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莉梅

作品数:31 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细胞
  • 10篇神经干
  • 10篇神经干细胞
  • 10篇干细胞
  • 7篇腺病
  • 7篇腺病毒
  • 7篇基因
  • 6篇转染
  • 6篇C17.2神...
  • 6篇病毒
  • 5篇胰岛
  • 5篇神经病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4篇多发
  • 4篇多发性
  • 4篇胰岛素
  • 4篇糖尿病患者
  • 3篇蛋白
  • 3篇凋亡

机构

  • 20篇郑州大学第一...
  • 10篇中山大学附属...
  • 9篇郑州大学第二...
  • 4篇郑州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市惠爱医...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郑州铁路职业...
  • 1篇郑州市第一人...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31篇王莉梅
  • 11篇肖颂华
  • 10篇沈庆煜
  • 9篇张东铭
  • 9篇邢诒刚
  • 3篇李梅
  • 3篇王艺东
  • 3篇吕瑞妍
  • 3篇黎祥喷
  • 3篇许予明
  • 2篇谈颂
  • 2篇宋波
  • 2篇谢媛媛
  • 2篇张殷殷
  • 2篇唐亚梅
  • 2篇孙石磊
  • 2篇季燕
  • 1篇方树友
  • 1篇李艺
  • 1篇邢莹

