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艳杰

作品数:18 被引量:50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北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湖北省气象局科技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暴雨
  • 5篇中尺度
  • 5篇涡度
  • 5篇暴雨过程
  • 5篇大暴雨
  • 3篇低涡
  • 3篇中尺度对流
  • 3篇特大暴雨
  • 3篇环流
  • 3篇降水
  • 2篇雨期
  • 2篇中尺度低涡
  • 2篇中尺度对流系...
  • 2篇水汽
  • 2篇水汽收支
  • 2篇强降水
  • 2篇倾斜涡度
  • 2篇位温
  • 2篇涡度平流
  • 2篇相当位温

机构

  • 18篇湖北省气象局
  • 2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武汉区域气候...

作者

  • 18篇王艳杰
  • 9篇李银娥
  • 8篇王晓玲
  • 6篇柳草
  • 5篇陈璇
  • 4篇钟敏
  • 4篇王珊珊
  • 3篇郭英莲
  • 3篇李武阶
  • 3篇韦惠红
  • 3篇陈赛男
  • 2篇龙利民
  • 2篇牛奔
  • 2篇许建玉
  • 1篇王海燕
  • 1篇舒斯
  • 1篇刘希文
  • 1篇韩芳蓉
  • 1篇徐双柱
  • 1篇张萍萍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气象科学
  • 1篇气象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气象科技
  • 1篇干旱气象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暴雨灾害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第29届中国...
  • 1篇第30届中国...
  • 1篇2011年第...
  • 1篇第九届全国灾...
  • 1篇科技引领产业...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1年6月9-10日和13-14日湖北两次暴雨过程分析
本文通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湖北梅雨期2011年6月9-10日和2011年6月13-14日两次暴雨过程从干冷空气的活动,露点锋以及中尺度对流系统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两次过程都是在高空槽和低层低涡的有利形势下产生的.9...
李银娥陈璇王艳杰
关键词:露点锋低涡干侵入
低层锋生型暴雨特征合成分析
统计分析了2008-2011年5-8月低层锋生类型10场暴雨的雨量特征,并进行合成分析,结果发现:低层锋生型暴雨主要是由于低层锋生强迫触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同时形成跨锋面的次级正环流,其上升支与高层次级反环流的上升支在暴...
李银娥王艳杰李武阶柳草郭英莲
关键词:倾斜涡度发展中尺度低涡
湖北省PM_(2.5)重污染过程天气分型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基于2015-2016年湖北省细颗粒物PM_(2.5)监测数据,研究了湖北省17个重点城市PM_(2.5)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细颗粒物污染事件在西部和东部山区出现频率相对较小,在中部江汉平原地区出现频率较高,严重污染事件在襄阳、宜昌和武汉出现最多。结合2015-2016年天气环流背景,将影响湖北省PM_(2.5)重污染过程的天气类型分为6种:冷锋前部型(北路型、西北路型)、暖倒槽型(东高西低型、北高南低型)、均压场型和入海高压底后部型。湖北省特殊的地理构造,对不同天气类型的污染分布有一定的影响:冷锋前部型(北路型)主要影响鄂北及江汉平原地区;冷锋前部型(西北路型)主要污染区域为鄂东地区;暖倒槽型(东高西低型)主要影响江汉平原和鄂东北;暖倒槽型(北高南低型)和入海高压底后部型主要污染鄂西北、江汉平原、鄂东北西部;均压场型主要影响湖北省大部地区。不同类型的环流背景下,气流轨迹也有明显的差别。
陈璇王晓玲岳言裕陈赛男柳草李银娥王艳杰
关键词:后向轨迹聚类分析
两种强迫机制下的MCS对比分析
本文利用快速同化系统LAPS资料,结合云图、雷达、地面逐小时加密观测信息,对比分析了2012年7月12-13日,发生在鄂东北的连续两次大暴雨过程.分析发现两次降水过程发生在不同的环流背景条件下,其中第一阶段主要是暖区降水...
王晓玲舒斯王艳杰钟敏李银娥
关键词:大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
文献传递
副高外围一次局地特大暴雨成因分析
