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艳梅

作品数:23 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血液
  • 5篇心肺
  • 5篇心肺复苏
  • 5篇骤停
  • 4篇连续性
  • 4篇护理
  • 3篇心脏
  • 3篇型心
  • 3篇血液净化
  • 3篇血液透析
  • 3篇抢救
  • 3篇静脉
  • 2篇丹参多酚酸盐
  • 2篇动静脉内
  • 2篇动静脉内瘘
  • 2篇对心
  • 2篇心搏
  • 2篇心搏骤停
  • 2篇心肌
  • 2篇心绞痛

机构

  • 22篇河北北方学院...
  • 3篇河北北方学院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25...

作者

  • 23篇陈艳梅
  • 10篇薛乾隆
  • 8篇张秀谦
  • 7篇韩树池
  • 6篇贺英
  • 5篇王慧
  • 4篇高继英
  • 4篇曹桂云
  • 3篇任玉芳
  • 3篇温红梅
  • 3篇刘月英
  • 3篇岳秉宏
  • 3篇李琳琳
  • 3篇杨李鹏
  • 2篇刘璠
  • 2篇尹佳园
  • 2篇潘虹霞
  • 2篇陈勇
  • 2篇王会娟
  • 2篇潘虹霞

传媒

  • 5篇河北医药
  • 4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广西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国药业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5
  • 8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心肺复苏方案的院内急救效果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方案在院内心跳呼吸骤停时实施心肺复苏的效果。方法对60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实施两种不同心肺复苏方案,运用心肺复苏机复苏的患者为机控组;实施人工心肺复苏术的患者为人工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复苏药物和电击除颤等抢救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方案10 min及30 min后的体温、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动脉血气分析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体温、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及二氧化碳分压在心肺复苏后在各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肺复苏10 min后,机控组患者动脉血的pH值、氧分压、碳酸氢根离子以及血氧饱和度均优于人工组(P<0.05);但心肺复苏30 min后,两组患者的以上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时间为(46.8±5.2)min,机控组为(45.6±5.5)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肺复苏10 min后,人工组4例有效,而机控组15例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人工标准心肺复苏术相比,采用心肺复苏机的心肺复苏的方式在循环的支持方面更加具有优势,可以有效地提升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薛乾隆李琳琳陈艳梅高继英张秀谦
关键词:心肺复苏心跳呼吸骤停动脉血气分析
肌苷注射液联合醒脑静治疗DEACMP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究肌苷注射液联合醒脑静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5例DEACMP患者以给药方案不同分为联合组45例与参照组40例,联合组给予肌苷注射液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参照组给予肌苷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功能和实验室指标变化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量表(Mo C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皆大幅升高,且联合组升高幅度大于参照组(P <0.05);两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丙二醛(MDA)、肌钙蛋白(cTnI)水平和磷酸肌酸激酶(CK)活性降低,且联合组改善幅度大于参照组(P <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5.56%,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0.00%(P <0.05)。结论肌苷注射液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DEACMP,可有效缓解患者脑组织和心肌损伤,提高临床疗效。
黄国华薛乾隆岳秉宏陈艳梅李文卉
关键词:肌苷醒脑静迟发性脑病
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成功抢救高钾血症所致心脏骤停患者1例被引量:6
2011年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又称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即采用每天24h或接近24h的一种长时间、连续的体外血液净化疗法以替代受损的肾功能的方法,其临床应用目标是清除体内过多水分,清除体内代谢废物、毒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确保营养支持,促进肾功能恢复及清除各种细胞因子、炎性介质。
陈艳梅薛乾隆张秀谦张志华韩树池郭华英刘璠
关键词:心脏停搏血液透析高钾血症
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抢救危重患者36例护理体会
2012年
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技术(CBP)是指旨在替代受损的肾脏功能而进行的持续至少24h的体外血液净化技术,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溶质清除率高、改善氧代谢、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可以允许提供充分的营养支持、稳定内环境等特点。我院急诊科从2009年12月~2011年9月共应用CBP治疗重症患者36例46人次,已经成为危重患者抢救的重要手段,在提高患者存活率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陈艳梅张秀谦曹桂云郭华英郝雁曹卉
关键词:血液净化技术危重患者抢救床旁溶质清除率
心肺复苏成功患者发生心血管衰竭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成功患者发生心血管衰竭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患者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是否出现心血管衰竭将患者分为心血管衰竭组75例和非心血管衰竭组31例。收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血管病史、心肺复苏时间以及复苏前生命体征等资料,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心血管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血管衰竭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非心血管衰竭组(P<0.05);心血管衰竭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为(30.54±8.49)分、SOFA评分为(14.65±5.14)分,均明显高于非心血管衰竭组的(19.74±9.76)分及(6.49±4.56)分(P<0.05)。心血管衰竭组发病初始可除颤心律比例明显低于非心血管衰竭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复苏持续时间、复苏前存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复苏前血糖紊乱均为患者发生早期心血管衰竭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复苏持续时间、复苏前存在SIRS以及复苏前血糖紊乱均是患者发生早期心血管衰竭的独立影响因素。
薛乾隆贺英岳秉宏韩树池陈艳梅高继英张秀谦
关键词:心肺复苏心脏停搏
