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利武

作品数:259 被引量:204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5篇专利
  • 5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篇动力工程及工...
  • 2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5篇电气工程
  • 11篇建筑科学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文化科学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8篇传热
  • 32篇太阳能
  • 32篇相变材料
  • 21篇集热
  • 19篇热管
  • 19篇换热
  • 18篇余热
  • 18篇热系统
  • 18篇纳米
  • 17篇导热
  • 17篇电池
  • 17篇液流电池
  • 17篇发电
  • 15篇电解液
  • 15篇蓄热
  • 15篇蒸汽
  • 12篇数据采集
  • 11篇集热装置
  • 10篇过冷
  • 10篇过冷度

机构

  • 259篇浙江大学
  • 16篇中国计量学院
  • 2篇中国计量大学
  • 2篇北京宇航系统...
  • 1篇昆明冶金高等...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台州学院
  • 1篇浙江华西铂瑞...
  • 1篇中科鼎实环境...
  • 1篇浙江省能源与...
  • 1篇云南电力试验...

作者

  • 259篇范利武
  • 208篇俞自涛
  • 117篇胡亚才
  • 89篇张良
  • 39篇华蒙
  • 37篇冯飙
  • 32篇胡楠
  • 26篇曾轶
  • 26篇邵雪峰
  • 24篇王宇飞
  • 24篇刘柏辰
  • 22篇李佳琦
  • 22篇洪荣华
  • 20篇孙洁
  • 20篇黄连锋
  • 18篇王涛
  • 17篇徐旭
  • 14篇陆海
  • 13篇张晓鹏
  • 11篇姚晓莉

传媒

  • 24篇浙江大学学报...
  • 8篇能源工程
  • 6篇工程热物理学...
  • 5篇化工学报
  • 3篇高校化学工程...
  • 2篇储能科学与技...
  • 1篇科学通报
  • 1篇计量学报
  • 1篇高等工程教育...
  • 1篇热力发电
  • 1篇中国计量学院...
  • 1篇热科学与技术
  • 1篇建筑节能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建筑节能(中...
  • 1篇2006可再...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中国化工学会...

