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军

作品数:125 被引量:55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7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1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0篇成像
  • 30篇磁共振
  • 29篇磁共振成像
  • 20篇介入
  • 17篇胎儿
  • 16篇动脉
  • 14篇肿瘤
  • 14篇细胞
  • 13篇介入治疗
  • 12篇超声
  • 9篇胆管
  • 9篇栓塞
  • 9篇MRI
  • 8篇术后
  • 8篇胎盘
  • 7篇淋巴
  • 7篇冠状
  • 6篇气管
  • 5篇胆管癌
  • 5篇随访

机构

  • 11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6篇辽宁医学院附...
  • 14篇辽宁医学院附...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辽宁省人民医...

作者

  • 124篇张军
  • 50篇郭启勇
  • 46篇刘兆玉
  • 41篇卢再鸣
  • 18篇单明
  • 18篇温锋
  • 16篇李今朝
  • 15篇畅智慧
  • 10篇孙巍
  • 9篇潘诗农
  • 9篇廖伟
  • 8篇吴振华
  • 6篇王彤
  • 5篇范国光
  • 5篇高玉颖
  • 5篇辛军
  • 5篇孙洪赞
  • 5篇陈丽英
  • 5篇林爱军
  • 5篇屈宝泽

传媒

  • 24篇中国临床医学...
  • 18篇中国医学影像...
  • 9篇医学与哲学(...
  • 6篇中华医学会第...
  • 5篇中华放射学杂...
  • 5篇中国介入影像...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介入放射学杂...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磁共振成像
  • 3篇第十二届全国...
  • 2篇现代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8篇2016
  • 10篇2015
  • 6篇2014
  • 11篇2013
  • 6篇2012
  • 12篇2011
  • 7篇2010
  • 10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13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3
  • 8篇2002
1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材料在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过程中的比较被引量:7
2009年
背景:氢氧化钙及其制剂是诱导根尖形成的首选药物,近年来随着口腔材料的发展,三氧化聚合物作为新的根尖诱导材料已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对上述材料的优缺点目前尚缺少系统报道。目的:比较三氧化聚合物及Vitapex、氢氧化钙根充糊剂在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过程中的疗效。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于2005-04/2007-07在辽宁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口腔内科完成。方法:选择2005-04/2007-07在辽宁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口腔内科就诊的患有严重牙髓病变或根尖周炎108颗患牙,分成3组,Vitapex组、氢氧化钙组、三氧化聚合物组,每组36颗。经牙髓炎、根尖周病治疗后,分别采用氢氧化钙、Vitapex及三氧化聚合物根充糊剂作暂时性根管充填,促使其根尖的形成或封闭。3组患者于术后3,6,12,18个月复查。疗效评定标准:①成功:尖周病变消失,牙根延长,管腔缩小,根尖形成。②进步:尖周病变消失,牙根延长,根尖未完全形成或形成极不规则,根管内可探测到有明显阻力。③失败:牙根未能延长或尖周病变未见缩小或消失。成功与进步为有效,失败为无效。主要观察指标:3组材料根尖诱导有效率和诱导有效所需时间。结果:氢氧化钙组与Vitapex糊剂组总的有效率基本相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三氧化聚合物组有效率高于氢氧化钙组与Vitapex糊剂组(P<0.01);三氧化聚合物治疗根尖孔未闭合的患牙周期短。结论:三氧化聚合物作为根尖诱导材料治疗根尖孔未闭合的患牙优于Vitapex、氢氧化钙根充糊剂。
张军李今朝赵志国张力平
关键词:VITAPEX根充糊剂根尖诱导成形术
背部弹力纤维瘤的CT诊断
目的 探讨背部弹力纤维瘤(Elastofibroma dorsi,EFD)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CT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行胸部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EFD,其中10例平扫,2例平扫+增强.分析其临...
丁长伟刘鹏张军王秋实潘诗农郭启勇
对比PET-CT与MRI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利用Meta分析系统比较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与磁共振成像(MRI)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收集PET-CT和MRI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文献,检索截至2020年2月。严格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采用QUADAS-2工具独立进行质量评价,应用Meta-Disc1.4和Stata 15.0软件评价异质性,计算合并敏感度(SEN)、特异性(SPE)、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诊断比值比(DOR)和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ROC),比较验前及验后概率。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1篇,合并总体效应量分别为:PETCT的SEN值为0.65(0.60~0.69),SPE为0.93(0.91~0.94),MRI的SEN值为0.58(0.54~0.63),SPE为0.91(0.90~0.92)。PET-CT的AUC=0.824显著高于MRI AUC=0.702(P<0.05)。研究中没有明显发表偏倚,但有统计学异质性,Meta回归分析显示基于患者或转移淋巴结的分析对异质性有显著影响(P=0.04)。结论:PET-CT在宫颈癌转移淋巴结的评估中比MRI具备更高的诊断效能,可为早期宫颈癌术前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王彤孙洪赞张军
关键词:宫颈癌淋巴结转移META分析
