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学

作品数:40 被引量:433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东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生物学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胁迫
  • 9篇毒害
  • 8篇外源
  • 8篇抗氧化酶
  • 7篇氧化酶
  • 7篇抗氧化
  • 5篇
  • 4篇细胞
  • 4篇锌胁迫
  • 4篇精胺
  • 4篇抗氧化酶系
  • 4篇黑藻
  • 4篇
  • 4篇
  • 3篇毒害作用
  • 3篇多胺
  • 3篇生理生化
  • 3篇重金
  • 3篇重金属
  • 3篇荇菜

机构

  • 2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9篇山东理工大学

作者

  • 40篇王学
  • 20篇施国新
  • 19篇徐勤松
  • 10篇马广岳
  • 8篇胡金朝
  • 5篇刘东武
  • 4篇丁秉中
  • 4篇许丙军
  • 4篇徐恒戬
  • 4篇赵娟
  • 4篇王春涛
  • 3篇宋林霞
  • 3篇庞秋香
  • 3篇张秀芳
  • 3篇吴国荣
  • 3篇赵博生
  • 3篇丁忠峰
  • 2篇刘涛
  • 2篇陈志伟
  • 2篇许晔

传媒

  • 6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Agricu...
  • 2篇广西植物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南京师大学报...
  • 2篇中国稀土学报
  • 2篇植物研究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种子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农村生态环境
  • 1篇湖泊科学
  • 1篇实验生物学报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核农学报
  • 1篇植物生理与分...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7篇2004
  • 2篇2003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源多胺对铜胁迫下荇菜叶片生物膜的保护作用被引量:8
2008年
研究外源亚精胺和精胺对铜胁迫下荇菜叶片细胞膜透性、膜脂脂肪酸组成、光合、呼吸、铜积累影响的结果表明,50μmol·L^(-1)CuSO_4处理导致膜脂脂肪酸组分中饱和脂肪酸组分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组分及不饱和指数(IUFA)下降,细胞膜透性加大,光合速率下降,呼吸速率迅速上升,铜在叶细胞中大量积累。外施0.1 mmol·L^(-1)亚精胺和精胺可以稳定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降低铜在细胞中的累积。
王学徐恒戬
关键词:多胺生物膜
一种有效防止绿藻产生的拟南芥水培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效防止绿藻产生的拟南芥水培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育苗:将消毒、春化的种子播种于组培瓶内的1/2MS固体培养基上,培养12~18天得幼苗;2)转苗:将1)所得幼苗转至打有一孔的3~5平方厘米的小KT...
王学刘东武徐恒戬
文献传递
稀土与植物抗逆性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0年
稀土元素是指原子序数在57~71的镧系元素以及与其性质相似的钪和钇,共有17个元素。综述了稀土与植物的紫外辐射胁迫、盐胁迫、酸胁迫、重金属胁迫等逆境胁迫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王学
关键词:稀土逆境胁迫
外源亚精胺缓解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Cr^(6+)毒害的生理研究被引量:28
2003年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r6+ 胁迫下 ,荇菜叶中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O 2 产生速率、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 (POD)、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的动态变化及外施亚精胺后对上述各指标的影响 .结果表明 :(1)单一Cr6+ 处理下 ,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Cr6+ 浓度为 1mg L时达到最大值 ,而后迅速下降 ;外施亚精胺 (Spd)可显著提高二者的含量 ,延缓它们的下降速度 .(2 )单一Cr6+ 处理下 ,SOD、POD、CAT活性分别在 2、4、2mg LCr6+ 处理下达到最大值 ,而后下降 ;外施亚精胺可提高这三种保护酶的活性 ,使其上升或稳定时期变长 ,从而降低O 2 等活性氧的产生速率 .由此可见外源亚精胺可缓解Cr6+
王学施国新徐勤松马广岳拉非克张小兰周红卫
关键词:CR^6+可溶性蛋白水体重金属污染污染治理
铈对亚洲苦草铜害的缓解效应被引量:5
2005年
