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锡明

作品数:195 被引量:1,349H指数:18
供职机构:山东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0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8篇动脉
  • 44篇血管
  • 31篇冠状
  • 30篇X线
  • 29篇造影
  • 29篇X线计算
  • 29篇X线计算机
  • 27篇体层摄影
  • 27篇冠状动脉
  • 26篇成像
  • 24篇体层摄影术
  • 21篇血管造影
  • 20篇肿瘤
  • 17篇造影术
  • 16篇多层螺旋CT
  • 16篇血管造影术
  • 15篇心电
  • 15篇心电门控
  • 13篇CT
  • 11篇血管成像

机构

  • 112篇山东省立医院
  • 94篇山东大学
  • 22篇山东省医学影...
  • 7篇泰山医学院
  • 4篇滨州医学院
  • 3篇青岛大学
  • 3篇山东省千佛山...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军区南京...
  • 2篇烟台毓璜顶医...
  • 2篇威海市立医院
  • 2篇胜利石油管理...
  • 2篇寿光市人民医...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作者

  • 176篇王锡明
  • 48篇武乐斌
  • 40篇段艳华
  • 38篇程召平
  • 34篇柳澄
  • 29篇李振家
  • 20篇乌大尉
  • 18篇纪晓鹏
  • 14篇晁宝婷
  • 14篇王涛
  • 11篇巩若箴
  • 9篇徐卓东
  • 9篇孙丛
  • 8篇杨世锋
  • 8篇聂佩
  • 6篇张忠和
  • 6篇林祥涛
  • 6篇乔红艳
  • 5篇连庆峰
  • 5篇侯中煜