经皮置管溶栓治疗急性肾动脉栓塞的疗效评价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评价经皮肾动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肾动脉栓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急性肾动脉栓塞并接受介入治疗的病例。所有患者首先进行DSA造影,判断病变性质、部位、范围,根据造影结果选择合适造影导管留置于肾动脉内,术后经导管泵入尿激酶溶栓治疗,每日复查肾动脉造影观察肾动脉再通情况。出院后定期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急诊肾动脉造影及置管,溶栓治疗过程持续24~120 h,应用尿激酶总量60万~300万单位,溶栓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6例肾动脉主干及3例肾动脉分支栓塞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1例肾动脉主干及3例肾动脉分支栓塞患者疗效不佳。1例患者溶栓后发现肾动脉狭窄,置入1枚支架。所有患者在术后腰痛症状均有缓解,随访6~40月无复发。结论:经皮置管溶栓治疗能够有效恢复肾脏血流,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是急性肾动脉栓塞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马羽佳刘兆玉郑加贺张军赵健
关键词:栓塞肾疾病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铜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修复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4年
随着介入心血管学的发展,医用植入材料不断更新,含铜材料的问世为血管介入治疗提供全新的材料。铜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在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血管内皮细胞作为重要的血管屏障,分泌众多生物活性物质,在调节血管张力、保持血液正常流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验表明内皮细胞功能受损的状态下发现铜离子水平偏离正常,而铜离子水平过高或过低又能加重内皮细胞功能损伤。本文围绕当内皮细胞功能受到各种损伤风险时,阐述铜离子水平在维持血管内皮细胞正常功能发挥的重要作用,为含铜医用材料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费倩尹洪涛李今朝张军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
经皮肾动脉成形术对肾动脉狭窄患者血压和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经皮肾动脉成形术对肾动脉狭窄患者血压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经皮肾动脉成形术治疗的23例肾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后血压和肾功能的变化并分析疗效。结果 23例患者均成功植入肾动脉支架,术后残留狭窄均小于30%,手术成功率为100%,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均随访12个月,高血压治愈3例,改善17例,总改善率为86.9%;肾功能改善6例,稳定13例,总获益率为82.6%。收缩压由180.3±35.6 mmHg降为131.2±25.4 mmHg,舒张压由106.2±21.5 mmHg降为80.6±14.2 mmHg,血肌酐由286.4±113.7μmol/L降为166.5±84.8μmol/L,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动脉成形术和肾动脉支架植入治疗肾动脉狭窄的手术成功率高,有助于控制血压和稳定肾功能,远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卢再鸣单明张军郑加贺刘兆玉郭启勇
关键词:肾动脉狭窄血压肾功能
股腘动脉双入路技术在长段股浅动脉闭塞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股腘动脉双入路技术在长段股浅动脉闭塞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股腘动脉双入路技术介入治疗15例长段股浅动脉闭塞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双下肢动脉CTA检查明确闭塞长度及远端流出道情况,均为股动脉入路顺行开通受阻或内膜下成形无法返回真腔时联合腘动脉逆行穿刺,通路建立后对闭塞段行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症状及踝肱指数变化,术后每隔3个月复查踝肱指数及下肢动脉彩超。结果:15例患者均通过股腘动脉双入路技术使闭塞段动脉获得开通,技术成功率100%,路径图或多普勒引导下1次穿刺腘动脉成功9例,2、3、4次穿刺成功各2例,患者均能够耐受并未出现神经损伤等并发症。14例患者静息痛术后消失,术后踝肱指数为0.68±0.088(P<0.01),较术前明显升高(0.36±0.12)。随访时间2~16个月,1例足部溃疡未得到控制,于术后2个月行截肢手术;1例患者于术后3个月时再次出现静息痛,彩超示股动脉支架内狭窄,再行PTA术后好转;余患者随访期间未见复发。结论:股腘动脉双入路技术治疗长段股浅动脉闭塞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好,近期疗效确切,为介入治疗复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提供了新思路。
刘兆玉畅智慧卢再鸣郑加贺单明张军郭启勇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股动脉放射学介入性
肺发育不良产前诊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胎儿肺部发育状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发育情况及出生后的生存质量。随着产前诊断技术及围生医学的发展,早产新生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但在早产儿和新生儿中,由于肺发育不良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因此产前准确诊断肺发育不良对评价胎儿宫内发育状况及出生后治疗方案的实施有重要意义。目前,早期羊水穿刺是诊断肺发育不良的主要手段。未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前超声及磁共振成像将对诊断肺发育不良的病因及预后具有独特优势。
王晨张军
关键词:肺发育不良产前诊断胎儿
胆管癌栓的PTC诊断价值
目的:总结胆管癌栓的PTC影像特征,探讨PTC对胆管癌栓的定性、定位诊断价值方法:28例患者,男23例,女5例,年龄37—78 岁(平均56岁)。肝细胞癌23例,胆囊癌3例,直肠癌 1例,胃癌1例。10例为手术病理证实,...
孙巍卢再鸣刘兆玉温锋张军郑加贺郭启勇
文献传递
金属内支架治疗胃癌术后吻合口恶性梗阻15例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金属内支架在治疗胃癌术后吻合口恶性梗阻中的作用、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在X光监视下或胃镜引导下,对胃癌术后吻合口狭窄15例患者置入自扩张金属支架评估其技术及临床的成功率、并发症,并通过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期及支架开通率.结果:15例患者中13例(86.7%)支架置入成功支架置入后,12例(92.3%)患者梗阻症状得到改善,在随访期(2-66wk),3例(23%)患者出现腹痛,2例(15.4%)患者支架发生迁移,1例(8%)出现肿瘤过度生长导致的支架阻塞,2例(15.4%)患者出现消化系出血.中位生存期和支架开通时间分别为87、140d.结论:介入方法放置金属内支架姑息治疗癌术后的吻合口恶性狭窄患者,可显著恢复患者经口摄食,并可提高生活质量.
乞文旭马跃石喻郭启勇刘兆玉卢再鸣张军
关键词:胃癌吻合口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