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尤小芳

作品数:32 被引量:22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市肺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CT表现
  • 6篇支气管
  • 5篇支气管炎
  • 5篇气管炎
  • 5篇肿瘤
  • 5篇细支气管
  • 5篇细支气管炎
  • 5篇弥漫性泛细支...
  • 5篇泛细支气管炎
  • 5篇病理
  • 4篇胸部
  • 4篇淋巴
  • 3篇胸膜
  • 3篇腺癌
  • 3篇结核
  • 3篇病理学
  • 2篇动脉
  • 2篇胸部CT
  • 2篇胸膜孤立性纤...
  • 2篇血管

机构

  • 28篇上海市肺科医...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石河子市人民...
  • 2篇同济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市杨浦区...
  • 1篇郴州市第一人...
  • 1篇上海市第八人...
  • 1篇南通市第六人...

作者

  • 28篇尤小芳
  • 8篇孙希文
  • 7篇史景云
  • 5篇江森
  • 4篇杨春燕
  • 4篇邵江
  • 3篇侯准
  • 3篇肖湘生
  • 3篇谢惠康
  • 3篇揭冰
  • 3篇朱晓华
  • 3篇尤正千
  • 3篇彭刚
  • 3篇虞栋
  • 3篇孙兮文
  • 3篇李秋红
  • 3篇马骏
  • 3篇孙春轶
  • 2篇张海霞
  • 2篇苏奕亮

