下移。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上非梗死区ST段下移者,大部分合并IR A以外的血管狭窄病变,仅少数病例属纯电生理的“镜像”关系。
郑玲杨希立黄丽敏肖长华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
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与冠心病关系的探讨被引量:6
2005年
肖长华杨希立
关键词:高血压病动态血压靶器官损害控制血压脉压差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术中心律失常的临床防治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进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 (PCI)时出现的心律失常现象及其相应的临床防治手段。方法 :分析 6 2例AMI病人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和支架植入术(Stent)术中在不同的干预血管中出现心律失常的类型以及临床治疗。结果 :在对左前降支 (LAD)行PCI的术中有 2例出现心室纤颤 ,而对右冠状动脉 (RCA)行PCI的术中有 12例病人出现窦缓 ,4 4例病人出现室性早搏。结论 :RCA病变的病人术中较常发生心动过缓 ,而室性早搏在接受直接PCI中多见。临床上防治急诊PCI治疗AMI术中出现的严重心律失常须使用临时起搏及相应的药物如阿托品、利多卡因、胺碘酮等 ,并配备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等支持系统 ,注意进行再灌注预适应等手段。
肖长华杨希立周昭仑李健民李洁源彭雪莲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