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耿召华

作品数:251 被引量:542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9篇会议论文
  • 108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9篇医药卫生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75篇心肌
  • 72篇动脉
  • 55篇衰竭
  • 55篇冠状
  • 52篇冠状动脉
  • 51篇细胞
  • 50篇心力衰竭
  • 44篇心病
  • 44篇冠心病
  • 37篇卡维地洛
  • 33篇内皮
  • 26篇冠脉
  • 25篇血管
  • 25篇肌细胞
  • 25篇冠心病患者
  • 25篇病患
  • 22篇凋亡
  • 20篇综合征
  • 19篇病变
  • 18篇培哚普利

机构

  • 240篇第三军医大学...
  • 9篇第三军医大学
  • 7篇贵州省人民医...
  • 4篇重庆市巴南区...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解放军第30...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贵阳医学院附...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成都军区总医...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粤北人民医院

作者

  • 248篇耿召华
  • 125篇宋耀明
  • 125篇黄岚
  • 88篇覃军
  • 79篇李爱民
  • 78篇晋军
  • 76篇于学军
  • 73篇李隆贵
  • 60篇赵刚
  • 40篇林春梅
  • 32篇赵晓辉
  • 28篇董红梅
  • 27篇崔斌
  • 27篇高云华
  • 26篇于世勇
  • 24篇吴强
  • 23篇周小波
  • 22篇刘春燕
  • 20篇祝善俊
  • 19篇王红

传媒

  • 19篇第三军医大学...
  • 13篇重庆医学
  • 8篇心脏杂志
  • 7篇中华心血管病...
  • 7篇临床心血管病...
  • 7篇中华医学会心...
  • 6篇第17届全军...
  • 6篇THE 23...
  • 5篇中国介入心脏...
  • 5篇中华老年心脑...
  • 5篇家庭医药(就...
  • 4篇中国循环杂志
  • 4篇第七次全国心...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第十五届全国...
  • 4篇THE 22...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第15届中国...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贵阳医学院学...