传媒

  • 58篇医学影像学杂...
  • 2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4篇山东大学学报...
  • 8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第十三届全国...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中国医刊
  • 2篇中华解剖与临...
  • 2篇第六届中国放...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级医刊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解剖学杂志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9篇2020
  • 8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14篇2016
  • 11篇2015
  • 9篇2014
  • 5篇2013
  • 10篇2012
  • 9篇2011
  • 7篇2010
  • 9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8篇2006
  • 17篇2005
  • 4篇2004
1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00kV条件下前瞻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CTA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对比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 :对比分析100 k V条件下前瞻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差异,为低剂量个性化冠脉CTA扫描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临床疑诊冠心病而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10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100 k V前瞻性(A组)与回顾性心电门控(B组)扫描;所有患者心律平稳,心率≤65次/min,体质量指数<25 kg/m2。记录2组的辐射剂量,计算噪声、SNR及对比噪声比(CNR),并对图像进行主观评分。结果:A组和B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1.63±0.26)m Sv和(4.90±0.93)m Sv。A组的辐射剂量较B组降低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噪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SNR及CNR低于B组(P<0.05)。2组冠脉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回顾性心电门控相比,100 k V前瞻性冠状动脉CTA在有效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可以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
袁训伟迟淑萍李磊李远庆徐红卫王锡明
关键词:冠状动脉
双能量颅脑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0
2011年
目的探讨双能量CT脑血管成像(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2例临床疑诊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行双能量颅脑CTA检查。将原始数据传至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图像重组,得到MIP、MPR和VR等重组图像,结合原始轴位图像及重组图像进行诊断,并将CTA诊断结果与手术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双能量颅脑CTA与DSA测得的动脉瘤的瘤体长轴、短轴及瘤颈的大小。结果 CTA诊断32例患者共39个动脉瘤,均经DSA检查或手术证实,另有一枚后交通动脉瘤漏诊,诊断符合率达97.50%。双能量颅脑CTA显示脑动脉瘤的瘤体长轴、短轴及瘤颈分别为(7.20±1.69)mm、(4.12±1.68)mm、(3.21±1.60)mm,DSA检测动脉瘤的瘤体长轴、短轴及瘤颈分别为(7.33±1.73)mm、(4.30±1.70)mm、(3.25±1.62)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双能量颅脑CTA综合各种后处理技术能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瘤的瘤体大小及瘤颈,是诊断颅内动脉瘤无创、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王建王锡明段艳华程召平乌大尉邓艳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有机磷中毒的脑CT表现
2004年
目的 :通过对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病人进行颅脑CT检查 ,观察、分析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病人的脑部CT表现。方法 :通过对 83例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病人进行颅脑CT扫描 ,观察病人的CT表现并对其进行诊断 ,对脑部异常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83例患者中 6 4 %的患者有脑部异常表现 ,其中 10 %的病人有基底节及丘脑对称性或不对称性散在的出血 ,5 4 %的病人急性期表现为脑水肿 ,随访脑部有脑萎缩、脑软化等CT表现。结论 :对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病人进行颅脑CT检查 ,是减少病人后遗症发生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凤江王锡明高法奎李先海
关键词:有机磷杀虫药中毒脑水肿出血
多层螺旋CT在大肠分区及肠壁厚度测量中的价值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对大肠进行分区并对各区肠壁厚度进行测量 ,旨在测量并制定各区肠壁厚度的正常值。方法 :对 5 0例正常成年人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腹部扫描 ,并对其中的 2 8例进行双期强化扫描 ,按大肠的解剖分区法对各被检者大肠的MPR冠状重建图像进行分区 ,并应用光标分别测量各区肠壁厚度。结果 :5 0例被检者大肠的MPR重建图像均能比较准确地对大肠进行分区 ,测量并计算出各被检者各区肠壁厚度的正常值 ,分别为盲肠 :2 .33± 0 .1 4 ,升结肠和横结肠区 :4 .4 5± 0 .32 ,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2 .36± 0 .1 9,直肠 :3.5 8± 0 .2 5。结论 :多层螺旋CT能够比较准确地对大肠进行分区 ,测量并计算出正常人不同区域肠壁厚度的正常值。
王锡明武乐斌李振家柳澄王锡明
关键词:大肠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多层螺旋CT动态强化扫描诊断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被引量:16
2005年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动态强化扫描探讨其对原发性恶性胃淋巴瘤患者的价值。方法 通过对12例胃淋巴瘤病人进行动态强化扫描,分别对各病例进行诊断。结果 所有病人分为局限性肿块型、弥漫浸润型和溃疡型,其中局限性肿块型6例,弥漫性浸润型3例,溃疡型3例。本组诊断准确性为75%。结论 多层螺旋 CT动态强化扫描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治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王锡明纪洪升武乐斌李振家
关键词:淋巴瘤多层螺旋CT
产前超声诊断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1例被引量:1
2019年
孕妇31岁,孕3产1,孕13+5周,来我院行产前检查。超声检查:宫腔内可见两个胎儿及两胎儿间较薄的隔膜回声。其一胎儿(F1)头臀径约64mm,双顶径约20mm,胎心率约150次/min(图1A),NT厚约1. 0mm,可见两条脐动脉。另一胎儿(F2)头臀径约48mm,呈蜷曲状,全身皮肤明显水肿增厚,回声减低,可见较多分隔回声,较厚处约0. 8cm;双顶径约15mm;双侧胸腔均探及积液,均深约0. 6cm,胸腔内相当于心脏位置可见实性等回声团块,大小约0. 5cm×0. 4cm,反复扫查未见胎心搏动(图1B).
陈力段艳华施雨萌王锡明
关键词:产前超声诊断
64层螺旋CT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照性研究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56例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利用其先进的后处理功能对冠状动脉进行重建,以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及其分支,并对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诊断。其中66例患者同时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结果256例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有249例成功地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左冠脉主支、左冠脉回旋支、左冠脉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主支)及其分支(包括右冠脉的后降支、左室后支、圆锥支、窦房结动脉及左冠脉的对角支、钝缘支等),另外7例由于扫描过程出现心率过快(>90次)或出现严重心律不齐,重建图像质量欠佳或出现锯齿状伪影,部分冠状动脉显影欠佳。138例64-MSCT诊断201支冠状动脉有斑块形成并管腔不同程度的狭窄。其中66例患者的64-MSCT诊断冠脉狭窄的患者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诊断62例的78支冠状动脉伴有不同程度的狭窄,64层螺旋CT的诊断准确率为93.94%。结论64层螺旋CT对冠脉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接近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准确可靠的检查方法。
王锡明程召平武乐斌乌大尉晁宝婷柳澄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
胰腺癌CT导向下125I种子源植入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评价CT导向下永久性组织间植入125I种子源的可行性及其在治疗胰腺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8例胰腺肿瘤病人在CT引导下进行永久性肿瘤内125I种子源植入术.使用的设备为Philips公司生产的多排螺旋CT(MX80...
武乐斌李振家张殿星王锡明连庆峰于香红王道平王刚
关键词:胰腺肿瘤碘放射性同位素近距离放射疗法CT导向
文献传递
在校大学生焦虑与血压影响因素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血压和焦虑的基本分布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并初步探讨焦虑指数与血压值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西北民族大学本部校区两栋学生公寓楼的一到四年级学生中分别抽取男女学生各25名,共计200名。受试者填写基本个人信息后,在安静状态下自行完成SAS焦虑自评估量量表,然后由调查人员使用校准后的水银柱血压计测量受试者血压值。在学校心理指导教师的协助下,对焦虑指数大于50的受试大学生,进行放松训练2wk后,再次测量受试者血压值和焦虑指数。对三年级组学生进行跟踪随访,于一年后再次测量血压值和焦虑指数。结果:高血压检出率8%,其中男生检出率10%,女生检出率6%。血压值在不同性别、不同籍贯、不同年级学生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收缩压值在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以及二年级与三年级学生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前期血压值在各对比组之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焦虑检出率25%。焦虑指数在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放松训练前后,受试者焦虑指数及血压值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a后,原三年级学生的血压值及焦虑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动脉压值和焦虑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54,呈线性回归。结论:性别、籍贯、年级因素对在校大学的血压值存在明显影响;年级和专业因素对在校大学生的焦虑指数存在明显影响;放松训练可以有效的降低焦虑指数和血压值;平均动脉血压值和焦虑指数存在相关关系。
康瑞王锡明扇虹贺晓燕马勇段艳华
关键词:焦虑血压大学生少数民族
双源CT冠脉血管造影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4
2009年
目的探讨双源CT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50例患者行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DSCTCA)检查,对其中76例患者同时行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及选择性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检查,分析比较DSCTCA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45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了DSCTCA检查,并可清晰显示冠脉主干及部分分支,228例患者的747支冠脉伴有不同程度狭窄,其中76例患者的122支冠状动脉伴有重度狭窄或闭塞,以CAG为金标准,得出DSCTA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100%、90.00%及94.84%,尤其对于重度狭窄及闭塞的诊断准确性达98.92%。结论双源CT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接近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准确可靠的检查方法。
李剑段艳华王锡明武乐斌程召平乌大尉晁宝婷
关键词: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