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乐斌

作品数:304 被引量:1,834H指数:20
供职机构:山东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2篇期刊文章
  • 68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3篇成像
  • 58篇磁共振
  • 49篇肿瘤
  • 39篇血管
  • 35篇动脉
  • 31篇X线
  • 31篇磁共振成像
  • 30篇造影
  • 29篇介入
  • 28篇影像
  • 25篇X线计算
  • 25篇X线计算机
  • 24篇影像学
  • 22篇体层摄影
  • 22篇体层摄影术
  • 21篇冠状
  • 19篇多层螺旋CT
  • 19篇血管造影
  • 19篇冠状动脉
  • 15篇放射学

机构

  • 216篇山东省立医院
  • 80篇山东大学
  • 20篇山东省医学影...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泰山医学院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山东省军区机...
  • 3篇潍坊医学院
  • 3篇天津大学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山东大学第二...
  • 3篇山东省卫生厅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济宁医学院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山东省肿瘤医...
  • 2篇聊城市人民医...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三明市第一医...
  • 2篇章丘市人民医...

作者

  • 278篇武乐斌
  • 55篇柳澄
  • 48篇王锡明
  • 45篇李成利
  • 34篇李振家
  • 30篇吕玉波
  • 26篇王光彬
  • 21篇李传亭
  • 18篇王涛
  • 17篇林征宇
  • 17篇乌大尉
  • 16篇刘作勤
  • 16篇刘学静
  • 15篇巩若箴
  • 14篇唐军
  • 13篇程召平
  • 13篇晁宝婷
  • 13篇李春卫
  • 12篇张琰
  • 12篇梁长虎

