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覃军

作品数:241 被引量:707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38篇期刊文章
  • 97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8篇医药卫生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93篇动脉
  • 45篇血管
  • 43篇冠状
  • 40篇冠状动脉
  • 37篇细胞
  • 36篇内皮
  • 29篇心肌
  • 24篇心病
  • 24篇冠心病
  • 23篇封堵
  • 22篇缺损
  • 22篇间隔缺损
  • 21篇房间隔
  • 21篇房间隔缺损
  • 19篇血管内皮
  • 19篇术后
  • 19篇急性高原
  • 19篇冠脉
  • 18篇动脉粥样硬化
  • 18篇心肌灌注

机构

  • 224篇第三军医大学...
  • 16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成都军区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四川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解放军第四十...

作者

  • 239篇覃军
  • 170篇黄岚
  • 104篇宋耀明
  • 88篇耿召华
  • 85篇李爱民
  • 79篇于学军
  • 70篇晋军
  • 51篇赵刚
  • 49篇何作云
  • 40篇于世勇
  • 32篇周小波
  • 32篇林春梅
  • 27篇高云华
  • 26篇喻杨
  • 25篇隆敏
  • 24篇王红
  • 23篇田开新
  • 19篇夏红梅
  • 18篇刘政
  • 16篇董红梅