传媒

  • 5篇中国实用神经...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山东医药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创新教育研究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8篇2005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拮抗c17·2神经干细胞的放射损伤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评价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放射引起的c17.2神经干细胞凋亡或坏死所产生的拮抗作用。方法:c17.2神经干细胞培养,免疫组化检测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nestin(巢蛋白)及X-gal(吡喃半乳糖苷衍生物)染色检测lac-z基因的表达。将IGF-1重组腺病毒转染c17.2神经干细胞,免疫组化法鉴定IGF-1蛋白的表达。建立放射引起体外培养的c17.2神经干细胞损伤的模型,流式细胞术及TUNEL法(原位末端标记)评判细胞的凋亡或坏死。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重组腺病毒转染对细胞凋亡或坏死程度的影响。结果:绝大部分细胞nestin抗原染色阳性,X-gal染色阳性。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转染病毒的c17.2神经干细胞有IGF-1蛋白的表达,相同照射剂量下转染重组腺病毒的细胞凋亡率及坏死率较未转染细胞低。结论:重组腺病毒介导的IGF-1转染可减少放射引起的c17.2神经干细胞的坏死和凋亡。IGF-1基因对神经干细胞有保护作用。
王莉梅沈庆煜肖颂华邢诒刚
关键词:干细胞细胞凋亡
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8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阿司匹林)和对照组(丹参注射液+阿司匹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对脑梗死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王莉梅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脑心通胶囊脑梗死
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7
2007年
方树友王莉梅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老年再出血率临床医师SAH
血清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阳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血清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阳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眼科及神经内科收治的56例血清MOG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年龄、性别、前驱感染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扩展残疾状态评分(EDSS)、预后及随访等,并根据年龄分成未成年(<18岁)和成年(≥18岁)2个亚组。结果56例患者中,男27例,女29例;15例(26.79%)发病前出现前驱事件;20例(35.71%)首发症状为视物模糊;临床表型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最常见(16例,28.57%)。56例行腰椎穿刺检查,其中14例(25.00%)压力升高,43例(76.79%)脑脊液白细胞升高,19例(33.93%)脑脊液总蛋白升高,20例(35.71%)白蛋白升高。7例(12.50%)合并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抗体阳性。56例行头颅MRI,36例(64.29%)出现异常,见于皮质及皮质下(27例,75.00%)、脑干(13例,36.11%)、基底节和丘脑(9例,25.00%)、小脑(7例,19.44%)、室周(6例,16.67%)、胼胝体(4例,11.11%)、内囊和海马(各1例,2.78%)。43例行脊髓MRI,32例(74.42%)出现异常,其中颈髓(25例,78.13%)、胸髓(20例,62.50%)受累多见,17例(53.13%)出现长节段病灶。27例行视神经MRI,15例(55.56%)异常,其中球后段(11例,73.33%)受累多见。所有患者急性期接受糖皮质激素冲击或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或联合治疗,症状均减轻。随访过程中15例(26.79%)出现复发。按年龄分组,其中未成年组27例、成年组29例;两组比较,未成年组发热较成人组多见[10(37.04%)比4(13.79%),P=0.045]。未成年组最常见的是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14例,51.85%),而成年组中最常见的是视神经炎和脊髓炎(各9例,31.03%),两组在疾病表型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成年组脑脊液白蛋白、总蛋白升高多于未成年组[15(51.72%)比5(18.52%),P=0.010;15(51.72%)比4(14.81%)
余海珍王莉梅
关键词: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年龄
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C17.2神经干细胞的表达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构建含有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_(165))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在 C17.2神经干细胞的表达,为下一步脑缺血的转基因细胞移植治疗提供基础。【方法】将 VEGF_(165)基因克隆至腺病毒穿梭质粒 pAdTrackCMV,获得重组质粒 pAdTrack VEGF_(165)。经酶切线性化后,与腺病毒骨架质粒 pAdEasy 共同转染大肠杆菌 BJ5183同源重组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将线性化的重组腺病毒质粒转染293细胞包装获得有感染能力但复制缺陷的重组腺病毒 pAdCMV VEGF_(165),转化体外培养的 C17.2神经干细胞。通过 RT-PCR、原位杂交、免疫组化、Western blot 法检测其在 C17.2神经干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重组腺病毒 AdCMV VEGF_(165)在293细胞中包装成功,病毒滴度达2×10^(11)efu/mL。病毒上清液经 ELISA 检测VEGF_(165)表达的量为(1135±138)ng/L。重组腺病毒转染神经干细胞后有稳定表达。【结论】成功构建 pAd VEGF_(165)重组腺病毒,获得了稳定表达 VEGF_(165)的神经干细胞克隆,为下一步脑缺血的转基因细胞移植治疗提供了基础。
沈庆煜黎祥喷陶恩祥肖颂华王莉梅邢诒刚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腺病毒科神经干细胞
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ET、抵抗素水平与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皮素(ET)、抵抗素水平与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经神经电生理检查分为单纯糖尿病组20例和DPN组40例,并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血清ET、抵抗素水平。结果:单纯糖尿病组和DPN组血清ET、抵抗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DPN组ET、抵抗素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ET呈正相关(r=0.436,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程、HbA1c、血清ET和抵抗素水平是与DPN发生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ET、抵抗素水平与DPN密切相关;患者血清ET、抵抗素水平异常增高是可能导致DPN发生的危险因素。
王莉梅王崇贤张东铭谢媛媛
关键词:周围神经病变内皮素抵抗素
前列腺素E_1针联合甲钴胺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PGE1)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神经电生理改善情况。方法收集2010-01-2011-03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2治疗,治疗组给予前列腺素E1注射液(商品名凯时)联合甲钴胺注射液(商品名弥可保)治疗,2周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2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麻木疼痛减轻的程度、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时照组(P<0.05)。结论前列腺素E1针与甲钴胺针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好。
王崇贤王莉梅张苏河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前列腺素E1甲钴胺
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转染对C17.2神经干细胞体外增殖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构建含有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对C17.2神经干细胞体外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克隆至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经酶切线性化后,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共同转染大肠杆菌BJ5183同源重组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将线性化的重组腺病毒质粒转染293细胞包装获得有感染能力但复制缺陷的重组腺病毒pAdCMV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转染体外培养的C17.2神经干细胞。以单纯携带绿色荧光蛋白腺病毒转染为对照1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其在C17.2神经干细胞中不同时间段的表达。C17.2神经干细胞培养24h后,将pAdCMVGFP和pAdCMV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转染C17.2神经干细胞(pAdCMV绿色荧光蛋白和pAdCMV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转染组),24,48,72h后每孔加入四氮唑盐10μL,检测pAdCMV转染对C17.2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将未进行pAdCMV绿色荧光蛋白,pAdCMV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转染C17.2神经干细胞设为对照2组。收集C17.2神经干细胞(C17.2神经干细胞组)和已经转染pAdCMVVEGF165的C17.2神经干细胞(pAdCMV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的C17.2神经干细胞组),对两组细胞进行培养,将上述细胞爬片进行多聚甲醛固定,行巢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①重组腺病?
沈庆煜王艺东李梅黎祥喷吕瑞妍肖颂华王莉梅邢诒刚
关键词:干细胞转染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2年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模式)在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笔者通过1例内分泌性高血压病例的诊治过程,组织学生开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结果显示,PBL教学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张东铭王莉梅付艳琴田晨光
关键词:PBL临床医学教学
多发性硬化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总结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特点。方法综合分析11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变部位、重要辅助检查。结果MS好发于青壮年,以急性和亚急性起病为主;首发症状以肢体无力(40例36.3%)最常见;肢体无力、麻木、视力障碍是MS患者最常见的症状;脑脊液(CSF)细胞生化少部分可有异常;视听诱发电位(VEP,BAEP)有助于发现亚临床病变;核磁共振(MRI)的阳性检出率高;临床定位以脊髓和视神经受累最多见。结论MS是一种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表现多时相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易累计脊髓和视神经,根据临床特点,综合神经电生理,脑脊液及影像学检查能大大提高临床确诊率。
王莉梅许予明马兴荣杜冉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