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丽萍

作品数:33 被引量:45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著

领域

  • 25篇经济管理
  • 24篇社会学
  • 3篇政治法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人口
  • 7篇生育水平
  • 6篇生育政策
  • 5篇少数民族
  • 5篇生育
  • 4篇性别比
  • 4篇生育意愿
  • 4篇民族
  • 3篇中国少数民族
  • 3篇人口性别
  • 3篇人口性别比
  • 3篇劳动年龄
  • 3篇劳动年龄人口
  • 3篇出生人口
  • 3篇出生人口性别...
  • 2篇低生育
  • 2篇养老
  • 2篇意愿
  • 2篇意愿研究
  • 2篇中国人

机构

  • 25篇中国社会科学...
  • 17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中国人口与发...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弗吉尼亚理工...

作者

  • 33篇张丽萍
  • 14篇王广州
  • 3篇李炜
  • 2篇傅崇辉
  • 2篇陆杰华
  • 2篇胡耀岭
  • 1篇王英安
  • 1篇范雷

传媒

  • 4篇人口学刊
  • 3篇人口与经济
  • 3篇社会学研究
  • 2篇黑龙江社会科...
  • 2篇科研信息化技...
  • 1篇青年探索
  • 1篇北方论丛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西北人口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中国人口科学
  • 1篇辽宁大学学报...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边疆经济与文...
  • 1篇行政管理改革
  • 1篇社会发展研究
  • 1篇中国研究
  • 1篇2009首都...
  • 1篇第七届(20...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6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育龄人群二孩生育意愿与生育计划研究被引量:97
2015年
首先提出构建队列终身二孩生育意愿方法,并以2012-2014年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我国育龄人群生育意愿与生育计划进行测量。研究发现,育龄人群意愿生育水平较低且保持稳定,全部育龄人群的二孩终身生育意愿稳定在55%左右,而单独的生育意愿更低,明确打算生育二孩的单独育龄夫妇不到30%,而明确不打算生育二孩的单独育龄妇女超过40%。根据目前的调查结果,考虑到三孩及以上意愿生育人群比例的下降,取消生育限制与实行全面二孩政策的差别不大。即使二孩生育意愿与生育计划之间不存在差距,以往把理想子女数和有偏差的二孩生育意愿作为实际的生育水平来进行判断也是有误的。
张丽萍王广州
关键词:生育意愿生育计划
中国少数民族孩次递进生育性别比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本文应用孩次性别递进分析方法,使用1990年和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原始抽样数据,对我国1990年以来全国少数民族出生性别比变化的基本状况和变化特点进行分析,对中国少数民族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内在机制和基本规律进行深入探讨。
张丽萍
关键词:少数民族人口出生性别比
东北地区低生育率陷阱问题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低生育率问题是影响东北地区人口均衡发展、地方经济振兴和边疆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东北地区总和生育率就已经低于更替水平。2000年总和生育率低于1.0,成为超低生育率地区。东北地区出生率持续低迷,2019年东北地区出生率比全国低40%以上,出生人口数量进入持续减少阶段。与2000年相比,2019年出生规模降低了37.5%,降低幅度最大的黑龙江省达到了40.4%。从低生育陷阱理论机制分析发现,未来东北地区提升生育水平面临很多困境,育龄妇女人数减少且年龄老化,婚育结构变化,叠加人口迁移流动,人口增长负惯性持续强化。从取消生育限制、提高生育意愿、减少妇女流出和提高已婚育龄妇女数量等方面入手,可以减缓出生人口持续减少的状况,遏制低生育率陷阱的继续加深。
张丽萍
关键词:生育水平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的生育转变被引量:10
2013年
通过全国大型生育率抽样调查数据和人口普查数据,采用生育史重构等分析技术,对少数民族生育水平变化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全面展示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生育转变的过程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的生育水平1993年以后也进入了低生育水平阶段,并稳定在更替水平以下。研究宽松生育政策下的民族生育率转变程度,并与汉族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在不同民族生育转变的过程中,严格计划生育政策的民族如果放开政策出现生育水平大幅度反弹的可能性很小,部分少数民族则面临超低生育水平和出生性别比失衡的严重问题。
张丽萍
关键词:少数民族生育水平生育政策生育转变
实有人口数据整合与应用研究