年份

  • 3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24篇2013
  • 33篇2012
  • 29篇2011
  • 8篇2010
  • 10篇2009
  • 24篇2008
  • 3篇2007
  • 15篇2006
  • 21篇2005
  • 30篇2004
  • 13篇2003
  • 15篇2002
  • 5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2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第3代β-阻滞剂卡维地洛对心力衰竭的干预及其对sFas的影响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观察具有轻度扩血管作用的第 3代 β 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对国人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浆可溶性Fas(sFas)对治疗的反应。方法 CHF患者 3 5例随机分为 :①常规治疗组 (18例 ) :予洋地黄 ,利尿剂和ACEI及 /或硝酸盐类扩血管药物治疗 ;②卡维地洛治疗组 (17例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 ,起始剂量 2 5mg/d ,逐渐增加到最大耐受量。对照观察治疗前后的心功能、超声心动图及血浆sFas。结果 治疗 3月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均有显著改善。卡维地洛组心率减慢 ,心肌氧耗指数显著降低 (P <0 0 0 1) ;左室舒张末径与射血分数 ,以及左室舒张末内径与左室后壁厚度之比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 <0 0 1)。常规治疗组仅EF有显著改善 (P <0 0 5 )。治疗前sFas均显著高于正常 ,与EF负相关 (r =-0 73 ,P <0 0 1) ,治疗 3月后卡维地洛组sFas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 (P <0 0 5 )。结论 卡维地洛对国人CHF患者心功能改善和心室重构的干预作用比常规治疗更明显。
李隆贵王苏耿召华赵效辉于金秋
关键词:卡维地洛Β-阻滞剂CHF可溶性FAS
Rad对心肌营养素1诱导心肌细胞肥大负性调控作用的基础研究
目的 探讨小G 蛋白Rad 对心肌营养素1(cardiotrophin-1 CT-1)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 通过构建携带Rad 基因的腺病毒载体,转染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用CT-1 作为心肌肥大刺激因子,检测...
耿召华王江牛丽丽刘玉峰胡保奎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灌注评价方法的比较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 比较经冠状动脉超声心肌声学造影(MCE)与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临床试验(TIMI)帧数计数(CTFC)及冠状动脉血流速度方法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肌灌注的评价,并探讨相关临床意义.方法 68例住院患者根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按血管狭窄程度分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血管狭窄75%~95%;C组,血管狭窄>95%;D组,急性血管闭塞.对各病变血管均进行PCI治疗,并恢复TIMI 3级血流.采用定量经冠状动脉MCE、CTFC及冠状动脉血流速度方法对术后心肌灌注状况进行检测.其中,经冠状动脉MCE有关定量参数分别为:造影剂峰值密度(A)反映心肌血容量;峰值时间(TP)反映心肌灌注速度;曲线下面积(AUC)反映心肌血流量.结果 PCI后心外膜血管恢复正常血流的前提下,各狭窄病变血管组CTFC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闭塞血管组冠状动脉血流速度较对照组低;在MCE检测中,C组的心肌血容量及血流量较对照组低,而D组反映心肌灌注的3个参数值均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冠状动脉MCE通过多个参数进行定量分析,较其他两种方法能更精确地评价PCI后心肌灌注状况.
王红黄岚晋军宋耀明耿召华于学军覃军赵刚高云华刘政杨莉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心肌再灌注动脉
贫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贫血对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纳入行冠脉造影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28例,测定血红蛋白水平并进行临床随访;据血红蛋白水平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随访终点为心源性死亡、脑卒中、心力衰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以及因心绞痛再入院。建立Cox相对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危险因素与终点事件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2组间生存率的差异。结果:贫血组的血红蛋白水平为107.5(81~120)g/L,非贫血组为136.0(111~178)g/L,平均随访期为20(1~120)个月,随访结束时共104例达终点。Cox回归模型显示血红蛋白(RR=0.363,95%CI:0.171~0.770,P=0.008)与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相关,Kaplan-Meier分析显示贫血组30d(92.0%∶96.9%,P=0.018)、90d(86.8%∶92.4%,P=0.048)及随访结束时(42.2%∶53.6%,P=0.035)的无事件累积生存率均低于非贫血组。结论:血红蛋白水平是影响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贫血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较差。
刘林琼唐学文冉建平唐杨王春雷陈桐赵汉如耿召华
关键词:血红蛋白贫血
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对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观察卡维地洛干预心梗后心功能不全对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从细胞凋亡角度探讨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1 材料和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40只随机分为5组:心梗后心功...
耿召华李隆贵吴强
文献传递
一种防脱位左心室电极导线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脱位左心室电极导线,包括细长的导管,所述导管包括近端和远端,所述近端配置为与心脏起搏器相连的接口,所述远端的端部设有端部起搏电极,所述远端依次弯折有第一斜角和第二斜角;所述第二斜角的近端侧还设有一...
耿召华刘小燕成小凤胡建波张源萍何永铭
文献传递
循环内皮细胞中内皮脂肪酶的表达与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的关系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通过检测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中内皮脂肪酶(EL)的表达,探讨内皮细胞中EL表达与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根据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81例患者分为对照组(有冠心病危险因素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21例)、稳定性心绞痛组(SAP组,2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P组,22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14例),分别进行CECs计数、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CECs中EL表达情况、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并计算EL阳性CECs比例(EL^+/CECs)、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LDL/HDL)。结果在冠心病患者CECs中存在EL表达,且随病变危险性增加而增强;UAP组和AMI组的CECs计数、hsCRP、LDL/HDL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EL^+/CECs在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EL^+/CECs与CECs计数、hsCRP、LDL/HDL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CECs中存在EL表达,EL^+/CECs可作为冠心病危险性增加和冠心病患者临床病情的预测指标。
方玉强黄岚宋耀明李爱民晋军覃军耿召华于学军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循环内皮细胞内皮脂肪酶C反应蛋白质
直接支架术在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本研究评价直接支架术在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应用的成功率、病变选择特征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92例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分为直接支架植入组 (3 2例 )和球囊预扩后植入支架组 (常规支架植入组 ,60例 ) ,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靶血管造影特征、操作成功及并发症。结果 直接支架组年龄较常规支架治疗组小 (5 3 14± 9 18vs64 2 8± 12 3 6,P <0 0 1) ,靶血管A型和B1型病变占病变率明显高于常规支架治疗组 (P <0 0 1) ,操作时间直接支架组明显短于常规支架组 (P <0 0 1) ,操作成功及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A型及B1型病变为主的急性心梗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 ,选择直接支架植入术治疗 ,操作时间短 ,而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与常规支架治疗组无明显差异。
黄岚宋耀明李爱民李隆贵耿召华周小波何作云赵刚林春梅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直接支架术靶血管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状况对PCI后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采用经冠状动脉超声心肌声学造影(MCE)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灌注状况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功能改善的影响并探讨相关临床意义。结论:AMI患者心肌灌注状况对PCI后心功能改善有明显影响;经冠...
晋军王红黄岚宋耀明耿召华于学军覃军赵刚高云华刘政夏红梅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灌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心功能
卡维地洛与培哚普利联合干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对心肌细胞凋亡和肌浆网Ca^(2+)泵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联合干预心肌梗死(MI)后慢性心力衰竭对心肌细胞凋亡和肌浆网(SR)Ca2+泵活性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左冠脉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术后1 wk开始分别给予卡维地洛[6 mg/(kg.d)]、培哚普利[4 mg/(kg.d)]、特拉唑嗪[2 mg/(kg.d)]、卡维地洛[6 mg/(kg.d)]及培哚普利[4 mg/(kg.d)]联合干预9 wk,对照观察血流动力学、左室心肌细胞凋亡、SR Ca2+泵活性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SH组)相比,心力衰竭组(HF组)左室舒张末压(LVEDP)显著升高(P<0.01),+dp/dtmax,-dp/dtmax显著降低(P<0.01),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增高,SR Ca2+泵活性显著降低(P<0.01).卡维地洛、培哚普利单独及联合干预均降低LVEDP(P<0.01),升高+dp/dtmax,-dp/dtmax(P<0.01),使左室心肌细胞凋亡比例降低,并使左室心肌SR Ca2+泵活性增高(P<0.01),联合干预变化更明显(P<0.01).特拉唑嗪组(Ter组)对上述指标无明显影响.结论:卡维地洛和培哚普利长期联合干预MI后慢性心力衰竭,能够改善血流动力学,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并改善心肌SR Ca2+泵活性,优于任何单一药物干预.
耿召华刘春燕彭佑华李隆贵赵晓辉王江崔斌于世勇
关键词:卡维地洛培哚普利细胞凋亡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