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臣
- 作品数:27 被引量:234H指数:11
- 供职机构: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卫生厅科学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效果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观察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确诊的直肠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保留左结肠动脉组和不保留左结肠动脉组各60例。两组均于腔镜下完成直肠癌前切除术,常规完成淋巴清扫、肿瘤切除以及结肠直肠吻合操作,一组保留左结肠动脉,另一组不保留左结肠动脉。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清扫数目、回肠末端造瘘或横结肠造口情况及术后吻合口漏发生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均手术操作顺利,无直肠及其系膜破损,无髂血管、输尿管等邻近器官损伤。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术后吻合口漏、结肠造口率、术中清扫淋巴结数量以及淋巴结转移数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术后24 h盆腔引流量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2天两组患者盆腔渗出明显减少,均在手术后第5天拔出引流管。结论:在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可避免过多游离结肠,保障结肠吻合口近端血运,降低吻合口张力及吻合口漏发生率,减少预防性结肠造口或回肠末造瘘。
- 王春喜赵允杉王连臣李建美张艳君刘庆王庆玉刘自为
-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吻合口漏
- miR-299-3p靶向OCT4B1调控结直肠癌细胞SW480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miR-299-3p靶向调控OCT4B1对结直肠癌细胞SW480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的作用。方法将SW480细胞分为NC组、mimics组、inhibitor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晶紫染色检测单克隆形成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qRT-PCR测定细胞miR-299-3p和OCT4B1 mRNA,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OCT4B1蛋白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556-3p对SW480细胞OCT4B1活性的调控作用。结果与NC组比较,miR-299-3p水平、细胞凋亡率mimics组升高,inhibitor组降低,且mimics组高于inhibitor组(P<0.05);OCT4B1 mRNA和蛋白水平、细胞穿膜数、细胞存活率、单克隆形成数mimics组降低,inhibitor组升高,且mimics组低于inhibitor组(P<0.05)。结论miR-299-3p过表达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SW480增殖、迁移、侵袭,促进其凋亡,可能与miR-299-3p抑制OCT4B1 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 符国宏赵宇青郑杨慈吴开李李立新王连臣
- 关键词:结直肠癌细胞迁移细胞侵袭
- 成人复杂性阑尾炎临床预测评分模型的建立与验证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通过分析成人复杂性阑尾炎的高危因素,建立区分复杂性阑尾炎(CA)与非复杂性阑尾炎(UA)的评分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从而辅助临床医师迅速判断急性阑尾炎的类型,并为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2016-11—2018-04期间住院行阑尾切除术并经病理确诊的297例成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所见和病理类型,将29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UA组(207例,包括单纯和化脓性阑尾炎)和CA组(90例,包括穿孔和坏疽性阑尾炎)。将2组患者的术前资料按照一般情况、病史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超声表现进行分类分析,应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CA的12项高危因素后,分类别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筛选变量。根据筛选结果最终有5个因子纳入最终回归方程,根据OR值进行变量赋值,预测模型的总分为12分,并得出回归方程的ROC曲线。为验证评分预测模型,进一步收集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2018-08—2019-11期间行阑尾切除术的180例急性阑尾炎病例的临床资料,计算该评分预测模型对CA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阳性及阴性似然比,并得出ROC曲线。结果:最终纳入回归方程的5个因子为超声见右髂窝积液(OR=7.567,赋值4分)、高热≥39℃或寒战(OR=6.449,赋值3分)、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1.88×10^9/L(OR=3.469,赋值2分)、血淀粉酶≤56.9 U/L(OR=3.003,赋值2分)、恶心或呕吐(OR=2.117,赋值1分)。应用Medcalc 15.2软件得出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789(0.738~0.834),我们根据约登指数将判定复杂性阑尾炎的阈值设置为≥5分,因为此阈值对应着该模型最高的敏感度(63.33%)及特异度(79.23%)。在前瞻性验证队列中,该预测模型的敏感度为80.00%(67.70~89.20),特异度为79.17%(70.80~86.00),阳性预测值为65.75%,阴性预测值为88.79%,阳性似然比3.84(2.61
- 张博诚王连臣
- 关键词:复杂性阑尾炎
-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胃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9
- 2013年
-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胃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38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化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治疗后,分别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同时,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并统计2组患者治疗后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6%,对照组为60.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感觉神经异常、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口腔黏膜炎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18.4%、21.0%、50.0%、21.0%、31.6%、18.4%,对照组依次为57.9%、60.5%、73.7%、44.7%、52.6%、39.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PFS和OS依次为(5.5±1.2)、(10.5±2.2)个月,对照组依次为(3.5±1.2)、(8.3±2.3)个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胃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能有效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卓恩挺陈雪莲王连臣刘松平符国宏
- 关键词:胃肠恶性肿瘤老年奥沙利铂卡培他滨
- 促进术后康复理念指导下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6
- 2016年
- 自1997年Hüscher等[1]完成世界首例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后,腔镜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推动甲状腺领域外科技术的进步,目前腔镜甲状腺技术已进入成熟期。其以患者创伤小、康复快、美容效果好等优点迅速在国内应用,其围手术期护理也成为众多学者关注与研究的问题。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施行56例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
- 陆颍黄金丽王连臣
-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内窥镜检查围手术期护理
- 胸乳入路腔镜手术在老年甲状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1
- 2019年