传媒

  • 5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上海医学影像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上海医学
  • 1篇生殖与避孕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交通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2007年全...
  • 1篇全国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4层多层螺旋CT联合Ki-67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与周围型肺癌检出率及病理分型的关系被引量:25
2020年
目的探讨64层多层螺旋CT(MSCT)联合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检测与周围型肺癌检出率及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间上海市肺科医院收治的96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96例肺炎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Ki-67、NSE水平及MSCT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胸水、支气管征及空泡征、胸膜凹陷征、空洞征、分叶征和毛刺征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血清Ki67和NS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TNM分期和病理分型患者的MSCT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TNM分期和病理分型患者的Ki67和NSE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MSCT、NSE和Ki67均为造成周围性肺癌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联合检测对周围型肺癌患者的诊断效能高于单独检测,影像学指标联合Ki67和NSE水平的临界值分别为8.11ng/ml和12.36ng/ml,可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结论64层MSCT联合Ki-67和NSE水平检测,可提升周围型肺癌检出率,且与患者病理分型呈正相关。
李岗尤小芳
关键词:KI-67NSE64层螺旋CT
原发性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47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47例原发性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免疫功能和病理特点,以及诊断、治疗和随访的情况,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15年1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经病理活组织检查初次诊断为原发性肺MALT淋巴瘤的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截至2015年12月31日),分析其临床、影像学、免疫功能和病理学特点,以及诊断、治疗和随访的情况。结果 (1)临床特点:47例原发性肺MALT淋巴瘤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35∶1,中位年龄为55岁,42.55%(20/47)的患者通过体格检查发现。(2)影像学特点:主要表现为肺实变或斑片状病灶(65.96%,31/47),74.47%(35/47)的患者肺实变伴支气管充气征,23.40%(11/47)的患者伴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10.64%(5/47)的患者伴胸腔积液;26例患者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或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检查,其中有放射性核素浓聚者占88.46%(23/26),良性病变者占61.54%(16/26)。(3)免疫功能变化:行免疫功能检查26例,其中存在缺陷者占57.69%(15/26);行细胞免疫检查21例,其中存在缺陷者占71.43%(15/21);行体液免疫检查23例,其中存在缺陷者占26.09%(6/23)。42例患者行12项血清肿瘤标志物筛查,其中全阴性者占69.05%(29/42)。(4)病理学特点:47例患者病灶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20、CD79α均为阳性,CD5均为阴性;CD10阴性45例(95.74%)、bcl-2阳性33例(70.21%)。38例行外科手术的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Ki-67表达阳性<5%者占44.74%(17/38),Ki-67表达阳性5%~15%者占47.37%(18/38),Ki-67表达阳性>15%者占10.53%(4/38)。(5)诊断:首诊诊断为淋巴瘤仅5例(诊断正确率10.64%),其余分别被误诊为肺炎20例(42.55%)、肺癌16例(34.04%),以及其他肺部疾病6例(12.77%,其中肺结核3例、间质性肺病2例、真菌感染1例);第1次就诊至确诊时间为0.25~108个
李秋红谢惠康周瑛张苑胡洋苏奕亮张芬沈瓅史景云尤小芳李惠萍
关键词:胸部CT免疫缺陷
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SCT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研究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MS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病理证实的肺MALT淋巴瘤患者的CT表现。结果 34例肺MALT淋巴瘤患者中,多发21例,单发13例;MSCT表现为4种类型:(1)结节、肿块型12例(35.3%),支气管血管束周围分布,其中2例见胸膜下分布,9例见充气支气管征。(2)肺炎实变型16例(47.1%),2例见跨叶分布,14例见充气支气管征,伴支气管扩张6例,空洞4例。(3)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型1例(2.9%)。(4)混合型5例(14.7%),5例均见充气支气管征,伴有支扩1例,空洞1例。34例中胸腔积液2例,胸膜增厚6例,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25例增强后均强化均匀,19例见血管造影征。结论肺MALT淋巴瘤影像表现常为肺内多发/单发结节、肿块或实变影,强化均匀,伴有充气支气管征和血管造影征,结合其惰性生长的临床特点,可提示肺MALT淋巴瘤的诊断。
陆杨杨春燕尤小芳
关键词:淋巴瘤
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介入治疗及疗效评价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评价经血管栓子祛除术治疗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2例经CT肺血管造影或血管造影证实为大面积肺动脉栓塞患者,经肺动脉行传统介入器材碎栓、吸栓及局部溶栓联合治疗,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血气分析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肺动脉开通情况以及有无并发症。结果介入治疗后血管开通良好、症状即刻缓解9例,2例术后数天内症状逐步好转。PaO2术前(54.92±6.17)mmHg,术后达(90.91±1.62)mmHg,SaO2术前(85.17±8.39)%,术后达(95.75±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休克指数明显下降(1.26±0.18/0.67±0.14,P<0.01),Miller评分明显降低(21.75±4.35/13.83±5.69,P=0.0001),mPAP显著下降[(35.59±7.68)mmHg/(30.04±7.93)mmHg,P=0.001]。1例因栓塞面积大,术后3d死亡,术后并发脑出血1例,3d后死亡。结论经肺动脉行血管祛栓综合治疗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史景云尤小芳王向日
