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龙菊
- 作品数:25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郧阳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臂丛损伤修复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观察大鼠臂丛损伤修复中脊髓前角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3年在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完成。成年雄性SD大鼠65只,其中对照组5只,实验组60只。建立3种臂丛损伤模型:右C7前根撕脱组(A组);右C7前根撕脱+同侧C5~T1后根离断组(B组);右C7前根撕脱+右C5与C6之间脊髓半横断组(C组)。术后1,3,7,14d采用联合行为评分对各组大鼠的神经缺失症状进行评分;评分后取C7节段脊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方法观察星形胶质细胞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结果:实验选用大鼠65只,其中实验组中C组术后12d死亡1只,进入实验结果分析共64只。①臂丛损伤后脊髓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A组
- 陈龙菊李峰周丽华吴武田彭映基
- 关键词:臂丛损伤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质脊髓
- 脑瘤冷冻疗法的研究进展
- 1999年
- 冷冻疗法是利用局部超低温或低温引起病变细胞的机械性破坏,或代谢性损伤而达到清除病变组织的一种治疗方法。早在1905年,Pasey就用干冰、液氮为致冷源来治疗疾病。由于脑位于密闭的颅腔内,加之脑组织结构上的特殊性,冷冻疗法用于脑瘤的治疗直到60年代才取...
- 陈龙菊
- 关键词:脑肿瘤冷冻疗法
- 在人体解剖学PBL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行为探讨被引量:10
- 2009年
- 为培养创造型、实用型医学人才,结合实践介绍了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进行以PBL教学模式为核心教学改革的做法。指出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PBL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角色进行根本性的转变,即教师要从传统教学中为注意的中心和知识的源头,转变为学生获得知识的指导者。
- 姚柏春邓兆宏王配军陈龙菊贺细菊李文春
- 关键词:PBL教学传统教学教师角色
- 阿尔茨海默病细胞周期机制及其防治方法的研究
- 姚柏春袁华李文春王配军陈龙菊王军唐杰黄翔贺细菊邓兆宏赵涓涓
-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揭示AD发病机制,建立AD防治方法,研制AD有效治疗药物,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共同面对的、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 关键词: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 磷酯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研究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Wortmannin(WT)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迁移及磷酸化Akt蛋白表达的影响,为探讨bFGF诱导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信号通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细胞计数、划痕损伤实验和免疫印迹法,观察Wortmannin对bFGF诱导的VSMCs增殖、迁移及磷酸化Akt表达的影响。结果:干预后24h,bFGF组VSMCs增殖、迁移较对照组明显增强,同时磷酸化Akt的表达平行增高。加用Wortmannin后,明显抑制了VSMCs的增殖、迁移和磷酸化Akt的表达。结论:bFGF诱导的VSMCs增殖和迁移可能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 陈龙菊蒋飞卢进昌杞少华王配军王汉琴
- 关键词:增殖迁移蛋白激酶B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 阿尔茨海默病中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变化被引量:7
- 2004年
-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原因未明以记忆力下降和认知功能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神经生长因子(NGF)是最早发现且在脑内广泛分布的神经营养因子类物质。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中靶脑区NGF受体TrkA表达减少导致NGF逆向运输减少,以致Meynert基底核NGF减少,从而使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缺乏足够的NGF供应,促使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退变。有关动物实验研究表明神经生长因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神经元变性。
- 陈龙菊李峰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胆碱能神经元学习记忆能力
- PD、SB对表皮生长因子诱导的大鼠VSMCS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探讨ERK1/2抑制剂PD98059、p38MAPK抑制剂SB202190对表皮生长因子(EGF)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EGF组、PD98059(PD)组、SB202190(SB)组。以低血清培养的VSMCs作为对照,采用细胞计数、划痕损伤实验,观察PD98059和SB202190对EGF诱导的VSMCs增殖及迁移的影响。结果:干预后24h,EGF组VSMCs增殖、迁移较对照组明显增强,加用PD98059和SB202190后,明显抑制了VSMCs的增殖和迁移。结论:EGF诱导的VSMCs增殖和迁移可能是通过p38MAPK和ERK1/2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 陈龙菊张复贵唐杰姜铧孙晓东丁妍张兴华王汉琴
-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
- 臂丛损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大鼠臂丛损伤导致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死亡的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其中对照组6只,损伤组18只。建立3种臂丛损伤模型:右C7前根撕脱(A组);右C7前根撕脱+同侧C5~T1后根离断(B组);右C7前根撕脱+右C5与C6之间脊髓半横断(C组)。术后14d取C7节段脊髓,采用尼氏染色方法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存活率及其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术后2周A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存活率最高,B组居中,C组最低。3个臂丛损伤组C7前角均可见凋亡特征性改变:运动神经元内核染色质聚集靠边,核固缩、碎裂、核膜皱褶并内陷,并有染色质团块形成的凋亡小体。细胞体积缩小,胞浆内细胞器密集,线粒体轻度肿胀,核周粗面内质网减少,游离核糖体增多,胞浆内可见较多的空泡。神经元胞体周围的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呈轻度肿胀,髓鞘的板层结构消失。结论臂丛损伤诱导脊髓运动神经元死亡途径中存在凋亡和坏死两种机制,运动神经元可形成凋亡小体。
- 陈龙菊张小勤谢瑶袁群芳李峰
- 关键词:臂丛运动神经元脊髓
- 臂丛损伤再生中脊髓GAP-43、CGRP、GFAP表达和超微结构的改变
- 本文探讨了臂丛损伤后GAP-43mRNA及其蛋白、CGRP和GFAP在神经损伤和再生修复中的作用以及臂丛损伤导致运动神经元死亡的机制,为临床臂丛损伤的修复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本文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
- 陈龙菊
- 关键词:臂丛损伤
- 文献传递
- 局部解剖学PBL教学病案设计探讨被引量:4
- 2009年
-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为“基于问题式学习”或“问题导向学习”,是60年代美国神经病学Barrows教授创立的一种自主学习模式。倡导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让学习者通过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
- 姚柏春王军王汉琴唐杰陈龙菊王配军
- 关键词:PBL教学局部解剖学设计探讨问题导向学习基于问题式学习终身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