-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腔镜手术在老年甲状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8年4月因甲状腺良性肿瘤行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88例患者为腔镜组,选择同期因甲状腺良性肿瘤行传统开放甲状腺切除术的64例患者为传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 h及24 h疼痛程度、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美容满意度、术后24 h 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传统组,住院时间短于传统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引流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腔镜组术后6、24 h的VAS评分均较传统组明显降低(P<0.05);腔镜组术后1、3个月的NSS评分均较传统组高(P<0.05);两组患者术前各项炎症因子、应激激素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组术后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且传统组较腔镜组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胸乳入路腔镜手术在老年甲状腺良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疼痛,提高美容满意度,这可能与其降低机体炎症因子(CRP、IL-6、TNF-α)及应激激素(Cor、NE)水平有关。
- 李立新王连臣符国宏
- 不同术式间隔时间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间隔时间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4-01~2018-06在我院治疗的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人1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与LC间隔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B组、C组,各62例,A组的间隔时间<2mo,B组的间隔时间2~4mo,C组的间隔时间>4mo,比较分析三组病人手术各指标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中转开腹例数及比例、住院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F/χ2值分别为7.087、13.736、11.934、111.673,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0.001),且B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最短,A组的最长,B组的中转开腹例数及比例最少,A组的最多。三组体温恢复时间、休克纠正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凝血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5.463、129.670、145.742、124.634,P值均为<0.001),且B组的时间最短,A组的时间最长。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低于C组的8.06%,低于A组的14.52%,但三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2~4mo进行LC,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疗效更佳,可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术中出血和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可在临床上推广。
- 吴开李王连臣符国宏
- 关键词: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效果
- 熊去氧胆酸在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7
- 2020年
- 目的:探究熊去氧胆酸在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本院外科收治的84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2)。对照组腹腔镜下行纤维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胆汁相关指标总胆汁酸(TBA)、磷脂(PLIP)、胆固醇(CHO)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随访1年,记录肝胆结石复发及复发后再次手术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治愈22例,显效11例,有效5例,其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两组AST、ALT、TBil、CHO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TBA、PLIP水平上升,且观察组肝胆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出现右上腹疼痛、黄疸、寒战发热等症状较对照组好转,且恶心呕吐、乏力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发现观察组复发后再次手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不良并发症降低术后复发率及再次手术率,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联合治疗提高了患者TBA、PLIP水平,降低AST、ALT、TB il及CHO水平,有助于改善肝胆功能,减少胆汁淤积,防止肝胆结石复发,促进良好预后。
- 王艳良王连臣陈升肖洪伟李立平王宇蔡沾焕张燕忠
- 关键词:熊去氧胆酸胆道镜钬激光胆管结石疗效观察
- 早期调节肠道菌群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早期调节肠道菌群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早期恢复及应激、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胃肠外科行择期结肠癌根治术的85例患者临床资料,将术前2周行肠道菌群调节的患者为干预组(40例),无肠道菌群调节患者为对照组(45例)。采用SPSS24.0进行数据分析及处理。临床指标、肠道菌群数、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指标等以(x±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组术后发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前4种肠道菌群数目与对照组术前1 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前1 d较干预前粪便中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数目明显增多(P<0.05),大肠杆菌属及肠球菌属数目明显减少(P<0.05);术后3 d干预组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大肠杆菌、肠球菌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干预组患者IL-6及CRP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调节肠道菌群能有效改善结肠癌患者术后肠道菌群的紊乱,减轻患者术后机体应激。
- 卓恩挺王连臣陈雪莲符国宏潘建民
- 关键词:结肠肿瘤结肠切除术炎症免疫系统肠道菌群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血浆和组织circRNA-102002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血浆和组织环状核糖核酸(circRNA)-102002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三亚中心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97例PTMC患者,将其分为淋巴结转移组(n=56)和无淋巴结转移组(n=41)。另选取同期45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circRNA-102002表达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ircRNA-102002对PTMC诊断及预测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PTMC癌组织circRNA-102002表达水平(2.42±1.06)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56±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390,P<0.001)。PTMC组血浆circRNA-102002表达水平(2.08±0.93)明显高于对照组(0.31±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27,P<0.001)。淋巴结转移组血浆和组织circRNA102002表达水平(2.95±1.17,3.46±1.51)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1.24±0.43,1.35±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82,17.964,均P<0.001)。ROC曲线显示,血浆和组织circRNA-102002诊断PTMC的最佳截断值为1.37,1.58,其曲线下面积为0.810(95%CI:0.752~0.870)和0.850(95%CI:0.790~0.907);血浆和组织circRNA-102002诊断PTM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最佳截断值为2.27,2.65,其曲线下面积为0.857(95%CI:0.798~0.920)和0.891(95%CI:0.834~0.955)。结论circRNA-102002在PTMC患者中呈高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PTMC诊断及预测淋巴结转移的参考指标。
- 符国宏王连臣陈旭郑扬慈
-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