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勤松

作品数:80 被引量:1,385H指数:26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4篇生物学
  • 8篇农业科学
  • 3篇理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7篇胁迫
  • 21篇超微
  • 21篇超微结构
  • 19篇毒害
  • 16篇污染
  • 14篇菹草
  • 13篇抗氧化
  • 13篇抗氧化酶
  • 11篇重金
  • 11篇重金属
  • 9篇叶绿
  • 9篇外源
  • 9篇黑藻
  • 8篇毒理
  • 8篇氧化酶
  • 8篇叶绿素
  • 8篇生理
  • 8篇细胞
  • 8篇酶系统
  • 8篇抗氧化酶系

机构

  • 80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扬州职业大学
  • 1篇江西省农业科...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扬州环境资源...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80篇徐勤松
  • 68篇施国新
  • 19篇王学
  • 16篇许晔
  • 16篇杜开和
  • 12篇计汪栋
  • 11篇徐楠
  • 11篇周红卫
  • 10篇吴国荣
  • 10篇杨海燕
  • 10篇曾晓敏
  • 9篇胡金朝
  • 9篇赵娟
  • 9篇张小兰
  • 9篇马广岳
  • 7篇郝怀庆
  • 6篇张慧
  • 6篇王红霞
  • 5篇谷巍
  • 5篇丁秉中