人口数据是国家进行行政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所需的基础数据。不仅各政府部门的业务系统需要依赖人口数据运行,而且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城镇体系布局以及应急事件处置均需要以实时、完整、准确的人口数据作为决策支撑。目前,涵盖出生、死亡...
王英安张丽萍
关键词:行政管理公共服务资源整合
全国居民纵贯调查抽样方案设计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为更好地记录中国社会变迁过程,反映国情,了解民意,开展大型纵贯学术调查已成为多个学科获取研究资料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完成各学科众多的大型调查需求,有必要建立起覆盖全国的、以城乡居民为调查对象的调查网络。本文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居民调查网络为例,设计了侧重于地理.行政区域的代表性的六大行政区抽样框,按经济地理区域区分东中西部划分的抽样框,同时还有直接加总推断全国具有全国代表性的简约型抽样框。
李炜张丽萍
超低生育率地区人口结构性问题与应对措施——以江苏省太仓市为例被引量:2
2021年
长期超低生育率必然对人口总量、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以江苏省太仓市为例,研究低生育率与预期寿命提高带来的人口结构性问题及应对措施,为中国低生育水平地区提供借鉴。分析太仓人口发展状况发现,长期的超低生育率使太仓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超过二十年为负值。同时基准人口比例也低于同期全国的基准人口比例,长期处在远低于1的状态,户籍人口过快衰减的特征非常明显。太仓由于户籍人口缺少生育水平提升的空间,依靠自身难以实现年龄结构均衡。这其中育龄妇女人数的减少、女性晚婚比例的提高,使已婚育龄妇女人数明显减少,而希望生育两个及以上孩子的妇女也占比较低。这些因素的存在,与低生育率陷阱理论中影响出生率上升的强化机制完全吻合。太仓生育水平的提高缺少足够的动力,未来必然保持原有生育水平甚至会继续下降。太仓户籍人口依靠人口迁移缓解了自然增长的持续下降,外来人口缓解了人口数量和结构矛盾,但增速已经由快到慢。从太仓应对人口结构性问题的措施来看,面对人口结构不均衡带来的老龄化比例较高、独生子女婚育冲突以及失独家庭等问题,需要基于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培育和社会工作现代化体制建立"三社联动"思想,发展志愿者团队和社工机构,为政府购买养老等服务提供支持,使社会矛盾和冲突在基层得到有效解决。针对中国很多地区还是处于未富先老状态,政府购买服务缺少经济支持,需要在预防低生育率陷阱产生以及养老支持定位于保基本方面做更多的努力。
张丽萍
关键词:超低生育率
女性受教育程度对生育水平变动影响研究被引量:27
2020年
随着2018年以来出生人口规模快速下降,中国能否避免进入"低生育率陷阱"以及找到持续低生育率问题的主要原因等都是迫切需要深入探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文章以全国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对育龄妇女年龄结构、受教育状况变化趋势的研究,提出总和生育率教育结构标准化和影响因素的分解方法,分析中国低生育率机制形成的内部动力和关键因素。在对育龄妇女的受教育结构进行预测基础上,研究受教育结构变化引起的未来育龄妇女生育水平的变化。主要研究结果:过去的30多年里,我国育龄妇女年龄结构老化加速,2015年15-24岁低龄育龄妇女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超过1/3。不同受教育程度育龄妇女生育水平梯度差距明显,受教育程度越高,离更替水平越远,生育多孩的比例大幅度减少。若其他条件不变,育龄妇女的受教育构成提高将会起到明显的降低总和生育率的效果。不同受教育程度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变化对总和生育率的影响下降,教育结构变化的影响明显上升。预计到2050年接受高等教育的育龄妇女比例将接近70%,保守估计未来育龄妇女生育水平超过1.40的可能性不大。中国人口进入"低生育率陷阱"在所难免,迫切需要消除影响生育的障碍性因素,采取鼓励生育的措施。
张丽萍王广州
中国人口城镇化过程中的住房问题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基于全国人口普查和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研究中国家庭住房拥有状况和实际居住情况,分析了城乡住房分布差异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家庭自有住房比例提高,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比例超过20%,但家庭自有住房分布与人口的城乡分布呈现明显的倒置关系;人口与住房分布的不同步带来自有住房与实际居住的分离,有不低于10%的住房空置,而租赁住房的比例在部分大城市较高,且廉租房和公租房占比依然较低。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重视住房与人口空间分布错位带来的住房问题,推进农村住房流转政策,整合房产资源,降低城镇住房空置率,进一步提高住房的利用率。
张丽萍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一体化住房自有率住房空置
中国生育政策调整
《中国生育政策调整》通过大量实证数据和计算机仿真模拟,对中国的实际生育状况、生育意愿的不确定性进行深入研究。全书共十章节,内容包括前言、生育政策研究历史与方法、妇女生育水平变化趋势与地区差异、生育的性别结构分析、现行生育...
王广州胡耀岭张丽萍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