传媒

  • 15篇重庆医学
  • 13篇第三军医大学...
  • 11篇中国动脉硬化...
  • 9篇军事医学
  • 8篇中华心血管病...
  • 6篇中国介入心脏...
  • 5篇中华医学会心...
  • 4篇解放军预防医...
  • 4篇解放军医学杂...
  • 4篇国外医学(心...
  • 4篇心脏杂志
  • 4篇中国病理生理...
  • 4篇中国血液流变...
  • 4篇第15届中国...
  • 4篇THE 23...
  • 3篇微循环学杂志
  • 3篇中国微循环
  • 3篇临床心血管病...
  • 3篇中国循环杂志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0篇2014
  • 16篇2013
  • 27篇2012
  • 10篇2011
  • 9篇2010
  • 5篇2009
  • 33篇2008
  • 5篇2007
  • 21篇2006
  • 22篇2005
  • 32篇2004
  • 7篇2003
  • 10篇2002
  • 3篇2001
  • 9篇2000
  • 6篇1999
  • 2篇1998
2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地那非干预疑诊早期高原肺动脉高压人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评价口服西地那非干预疑诊早期高原肺动脉高压(high altitude pulmonary hypertension,HAP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4例常驻高海拔地区(4 500 m)疑诊早期HAPH的青年男性,分为2组,A组(11例)予以吸氧治疗,B组(13例)予以吸氧+口服西地那非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主要终点6 min步行距离试验(6MWT)及次要终点Brog呼吸困难评分、肺动脉收缩压(SPAP)、血氧饱和度及受试者的血压、肝肾功变化情况。结果①经12周治疗后,B组6MWT从(405.54±42.40)m增加至(463.34±40.12)m(P<0.05),A组6MWT从(407.53±50.14)m增加至(444.53±56.36)m(P<0.05),B组比A组增加更明显(P<0.05);Brog呼吸困难评分2组均明显改善(P<0.05),B组比A组改善更明显(P<0.05);B组SPAP由(25.56±1.85)mmHg降低到(21.69±1.88)mmHg(P<0.05),A组SPAP由(26.25±1.25)mmHg降低到(25.27±1.10)mmHg;B组比A组明显降低(P<0.05)。②服药前后,受试者血压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口服西地那非(50 mg,1次/d)干预疑诊早期HAPH人群是安全和有效的。
周正茂覃军黄岚文朝远谭虎张玉舟周音频魏军义李子良
关键词:西地那非高原肺动脉高压有效性安全性
冠心病患者心脏局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冠状静脉与主动脉血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差值,并探讨其在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42例冠心病患者均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明显的冠状动脉狭窄。36例对照组经临床检查和选择...
崔斌黄岚宋耀明李爱民晋军覃军于学军耿召华赵刚周晓波林春梅
文献传递
肺炎衣原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被引量:1
2000年
血清流行病学、病理和实验室资料以及最近小规模的临床抗生素干预试验显示,肺炎衣原体(Cpu)所致慢性感染可能通过直接或(和)间接机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及进展。鉴于AS的严重危害性及Cpn的可治疗性,Cpn感染与AS形成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最终确定Cpn感染是AS的病因主要有赖于大规模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覃军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肺炎衣原体病因微生物学
西地那非干预疑诊早期高原肺动脉高压人群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口服西地那非干预疑诊早期高原肺动脉高压(HAP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4例常驻海拔4 500 m地区的疑诊早期HAPH的男性青年,随机分为吸氧组(A组,n=11)和西地那非组(B组,n=13),2组均予以...
周正茂覃军黄岚文朝远谭虎张玉舟周音频魏军义李子良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循环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内皮依赖舒张功能关系的研究
目的通过测定冠心病患者冠状窦血液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探讨冠心病患者冠脉循环ox-LDL变化与内皮依赖舒张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临床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定冠心病...
董红梅黄岚宋耀明李爱民于学军耿召华晋军覃军赵刚周小波
文献传递
两种抗凝方案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纤溶功能动态变化及意义
2012年
目的探讨两种抗凝方案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封堵术后纤溶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85例成功进行封堵术治疗的ASD患者随机分为延长低分子肝素(prolong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pLWMH)组及低分子肝素(LWMH)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封堵术前、术后即刻、术后第1、2、3、7天及术后第1、3个月血浆组织型纤维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D-D二聚体(D-Dimer)水平。结果封堵术前pLWMH组和LWMH组tPA、D-Dimer无明显差异;术后即刻两组tPA、D-Dimer均较术前明显增加并均达峰值(P<0.05);术后第1、2天两组tPA、D-Dimer均逐渐下降,仍较术前增加;术后第3天两组tPA、D-Dimer均接近术前水平,pLWMH组高于LWM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论低分子肝素组还是延长低分子肝素组,ASD封堵术后纤溶功能一过性激活,至术后3 d恢复术前水平。
王毅覃军黄岚宋耀明耿召华谭开彬林春梅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纤溶
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内皮损伤及意义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损伤及在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37例心绞痛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明显冠状动脉狭窄;18例正常对照组经临床检查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测定其冠状窦和外周血中一氧...
于世勇黄岚耿召华宋耀明李爱民覃军于学军林春梅陶春蓉
文献传递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封堵器血栓形成及防治现状被引量:5
2012年
房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近年来,经导管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已经作为具有适应证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封堵术后封堵器表面血栓形成,成为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及生命的并发症之一。
王毅覃军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血栓形成抗凝抗血小板
冠心病患者EPCs与相关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的关系
<正>目的探讨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42例冠心病患者均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明显的冠状动脉狭窄;36例对照组经临床检查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采集...
崔斌黄岚宋耀明李爱民晋军覃军于学军耿召华赵刚周晓波
文献传递
普罗布考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的干预效应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早期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49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普罗布考组(P组,n=24)和常规治疗组(C组,n=25),检测外周血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一氧化氮(NO)及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应用高频超声测肱动脉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FMD),用药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指标变化。结果P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外周血中ox-LDL和CEC水平明显降低(P<0.01),NO含量明显升高(P< 0.01),FMD明显升高(P<0.05)。P组患者治疗后与C组相比,外周血中ox-LDL和CEC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5),NO明显升高(P<0.01),FMD明显升高(P<0.05)。C组CEC、NO含量及FMD含量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治疗后血浆ox-LDL与CEC呈正相关(r= 0.385,P<0.01),与NO FMD呈负相关(r=-0.517,P<0.01)。结论普罗布考具有抗氧化、降低ox-LDL,提高AC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董红梅黄岚祝善俊耿召华武晓静晋军于学军覃军夏红梅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降血脂药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