年份

  • 12篇2023
  • 17篇2022
  • 16篇2021
  • 30篇2020
  • 26篇2019
  • 20篇2018
  • 16篇2017
  • 22篇2016
  • 34篇2015
  • 34篇2014
  • 1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07
  • 8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2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显热蓄热型太阳能集热管及调控加热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热蓄热型太阳能集热管及调控加热方法。它包括换热管、蓄热体、真空玻璃管、波纹连接管、端盖、真空抽气口、选择性吸光涂层、填充剂;换热管通过填充剂与蓄热体同轴过盈配合连接,换热管两端分别与波纹连接管焊接连接,...
张良王宇飞华蒙朱子钦王涛范利武俞自涛胡亚才
文献传递
一种同轴聚光二次反射槽式太阳能自然循环集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轴聚光二次反射槽式太阳能自然循环集热装置。蒸汽换热器、冷凝水下降管、流量控制阀、冷凝回水管、集热管、蒸汽上升管、蒸汽换热器等顺次连接构成闭合回路;蒸汽上升管末端设有真空抽气孔;光带感应器置于集热管末...
胡亚才陈欢张良范利武俞自涛王红梅帅鸥
文献传递
一种提高电解液分布均匀性的液流电池及电极结构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电解液分布均匀性的液流电池及电极结构和方法,属于新能源储能领域。本发明中的液流电池电极结构是通过对电极的布置结构进行创造性地改进,并根据电极的布置设计中间进液、四周出液的供液方式。该电极结构及基于其设...
刘柏辰郑梦莲孙洁赵俊雄田帅奇张良范利武俞自涛
超亲水表面在淬火冷却过程中的沸腾传热特性被引量:5
2016年
为了研究超亲水表面对于沸腾传热的强化效果,将氧化硅纳米颗粒沉积在不锈钢球表面上制备一种静态接触角接近于0°的超亲水表面,利用瞬态淬火的方法研究该表面在淬火冷却过程中的沸腾传热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超亲水表面有效提高了淬火速率,冷却时间较原始表面缩短了56.5%.该表面显著提高了临界热流密度及其所对应的表面过热度,较之原始表面分别提高了72.8%和23.3%.超亲水表面润湿性能的改善和汽化核心数的增加对过渡沸腾阶段的传热机理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显著地观察到过渡-膜态沸腾和过渡-核态沸腾2个不同的阶段.
李佳琦范利武俞自涛
关键词:淬火冷却池沸腾临界热流密度
一种热泵蓄热互补型高温干燥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泵蓄热互补型高温干燥系统及方法,包括风机、热泵、高温蓄热器、干燥器、尾气净化器;风机、热泵、高温蓄热器、干燥器、尾气净化器顺次相连形成换热通路。本发明利用热泵与高温储热的互补配合实现段梯级互补加热,并利...
张良范利武郑梦莲俞自涛胡亚才
汽水双热源供热量可调集中供热系统及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水双热源供热量可调集中供热系统及其方法。它包括抽凝式汽轮机、凝汽器、第一热水换热器、第二热水换热器、第一低温蒸汽吸收式热泵、第二低温蒸汽吸收式热泵、第一高温蒸汽吸收式热泵、第二高温蒸汽吸收式热泵、汽水换...
胡亚才陈琦范利武俞自涛汪超林俊光卢婉珍徐红波张卫灵钱海平
文献传递
一种功率自适应的介质阻挡放电电极相变冷却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率自适应的介质阻挡放电电极相变冷却装置和方法,属于相变传热领域。包括交流变压器、整流电桥、可变电阻、电感、电容、地电极、电介质、高压电极、反应室、绝缘涂层、热沉、强化电极、超疏水结构层和蒸汽腔。通过在介...
范利武张天宇张雨辰
圆环腔内纳米流体自然对流的数值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Fluent软件对圆环封闭腔内的Ag-水纳米流体自然对流传热进行数值模拟,着重分析在不同瑞利数下Ag纳米颗粒的添加量和圆环内外壁半径比对圆环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瑞利数的增加,圆环间的换热强度不断加剧,换热由热传导逐渐向对流转变.添加纳米颗粒降低了换热性能,且随着颗粒浓度的增加换热效果不断恶化;同时,圆环半径比对换热有很大的影响,对一定的瑞利数而言随着半径比的减小,换热性能逐渐增强,且增大的趋势越来越显著.
王文龙徐旭王宇飞范利武俞自涛
关键词:纳米流体数值模拟自然对流
对流效应下幂律流体接触熔化理论及实验研究
2023年
接触熔化是一种具有高传热速率的固液相变形式,但现有研究通常假设相变材料为牛顿流体,也未考虑熔融薄液膜内的对流效应。本文基于幂律流变模型和标度分析建立了对流效应下典型非牛顿流体接触熔化的理论模型,利用基于拍照记录法和激光干涉法分别测量了瞬时熔化率和薄液膜厚度。结果表明,模型能准确地预测幂律流体接触熔化过程中的熔化速率和液膜厚度变化规律,液膜中的对流效应会降低固液相界面上的热通量从而导致熔化速率降低。液膜内对流受斯蒂芬数Ste、幂律系数C和幂律指数n影响,而基本与相变材料的样品高宽比和固液密度比无关。减小幂律系数C和幂律指数n会加速熔化过程,熔化末期的液膜厚度取决于幂律系数C。
胡楠许哲文李梓瑞范利武
关键词:相变材料接触熔化薄液膜幂律流体
双粒度混合烧结矿颗粒填充床压降实验被引量:5
2016年
为了揭示双粒度混合烧结矿颗粒填充床阻力特性规律,采用实验方法测量双粒度烧结矿颗粒填充床的压 降,对表观流速在0.3-1.8m/s范围内的填充床宏观特性参数、空隙流动状态和阻力因子进行研究,并与玻璃球颗粒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双粒度混合烧结矿填充床的渗透率K 随着粒度增加最终相对单一粒度增大40%, Forchheimer系数F随粒度分布范围的增大而增加;空隙流动进入不稳定的过渡区和湍流区的速度比单一粒度有所降低;壁面效应修正黏性项系数A1w和 Bw整体减小;提出包含粒度分布范围的混合粒度烧结矿填充床阻力预测公式,对修正黏性项系数平均预测误差小于 12.3% ,对修正惯性项系数Bw平均预测误差小于3.4%.
田付有黄连锋范利武俞自涛俞自涛
关键词:填充床多孔介质压降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