传媒

  • 71篇医学影像学杂...
  • 35篇中华放射学杂...
  • 33篇中国医学影像...
  • 6篇山东医药
  • 6篇中国医师协会...
  • 4篇临床放射学杂...
  • 4篇山东大学学报...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华超声影像...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中国临床医学...
  • 3篇中华临床医师...
  • 3篇第十二届全国...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泰山医学院学...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中国介入影像...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8篇2011
  • 16篇2010
  • 28篇2009
  • 15篇2008
  • 30篇2007
  • 30篇2006
  • 41篇2005
  • 24篇2004
  • 17篇2003
  • 15篇2002
  • 12篇2001
  • 3篇2000
  • 5篇1999
  • 3篇1998
3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开放性MRI引导下脑内病变穿刺病理学活检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1
2006年
李成利武乐斌宋吉清吕玉波张传臣
关键词:经皮穿刺活检MRI引导脑内病变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彩色双功能多普勒超声评价睾丸的血流特点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应用高频率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探讨正常成人睾丸及其血流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方法:经阴囊超声检测120例正常成年男性的睾丸及其血流的彩色多普勒频谱,测睾丸动脉(TA)、包膜动脉(CA,即睾丸动脉主支)、睾丸内动脉(ITA,包括向心动脉和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时间平均峰值血流速度(TAMX)、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分别计算左右侧睾丸大小和血流参数的均值,并作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120例正常成人左、右侧睾丸大小及其血管的PSV、EDV、TAMX、RI和PI测值无显著性差异。CA和ITA多普勒频谱波型变化较小,为低阻力型血流频谱;TA的波型变化较大,RI、PI值变异较大。结论:高频率彩色双功能多普勒超声敏感性高,可准确检测睾丸的形态结构及其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且左、右侧睾丸测值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张增芳王克武乐斌付强李善军
关键词:睾丸超声多普勒
3TMR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显示腮腺肿瘤及其与腮腺内面神经和腮腺导管的关系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3TMR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FIESTA)序列显示腮腺良性肿瘤及其与腮腺内面神经和腮腺导管关系的价值。方法对22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采用8通道头部线圈行3T常规MR序列T,WI、T2WI及3D—FIESTA序列扫描,并进行图像后处理。腮腺良性肿瘤与腮腺内面神经和腮腺导管的关系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不同类型的腮腺良性肿瘤3TMRI表现具有各自的特点。22例腮腺肿瘤在T1WI主要显示为低信号,在T2WI上为高信号,其显示结果分别为21、22例;3D—FIESTA序列上则根据腮腺肿瘤类型的不同表现为低信号(10例)或高信号(12例)为主。腮腺内面神经主要分支在T1WI、T2WI及3D—FIESTA序列图像均显示为线样低信号结构,T1WI、T2WI对面神经主干的显示分别为16、18例;而3D—FIESTA对面神经主干、颞面支、颈面支的显示分别为22、21、22例。腮腺导管及其主要分支在T,WI上呈线条状低信号,T2WI及3D—FIESTA序列图像显示为条状高信号结构,其显示分别为14、20、22例。与手术结果相对照,腮腺内面神经主干的显示结果为22例;腮腺主导管20例与3D—FIESTA序列的显示情况相一致,另2例因肿瘤推压移位,手术解剖未发现。结论3TMR3D.FIESTA序列可以正确显示腮腺内面神经和腮腺导管及其与腮腺肿瘤的关系,对腮腺肿瘤手术计划的制定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李彦李传亭张东生艾斌张卫东武乐斌
关键词:腮腺肿瘤面神经磁共振成像
开放性0.23T MR导引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毁损术的应用价值
李成利武乐斌宋吉清吕玉波张传巨
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在胃平滑肌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 CT(MSCT)在胃平滑肌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36例胃平滑肌肿瘤患者的多层螺旋 CT轴位图像和重建的 4 - D、最大密度投影及仿真内窥镜图像进行观察分析 ,分别对各病例进行诊断及术前评估 ,并与其相应的胃肠钡餐及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36例患者的 MSCT诊断符合率为10 0 % ,其仿真内窥镜检查结果与胃镜检查结果基本吻合。结论  MSCT对胃平滑肌肿瘤的诊断准确率高 。
王锡明武乐斌王莉李振家柳澄
关键词: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胃平滑肌肿瘤胃镜检查
时间-温度阈值控制肝脏激光间质热消融治疗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应用时间-温度阈值控制肝脏LITT的可行性。方法:16只实验兔,分成2组,均在介入性MRI引导下行LITT。组1和组2分别加热到60℃和时间-温度阈值。测量光导纤维尖端至测温针尖的距离(D1),以及光导纤维尖端至凝固性坏死最外缘的距离(D2)。结果:阈值温度54℃最为多见。组1D1与D2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组1达到时间-温度阈值平均节约时间(或能量)26.63%。结论:时间-温度阈值控制肝脏LITT能完全消融肝组织,节约消融时间和能量,减少正常组织损伤。
林征宇武乐斌毕万利李成利梁长虎
关键词:肝脏磁共振成像消融
胰腺MRI:2D与3DFS-FLASH增强扫描序列的对比研究
2006年
目的:通过2D与3D增强扫描序列的对比研究,确定胰腺MRI最佳增强扫描序列。方法:40例胰外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D组和3D组(每组各20例)。常规MRI平扫后行胰腺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测量平扫T1WI像及增强各期胰腺的信号强度,计算信噪比(SNR)及对比信噪比(CNR),并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平扫T1WI像:3D组胰腺SNR、胰腺-胰周脂肪CNR均明显低于2D组(19.2vs22.7,8.7vs15.2,P<0.05)。增强后扫描:3D组各期图像的胰腺SNR均高于同期扫描的2D组(37.8vs29.4;31.6vs28.8;29.6vs28.0),尤以胰腺实质期为明显(P<0.05),同时胰腺-胰周脂肪CNR及图像质量亦高于2D组(P<0.05)。结论:3DFLASH序列是胰腺MRI最优增强扫描序列,能更好地显示胰腺的解剖细节和血液动力学特征,有助于胰腺疾病的诊断及可切除性评价。
王静高磊陆建平武乐斌
关键词:胰腺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对颅内环形强化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 I)对颅内环形强化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环形强化病灶(脑脓肿7例、胶质瘤23例、转移瘤16例)行常规MR I、DW I及增强扫描。自动获得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并进行ADC值测量。结果所有23例胶质瘤中的20例、16例转移瘤中的13例瘤腔显示弥散不受限(高ADC值),7例脑脓肿中的5例脓腔显示弥散受限(低ADC值)。胶质瘤中有3例显示部分弥散受限;转移瘤中有1例弥散受限,两例多发转移瘤,部分弥散受限,部分弥散不受限。脑脓肿中有2例部分弥散不受限。结论在颅内环形强化病灶中,DW I上绝大多数脓肿弥散受限,表现为高信号,但部分胶质瘤和转移瘤也可为高信号。
张新娟武乐斌王光彬韩巨张增芳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磁共振成像脑脓肿脑肿瘤
婴幼儿股骨颈前倾角的测量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9年
股骨颈前倾角增大是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主要的病理改变之一,正确的测量对临床的诊治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对股骨颈前倾角的测量方法及各种影像学测量方法的优缺点进行综述,探讨股骨颈前倾角的测量在婴幼儿发育性髋脱位中的应用价值。
于成文武乐斌滕剑波
关键词:股骨颈前倾角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影像学婴幼儿
双源CT双能量血管成像对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血管成像(DE—CTA)对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4例临床疑诊CCF的患者进行DE—CTA。利用直接能量减影后的数据进行去骨图像重组,同时将能量平均后数据进行非去骨图像重组。由4名多年从事脑血管疾病影像诊断的放射科医师独立分析图像,其中2名评价颈内动脉海绵窦段DE—CTA的图像质量,2名评价瘘口位置、数量、大小及有无异常的颅内静脉扩张,比较各种后处理方法对CCF瘘口及相关病变的显示情况。利用Kappa检验分析2名医师对图像质量评价的一致性。利用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评价去骨与非去骨重组图像测得的瘘口大小。结果14例患者28条颈内动脉颅内段均可以满足影像评价标准。14例患者经行双能量直接去骨颅脑CTA检查均确诊为CCF,其中,病变位于双侧2例,左侧7例,右侧5例。14例患者共16处病变,非去骨及去骨重组图像均发现瘘口16处。去骨及非去骨重组图像测得瘘口的平均大小分别为(0.36±0.10)、(0.35±0.11)m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P〉0.05),且二者测量值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r=0.97,P〈0.05)。去骨重组图像发现8例患者13支大脑皮质静脉扩张,非去骨重组图像仅发现6例患者9支大脑皮质静脉扩张。结论DE—CTA图像多种重组方法相结合对CCF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价值。
王莉段艳华王锡明王建程召平乌大尉武乐斌
关键词: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血管成像双能量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图像质量评价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