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术后早期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术后早期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的效果。方法60例心肺复苏成功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持续治疗超过6 h疗效不理想时[尿量<0.5 mL/(kg·h)]即开始实施CRRT,对照组持续治疗超过24 h疗效不理想时开始实施CRRT;两组每天持续治疗12~24 h,连续治疗5 d。采用GEM3000型血气分析仪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与血浆实际碳酸氢盐(AB)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素氮、肌酐与钠、钾,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6、IL-8、IL-10,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评定患者病情及预测患者病死率。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PaO2、SaO2水平升高,PaCO2、AB水平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PaO2、SaO2水平升高,PaCO2、AB水平降低(P均<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肌酐、尿素氮、钠、钾水平及对照组治疗后肌酐、尿素氮水平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肌酐、尿素氮、钠、钾水平降低(P均<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降低(P均<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IL-1β、IL-6、IL-8水平升高,IL-10水平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1β、IL-6、IL-8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P均<0.05)。结论心肺复苏术后早期实施CRRT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及生化指标水平,同时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患者临床疗效,促进其术后康复。
薛乾隆贺英王慧杨李鹏王会娟韩树池陈艳梅张秀谦
关键词: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术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在急诊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技术中的应用与观察
2012年
目的:探讨对患者进行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技术(CBP)时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对143例进行CBP治疗的清醒患者采取两种健康教育方法进行CBP知识教育,观察患者对治疗配合程度的影响。结果:数据显示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效果优于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P<0.05),患者对治疗的配合程度大大提高。结论:在急诊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治疗中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可以提高患者对CBP技术的认知度,增加患者对该治疗的依存性,从而使治疗顺利进行,是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之一。
陈艳梅任玉芳潘虹霞张秀谦曹桂云
徒手和心肺复苏(CPR)仪行CPR对心搏骤停患者心脑缺血性损伤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徒手和心肺复苏(CPR)仪行心肺复苏术CPR(Cost Per Response)对心搏骤停患者心脑缺血性损伤的影响。方法抽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心搏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50)。其中,对照组采用徒手CPR治疗,观察组采用心肺复苏仪CPR治疗,同期抽取50例来本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比较和分析3组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H-FABP、cTnI、NSE以及血清S100蛋白均高于健康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对照组和健康组的S 100、NSE、H-FABP和cTnI分别为(1.25±0.87)、(80.49±28.0)、(2.49±1.50)、(13.58±6.51);(2.11±1.09)、(96.02±28.77)、(3.90±1.34)、(17.47±8.89);(0.22±0.07)、(28.92±6.94)、(1.11±0.69)、(3.79±0.69)。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S100、NSE、H-FABP和cTnI分别为(4.83±1.79)、(145.49±26.20)、(4.62±1.80)、(52.81±18.11);(1.89±1.19)、(90.44±28.79)、(2.79±1.39)、(20.46±14.48)。结论在心搏骤停患者的治疗中,给予患者心肺复苏仪行CPR治疗,相对于徒手行CPR治疗更为持久、有效,并能够将心脑缺血性损伤的程度控制在最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薛乾隆贺英韩树池陈艳梅李琳琳高继英
关键词:徒手心肺复苏仪CPR心搏骤停
血小板平均体积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就诊于本院心血管内科及急诊内科的83例N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本院体检的9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记录所有患者就诊时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肌酐(C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等。NSTEMI患者出院后均进行相关随访,随访时间为20个月,记录随访时间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及无事件生存时间。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MPV对NSTEMI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MPV、TC、T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HDL-C、LDL-C、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共40例患者发生MACE,包括心力衰竭9例(A亚组)、恶性心律失常6例(B亚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4例(C亚组),靶血管再灌注治疗21例(D亚组)。MACE亚组MPV值显著高于非MACE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D亚组患者MPV水平显著高于发生其他MACE亚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表明,MPV评估NSTEMI患者的临床预后具备重要临床意义,其曲线下面积(AUC)(95%可信区间)为0.81(0.73~0.89)。【结论】高水平的MPV不利于NSTEMI患者的临床预后。
苏芬王慧陈艳梅
关键词:心肌梗死急性病血小板预后
个性化护理在急诊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技术(CBP)中的应用与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的各个阶段临床应用。方法:将111例进行CBP治疗的患者按照治疗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观察组54例,两组均实行整体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条件大致齐同,病种构成经χ2检验齐同性良好(χ2=1.48391,P>0.05)。结果:数据显示个性化护理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护理方法(χ2=6.3409088,P<0.05),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χ2=6.2835498,P<0.05)。结论:在急诊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治疗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
陈艳梅任玉芳潘虹霞孔繁增郝雁曹卉曹桂云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