利用NCEP0.5×0.5GFS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对2010年7月16日发生在湖北省东北部一次局地特大暴雨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鄂东北降水经历了两次合并增强发展过程,其强降水...
韦惠红龙利民王珊珊王艳杰牛奔
关键词:干线假相当位温次级环流特大暴雨
文献传递
2003年淮河流域梅雨期强降水的水汽收支分析
以2003年淮河流域梅雨期强降水为研究对象,采用NCEP再分析资料、站点降水资料和ERA Interim蒸发量数据,综合分析了该强降水期间的水汽收支.结果表明:降水主要来自低层水汽辐合,与低空急流相联系的水汽辐合具有显著...
许建玉王艳杰
关键词:强降水天气水汽收支触发机制
文献传递
副高外围一次局地特大暴雨成因分析
利用NCEP0.5×0.5GFS 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对2010 年7 月16 日发生在湖北省东北部一次局地特大暴雨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鄂东北降水经历了两次合并增强发展过程,...
韦惠红龙利民王珊珊王艳杰牛奔
关键词:干线假相当位温次级环流特大暴雨
文献传递
基于ERA Interim资料的2003年淮河流域梅雨期水汽收支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以2003年6月29日—7月11日淮河流域梅雨期强降水为研究对象,采用ERA 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站点降水资料,综合分析该期间强降水时段水汽收支。结果表明:降水主要来自低层水汽辐合的贡献,而与低空急流相联系的水汽辐合具有显著的日变化,即后半夜至凌晨最大,午后最小,并由此造成了梅雨期强降水独特的日变化特征,最强降水出现在后半夜至凌晨;蒸发主要集中在白天,夜晚很小,数值约为降水量的15%,表明局地水循环的重要作用。针对淮河流域强降水区进行的水汽收支计算表明,水汽收支方程左、右两边数值在整个强降水时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77;对整个强降水期取时间平均,获得的水汽收支方程左、右两端数值的偏差为18%。
许建玉王艳杰
关键词:淮河流域梅雨期强降水水汽收支
长江中游两次MCC过程环境流场及物理条件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GFS0.5°×0.5°再分析资料以及云图资料,分析了2007年长江中游2例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的大尺度环境场和物理量特征。结果表明:①MCC是低槽云系尾部由几个β、α中尺度云团合并增强结果,合并是其形成最重要的一个因子;②MCC发生在有利的天气形势背景下,中层有短波槽、低层有冷暖切变线和范围宽广的西南急流带,强盛西南急流给暴雨区提供充足的动力、水汽、不稳定条件。西南暖湿气流维持、边界层暖切变线形成且稳定少动对MCC形成起关键作用,在低层冷切尾部和暖切顶部,干冷与暖湿空气交汇出现锋生导致上升运动加强,激发不稳定能量释放,MCC在此处形成。能量锋生与高空急流右后侧辐散气流耦合可能是导致MCC发展主要动力强迫机制;③MCC环境流场表现为对流层上部为反气旋性辐散环流,中层和低层均为气旋性辐合环流,从低层到中层正涡度柱连成一片,形成深厚垂直正涡度柱,中低层深厚辐合为MCC维持提供了有利动力条件。
韦惠红徐双柱郭英莲王艳杰刘希文
关键词:长江中游能量锋
鄂东北地区两次大暴雨过程中尺度对流系统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利用快速同化系统LAPS资料,结合卫星、雷达、GPS和地面逐小时加密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2012年7月12—13日鄂东北地区连续两次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特征。结果表明:鄂东北地区两次大暴雨过程发生的强迫机制明显不同,分别为热力因子主导的暖平流强迫和动力因子主导的锋生强迫。在两种不同动力机制条件下,第一次大暴雨过程对流云团呈不对称分布,强回波伸展高度较高,强降水主要位于黑体亮温(Temperature of Black Body,TBB)梯度大值区,产生的降水强度较大,并伴有强雷电活动;第二次大暴雨过程对流云团呈对称分布,强回波伸展高度较低,强降水主要位于TBB大值中心,表现为明显的暖云降水。但在两种动力机制下,两次大暴雨过程均形成了长时间的降水,一方面由于边界层冷池的冷出流与南风入流在对流系统后侧交汇,形成后向传播,强降水单体传播和移动相互抵消,从而使对流系统稳定维持;另一方面由于对流系统移动方向与引导气流方向一致,强降水单体依次经过同一地点,产生较大的累积降水。
王晓玲王艳杰陈赛男李银娥钟敏
关键词:大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动力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