铈能减缓铜毒害导致的亚洲苦草根叶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及超氧阴离子 (O2-· )、丙二醛(MDA)的累积。与同浓度的单一铜处理相比 ,加入 2 0mg·L-1 的铈后 ,根和叶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和抗坏血酸 (AsA)含量不同程度的增强或增多 ,而过氧化物酶 (POD)的活性先降后升 ,暗示铈可能通过提高亚洲苦草活性氧清除能力以增强对铜的抗性和耐性。比较来看 ,铈对叶的缓解效应较根明显。
马广岳施国新王学徐勤松胡金朝
关键词:
外源硼缓解铅对蜈蚣萍毒害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了外源硼缓解植物重金属毒害的机制。[方法]以水生植物蜈蚣萍为材料,研究了外源硼对不同浓度铅胁迫下植物叶内O2-.产生速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随铅浓度的升高,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下降,抗氧化酶系统的平衡被打破,O2-.产生速率急剧上升。而外施硼有效维持了抗氧化酶系统的平衡,降低了O2-.产生速率,并且提高了铅胁迫下蜈蚣萍叶内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结论]外源硼有效缓解了植物的铅毒害。
王学
关键词:抗氧化酶
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的细胞生物学课程综合改革被引量:5
2017年
细胞生物学不仅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基础和前沿学科,也是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必修课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细胞生物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是我校目前细胞生物学课程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从教学理念、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方法和教学信息化六个方面进行的改革和实践,使教学质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庞秋香宋林霞王学丁忠峰邓洪宽赵博生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PBL教学模式
水稻根系对镧、铈、锌胁迫的生理生化应答(英文)
2012年
[目的]研究镧(La3+)、铈(Ce3+)、锌(Zn2+)对水稻根系的生理生化影响,探讨过量施用稀土的环境效应。[方法]以稀土元素镧(La3+)、铈(Ce3+)和兼具营养与毒性的重金属元素锌(Zn2+)为胁迫因子,采用组织培养法比较三者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La3+、Ce3+和Zn2+对水稻种子萌发率影响很小,但对幼苗根、苗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在高浓度下稀土离子的抑制作用均大于Zn2+。水稻根可溶蛋白质含量随3种金属离子浓度的升高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La3+、Ce3+较Zn2+更为敏感;CAT和POD的活性随La3+、Ce3+和Zn2+浓度的增加逐渐上升,而SOD活性则先降后升;3种金属离子均能显著地刺激水稻根内MDA迅速积累。在高浓度下,La3+、Ce3+表现出比Zn2+更强的毒性。[结论]稀土元素La3+、Ce3+同重金属元素Zn2+对水稻的毒害机制相似。从长远来看,稀土有可能是一种新型的污染。
林有升丁钟峰李盼赵德强李佳凯王学
关键词:胁迫水稻
多胺对水生植物重金属胁迫的缓解效应及机理研究
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一个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重金属可以通过食物链富集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在重金属的富集过程中,植物作为初级生产者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植物对重金属毒害的抗性机理以及提高植物抗重金属胁迫能力的探...
王学
关键词:多胺水生植物重金属胁迫重金属污染
文献传递
外源抗坏血酸对镉胁迫下黑藻抗氧化系统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0
2006年
研究了不同浓度抗坏血酸(ascorbicacid,AsA)对5mg.L-1Cd2+胁迫下黑藻(Hydrillaverticillata)体内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含量、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超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一Cd2+胁迫相比,随着外源AsA浓度的升高,黑藻体内活性氧生成速率逐步降低;抗氧化物质AsA先升后降,GSH缓慢升高;抗氧化酶APX和CAT活性先升后降,POD活性逐步下降,并接近正常状态,对SOD活性影响不大.可见AsA能够有效缓解Cd2+对黑藻的毒害,且60mg.L-1浓度下的缓解效果最好.
许丙军施国新徐勤松王学赵娟胡金朝
关键词:抗坏血酸CD^2+黑藻抗氧化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