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晓华

作品数:35 被引量:386H指数:10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吉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3篇皮瓣
  • 8篇外科
  • 7篇缺损
  • 5篇手术
  • 5篇穿支
  • 4篇支皮瓣
  • 4篇腓肠
  • 4篇腓肠神经
  • 4篇肠神经
  • 3篇岛状
  • 3篇岛状皮瓣
  • 3篇蒂皮瓣
  • 3篇隐静脉
  • 3篇应力松弛
  • 3篇再植
  • 3篇软组织
  • 3篇软组织缺损
  • 3篇手部
  • 3篇手外伤
  • 3篇撕脱

机构

  • 14篇吉林省人民医...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上海市第一人...
  • 6篇同济大学附属...
  • 5篇吉林大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温州医学院
  • 4篇宁波市第六医...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成都军区昆明...
  • 3篇吉林大学中日...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浙江省立同德...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南华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 1篇长春中医学院

作者

  • 35篇黎晓华
  • 7篇丁宝志
  • 6篇王惠东
  • 6篇张世民
  • 6篇庄蕾
  • 5篇关华立
  • 5篇李峻
  • 5篇宫云霞
  • 4篇周礼荣
  • 4篇侯春林
  • 4篇徐达传
  • 4篇梅劲
  • 4篇马洪顺
  • 4篇陈宏
  • 4篇张春
  • 4篇陈铿
  • 4篇章一新
  • 4篇刘小林
  • 4篇韩庆武
  • 4篇王欣

传媒

  • 6篇中华显微外科...
  • 4篇试验技术与试...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康复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修复重建外科...
  • 2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第三届全国交...
  • 1篇宁波市医学会...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1
  • 4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89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皮瓣修复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被引量:53
2010年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皮瓣治疗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适应证、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2009年11月,应用VSD联合皮瓣修复5例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VSD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单纯皮瓣修复的10例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非VSD组)进行比较。VSD组:男3例,女2例;年龄32~69岁,平均46岁。车祸伤3例,截肢术后皮肤坏死1例,骨折术后钢板外露1例。其中小腿下段1例,足踝2例,足背1例,前足1例。软组织缺损范围6.5cm×6.0cm~23.0cm×17.0cm。受伤至入院时间2h~2个月。非VSD组:男5例,女5例;年龄23~58岁,平均50岁。车祸伤6例,地震挤压复合伤1例,骨髓炎感染创面1例,骨折术后钢板外露2例。其中小腿下段1例,足踝3例,前足及足背4例,足跟2例。软组织缺损范围4cm×4cm~20cm×12cm。受伤至入院时间1h~2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 VSD组修复术前住院时间为(11.8±9.5)d,修复术后住院时间为(35.4±28.3)d,总住院时间(47.2±35.8)d,切取皮瓣面积(232.8±142.0)cm2,VSD治疗后创面感染率为0;非VSD组分别为(25.8±12.4)d,(33.9±28.1)d、(59.7±32.4)d、(97.3±93.6)cm2,常规抗感染治疗8~14d后创面感染率为80%。两组修复术前住院时间及皮瓣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瓣修复术后VSD组1例、非VSD组2例皮瓣出现皮缘部分坏死,清创植皮或直接缝合后创面愈合良好;其余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植皮顺利成活。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41个月,平均22.1个月。两组皮瓣与周围皮肤色泽、质地相似,皮瓣受力处无破溃,无臃肿。结论 VSD联合皮瓣修复对及时控制创伤后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感染、改善创面血运、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及�
黎晓华王惠东张长青陈铿庄蕾丁宝志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皮瓣下肢软组织缺损
双小腿车祸毁损伤一例:短缩再植或截肢
@@双小腿严重开放骨折,但胫后神经完整,是否短缩再植或修复的适应证?受伤至手术时间是关键因素。下肢长段短缩后的心理抑郁及压力(夫妻角度)。安装双侧义肢后的功能状况及患者的心理变化。从医学经济学探讨再植修复与义肢的价值。
黎晓华庄蕾丁宝志
关键词:截肢手术
文献传递
右足跟鳞癌介入化疗及显微外科治疗一例
1999年
黎晓华汤日杰宫云霞单臣关华立
关键词:介入化疗足外科神经血管蒂鳞癌足跟保肢手术
手部高压注射伤不同时期的治疗被引量:3
2004年
李峻黎晓华王平侯明钟
关键词:手部高压注射伤手外伤康复
尺骨应力松弛实验研究
1999年
本文报道了对正常国人急性外伤致死的新鲜尸体尺骨进行应力松弛实验的结果。得出了尺骨的应力松弛曲线和数据。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实验曲线。得出C、d值,还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
张志新黎晓华王冬菊
关键词:尺骨应力松弛
尺动脉血管单向拉伸实验研究
1999年
本文报道了对正常国人新鲜尺动脉血管进行单向拉伸的实验结果,得出了尺动脉血管的破坏应力、应变,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及伸长比、拟弹性模量,探讨了尺动脉血管的拉伸性能。
罗民黎晓华贺家宁
中国特殊形式穿支皮瓣的名词术语与定义专家共识被引量:125
2013年
穿支皮瓣是近年来皮瓣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因其改善了皮瓣受区的外形和功能、最大程度减少了皮瓣供区外观和功能的损害,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乳房重建及头、颈、躯干与四肢创面的修复。
唐举玉章伟文张世民章一新陈宏唐茂林汪华侨徐达传梅劲王欣张春黎晓华徐永清王春梅谢松林廖华刘小林侯春林
关键词:穿支皮瓣外科领域皮瓣供区乳房重建四肢创面
人跖骨蠕变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本文报道了作者对正常国人新鲜尸体第三跖骨蠕变实验研究的结果。得出了应变-时间的变化关系,蠕变数据与曲线,对实验曲线进行了拟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王晓晨罗民马洪顺黎晓华
关键词:跖骨蠕变
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的急诊修复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评估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的急诊修复效果。[方法]自2000年5月~2005年3月仔细清创后,按皮瓣损伤程度、逆行蒂部位及皮瓣缘出血等对手部逆行撕脱皮肤应用吻合静脉和修成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原位回植,并且皮下充分引流急诊修复18例,同时行骨折固定与肌腱修复,[结果]15例撕脱皮肤完全成活,3例术后小面积皮肤坏死,经换药愈合,手部外形和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应用上述方法急诊修复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能最大限度恢复受伤皮肤的活力与功能,是治疗该类刨伤的一种良好术式选择。
刘迎曦周礼荣黎晓华王伟闵捷侯明钟
关键词:手损伤皮肤撕脱伤皮瓣
胎儿臂丛神经上干粘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33
2004年
研究了 30具新鲜胎儿尸体臂丛神经上干的拉伸力学性质和粘弹性力学性质 ,对臂丛神经上干进行单向拉伸实验 ,得出了破坏载荷、强度极限、最大应变。对臂丛神经上干进行应力松弛、蠕变实验 ,得出了应力松弛、蠕变实验数据和曲线。对实验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得出了归一化应力松弛函数、蠕变函数。以回归分析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 ,得出回归系数 ,很好地拟合了实验曲线。实验结果表明 6~ 7月龄胎儿臂丛神经上干的破坏载荷、强度极限、最大应变小于 8月龄以上的胎儿。男女胎儿臂丛神经之间拉伸力学性质差异不显著 ,低月龄胎儿臂丛神经 72 0 0S应力松弛量大于高月龄组 。
马洪顺张忠君黎晓华
关键词:臂丛神经应力松弛蠕变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