关键词:肺栓塞介入治疗
肺泡微结石症8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儿童及成人肺泡微结石症(pulmonary alveolar microlithiasis,PAM)的临床特点。方法结合我院的8例患者及复习国内发表的病理或胸部CT确诊的PAM共143例进行分析。结果儿童组共13例,成人组共130例,呈家族发病的比率为64.60%(73/113),临床表现不典型,体检发现者有53例(37.06%),常见的临床症状为气急(30.77%)、干咳(27.97%)。130例患者行胸部CT检查,儿童组与成人组比较,共同特点均以弥漫性小结节为主,伴有小叶间隔增厚或钙化。但儿童组磨玻璃影较成人组更为常见(儿童53.85%;成人26.50%),成人组较儿童组钙化融合更为常见(成人61.54%;儿童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91,P〈0.05)。有病理确诊的患者有81例,其中支气管镜和肺穿刺确诊的有69例。在两组病例中,经病理确诊和仅根据胸部CT明确诊断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23,P=0.337),说明本病的胸部CT表现特征性明显,可以作为独立的确诊手段。儿童组肺功能正常者有7例(70%),成人组正常者有29例(46.77%)。肺功能下降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弥散功能可减退,下降的程度与合并肺纤维化、肺气肿等相关。病例随访期1个月至20年不等,仅1例死亡,其余患者在随访过程中病灶缓慢增多,部分病例可合并感染、气胸、肺纤维化、肺气肿、肺动脉高压、肺心病而导致病情加重。本病目前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以对症治疗为主。结论PAM在我国仍属少见病。其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临床表现不典型,60%以上患者有家族史。胸部CT结合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或活检可确诊。
李秋红周瑛胡洋张苑苏奕亮张芬沈瓅尤小芳谢惠康李惠萍
关键词:肺泡微结石症胸部CT病理学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外科治疗被引量:3
2011年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 of the pleura,SFTP)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肿瘤。为探索SFTP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外科治疗效果,我们对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诊断的23例SFTP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谢冬姜格宁陈晓峰尤小芳谢惠康陈昶朱余明丁嘉安
关键词:胸膜孤立性纤维瘤外科治疗软组织肿瘤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CT表现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提高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2007年收治的83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CT表现。结果77例表现为两肺弥漫分布,5例为两肺野内散在斑片状分布,1例局限于两肺下叶。83例均见小叶中心小结节,部分伴有树芽征;54例细支气管扩张,伴有管壁不规则增厚,9例扩张的细支气管内可见黏液栓塞;38例见周围性空气潴留;36例见斑片状影,2例合并右肺中叶不张;肺间质纤维化7例,肺动脉高压7例,合并胸腺瘤和肺癌各1例。结论CT是诊断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重要依据,结合临床有助于鉴别诊断。
尤小芳史景云邵江孙兮文
关键词: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常规胸部CT检查中心脏偶发病灶的分布规律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接受常规胸部CT检查的患者中心脏偶发病灶(ICFs)的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48例常规胸部CT患者ICFs的分布情况,并分析ICFs分布与年龄组段、不同性别、增强检查、CT机型的关系,评价评定者之间评估ICFs的一致性。结果不同评定者评估ICFs具有较好一致性(Kappa=0. 803~1)。126/248例(50. 8%)检出≥1处ICFs,共有233处ICFs,其中151处(64. 8%)在原始报告中未提及,包括15/15(100%)的主动脉瓣钙化,8/9(88. 9%)的二尖瓣钙化,20/21(95. 2%)的主肺动脉扩张,67/87(77. 0%)的冠状动脉钙化,6/10(60. 0%)的左心房和/或右心房扩张,28/66(42. 4%)的胸主动脉粥样硬化,7/18(38. 9%)的升主动脉扩张,7例心包积液都在原始报告中提及。ICFs发生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P 〈0. 001),但与性别无关(χ~2=0. 033,P=0. 856)。增强检查及CT机型并不影响ICFs的检测率(OR分别为1. 095、1. 340,P值均〉 0. 05)。结论一半的常规胸部CT检查患者至少存在1处ICFs,它独立于性别但随着年龄增长。60. 3%的可检测ICFs病例在最初CT报告中未被提及。
侯准闾衍乐尤小芳孙希文
关键词:心血管系统偶然发现主动脉
Karl迭代技术降低64排CT肺结核患者胸部扫描辐射剂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Karl迭代重建技术在结核病64排螺旋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6例肺结核患者进行胸部CT检查,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采用标准剂量(120 kV、130 mAs)进行扫描并采用滤波反投影法(FBP)进行重建,低剂量组使用120 kV和60 mAs进行图像采集,并使用Karl技术(B组)和FBP方法(C组)进行图像重建。比较三组间的图像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图像质量主观评估,体积CT剂量指数(CTDI vol)和有效剂量(ED)。结果低剂量组的有效剂量为(2.02±0.39)mSv,较标准剂量组的(5.73±1.96)mSv减少64.74%(P<0.05)。B组与A组的CT值、SNR和主观评分无显着差异(P>0.05)。B组的SNR、CNR和主观评分均高于C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结核患者的胸部CT扫描中,采用Karl迭代重建技术可有效保证降低辐射剂量后的图像质量,优于FBP技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侯准杨梓尤小芳史景云
关键词:辐射量胸部肺结核
恶性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临床CT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恶性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临床特点及CT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恶性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气促、胸痛及胸闷8例,3例为体检时偶然发现。11例CT上均表现为胸腔单发软组织密度肿块,肿瘤最长径5~17cm,平均(10.9±4.6)cm;11例密度均不均匀,部分呈"地图样"改变,2例瘤内见钙化,6例瘤内见增粗扭曲血管影,1例见右侧膈下动脉发出异常供血血管进入肿块。11例均可见肿瘤周围肺组织压迫不张,2例纵隔结构受压向对侧移位。2例边缘毛糙,并见邻近胸膜增厚,其中1例邻近肋骨骨质破坏、胸壁肌肉受侵犯,5例见微量至中等量胸腔积液。结论恶性胸膜孤立性纤维瘤患者多有临床症状,肿瘤体积较大,内部密度不均匀,瘤内血管丰富,合并胸水多见,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术前诊断。
李浩亮杨春燕杨东孙希文李蕴玉尤小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