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旭

作品数:111 被引量:1,087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计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动力工程及工...
  • 2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化学工程
  • 8篇电气工程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机械工程
  • 4篇建筑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电子电信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垃圾
  • 14篇焚烧
  • 11篇流化
  • 11篇流化床
  • 10篇纳米
  • 10篇垃圾焚烧
  • 8篇燃烧
  • 8篇自然对流
  • 8篇二恶英
  • 8篇飞灰
  • 8篇传热
  • 8篇
  • 7篇导热
  • 7篇生活垃圾
  • 6篇导热系数
  • 6篇数值模拟
  • 6篇重金
  • 6篇重金属
  • 6篇城市生活垃圾
  • 6篇值模拟

机构

  • 61篇浙江大学
  • 51篇中国计量学院
  • 27篇中国计量大学
  • 4篇国家电网公司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杭州江河机电...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浙江科技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浙江医院
  • 1篇中国船舶重工...
  • 1篇杭州市质量技...
  • 1篇杭州杭联热电...

作者

  • 109篇徐旭
  • 31篇严建华
  • 29篇岑可法
  • 24篇池涌
  • 18篇俞自涛
  • 17篇范利武
  • 13篇李晓东
  • 11篇胡亚才
  • 11篇蒋旭光
  • 7篇何杰
  • 7篇谷月玲
  • 7篇倪明江
  • 7篇陆胜勇
  • 6篇陈彤
  • 5篇王文龙
  • 5篇王宇飞
  • 5篇姚晓莉
  • 5篇王友辉
  • 4篇池作和
  • 4篇梁国伟

