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广岳

作品数:12 被引量:151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生物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胁迫
  • 3篇毒害
  • 3篇重金
  • 3篇重金属
  • 3篇可溶性蛋白
  • 2篇生理生化
  • 2篇菹草
  • 2篇外源
  • 2篇抗氧化
  • 2篇活性
  • 2篇活性氧
  • 2篇保护酶
  • 2篇
  • 2篇CR^6+
  • 1篇毒害作用
  • 1篇亚精胺
  • 1篇氧化酶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含量

机构

  • 12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2篇马广岳
  • 10篇施国新
  • 10篇王学
  • 9篇徐勤松
  • 5篇胡金朝
  • 3篇王春涛
  • 2篇武晓燕
  • 2篇吴国荣
  • 2篇王贵民
  • 2篇拉非克
  • 1篇王习达
  • 1篇陈国祥
  • 1篇吴晓慧
  • 1篇周红卫
  • 1篇拉飞克
  • 1篇张小兰

传媒

  • 2篇广西植物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农村生态环境
  • 1篇湖泊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植物研究
  • 1篇植物生理与分...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3篇2005
  • 7篇2004
  • 2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镧、锌及其交互作用对浮萍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被引量:3
2004年
以浮萍(Lemnaminor)为材料,研究La、Zn及其交互作用对体内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单独施加20mg·L-1的La或Zn对浮萍都有明显的伤害作用,且Zn的毒性远大于La。La、Zn复合处理不同程度地减弱各自的毒性,表现为植株叶绿素含量、蛋白质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减缓;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sA)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强;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各处理对浮萍的毒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Zn、La、Zn+La。
马广岳施国新王学徐勤松王贵民Rafeek Nhaled
关键词:ZN胁迫浮萍活性氧
Cd对槐叶苹的生理影响及外源La、Ca的缓解效应比较被引量:20
2005年
研究了Cd2+毒害对低等水生植物槐叶苹的生理影响及外源La、Ca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Cd2+污 染时,槐叶苹叶片出现褪绿、叶缘拳卷并伴有烂斑和根状叶断离现象。随着Cd2+浓度的升高,叶片的叶绿素 含量、SOD、CAT、POD活性先升后降,但各指标达到最大值时的Cd2+浓度各不相同,以POD对应的最高。可 溶性蛋白含量及丙二醛(MDA)产量分别呈现出下降和上升趋势,且可溶性蛋白含量受Cd2+的影响更大。外 源La和Ca均能缓解Cd2+对槐叶苹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降低和MDA的积累,对保护酶系统 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胡金朝施国新王学徐勤松马广岳王春涛
关键词:生理影响LA外源CA保护酶系统
水稻两优培九与汕优63苗期Cd毒害下抗性差异的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以三叶期的水稻幼苗为材料,比较了Cd污染对两优培九、汕优63的光系统Ⅱ(PSⅡ)电子传递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光合速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镉污染条件下,与汕优63相比较,两优培九幼叶光合速率和PSⅡ电子传递活性降低幅度较小,丙二醛含量升高幅度较小;两优培九保护酶系统活性较高。结论与汕优63相比较,两优培九抗重金属Cd2+毒害的能力较强。
王贵民陈国祥王习达吴国荣马广岳吴晓慧
关键词:水稻两优培九汕优63苗期抗性差异
铈对紫萍抗铜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铈能减缓铜胁迫导致的紫萍 (SpirodelapolyrhizaL .)叶片膜透性的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叶绿素a/b值的下降以及超氧阴离子 (O2 —·)、丙二醛 (MDA)的积累。与同浓度的单一铜处理相比 ,加入 2 0mg/L的铈后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过氧化物酶 (POD)的活性和类胡萝卜素(Car)、抗坏血酸 (AsA)含量不同程度的增强或增多 ,暗示铈可能通过提高紫萍活性氧清除能力以增强对铜的抗性和耐性。
马广岳施国新王学
关键词:可溶性蛋白含量膜透性耐性超氧阴离子
外源钕减轻了重金属镉对菹草的毒害作用被引量:14
2004年
