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岚

作品数:1,073 被引量:2,502H指数:21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64篇会议论文
  • 482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40篇医药卫生
  • 13篇生物学
  • 11篇文化科学
  • 4篇电子电信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军事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71篇内皮
  • 355篇细胞
  • 306篇血管
  • 247篇动脉
  • 181篇祖细胞
  • 166篇内皮祖细胞
  • 155篇心肌
  • 131篇平滑肌
  • 118篇肌细胞
  • 111篇内皮细胞
  • 92篇冠状
  • 88篇冠状动脉
  • 86篇血管内皮
  • 83篇平滑肌细胞
  • 80篇增殖
  • 73篇心病
  • 72篇血管平滑肌
  • 71篇冠心病
  • 58篇介入
  • 53篇血管平滑肌细...

机构

  • 994篇第三军医大学...
  • 75篇第三军医大学
  • 21篇第三军医大学...
  • 20篇沈阳军区总医...
  • 1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0篇成都军区昆明...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3篇贵州省人民医...
  • 3篇成都军区总医...
  • 3篇武警北京总队...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广州军区广州...
  • 2篇广州军区武汉...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武警总医院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068篇黄岚
  • 278篇晋军
  • 236篇宋耀明
  • 192篇于世勇
  • 189篇宋明宝
  • 170篇覃军
  • 161篇赵刚
  • 157篇李爱民
  • 155篇武晓静
  • 139篇于学军
  • 125篇耿召华
  • 112篇赵晓辉
  • 106篇崔斌
  • 102篇陈剑飞
  • 97篇周音频
  • 86篇董红梅
  • 85篇张坡
  • 70篇邓梦杨
  • 66篇何作云
  • 61篇林春梅

传媒

  • 55篇第三军医大学...
  • 36篇重庆医学
  • 33篇THE 23...
  • 27篇中国动脉硬化...
  • 26篇中国病理生理...
  • 25篇中华心血管病...
  • 23篇第17届全军...
  • 2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9篇中国介入心脏...
  • 19篇第15届中国...
  • 18篇心血管病学进...
  • 16篇心脏杂志
  • 15篇军事医学
  • 14篇心血管康复医...
  • 14篇解放军医学杂...
  • 13篇中华医学会心...
  • 12篇西部医学
  • 12篇国际心脏研究...
  • 10篇中华老年心脑...
  • 10篇中华高血压杂...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2篇2017
  • 13篇2016
  • 16篇2015
  • 37篇2014
  • 73篇2013
  • 197篇2012
  • 91篇2011
  • 42篇2010
  • 85篇2009
  • 133篇2008
  • 54篇2007
  • 55篇2006
  • 72篇2005
  • 98篇2004
  • 28篇2003
  • 22篇2002
  • 5篇2001
1,0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VEGF在大鼠心肌梗死急性期表达的意义及蜕皮甾酮的促侧支循环作用被引量:24
2002年
目的 以急性心肌梗死大鼠为模型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心肌中的表达 ,探讨急性缺血缺氧刺激与VEGF产生的关系和意义以及蜕皮甾酮 (EDSecdysterone)的促侧支循环作用。方法 建立Wistar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 ,分为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组 (1、3、7d)和蜕皮甾酮干预治疗组 (每只 0 ,40mg d)。免疫组化检测VEGF表达 ;Ⅷ因子相关抗原标记内皮细胞 ,检测毛细血管密度 ,比重法测定梗死面积。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 ,在常氧与缺氧状态下实验组分别给于蜕皮甾酮治疗 (10 0 μg ml) ,2 4h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心肌细胞中VEGF表达。 结果 随缺血缺氧时间的延长心肌产生的VEGF增加 ,与对照组比较各组均有显著差异 ,缺血时间与VEGF产生量呈正相关 ;蜕皮甾酮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 ,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 (CK MB)显著降低 (P <0 0 1) ;毛细血管密度增加(P <0 0 1) ;心肌梗死面积减少 (P <0 0 1)。在常氧与缺氧状态下 ,蜕皮甾酮治疗组心肌细胞VEGF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在心肌梗死急性期缺血心肌通过分泌VEGF对自身产生重要的保护作用 ;蜕皮甾酮进一步刺激心肌分泌产生VEGF ,促进大鼠缺血区血管生成、侧支循环建立、毛细血管密度增加 ,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晋军黄岚祝善俊向常青李洪耿建萌吴旭
关键词:蜕皮甾酮侧支循环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尼亚加拉瀑布样T波,三支阻滞伴左后分支B型交替性文氏现象被引量:2
2005年
钟杭美刘春艳黄岚
关键词:尼亚加拉瀑布样T波文氏现象发作性心律不齐
17-β雌二醇对缺氧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向常清黄岚晋军宋耀明李爱明李洪
关键词:雌二醇内皮细胞缺氧凋亡内皮素
脑卒中伴高血压的合理用药被引量:12
2005年
黄岚赵晓辉
关键词:脑卒中高血压合理用药药物治疗卡托普利乌拉地尔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特征与冠心病的关系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粥样斑块特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3例分为单纯高血压病组(A组,20例)、合并冠心病心肌缺血组(B组,38例)及合并冠心病心肌梗死组(C组,15例)。各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IMT并观察粥样斑块特征,计算斑块积分及斑块检出率,并进行比较。结果(1)IMT、斑块积分,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并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B组高于A组,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斑块检出率B、C组均高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3)C组软斑和溃疡斑检出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的IMT及斑块特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超声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IMT及斑块特征,既可以判断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并与临床表现相关。
刘兰黄岚朱小虎晋军宋耀明李爱明赵刚
关键词: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超声检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基质信号蛋白CCN1心血管作用研究进展
2008年
基质信号蛋白CCN1由381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4个独立结构模块,富含38个保守半胱氨酸,在心血管系统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以及心肌细胞的分化、增殖和迁移;在血管生成、血管损伤修复、心脏发育、心肌梗死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喻杨黄岚
关键词:CYR61心血管
LXR激动剂T0901317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MMP9的表达
王强余洁邓梦杨康华利黄岚
美托洛尔长期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重构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重构和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细胞介素-1β(IL-1β)和血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45%,...
李振魁祝善俊黄岚田颖于林君周裔忠王江
文献传递
心绞痛患者心肌组织微循环灌注与冠状动脉内皮损伤的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内皮的损伤情况,以定性、定量分析的方式,利用经冠状动脉超声心肌声学造影(MCE)检测心肌组织微循环灌注情况,探讨冠状动脉内皮损伤与心肌组织微循环灌注状况的相关性极其临床意义.方法 30例心绞痛...
晋军王红黄岚于世勇宋耀明李爱民林春梅陶春蓉
模拟诊疗在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及意义被引量:9
2003年
总结了模拟诊疗教学在临床见习教学中的作用及应注意事项,以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
武晓静黄岚
关键词:模拟诊疗临床见习教学
共10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