传媒

  • 9篇浙江大学学报...
  • 9篇中国计量学院...
  • 7篇能源工程
  • 4篇燃烧科学与技...
  • 4篇煤炭转化
  • 3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电站系统工程
  • 2篇化工学报
  • 2篇计量学报
  • 2篇中国电机工程...
  • 2篇低温工程
  • 2篇煤炭学报
  • 2篇储能科学与技...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中国化工学会...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光电子.激光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建筑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15篇2014
  • 1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9篇2002
1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碳纳米管水悬浮液过冷度及非等温结晶过程研究
采用添加碳纳米管形成悬浮液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基液的导热系数,碳纳米管材料的存在还将对悬浮液的固液相变行为产生可观的影响.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低浓度碳纳米管水悬浮液的过冷度进行了非等温结晶实验测试,对比分析了不同浓度(...
王晓候鉴峰吴雨越范利武徐旭俞自涛胡亚才
关键词:水悬浮液碳纳米管过冷度非等温结晶差示扫描量热结晶度
引导主动思索、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制冷教学实践
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自然之道已经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本科院校制冷空调专业的教学工作和培养方案,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用人单位和在读学生对专业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会影响到制冷空调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国计量学院的制冷空调专业教学人...
王玉刚耿丽萍徐旭周静伟
关键词:制冷空调专业实践动手能力
文献传递
封闭腔内Al_2O_3-EG纳米流体自然对流传热特性的数值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对梯形封闭腔内Al2O3-EG纳米流体自然对流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讨论了封闭腔尺寸比、瑞利数、纳米颗粒体积分数以及布朗运动对自然对流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考虑布朗运动时,腔体尺寸比与瑞利数对流动传热均有很大影响,且尺寸比为0.5时,对流换热平均Nusselt数达到最大值。随着纳米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纳米流体换热效果逐渐增强;但当忽略布朗运动时,添加纳米颗粒削弱了换热效果。
王宇飞徐旭王文龙范利武俞自涛
关键词:自然对流
内旋流流化床床内颗粒运动特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6
2001年
流化床床内颗粒的大规模循环不仅可以加剧了颗粒横向扩散 ,提高燃烬速率 ,实现燃烧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还将有利于促使不燃物质的定向移动排出炉外。文中采用冷态流化床装置 ,应用分层取样技术对微倾斜布风板实现流化床内不均匀布风 ,床内物料混合与分层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床内颗粒扩散的动态特性和流化风速、颗粒密度以及颗粒粒度等因素对流化床内分层的影响 ,并通过求解扩散方程来分析布风不均匀性和布风倾角对风板附近物料扩散的影响。研究表明 :增大流化风速和布风板倾角能够强化颗粒的横向扩散和流化床的内旋流强度 ;对大而重的颗粒存在一个最佳速度比 ,既能实现床内旋流又能防止颗粒的严重分层 ,并针对低风速区的分层现象 ,提出了一个关联式 ,该式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徐旭池涌李斌严建华岑可法
关键词:内旋流流化床
氧化石墨烯水悬浮液的非等温结晶过程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添加石墨烯纳米材料形成悬浮液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相变储能材料的导热系数,石墨烯纳米材料的存在将对悬浮液的固液相变行为产生可观的影响.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低质量分数的氧化石墨烯水悬浮液进行非等温结晶实验观测,对比分析不同质量分数(最高为1%)的悬浮液在不同降温速率情况下过冷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由于氧化石墨烯的存在,悬浮液的过冷度较纯水有所降低.随着质量分数的提高,悬浮液的过冷度呈逐步下降的趋势,当最高质量分数为1%时,悬浮液的过冷度较纯水下降了近5℃.悬浮液的过冷度随着降温速率的增大会略微升高,但降温速率对过冷度随悬浮液质量分数的相对变化没有影响.采用氧化石墨烯水悬浮液作为蓄冷工质能够有效地降低水的过冷度,但对整个非等温结晶过程未体现出加速的效果.
王晓姚晓莉候鉴峰范利武徐旭俞自涛胡亚才
关键词:水悬浮液氧化石墨烯过冷度非等温结晶结晶度
纳米填料对储能式散热器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针对储能式电子器件散热器性能受相变材料较低导热能力限制的问题,采用添加高导热纳米填料的方法提高相变材料的表观导热系数,并对储能式散热器的性能提升潜力进行分析.在短时大功率加热(热流密度为10 W/cm2)的条件下,对以二十烷为相变材料的储能式散热器在添加碳纳米管填料之后的工作过程(熔化和凝固传热)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由于相变材料表观导热系数的提高,散热器的性能随碳纳米管添加量的增加而提升,其提升程度与添加量呈近似线性相关;当加入体积分数为10%的碳纳米管时,散热表面的最大温升相对于无碳纳米管的情形降低了8℃,散热器的等效总热阻则降低了14%,说明该方法是提高储能式散热器性能的有效途径.
肖玉麒范利武洪荣华徐旭俞自涛胡亚才
关键词:相变储能材料导热系数
不同二维纳米填料对复合相变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
为了探究两种不同二维纳米填料对复合相变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分别制备了以石墨烯纳米片和六方氮化硼纳米片为填料的石蜡基复合相变材料。采用瞬态平面热源法在20 °C 时测量了不同添加量下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结果显...
丁晴方昕范利武徐旭俞自涛胡亚才
关键词:导热系数复合相变材料有效介质理论界面热阻
水基碳纳米管悬浮液的淬火沸腾特性
2013年
为了研究表面粗糙度及浓度对纳米悬浮液大容器沸腾特性的耦合影响,对粗糙度为Ra0.5和Ra12.5的镀镍铜球在体积分数为0.1%和0.5%的水基碳纳米管悬浮液中的淬火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不同条件下的淬火曲线并通过集总参数模型得到了淬火过程的沸腾曲线。结果表明,悬浮液浓度与表面粗糙度的增加都能加快淬火速率并提高临界热通量。表面粗糙度的增加缩短了核态沸腾阶段的时间,而悬浮液浓度的增加则主要体现了对膜态沸腾阶段的加速作用。在二者的共同影响下,采用表面较为粗糙的淬火物体在浓度较高的纳米悬浮液中进行淬火可以显著地缩短淬火冷却时间,对工程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李旦洋朱元正张良范利武徐旭俞自涛洪荣华胡亚才
关键词:淬火临界热通量表面粗糙度
示踪法标定大口径煤气输送管道流量计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示踪法标定大口径煤气输送管道流量计的装置。将微量示踪气体注射器安装在大口径煤气输送管道的上游后,向下游依次安装静态混合装置,经待标定流量计后,在大口径煤气输送管道同一截面上等分安装四个取样枪,取样枪的...
孙公钢池作和王进卿曾宪阳凌忠钱徐旭
文献传递
不同工况飞灰重金属和PAHs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02年
针对 2 2 0 t/ h燃煤循环流化床电站锅炉研究锅炉负荷和钙硫比对电除尘器飞灰的粒径分布、常量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和多环芳烃的影响。结果表明 :6 0 %以上飞灰粒径小于 10 0 μm,负荷增大 ,粒径和当量粒径增大。Ca/S比对飞灰粒径分布影响较小 ,锅炉负荷和 Ca/ S比增大 ,飞灰化学成分 Si O2 、Al2 O3减少 ,Ca O和 SO3增加 ,各微量元素含量分布规律为 :Hg
徐旭陆胜勇傅刚葛俊李晓东严建华池勇岑可法
关键词:煤燃烧飞灰重金属多环芳烃流化床锅炉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