传媒

  • 10篇南京师大学报...
  • 7篇广西植物
  • 6篇西北植物学报
  • 6篇中国稀土学报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农村生态环境
  • 4篇水生生物学报
  • 3篇生态学报
  • 3篇湖泊科学
  • 3篇植物研究
  • 3篇植物生理与分...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环境科学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中国植物学会...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Acta B...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6
  • 2篇2012
  • 9篇2009
  • 7篇2008
  • 10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9篇2004
  • 11篇2003
  • 7篇2002
  • 7篇2001
  • 5篇2000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鳖叶片矿质营养、保护酶活性及同工酶对Cu^(2+)胁迫的响应被引量:2
2008年
通过溶液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Cu2+浓度(0、2、4、6、8mg/L)胁迫下,通过溶液培养试验对浮水植物水鳖叶片矿质营养吸收、活性氧产生、保护酶活性及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Cu2+浓度的增加,Cu2+对水鳖的矿质营养吸收产生了影响,主要是促进对Ca2+、Fe3+、Mg2+、Zn2+的吸收,降低对Mn2+、P、K+的吸收.(2)SDS-PAGE蛋白电泳图的条带随Cu2+浓度增加而逐渐减少,亮度也随之减弱,导致了多肽明显丢失.(3)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的变化趋势呈单峰曲线,在Cu2+浓度为6mg/L时,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对照的2·51倍和3·74倍.超氧阴离子(O2·-)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呈先缓慢后讯速上升趋势,当Cu2+浓度最高时均达顶峰,分别为对照的342·3%和334·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呈下降趋势,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呈上升趋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仅略有上升.(4)同工酶酶谱分析显示,随着Cu2+浓度的增加,SOD谱带数和表达量均减少.POD谱带数由少逐渐增多,由4带增加到7带,表达量也呈现上升趋势.CAT酶谱带数无明显变化,表达量略存在差异.Cu2+对水鳖的致死浓度范围在2~4mg/L.
计汪栋施国新徐勤松许晔张慧赵娟
关键词:CU^2+胁迫矿质营养保护酶同工酶
Mn^(2+)对菹草活性氧代谢及其亚显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通过溶液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Mn2+浓度(0、0.09、0.18、0.27、0.36mmol/L)胁迫对菹草抗氧化系统、活性氧产生和亚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n2+浓度的增加,菹草叶片中的叶绿素a、b和总叶绿素含量都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逐渐上升,而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呈先升后降趋势,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抗坏血酸(AsA)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同时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含量均呈逐渐上升趋势;电镜观察发现,Mn2+对叶片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特别是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造成严重损伤.Mn2+破坏了菹草正常生理活动的结构基础和离子平衡,并造成抗氧化系统功能紊乱,这些都是Mn2+对菹草产生毒害的重要原因.
徐小颖施国新徐勤松杨海燕许晔丁春霞
关键词:菹草胁迫亚显微结构ROS
Cd^(2+)污染水质对水花生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和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9
2003年
在不同浓度Cd2 + 污染下 ,水花生根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过氧化氢酶 (CAT)的活性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 ,但达到最大值时的Cd2 + 污染浓度 ,SOD的更低 ,过氧化物酶 (POD)的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持续下降的变化趋势 ,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受Cd2 + 的毒害更大。随着Cd2 + 污染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 ,根尖细胞中高尔基体消失 ,线粒体嵴突膨胀、变形及空泡化 ,细胞核扭曲成不规则形 ,核染色质凝集 ,这些变化反应在功能上表现为膜脂过氧化、能量供应不足 ,蛋白质合成受阻而含量下降 ,最终导致死亡。各项结果与Cd2 + 皆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
周红卫施国新徐勤松
关键词:水质水花生抗氧化酶活性超微结构过氧化氢酶
外源谷胱甘肽(GSH)对水鳖Zn2+毒害的缓解作用
实验研究了在10mg L-1毒害下外施10-50mg L-1梯度浓度的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水鳖的保护酶(SOD、 CAT、POD)活性、GSH、可溶性蛋白、叶绿素、H2O2含量以及 O2产生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单—Zn...
赵娟施国新徐勤松王学许丙军胡金朝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
文献传递
Cd、Zn复合污染对水车前叶绿素含量和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16
2003年
主要研究了重金属Cd、Zn单一及复合污染对水车前叶绿素含量和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物酶 (POD)、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都在 0 1mg·L-1Cd处理浓度时达到峰值 ,随培养浓度的增加 ,活性下降。叶绿素含量则随处理的浓度的上升而呈递减趋势。在各Cd处理梯度中加入Zn后 ,随加入Zn浓度的增大 ,上述各指标与单一Cd处理差异显著性增强 ,表明Zn增强了Cd的毒害作用 。
徐勤松施国新周红卫徐楠张小兰曾晓敏
关键词:ZN复合污染叶绿素含量活性氧清除系统沉水植物重金属污染
铅(Pb)在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 Solms)体细胞中分布的电镜观察被引量:17
2006年
用10 mg/L和100 mg/L浓度的Pb(NO3)2培养10 d的凤眼莲为实验材料,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重金属Pb在其细胞内的分布及造成的结构损伤情况.定位结果显示:在10 mg/L浓度处理的凤眼莲植株中,Pb颗粒主要沉积在根上:根的表面、胞间隙、细胞壁、细胞膜和液泡,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器超微结构损伤,而在叶细胞中则没有观察到颗粒分布.随处理浓度增大(100 mg/L),Pb在根细胞各细胞组分中明显增多,对细胞的损伤亦加剧,表现为:质体解体和染色质凝集.同时,一部分Pb被运输到茎叶部分,主要分布在叶细胞的细胞膜、液泡内和叶绿体上,而在根和叶的其它细胞器都没有观察到颗粒分布.同时,各Pb处理浓度都没对叶细胞超微结构产生破坏.我们的观察结果证明凤眼莲抗重金属Pb的重要耐性机制是:根对重金属的积累,细胞壁的金属沉淀作用和液泡的区域化作用等.
徐勤松施国新王学丁秉中陈苏雅许丙军赵娟
关键词:PB亚细胞定位
菜对镉污水的净化作用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17
2000年
将水生植物菜在含不同浓度 Cd Cl2 的培养液中培养不同的时间 ,分别测定菜的茎叶、根系、培养液中的含镉量 ,植株细胞中超氧阴离子 (O-·2 )、丙二醛 (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及细胞外渗的量。实验结果表明 ,菜对镉有较强的耐受性 ,5mg/ L镉为其最小致死浓度 ,菜通过根系的吸收和分泌物的吸附作用固定溶液中的镉 ,对含镉污水有较高的净化能力 ,最高可清除污水中 99.5%的镉。在可耐受的范围内 ,菜植株中 SOD活性应激性升高 ,使镉毒害造成的 O-·2 大量生成与清除达到新的平衡 ,有效抑制膜脂过氧化物 MDA的形成 ,认为这是菜在镉胁迫下的防护机制之一。
顾龚平吴国荣陆长梅周长芳徐勤松施国新
关键词:荇菜污水净化SOD水生植物
水鳖叶片对不同浓度Pb^(2+)胁迫的生理和结构响应被引量:11
2009年
研究了不同浓度Pb^(2+)胁迫(0、10、20、30和50 mg·L^(-1))对水鳖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抗氧化系统、活性氧产生速率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b^(2+)浓度的增加,水鳖叶片总叶绿素、叶绿素a/b值、可溶性蛋白含量和CAT活性逐渐下降;SOD、POD、APX、GR活性、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先升后降;O_2^-·产生速率、H_2O_2、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显示,Pb^(2+)处理后,分子量为1 6.3kDa、55.0kDa的多肽含量减少,高浓度处理下分子量为23.1kDa、75.8kDa、94.0kDa的多肽条带消失;电镜观察发现,Pb^(2+)对水鳖叶片细胞的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造成严重损伤。Pb^(2+)破坏了水鳖正常代谢所需的生理和结构基础,打乱了代谢平衡,最终导致植物的衰亡。
丁春霞施国新徐勤松杨海燕许晔徐小颖
关键词:抗氧化系统超微结构
外源钕减轻了重金属镉对菹草的毒害作用被引量:14
2004年
研究了不同浓度钕对菹草镉胁迫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单一镉(10mg·L-1)处理降低了菹草叶片抗氧化酶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升高,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下降。用不同浓度钕处理后,明显减轻了这些症状,抗氧化酶活性均有所提高,与毒害对照相比,SOD、CAT及POD活性分别提高了14.0%~30.0%,8.8%~47.3%,4 6%~15 1%,并减轻了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的降解,减缓了MDA的积累。随着钕浓度的进一步加大,缓解效应逐渐减弱,钕作用的最适浓度为10~15mg·L-1。
王春涛施国新徐勤松武晓燕王学胡金朝马广岳
关键词:重金属抗氧化酶系
铜胁迫对竹叶眼子菜叶片生理指标和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63
2007年
通过溶液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Cu2+浓度(0、2、4、6和8 mg.L-1)胁迫对沉水植物竹叶眼子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保护酶活性、活性氧产生以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2+浓度的增加,竹叶眼子菜叶片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逐渐下降,而过氧化氢酶则呈先升后降趋势;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过氧化氢、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显示,Cu2+处理后,引起分子量为60.9、18.8、15.7、22.3和30.0 kDa多肽的表达量减少或消失;电镜观察发现,Cu2+对叶片细胞器的超微结构特别是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造成严重损伤;Cu2+对竹叶眼子菜的致死浓度范围在2~4 mg.L-1.
计汪栋施国新杨海燕徐勤松许晔张慧
关键词:竹叶眼子菜CU^2+胁迫保护酶超微结构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