研究了不同浓度钕对菹草镉胁迫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单一镉(10mg·L-1)处理降低了菹草叶片抗氧化酶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升高,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下降。用不同浓度钕处理后,明显减轻了这些症状,抗氧化酶活性均有所提高,与毒害对照相比,SOD、CAT及POD活性分别提高了14.0%~30.0%,8.8%~47.3%,4 6%~15 1%,并减轻了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的降解,减缓了MDA的积累。随着钕浓度的进一步加大,缓解效应逐渐减弱,钕作用的最适浓度为10~15mg·L-1。
王春涛施国新徐勤松武晓燕王学胡金朝马广岳
关键词:重金属抗氧化酶系
外源亚精胺缓解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Cr^(6+)毒害的生理研究被引量:28
2003年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r6+ 胁迫下 ,荇菜叶中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O 2 产生速率、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 (POD)、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的动态变化及外施亚精胺后对上述各指标的影响 .结果表明 :(1)单一Cr6+ 处理下 ,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Cr6+ 浓度为 1mg L时达到最大值 ,而后迅速下降 ;外施亚精胺 (Spd)可显著提高二者的含量 ,延缓它们的下降速度 .(2 )单一Cr6+ 处理下 ,SOD、POD、CAT活性分别在 2、4、2mg LCr6+ 处理下达到最大值 ,而后下降 ;外施亚精胺可提高这三种保护酶的活性 ,使其上升或稳定时期变长 ,从而降低O 2 等活性氧的产生速率 .由此可见外源亚精胺可缓解Cr6+
王学施国新徐勤松马广岳拉非克张小兰周红卫
关键词:CR^6+可溶性蛋白水体重金属污染污染治理
铈对亚洲苦草铜害的缓解效应被引量:5
2005年
铈能减缓铜毒害导致的亚洲苦草根叶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及超氧阴离子 (O2-· )、丙二醛(MDA)的累积。与同浓度的单一铜处理相比 ,加入 2 0mg·L-1 的铈后 ,根和叶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和抗坏血酸 (AsA)含量不同程度的增强或增多 ,而过氧化物酶 (POD)的活性先降后升 ,暗示铈可能通过提高亚洲苦草活性氧清除能力以增强对铜的抗性和耐性。比较来看 ,铈对叶的缓解效应较根明显。
马广岳施国新王学徐勤松胡金朝
关键词:
外源ASA对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抗Cd^(2+)毒害的实验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实验以高等水生沉水植物菹草为材料,研究在不同浓度Cd2+毒害条件下外施乙酰水杨酸(ASA)对菹草叶中叶绿素含量、可容性蛋白含量、O2+产生速率、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ASA可以显著提高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增强保护酶的活性,降低O2+产生速率,从而减轻了重金属Cd2+胁迫对植物体造成的伤害.
武晓燕施国新徐勤松王春涛王学马广岳胡金朝吴国荣
关键词:毒害保护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菹草
硼对镉胁迫下槐叶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5
2003年
 研究了镉对槐叶萍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及硼对镉胁迫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镉抑制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减弱了槐叶萍清除活性氧的能力,降低了叶绿素、蛋白质含量,使槐叶萍表现出一定的受害症状.而添加0 5mg/L的硼可显著提高SOD的活性,减慢CAT活性的下降速率,从而缓解了活性氧清除能力的下降速度,降低了O2·的产生速率,延缓了叶绿素、蛋白质降解.提高了槐叶萍抵抗镉胁迫的能力.
拉飞克施国新王学徐勤松马广岳
关键词:槐叶萍生理生化特性镉胁迫过氧化氢酶活性氧
外源亚精胺对荇菜抗Hg^(2+)胁迫能力的影响被引量:51
2004年
3 mg/L的Hg2+降低了叶内亚精胺(spermidine,Spd)、精胺(spermine,Spm)含量,促进了腐胺(putrescine,Put)合成,喷施Spd可提高叶内Spd、Spm含量,对Put含量则在低浓度下使其下降、高浓度(将近1 mmol/L)下使之上升。3 mg/L的Hg2+可显著降低SOD、CAT、APX活性,提高O2-?产生速率,导致膜脂过氧化物(MDA)过量积累,造成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大幅度下降。而喷施Spd可减轻Hg2+处理的这些作用,喷施的最适浓度为0.1~0.5 mmol/L。
王学施国新马广岳徐勤松Rafeek Khaled胡金朝
关键词:荇菜HG^2+胁迫腐胺亚精胺精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